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量泵输注高浓度氯化钾临床应用的护理进展

蔡吉;赵慧华;张育红;杨新梅

关键词:低钾血症, 高浓度氯化钾, 微量泵, 护理, 综述文献
摘要:对微量泵输注高浓度氯化钾纠正严重低钾血症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不良反应、观察和护理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在临床应用中应重视持续心电监护,加强尿量、生化和血气的监测,做好微量泵的管理和补钾通道的监护等,以提高高浓度氯化钾微量泵的应用效果.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缓解婴幼儿术后疼痛的家庭照护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家庭照护对缓解婴幼儿术后疼痛的作用,为护理人员制定以家庭为中心的疼痛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 抽样法抽取上海某儿童专科医院外科病房12个术后婴幼儿家庭,由观察者对术后6 h内婴幼儿家庭照顾全程进行观察记录,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获得的资料.结果 共提炼3个主题:家庭照护者采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运动觉等多种感觉刺激法,缓解婴幼儿术后疼痛;角色分配、情感支持、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等家庭功能在术后患儿照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患儿家长选择性接受医疗护理措施,避免对术后患儿的负面影响.结论 家庭照护在缓解婴幼儿术后疼痛中起主导性作用.护理人员应提供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根据患儿和家长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健康教育和专业照顾.

    作者:李倩;徐红;孟玮亿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治疗肾后性急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

    对58例肾后性急性肾衰竭患者行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治疗,并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结果58例患者均解除输尿管梗阻,1例术中发生输尿管穿孔,1例术后第2天24 h尿量多达30 000 mL,术后有肉眼血尿、低钾血症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好转.术后1周内复查肾功能恢复正常水平,住院4~10 d痊愈出院.提出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及血清电解质的观察,细致地进行相关并发症、留置导尿管、双J管的观察和护理,实施完善的排石指导及出院指导,能有效地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王玲;饶红霞;金玉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结膜炎患儿家长对点眼知识的认知与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结膜炎患儿家长点眼知识的认知与行为现状,为高质量的延续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门诊结膜炎患儿家长112名,采用自行设计的结膜炎患儿家长点眼知识的认知与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超过半数的患儿家长相关知识匮乏,家庭点眼操作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结论 应当对结膜炎患儿家长进行细致化、规范化指导,提供高质量的延续性服务,以规范其点眼行为,缩短患儿病程.

    作者:卫俊英;高志敏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红光和红外线辅助治疗创伤性伤口减痛促愈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评价红光与红外线辅助治疗创伤性伤口的减痛促愈效果.方法 将107例创伤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红光治疗20 min组(A组)36例和10 min组(C组)35例及红外线治疗10 min组(B组)36例,三组伤口处理均采用标准的湿性疗法,仅物理干预方法和时间不同,每种物理干预疗程均设为2个疗程28 d,治疗第1天、第7天和第14天测量每组伤口照射前后温度、疼痛评分;治疗后第7、14、21和28天测量伤口面积并计算伤口缩小率,记录伤口愈合时间.结果 干预治疗28 d,三组治愈率和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时间三组伤口缩小率、伤口温度和伤口疼痛评分比较,时间主效应均P<0.01.结论 红光10~20 min和红外线10 min均能提升伤口温度、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和缩短愈合时间,连续干预28 d是安全有效的,以红光20 min法效果更优.

    作者:蒋琪霞;李晓华;周昕;彭青;朱礼霞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持续被动运动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持续被动运动康复锻炼的现况,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60例住院全膝置换术患者进行持续被动运动康复锻炼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心理、生理、认知功能状况和康复主动参与性4个方面,于患者进行持续被动运动期间进行调查.结果 51.7%的患者在开始阶段存在心理问题;患者在锻炼不同阶段的疼痛、酸胀不适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是影响其接受持续被动运动的主要因素;在不同阶段患者对持续被动运动的认知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患者表示可接受持续被动运动.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持续被动运动患者,在锻炼不同阶段存在不适感和心理问题.护士应根据各阶段患者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持续被动运动的依从性.

    作者:陆莉莉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血管环松解术患儿围术期呼吸道护理

    目的 探讨血管环松解术患儿围术期呼吸道护理对策,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儿生存质量.方法 对11例血管环患儿行血管环松解术,其中4例同时行气道重建术,术前防治肺炎、喘憋,做支气管镜检查;术后行系统的呼吸道护理.结果 4例行气道重建术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70~121(100.75±23.17)h,余7例呼吸机使用时间21.5~28.0(23.10±2.83)h.术后心脏均自动复跳,手术经过顺利,监护3~14(6.25±4.22)d.出院时SpO2 0.94~0.98、胸片检查恢复良好.结论 术前防止呼吸困难的发生和术后有效的肺部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患儿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

    作者:俞红云;何萍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入院出院流程音视频的制作与应用

    目的 探讨自制患者入院及出院流程音视频对提高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300例患者,开展关于患者入院出院流程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针对调查结果,编撰包括入院、出院各个环节健康教育内容的剧本,由课题组成员编导,小组成员表演并自行拍摄.拍摄成的初片给医生、护士、患者、家属观看后,针对反馈意见修改剪辑形成一套完整的入院出院流程健康教育音视频,每日在医院门诊、病房播放.干预前后配对选取100例患者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干预后患者对入院、出院健康教育知识清楚程度、对办理入院和出院流程满意率和出院及时结算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入院、出院流程健康教育音视频有助于患者了解办理入院、出院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莫慧琴;陈嘉莉;王芳;朱华云;陈莹;魏晓丽;郑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产妇肘温、腋温及腹股沟温测量值差异的分析

    目的 了解产妇肘温、腋温及腹股沟温的差异性,探讨适用于测量产妇体温的佳部位.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191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腋温、肘温、腹股沟温,10 min后同时取出,并记录.结果 剖宫产及顺产产妇3个部位的体温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产妇的肘温与腋温比较、肘温与腹股沟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腋温与腹股沟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为避免产妇生理变化导致的腋温升高,可用腹股沟温代替腋温,以准确反映产妇体温的变化.

    作者:李媛;张波;段志英;刘春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医用静脉按压止血夹的研制与应用

    静脉输液拔针后因按压方法不当而引起穿刺点出血或皮下淤血,可能是静脉穿刺皮肤针眼和血管针眼不在同一点(二者距离与进针角度及皮下脂肪厚度有关),另外可能与按压时间不足、按压点移位有关.因此,在拔针按压时需将皮肤针眼与血管针眼同时按压,且必须保证按压点固定、时间充足.鉴此,笔者设计制作医用静脉按压止血夹(下称止血夹),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王惠兰;李信平;唐宗碧;谭宁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应用密切值法综合评价急诊科护士带教能力

    目的 探讨密切值法综合评价急诊科护士带教能力的效果.方法 在运用文献分析、科内讨论、专家咨询等确定急诊科护士带教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的基础上,采用Excel软件、应用密切值法对16名急诊科护士的带教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量化管理.结果 71名(95.9%)护生认为带教教师能够以身作则,61名(82.4%)护生认为带教教师具备一定的授课能力,66名(89.2%)护生认为带教教师急救技术过硬,68名(91.9%)护生认为带教教师能够按时完成带教任务.13名(81.3%)带教护士认为该综合评价较客观地呈现了护士的带教能力,有利于急诊科护士带教综合能力的提高.结论 应用密切值法对急诊科护士的带教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计算简便、容易理解、评价全面.根据评价结果选拔带教教师,安排带教工作切实可行.

    作者:陶毅兰;詹洁;姚春香;刘春立;崔丹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团队干预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团队干预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的血糖、体重指数、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60例GIGT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孕妇行常规产前检查、孕妇学校学习、产科营养门诊就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团队干预,由产科医师、内分泌科医师、营养师、护士组成的团队,根据每位孕妇的年龄、体重指数、孕周、血糖水平、胎儿宫内生长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食谱、运动方案,利用各种渠道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和个性化指导.结果 观察组分娩结束当天的餐后2 h血糖、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娩孕周显著长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显著重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P<0.01).观察组无一例妊娠糖尿病发生,胎膜早破仅2例;对照组发生妊娠糖尿病2例、妊娠高血压4例、早产7例、胎膜早破9例、娩出巨大儿3例.结论 团队干预可有效地控制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的血糖、体质量,减少妊娠并发症发生.

    作者:嵇秀明;崔焱;夏珊敏;曹清;徐莉莉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儿童用简易叩击排痰治疗仪的制作与应用

    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后主要的并发症是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尤其是婴幼儿,由于机体抵抗力差,各系统生理功能发育不完善,一旦发生肺部感染严重影响患儿预后.但术后患儿肺部分泌物黏稠,单用变换体位的方法还不易见效,须配合叩击振动法使黏稠的分泌物松动、脱落并排出.传统的手叩排痰法操作时叩击的频率和力度不易掌控.

    作者:鲁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功能锻炼视频在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肘关节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制功能锻炼视频在恢复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肘关节功能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69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观察组35例,分别运用常规的功能锻炼方法和功能锻炼视频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即根据骨折复位方式不同进行针对性功能锻炼方法的指导.结果 随访1年,两组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使用功能锻炼视频指导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功能锻炼,对恢复患儿肘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虹霖;卞荆晶;胡芳;张丹;朱丹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反刍性沉思及其与创伤后成长关系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反刍性沉思的概念、测评工具及其与创伤后成长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就深化反刍性沉思在创伤后成长中的相关研究提出思考和建议,以期从认知加工的角度为我国临床护士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借鉴.

    作者:董超群;刘晓虹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聘后量化考核体系的构建

    目的 制定护理人员聘后量化考核指标体系,为聘后量化考核工作提供科学、可操作的工具.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和调研,初步拟定聘后量化考核指标和指标内涵及评分标准,采用Delphi 法对山东省某三甲医院的专家进行3轮问卷调查,建立聘后量化考核体系,确定各指标及其权重系数.结果 确立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聘后量化考核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和34项三级指标及其权重系数.结论 此体系的专家积极性较高,权威性、协调性较好,适合对不同职称护理人员进行量化考核,为护理管理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和深化等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李燕;许翠萍;徐泽俊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眼科手术室显微器械的优化管理

    目的 探讨眼科手术室显微器械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 对精密度高、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清洗难度大的眼科显微器械由手术室护士负责清洗和包装、供应室负责灭菌、手术室专人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转向为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人人参与管理的全程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并对两种模式的管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优化管理后,显微器械的清洁度、器械完好率显著优于优化管理前(均P<0.01).结论 对眼科手术室显微器械管理运用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人人参与的全程质量控制管理模式,既保证了显微器械灭菌质量,又大幅度提高了显微器械的完好率,延长了显微器械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和谐了医护关系与护患关系.

    作者:罗小菊;陈章娣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1床上排泄患者床垫床单的改良与应用

    2008年,我院启用新住院大楼,所有内科病床统一配置为两摇三折带护栏病床(2 130 mm×970 mm×540 mm).为了满足生活不能自理或下床不便人群之特别需要,减轻特护工作的沉重负担,在不改变病床整体结构现状下,改良制作了带排便孔的床垫,并配备了配套床单,解决了长期以来残、瘫或行动不便患者大小便困难、个人卫生清洁难的问题.

    作者:刘朝霞;高琼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高职护理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对高职护理新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328名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按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165名)和实验组(163名).对照组给予新生入校专业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设护士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教育干预,采用高护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在自我认识、环境评估、职业目标、行动计划和反馈修正5个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对护生开展职业规划课程教育,可唤起护生的生涯意识,增强其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促使其热爱护理事业,为今后的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倪瑞菊;崔焱;纪忠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任意角度调节的四肢手术消毒架的设计及应用

    目的 探讨任意角度调节的四肢手术消毒架在四肢手术患者肢体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83例四肢手术患者使用自制四肢手术消毒架.此消毒架根据四肢手术消毒铺巾的需求,可高低调节、水平360°任意调节.使用前先将底座卡于手术床头部或尾部的床边上,然后依次将各直角管用顶紧螺丝衔接拧紧,在四肢手术消毒铺巾时将肢体抬高.结果 383例均能一次完成消毒铺巾工作,其中195例并存骨折患者应用后无因消毒时抬高肢体而导致的肢体血管神经损伤.结论 此新型四肢手术消毒架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坚固耐用,可任意角度调节,满足了手术消毒铺巾的需求,减轻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避免了骨折引起的假关节对神经、血管的损害或肢体不稳定,对骨折肢体有一定的牵引作用.

    作者:刘谋珠;肖娟;张琳娟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神经外科设置气道管理专职护士的实践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设置气道管理专职护士在提高人工气道患者气道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小组制护理,即护理小组成员共同对气管切开患者实施气道护理.观察组由气道管理专职护士对气管切开患者实施气道管理.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及其他气管切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的气道管理质量、健康教育知晓率、服务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在神经外科设置气道管理专职护士,可为患者提供规范化、个性化、连续性的气道管理,提高气道护理质量,促进护理专科发展.

    作者:翟荣霞;乔玉宁;李俊 刊期: 2012年第22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