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志影;黄权卫;王芳芳;李壮江;熊妮;陈宝玉;孙煦勇
目的 总结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并发脑血管痉挛的预见性护理经验.方法 对48例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实施尼莫同扩张血管,腰池置管持续引流血性脑脊液及三高疗法,同时有效地运用包括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及相关护理措施干预.结果 48例患者出现症状性脑血管痉挛6例,5例经用药治疗及对症护理后,意识障碍及肢体功能、语言功能恢复良好;自动出院1例.结论 严密观察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病情,并做好相应护理,可防止脑血管痉挛发生,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卢斌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1例儿童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ML-M4)化疗结束后2周并发粒细胞缺乏性小肠结肠炎,采取内科保守治疗,予禁食、静脉营养、抗感染、成分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和护理以及严密的病情监测,患儿病情好转,成功避免手术治疗.提出对此类患儿须加强病情观察,积极鉴别粒细胞缺乏性小肠结肠炎,一旦发现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置措施,积极控制患儿病情,以避免外科手术,确保后续化疗的顺利开展.
作者:黄海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房医护人员发生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对手足口病房的401名医护人员进行咽拭子采样分析隐性感染发生情况,根据检测结果分为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医护人员隐性感染率63.6%;手卫生的知识与行为,半年内是否参加过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是手足口病房中医护人员发生隐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手足口病房中医护人员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较高,需通过提高其手卫生的知识及行为,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以减少隐性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娟;彭兰兰;孙素景;朱红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经导管射频消融阵发性心房颤动术中药物应用护理经验.方法 30例经导管射频消融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术中遵医嘱运用镇痛、抗凝、激发试验等药物,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镇痛;肝素抗凝过程中无出血,1例导管顶端有血栓形成,加大肝素用量后完成消融;3例发生异常迷走神经反射,立即停止异丙肾上腺素输入,予阿托品0.5mg静脉注射后心率、血压恢复正常;三磷酸腺苷注射中所有患者都有一过性胸闷,3例患者出现窦性停搏或房室传导阻滞,经紧急起搏后转危为安.结论 护士需掌握药物剂量、方法、作用与不良反应,准确用药,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李晓彤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7种常用中药注射剂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以指导临床药物护理.方法 分别检测红花黄色素、复方苦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康艾注射液、艾迪注射液、注射用灯盏花素、注射用丹参与0.9%氯化钠配伍后0~4 h的颜色、澄明度、微粒数、pH值及吸光度.结果 4h内溶液澄明,未见沉淀生成及变色,pH值在正常范围内略有变化,不溶性微粒未发生大幅度改变,吸光度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 7种常用中药注射剂与0.9%氯化钠配伍后溶液在4h内基本稳定,其中1~2 h配伍使用为稳定.建议中药注射剂配伍静置一段时间后输注,以提高输液安全性.
作者:林玲;万长秀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预防下颌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提高其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行下颌骨骨折微型钛板骨内坚固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口腔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结果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除感觉异常外)及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循证护理对下颌骨骨折患者快速康复有积极作用,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吕志玲;徐慧高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有效留置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尤其是儿科,作为头皮钢针的换代产品应用于患儿输液中,能有效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但由于患儿好动,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留置针易受身体及衣服的摩擦而带出,给临床固定带来困难,增加患儿的痛苦.针对此情况,我科改进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余湘;夏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在对社会智能相关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社会智能的定义和评估方法;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的特点,探讨社会智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及提高临床护士社会智能的方法.
作者:周利容;万艳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测评中文版乳腺癌患者性调节和身体意象量表(Sexual Adjustment and Body Image,SABIS)的信效度.方法 运用中文版SABIS对9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并对其中的30例患者于2周后重测.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SABIS中性调节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0.73,3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81.79%;身体意象的Cronbach'sa系数0.70,2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71.37%.结论 中文版SABIS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在临床中用于乳腺癌患者术后的性调节与身体意象评估.
作者:张萍;陈菲菲;连晓杰;丁淑红;赵忠红;林兴凤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常规方法无法明确判断胃管置入位置时的应对措施和技巧.方法 对184例次留置胃管患者,首先应用抽取胃液法、听气过水声法及气泡逸出法进行常规判断,其中64例置入位置判定困难者再采取观察气泡逸出规律法、结合插管深度和体会插管顺畅性、触诊法、试注生理盐水法及延迟判断法进行判定.结果 64例均获得正确判断,未发生一例置管意外;184例次置胃管者,167例次一次置管成功.结论 采取上述应对措施,解决了临床上难以确定胃管位置的复杂问题,提高了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患者重复置管的痛苦.
作者:刘从秀;吴雪兰;吴丽娟;丁玲玲;王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阐述癌症放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预防和治疗策略,进一步评价现有的癌症放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预防与治疗策略的效果,为护理同仁提供参考.
作者:顾艳荭;胡雁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浆分离吸附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致敏肾移植受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8例高致敏肾移植受者采用血浆分离吸附疗法,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吸附治疗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正确选择血管通路、治疗参数及时间,观察静脉压变化,预防和处理过敏反应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8例患者分别经1~8次血浆分离吸附治疗后群体反应性抗体总强度均有明显下降.结论 血浆分离吸附疗法是治疗高致敏肾移植受者的有效方法,可降低排斥发生率,为提高移植肾存活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雷志影;黄权卫;王芳芳;李壮江;熊妮;陈宝玉;孙煦勇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四色预警分级管理应用于社区重型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 对52例社区重型精神病患者病情进行动态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标识为蓝、黄、橙、红4种颜色,依次为16例、12例、10例,14例,依据颜色的变化进行动态分级管理,增加随访,加强监管服药.实施23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四色预警分级管理后蓝色预警增为34例、黄色、橙色、红色分别降为6例、9例、3例;患者均能坚持服药;住院率相对下降.结论 社区重型精神病患者实施四色预警分级管理,可有效促使患者坚持服药,及时防范不良行为,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作者:沈瑞芳;鲁丛林;王春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绩效奖金的核算方法及效果.方法 以护理工作内容与护理时数为评估系统,对临床护理的护理绩效奖金进行改革.病房护理绩效奖金=护理费+护理治疗费+(床日总量+入院人数×3+出院人数×3)×护理时数-基本工资-可控成本×0.5-折旧×0.1.以胸外科、血液科为例,比较改革前后奖金增幅情况.结果 改革后胸外科护理人员个人奖金增加32.1%,血液科增加26.1%.结论 改革后各护理单元人均奖金有不同程序的增幅.护理人员绩效改革体现了各护理单元的劳动强度、技术水平、服务意识,实现按岗位、按质量标准、技术水平分配,有利于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吴剑;环晓锋;吴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对20例脆性糖尿病患者采用3C方案监测和治疗,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 20例患者于入院第6天开始空腹血糖逐渐控制在6.5~8.6 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9.5~12.8 mmol/L;尿酮均转阴;住院15~25 d好转出院.随访6个月,空腹血糖控制在5.8~10.4 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9.5~13.7 mmol/L,未发生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现象.结论 3C方案可安全用于脆性糖尿病患者的监测和治疗,有利于提高疗效.
作者:杨丽芳;熊翠;万青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联合耳穴贴压对卵巢癌化疗间隙期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将72例出现癌因性疲乏的卵巢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接受常规出院护理指导,观察组(36例)在此基础上给予30 d的耳穴贴压及有氧运动干预.应用简短疲乏评估表和生活质量指数量表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干预30 d后,观察组疲乏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有氧运动联合耳穴贴压能有效缓解卵巢癌患者的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琼;刘向阳;涂敏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提高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有效服用率.方法 成立品管圈QCC小组,确定选题方案,对临床自备口服药不能规范服用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口服药未规范、非有效服用率显著下降,其中服药间隔时间不符降至6.0%,未按规定剂量服用降至4.0%,均达到目标值.漏服降至2.3%,尚未达到目标值(2.0%),除服用过期药物外,其他各观察指标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影响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不能规范服用的因素较多,应用品管圈有助于系统的分析其要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有效提高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规范服用的有效率,促进患者健康.
作者:杨柳;程丹丹;徐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调查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循证护理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护理硕士研究生循证护理问卷,对国内28所高校在读的512名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循证护理知识、态度、技能与行为现状的调查.结果 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循证护理知识、态度、技能、行为得分分别为2.48±0.68、3.80±0.35、2.65±0.50、2.25±0.71,技能、培养方向、年龄、知识是循证护理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循证护理知识及技能处于中等水平,对循证护理持积极的态度,但循证护理行为较少.高等院校应尽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相关的循证护理教育,重视循证护理技能的培养,引导护理硕士研究生开展循证护理实践.
作者:傅亮;胡雁;邢唯杰;董翠珍;叶晶;孙颖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肺癌化疗患者希望水平及其与自尊、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Herth希望量表、自尊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92例住院肺癌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肺癌化疗患者希望水平得分为(32.57±4.72)分,处于中等水平;自尊得分(29.49±3.26)分、领悟社会支持得分(55.76±8.34)分;肺癌化疗患者希望水平总分与自尊呈正相关(r=0.314,P<0.01),与领悟家庭内支持(r=0.293,P<0.01)、领悟家庭外支持(r=0.213,P<0.05)呈正相关.结论 医务人员对患者希望进行干预时应将希望水平、自尊、领悟社会支持三者有机结合,重视自尊和领悟社会支持对希望水平的影响,增强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
作者:洪世茹;穆素红;李永春;夏明营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需求评估在白血病患儿爱心学校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通过入院初期、住院治疗期、出院期采用人文关怀需求评估表对患儿实施持续动态评估,了解患儿的学习需求并满足其需求.结果 患儿参与爱心学校课程的积极性、家长对病房爱心学校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通过对患儿的持续动态评估,责任护士及志愿者能更直观地了解患儿的需求,降低其盲目性,也使得患儿能更主动学习,提升了医院的社会服务功能.
作者:吴丽芬;刘恋;何娇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