学术投稿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风险预警护理

汪慧娟;郑红云;蒋红

关键词:风险预警护理, 失禁相关性皮炎, 失禁, 危重症患者
摘要:目的 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风险及其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方法 将110例神经外科重症大便失禁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皮肤护理,观察组给予失禁相关性皮炎风险预警护理.结果 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后延(P<0.05).结论 对神经外科重症大便失禁患者实施针对性风险预警护理,可降低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延缓其发生时间.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用于危重患儿诊断效能研究

    目的 探讨营养状况和生长风险筛查工具(STRONGkids)与儿科营养不良筛查工具(STAMP)用于危重患儿营养不良风险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STRONGkids和STAMP对647例危重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 以WHO推荐的Z值为金标准,432例(66.8%)存在营养不良风险,269例(41.6%)诊断为营养不良.STRONGkids筛查结果显示营养不良低风险109例(16.8 %)、中风险390例(60.3%)、高风险148例(22.9%).STAMP筛查结果显示营养不良低风险99例(15.3%)、中风险253例(39.1%)、高风险295例(45.6%).以中、高风险合并作为临界点时,STRONGkids和STAMP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2.4%、35.3%、74.2%、69.7%、0.741和93.5%、33.0%、73.7%、71.7%、0.762.结论 危重患儿营养不良风险和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两种筛查工具的灵敏度高和ROC曲线下面积较高,对营养不良风险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STAMP在实际操作中比STRONGkids更加复杂,耗时更多.

    作者:冯升;成磊;陆华;冯一;周英凤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病房与ICU护士联合术前访视预防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ICU谵妄研究

    目的 降低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ICU谵妄发生率.方法 将325例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161例、观察组164例;对照组由病区护士于患者术前进行常规手术相关宣教;观察组成立病区ICU护士联合宣教小组,于患者术前共同进行术前宣教与访视.于患者从ICU返回病区第3天及出院当天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病房与ICU护士联合术前访视可有效降低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后ICU谵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毛艳;徐瑾;侯贺惠;李萍;朱骏莹;程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食管癌术后出院患者进食改变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食管癌术后出院患者进食改变的真实体验,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14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出院患者进食情况进行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进食改变的不适应、进食后的负性心理及饮食延续护理需求3个主题.结论 食管癌术后出院患者负性心理重,缺乏自护技能,医护人员应重视其进食改变造成的不适及延续护理需求,给予针对性干预,改善其进食体验.

    作者:于海荣;周谊霞;张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院外持续皮下胰岛素泵治疗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院外持续皮下胰岛素泵治疗自我照护的真实体验,为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13例院外持续皮下胰岛素泵治疗≥6个月的患者进行一对一深入访谈,采用现象学方法整理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对持续皮下胰岛素泵治疗缺乏正确认知,血糖监测及给药不规范,专业支持欠缺及自我应对不足,面临多重压力4个主题.结论 糖尿病患者自我照护能力不足,缺乏有效信息,且心理压力大.需完善延续性护理模式,健全社会支持服务系统,从而提高患者自我照护能力.

    作者:杨晓飞;关守萍;欧杨;苏恒;张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庭预适应训练研究

    目的 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方法 将10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家庭预适应训练.连续8周后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患者康复疗效、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评分干预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出院后3个月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评分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家庭预适应训练有利于促进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有助于重返家庭和融入社会.

    作者:黄惠君;郑婉玲;林敏;郑红秀;吴开文;林天安;高秉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医院护理继续教育及技术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目的 实现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及技术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提高管理质量及效率.方法 护理部成立由8人组成的“护理继续教育及技术档案管理系统”(管理系统)构建小组,联合软件公司开发包括护士人事、技术档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3个模块的管理系统;以全院1 702人为应用对象,比较管理系统应用前后继续教育管理效果.结果 应用管理系统后1 682人进入结果统计,护士理论操作考核合格率、学分达标率、继续教育培训满意率显著高于应用前,学分收集整理耗时显著少于应用前(均P<0.01).结论 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信息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培训效果及管理效率,并获得护理人员好评.

    作者:辛霞;周光霞;董英;赵营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穴位点按联合吴茱萸奄包热敷改善喘病患者腹胀

    目的 缓解喘病患者腹胀,减轻其不适感.方法 将62例喘病并轻中度腹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按喘病中医护理常规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点按联合吴茱萸奄包腹部热敷,3d为1个疗程,连续3~4个疗程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腹胀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穴位点按联合吴莱萸奄包腹部热敷可有效缓解喘病患者腹胀症状.

    作者:邹生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初治HIV阳性患者同伴支持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同伴支持对初治HIV阳性患者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及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11例初治HIV阳性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行门诊健康教育与随访指导;干预组采取培训同伴支持者,组成同伴、患者、个案管理师参与的健康教育小组,开展小组主题活动、微信群教育及督导等.干预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第3个月、6个月干预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自我效能、抑郁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同伴支持可提高初治HIV阳性患者后期服药依从性,对自我效能及抑郁干预效果尚不显著.

    作者:孙文秀;卢洪洲;鲍美娟;张林;孙美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SBAR沟通模式在糖尿病患者可疑夜间低血糖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可疑夜间低血糖的有效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将155例糖尿病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75例、观察组80例;对可疑夜间低血糖患者,对照组按常规监测血糖和向医生报告病情;观察组制订SBAR交接单,按SBAR模式评估、报告低血糖危险因素及病情.结果 观察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医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11名护士中,81.8%~100%对SBAR沟通模式给予肯定评价.结论 SBAR沟通模式有助于护士准确报告患者夜间低血糖危险因素,利于医生决断与处置,从而有效降低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有效保障了患者安全.

    作者:解杰梅;顾桂芹;迟俊涛;林海霞;杨蕾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PCI术后再狭窄患者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调查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及与支架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将240例PCI术后行造影复查的冠心病患者按支架再狭窄与否分为再狭窄组71例、非再狭窄组169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食物频率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两组均存在膳食营养素摄入过量与不足情况;水果类、蔬菜类食物摄入不足,油脂类及盐摄入过量再狭窄组显著高于非再狭窄组(P<0.05,P<o.01);硫胺素、核黄素、叶酸、维生素C、维生素E、镁、锌、硒摄入不足再狭窄组显著高于非再狭窄组(P<0.05,P<0.01).结论 PCI术后患者膳食摄入不合理情况普遍,再狭窄组更为严重.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均应引起重视,避免重油重盐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类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做到营养均衡,可有效避免支架再狭窄.

    作者:李珂巍;马国娣;李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喂养不足循证预防护理方案构建

    目的 构建基于循证的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不足的预防护理方案.方法 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理论框架,对肠内营养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及原始研究进行文献分析、综合并提炼证据;采用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的证据分级和推荐强度标准评价证据质量;组织相关利益人群对证据进行可行性评定和调整,确立预防护理方案.结果 方案包括胃癌患者营养状况评估、肠内营养实施流程、胃肠功能管理、管道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健康教育6个方面共18个推荐条目,其中11个A级证据推荐、7个B级证据推荐.结论 预防护理方案基于佳证据,结合临床实际、患者意愿及专业人员评定形成,为下一步的临床验证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伟;朱宁宁;雷婷婷;徐鑫星;王珊;宋国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风险预警护理

    目的 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风险及其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方法 将110例神经外科重症大便失禁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皮肤护理,观察组给予失禁相关性皮炎风险预警护理.结果 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后延(P<0.05).结论 对神经外科重症大便失禁患者实施针对性风险预警护理,可降低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延缓其发生时间.

    作者:汪慧娟;郑红云;蒋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期间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及变化规律,为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对66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于放疗定位时、开始放疗及放疗第1~5周7个时间点进行测评.结果 体质量随治疗进程而下降(P<0.01);33.3%~57.6%患者存在营养风险,中、度重营养不良分别为18.2%~54.5%及0~34.8%;发生体质量丢失51例(77.3%);同步双药化疗者体质量丢失率显著高于单药化疗者(P<0.01);体质量丢失明显者放化疗不耐受率显著高于体质量丢失较轻者(P<0.01).结论 直肠癌患者放化疗前即存在营养风险,随治疗进程重度营养不良者增多,导致其难以耐受治疗.应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确保放化疗的顺利实施.

    作者:刘寒雪;陆箴琦;谢茗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基于人因工程理论的护理工作负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综述人因工程概念,分析其在护理工作负荷测量中的应用,突出“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思想的必要性和作用,指出在护理工作负荷测量管理中运用人因工程原理,对完善工作负荷测量、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满足护士价值取向及稳定护理人员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钟琴;朱静;王迪;宋玉磊;柏亚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心理韧性发展过程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肝癌介入治疗过程中患者心理韧性的发生及发展过程.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6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以及Nvivo10辅助分析资料.结果 共提炼出经历心理韧性危机、加强韧性调控和适应状况3个主题.结论 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通过认知、精神、心态调节和行为控制来应对心理韧性危机,逐渐适应现状;缺乏自我管理知识是阻碍心理韧性发展的主要因素,需要医护人员加强健康教育与相关支持.

    作者:李彩霞;卢惠娟;秦薇;俞静娴;李晓蓉;朱英娥;方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芳香疗法缓解麻醉术后恶心呕吐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芳香疗法缓解麻醉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从建库至2017年12月纳入的麻醉术后采用芳香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9篇,共计851例患者(芳香疗法组431例,对照组420例).采用Co-chrane协作网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术后恶心呕吐VA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两组合并效应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芳香疗法缓解麻醉术后恶心呕吐具有良好的效果,推荐临床护理中应用.

    作者:邓金莹;刘晖明;吴小飞;谷燕;张广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CIPP评价模式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与展望

    综述CIPP在护理课程评价、护理教学方法及不同层次护理教育中的应用情况,分析CIPP在高等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前景与挑战,以期为护理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毛亚男;王东梅;孙云飞;姜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拇内收肌厚度测量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拇内收肌厚度测量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评估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96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于入院第2天晨进行PG-SGA营养评估与拇内收肌厚度测量,采用人体测量法、人体成分分析法、实验室检查法评估其营养状况,将拇内收肌厚度与上述营养评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得到营养不良拇内收肌厚度临界值.结果 研究对象惯用手、非惯用手拇内收肌厚度分别为(16.05±3.10)mm、(14.39±2.85)mm,其中营养良好28例(A组)、轻中度营养不良36例(B组)、重度营养不良32例(C组).三组拇内收肌厚度比较,惯用手、非惯用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拇内收肌厚度与PG-SGA定量评分、白蛋白、前白蛋白、体质量指数、上臂围、三头肌皮褶厚度、身体细胞量、骨骼肌量等均存在相关性(P<0.05,P<0.01);以PG-SGA定量评分为金标准,当惯用手拇内收肌厚度≤14.25 mm、非惯用手拇内收肌厚度≤13.50 mm时,提示营养不良,此时预测诊断的敏感度均为92.90%,特异度分别为52.90%、47.10%.结论 拇内收肌厚度诊断营养不良的敏感度高,但特异性较低,用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评估时宜结合其他营养评估方法综合评估以明确营养不良的诊断.

    作者:马晓叶;方秀新;吕小芹;卢艳敏;张敏;陈强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超声引导术在血细胞单采动脉穿刺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血液病患者血细胞动脉单采一次穿刺成功率.方法 将102例行血细胞单采术的血液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均采用肱动脉或桡动脉穿刺,对照组行盲穿,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肿发生率、穿刺所需时间及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行动脉血细胞单采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黄智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蝶式体位联合股三角体表投影法在婴儿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婴儿股静脉采血成功率.方法 将200例0~1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按常规触摸股动脉搏动定位行股静脉采血穿刺采血,观察组采用蝶式体位联合股三角体袁投影法定位行股静脉穿刺采血.结果 观察组一次抽取血标本成功率、采血时间及家长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0~1岁婴儿,采用蝶式体位联合股三角体表投影法定位行股静脉穿刺采血可显著提高一次成功率,从而提高家长满意度.

    作者:巴合藏;刘新平;张英;薛荣琰;王晶;李茗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