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护理继续教育及技术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辛霞;周光霞;董英;赵营宇

关键词:临床护士, 继续教育, 护理技术档案, 信息技术
摘要:目的 实现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及技术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提高管理质量及效率.方法 护理部成立由8人组成的“护理继续教育及技术档案管理系统”(管理系统)构建小组,联合软件公司开发包括护士人事、技术档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3个模块的管理系统;以全院1 702人为应用对象,比较管理系统应用前后继续教育管理效果.结果 应用管理系统后1 682人进入结果统计,护士理论操作考核合格率、学分达标率、继续教育培训满意率显著高于应用前,学分收集整理耗时显著少于应用前(均P<0.01).结论 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信息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培训效果及管理效率,并获得护理人员好评.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晚期患者PICC术后局部按摩预防肢体肿胀

    目的 预防肿瘤晚期患者PICC置管后肢体肿胀.方法 将125例肿瘤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5例;对照组PICC置管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设计9步肢体按摩法为患者按摩.连续30 d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发生1例肢体肿胀,无血栓形成者;对照组发生8例肢体肿胀,其中1例血栓形成.两组肢体肿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PICC置管的肿瘤晚期患者,术后即行规范化肢体按摩,可有效预防肢体肿胀发生.

    作者:马娜;程娇新;胡婷婷;欧小红;高明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SBAR沟通模式在糖尿病患者可疑夜间低血糖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可疑夜间低血糖的有效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将155例糖尿病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75例、观察组80例;对可疑夜间低血糖患者,对照组按常规监测血糖和向医生报告病情;观察组制订SBAR交接单,按SBAR模式评估、报告低血糖危险因素及病情.结果 观察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医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11名护士中,81.8%~100%对SBAR沟通模式给予肯定评价.结论 SBAR沟通模式有助于护士准确报告患者夜间低血糖危险因素,利于医生决断与处置,从而有效降低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有效保障了患者安全.

    作者:解杰梅;顾桂芹;迟俊涛;林海霞;杨蕾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PCI术后再狭窄患者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调查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及与支架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将240例PCI术后行造影复查的冠心病患者按支架再狭窄与否分为再狭窄组71例、非再狭窄组169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食物频率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两组均存在膳食营养素摄入过量与不足情况;水果类、蔬菜类食物摄入不足,油脂类及盐摄入过量再狭窄组显著高于非再狭窄组(P<0.05,P<o.01);硫胺素、核黄素、叶酸、维生素C、维生素E、镁、锌、硒摄入不足再狭窄组显著高于非再狭窄组(P<0.05,P<0.01).结论 PCI术后患者膳食摄入不合理情况普遍,再狭窄组更为严重.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均应引起重视,避免重油重盐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类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做到营养均衡,可有效避免支架再狭窄.

    作者:李珂巍;马国娣;李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疾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股静脉穿刺点下移PICC效果探讨

    目的 为不具备上肢静脉置入PICC条件的患者选用股静脉行PICC置管,予以用药和肠外营养.方法 对31例疾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在B超引导下于股静脉常规穿刺点下5~10 cm穿刺行PICC,按常规实施导管维护.结果 27例1次置管成功,4例2次置管成功;PICC留置时间7~346 d,平均56.0 d;28例按计划拔管,3例非计划拔管;31例导管尖端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 对不宜上肢静脉PICC患者,选用股静脉并下移穿刺点行PICC成功率高,安全可行.

    作者:康桂芹;王君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食管癌术后出院患者进食改变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食管癌术后出院患者进食改变的真实体验,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14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出院患者进食情况进行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进食改变的不适应、进食后的负性心理及饮食延续护理需求3个主题.结论 食管癌术后出院患者负性心理重,缺乏自护技能,医护人员应重视其进食改变造成的不适及延续护理需求,给予针对性干预,改善其进食体验.

    作者:于海荣;周谊霞;张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蝶式体位联合股三角体表投影法在婴儿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婴儿股静脉采血成功率.方法 将200例0~1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按常规触摸股动脉搏动定位行股静脉采血穿刺采血,观察组采用蝶式体位联合股三角体袁投影法定位行股静脉穿刺采血.结果 观察组一次抽取血标本成功率、采血时间及家长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0~1岁婴儿,采用蝶式体位联合股三角体表投影法定位行股静脉穿刺采血可显著提高一次成功率,从而提高家长满意度.

    作者:巴合藏;刘新平;张英;薛荣琰;王晶;李茗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联合质控提高胸腔镜灭菌保养效果

    目的 提高胸腔镜器械处理质量和应用效率.方法 将常规管理下的2 745个胸腔镜手术包设为对照组,采用联合质控的3 885个包设为联合质控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管理,联合质控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成立消毒供应室与手术室联合质控小组,制定胸腔镜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对两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落实胸腔镜接收、检查、清洗、消毒、包装、灭茵、转运和使用后预处理措施,定期总结分析,循环往复,无缝监管.结果 联合质控组灭菌包包装处理缺陷率(除外尖锐器械无保护套)显著低于对照组,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联合质控有利于提高胸腔镜清洗灭菌处理质量,确保手术按计划完成.

    作者:夏广惠;武广红;孙莉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医院护理继续教育及技术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目的 实现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及技术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提高管理质量及效率.方法 护理部成立由8人组成的“护理继续教育及技术档案管理系统”(管理系统)构建小组,联合软件公司开发包括护士人事、技术档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3个模块的管理系统;以全院1 702人为应用对象,比较管理系统应用前后继续教育管理效果.结果 应用管理系统后1 682人进入结果统计,护士理论操作考核合格率、学分达标率、继续教育培训满意率显著高于应用前,学分收集整理耗时显著少于应用前(均P<0.01).结论 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信息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培训效果及管理效率,并获得护理人员好评.

    作者:辛霞;周光霞;董英;赵营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新诊断2型糖尿病青年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青年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69例新诊断T2DM青年患者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知识、态度问卷,自我效能问卷,糖尿病痛苦量表及医学应对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自我管理行为总均分(3.58±1.37)分,其中饮食维度(4.43±1.50)分,运动维度中位数3.50分,血糖监测维度2.00分,足部护理维度o分,遵医用药维度(6.17±1.80)分.自我效能、参加糖尿病组织或微信群可解释饮食自我管理总变异的16.3%;自我效能、糖尿病知识、年龄、回避应对可解释运动自我管理总变异的32.4%;参加糖尿病组织或微信群、面对应对、文化程度、糖尿病确诊时间、并存疾病或并发症可解释血糖监测自我管理总变异的24.2%;参加糖尿病组织或微信群、面对应对、文化程度可解释足部护理自我管理总变异的10.7%;家庭人均月收入可解释遵医用药自我管理总变异的3.3%;女性和文化程度高是吸烟的保护因素(OR=0.037,0.423).结论 新诊断T2DM青年患者总体自我管理水平较低,其中遵医用药好,足部护理差.患者应对方式、是否参加糖尿病组织或微信群和文化程度是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何巧;刘宇;赵芳;郭红;沈意娜;欧梦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择时中药保留灌肠改善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证候

    目的 改善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证候.方法 将6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及腹部温热理疗;对照组2次/d,观察组定于辰时、戌时;连续3周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1周及疗程结束时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o.05).结论 对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依据子午流注理论择时中药保留灌肠,可显著改善证候,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程友花;唐小玲;徐立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护患语言与社会交往问卷的中文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目的 构建具有良好信效度的中文版《护患语言与社会交往问卷》,用于评估普通科室护士对患者的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方法 在原英文版《精神科护患语言和社会交往问卷》基础上,通过与问卷原作者和护理专家一起讨论、修订,经过翻译、回译、预实验检测,形成初步问卷.正式调查424名临床护士,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及信效度检验.结果 中文版《护患语言与社会交往问卷》为4个维度31个条目,内容效度为0.943,4个维度共解释63.267%的总变异;问卷的内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48,重测信度r为0.859.结论 中文版《护患语言与社会交往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评估普通科室护士对患者的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

    作者:葛莉;王冠东;张敏;郑婉玲;谢秋林;Mikael Rask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妇科肿瘤病区构建磁性工作环境的效果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病区构建磁性工作环境的效果.方法 在妇科肿瘤病区构建磁性工作环境,其举措包括减少护理人员非必要工作量、改良薪酬制度、帮助护士提升专业技能、关爱护士.将病区16名护士纳为观察对象,分别于改进管理方案执行前、执行9个月后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BS)、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定量表(SJSAN)对护士进行测评.结果 管理方案执行9个月后,NBS量表中工作环境、倦怠、应对、倦怠结局维度得分显著下降,SJSAN量表各维度得分显著上升,与执行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在妇科肿瘤病区构建磁性工作环境,有助于减少护士职业倦怠,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

    作者:居红英;夏薇;汪冬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住院老人生命计划及预防老年谵妄的研究进展

    综述住院老人生命计划的概念及设计、组成成员与相互关系、用于预防老年谵妄患者的模式及现状、测评工具及实践效果等.旨在为我国住院老人生命计划规范化建设和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林霞;廖敏;文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居家糖尿病足患者核心护理问题的确定

    目的 探讨居家糖尿病足患者的核心护理问题,为针对性护理提供参照.方法 依据奥马哈系统问题分类表,结合临床调研和文献回顾,形成4个领域30个问题的居家糖尿病足患者核心护理问题,发放给30名医学护理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果 2轮专家咨询分别收回有效问卷29、28份;形成包括生理、健康相关行为、心理社会、环境4个领域11个问题的居家糖尿病足患者的核心护理问题;第2轮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5,协调系数为0.411(P<0.01);11个问题变异系数为0.170~0.246,专家对核心护理问题的认可率为75.0%~92.9%.结论 研究形成的居家糖尿病足患者的核心护理问题可信度高,能够引导护理人员聚焦患者的核心问题,有利于针对性护理计划的制定和措施的实施.

    作者:王芳;袁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庭预适应训练研究

    目的 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方法 将10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家庭预适应训练.连续8周后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患者康复疗效、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评分干预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出院后3个月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评分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家庭预适应训练有利于促进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有助于重返家庭和融入社会.

    作者:黄惠君;郑婉玲;林敏;郑红秀;吴开文;林天安;高秉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微课联合模拟手术室训练在本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课联合模拟手术室训练模式在本科护生手术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名本科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微课联合模拟手术室训练模式带教.出科时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出科理论、操作考试成绩、综合能力,以及对教学方法的好评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手术室护生实施微课联合模拟手术室训练模式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时丹;吴荷玉;胡娟娟;刘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心理韧性发展过程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肝癌介入治疗过程中患者心理韧性的发生及发展过程.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6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以及Nvivo10辅助分析资料.结果 共提炼出经历心理韧性危机、加强韧性调控和适应状况3个主题.结论 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通过认知、精神、心态调节和行为控制来应对心理韧性危机,逐渐适应现状;缺乏自我管理知识是阻碍心理韧性发展的主要因素,需要医护人员加强健康教育与相关支持.

    作者:李彩霞;卢惠娟;秦薇;俞静娴;李晓蓉;朱英娥;方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期间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及变化规律,为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对66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于放疗定位时、开始放疗及放疗第1~5周7个时间点进行测评.结果 体质量随治疗进程而下降(P<0.01);33.3%~57.6%患者存在营养风险,中、度重营养不良分别为18.2%~54.5%及0~34.8%;发生体质量丢失51例(77.3%);同步双药化疗者体质量丢失率显著高于单药化疗者(P<0.01);体质量丢失明显者放化疗不耐受率显著高于体质量丢失较轻者(P<0.01).结论 直肠癌患者放化疗前即存在营养风险,随治疗进程重度营养不良者增多,导致其难以耐受治疗.应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确保放化疗的顺利实施.

    作者:刘寒雪;陆箴琦;谢茗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手机应用软件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运动指导

    目的 探究手机应用软件用于指导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运动对患者体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3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研究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居家运动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手机APP指导及监督患者居家运动.于干预前、干预6周及12周时测评相关指标.结果 研究组干预6周及12周时的正常步速、快步速、生活质量评分随着干预时间变化呈增加趋势,10次重复坐站试验时间呈降低趋势,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手机应用软件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运动指导可提高其体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铌;郑桂琼;李小梅;欧阳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将Snyder希望理论贯穿于整个护理实践中.干预1个月采用Herth希望指数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希望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干预措施应用于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可帮助患者提升希望水平,改善负性情绪.

    作者:林婉婷;鲁才红;胡德英;吴雪丹;张娟;柯玉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