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饶红霞;金玉华
目的 探讨血管环松解术患儿围术期呼吸道护理对策,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儿生存质量.方法 对11例血管环患儿行血管环松解术,其中4例同时行气道重建术,术前防治肺炎、喘憋,做支气管镜检查;术后行系统的呼吸道护理.结果 4例行气道重建术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70~121(100.75±23.17)h,余7例呼吸机使用时间21.5~28.0(23.10±2.83)h.术后心脏均自动复跳,手术经过顺利,监护3~14(6.25±4.22)d.出院时SpO2 0.94~0.98、胸片检查恢复良好.结论 术前防止呼吸困难的发生和术后有效的肺部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患儿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
作者:俞红云;何萍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识别差错,主治医生常需在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记号笔进行体表标示,临床运行过程中此标示法易被患者不经意抹掉或淡化,给医务工作者的查对带来不便.
作者:罗蕊丽;刘英;苏华荣 刊期: 2012年第22期
对微量泵输注高浓度氯化钾纠正严重低钾血症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不良反应、观察和护理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在临床应用中应重视持续心电监护,加强尿量、生化和血气的监测,做好微量泵的管理和补钾通道的监护等,以提高高浓度氯化钾微量泵的应用效果.
作者:蔡吉;赵慧华;张育红;杨新梅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任意角度调节的四肢手术消毒架在四肢手术患者肢体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83例四肢手术患者使用自制四肢手术消毒架.此消毒架根据四肢手术消毒铺巾的需求,可高低调节、水平360°任意调节.使用前先将底座卡于手术床头部或尾部的床边上,然后依次将各直角管用顶紧螺丝衔接拧紧,在四肢手术消毒铺巾时将肢体抬高.结果 383例均能一次完成消毒铺巾工作,其中195例并存骨折患者应用后无因消毒时抬高肢体而导致的肢体血管神经损伤.结论 此新型四肢手术消毒架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坚固耐用,可任意角度调节,满足了手术消毒铺巾的需求,减轻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避免了骨折引起的假关节对神经、血管的损害或肢体不稳定,对骨折肢体有一定的牵引作用.
作者:刘谋珠;肖娟;张琳娟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评价红光与红外线辅助治疗创伤性伤口的减痛促愈效果.方法 将107例创伤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红光治疗20 min组(A组)36例和10 min组(C组)35例及红外线治疗10 min组(B组)36例,三组伤口处理均采用标准的湿性疗法,仅物理干预方法和时间不同,每种物理干预疗程均设为2个疗程28 d,治疗第1天、第7天和第14天测量每组伤口照射前后温度、疼痛评分;治疗后第7、14、21和28天测量伤口面积并计算伤口缩小率,记录伤口愈合时间.结果 干预治疗28 d,三组治愈率和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时间三组伤口缩小率、伤口温度和伤口疼痛评分比较,时间主效应均P<0.01.结论 红光10~20 min和红外线10 min均能提升伤口温度、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和缩短愈合时间,连续干预28 d是安全有效的,以红光20 min法效果更优.
作者:蒋琪霞;李晓华;周昕;彭青;朱礼霞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对高职护理新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328名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按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165名)和实验组(163名).对照组给予新生入校专业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设护士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教育干预,采用高护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在自我认识、环境评估、职业目标、行动计划和反馈修正5个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对护生开展职业规划课程教育,可唤起护生的生涯意识,增强其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促使其热爱护理事业,为今后的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倪瑞菊;崔焱;纪忠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静脉抽血是临床常用操作,穿刺角度及拔针方式会对患者疼痛产生影响.为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笔者对真空管留取血标本操作中的拔针方式进行改良,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莲;康春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认知教育和放松训练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6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实施认知教育和放松训练的干预,包括建立正确的认知、鼓励合理的应对、学会交流和分享,4周后评价其效果.结果 与教育训练前比较,认知教育和放松训练后患者面对得分显著升高,屈服和回避得分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认知教育和放松训练可促使患者采取乐观、积极的应对方式,转变消极的应对方式,改善其心身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贺多敏;吴星;凌彬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Delphi法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较科学的护理人员灾难救护素质评价工具.方法 在文献查阅、半结构式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拟护理人员灾难救护素质评价指标,然后运用Delphi法对30名专家进行3轮问卷咨询,终确立素质评价指标.结果 3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3%、96.7%和100%.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85;专家协调系数为0.95,经检验后具有显著性(P<0.01).终得出5项一级指标:知识储备、应急处置、心理应激、工作质量以及个人素质;25项二级指标,专家接受度均>70%.结论 3轮专家咨询结果可靠、专家意见一致性较好,为评估护理人员参与灾难救护素质标准提供了较科学、系统的工具.
作者:程玉红;周文光;孔悦;殷婷婷;江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团队干预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的血糖、体重指数、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60例GIGT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孕妇行常规产前检查、孕妇学校学习、产科营养门诊就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团队干预,由产科医师、内分泌科医师、营养师、护士组成的团队,根据每位孕妇的年龄、体重指数、孕周、血糖水平、胎儿宫内生长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食谱、运动方案,利用各种渠道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和个性化指导.结果 观察组分娩结束当天的餐后2 h血糖、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娩孕周显著长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显著重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P<0.01).观察组无一例妊娠糖尿病发生,胎膜早破仅2例;对照组发生妊娠糖尿病2例、妊娠高血压4例、早产7例、胎膜早破9例、娩出巨大儿3例.结论 团队干预可有效地控制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的血糖、体质量,减少妊娠并发症发生.
作者:嵇秀明;崔焱;夏珊敏;曹清;徐莉莉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新型敷料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 将38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敷料换药,干预组采用含银亲水纤维敷料联合多爱肤敷料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继发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含银亲水纤维敷料联合多爱肤敷料治疗压疮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治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田敏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产妇肘温、腋温及腹股沟温的差异性,探讨适用于测量产妇体温的佳部位.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191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腋温、肘温、腹股沟温,10 min后同时取出,并记录.结果 剖宫产及顺产产妇3个部位的体温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产妇的肘温与腋温比较、肘温与腹股沟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腋温与腹股沟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为避免产妇生理变化导致的腋温升高,可用腹股沟温代替腋温,以准确反映产妇体温的变化.
作者:李媛;张波;段志英;刘春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自制患者入院及出院流程音视频对提高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300例患者,开展关于患者入院出院流程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针对调查结果,编撰包括入院、出院各个环节健康教育内容的剧本,由课题组成员编导,小组成员表演并自行拍摄.拍摄成的初片给医生、护士、患者、家属观看后,针对反馈意见修改剪辑形成一套完整的入院出院流程健康教育音视频,每日在医院门诊、病房播放.干预前后配对选取100例患者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干预后患者对入院、出院健康教育知识清楚程度、对办理入院和出院流程满意率和出院及时结算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入院、出院流程健康教育音视频有助于患者了解办理入院、出院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莫慧琴;陈嘉莉;王芳;朱华云;陈莹;魏晓丽;郑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中文修订版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8个条目(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8)在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患者中的适用性及信效度.方法 翻译并修订MMAS-8,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对164例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患者进行中文修订版MMAS-8的信效度测量.结果 中文修订版MMAS-8的Cornbach′s α系数为0.81,评定者间的一致性系数为0.92,重测系数为0.95.量表表面效度为1.00,条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40~0.85(均P<0.01),与抗凝知识的相关系数为0.30(P<0.01),不同等级服药依从性患者的抗凝控制和抗凝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中文修订版MMAS-8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到了可接受的标准,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用于评价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服用华法林的依从性.
作者:司在霞;郭灵霞;周敏;曹广庆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两种声门下吸引法在重型颅脑损伤行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重型颅脑损伤行机械通气患者61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0例(持续声门下吸引)和观察组31例(每4小时1次间歇声门下吸引加冲洗),观察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发生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P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迟(P<0.01),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每4小时1次间歇声门下吸引加冲洗法既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亦可延迟VAP的发生时间,并能有效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作者:杨琴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三种排尿训练方式在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40例,分别使用留置尿管导尿(留置尿管组)、间歇性清洁导尿(清洁导尿组)和间歇性无菌导尿(无菌导尿组)并辅以排尿训练,比较三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以及泌尿系感染的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及泌尿系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留置尿管组效果差;而清洁导尿和无菌导尿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和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125).结论 间歇性清洁导尿和间歇性无菌导尿训练方式帮助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效果较好,但由于间歇性清洁导尿耗材便宜、住院期间或出院后可由患者或其家属实施,更容易在临床实施和在社区推广应用.
作者:陈玉梅;刘莉;康玉闻;刘凡;颜玲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密切值法综合评价急诊科护士带教能力的效果.方法 在运用文献分析、科内讨论、专家咨询等确定急诊科护士带教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的基础上,采用Excel软件、应用密切值法对16名急诊科护士的带教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量化管理.结果 71名(95.9%)护生认为带教教师能够以身作则,61名(82.4%)护生认为带教教师具备一定的授课能力,66名(89.2%)护生认为带教教师急救技术过硬,68名(91.9%)护生认为带教教师能够按时完成带教任务.13名(81.3%)带教护士认为该综合评价较客观地呈现了护士的带教能力,有利于急诊科护士带教综合能力的提高.结论 应用密切值法对急诊科护士的带教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计算简便、容易理解、评价全面.根据评价结果选拔带教教师,安排带教工作切实可行.
作者:陶毅兰;詹洁;姚春香;刘春立;崔丹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是生物碱罂粟碱的盐酸盐,略溶于水,为扩血管药,对平滑肌具有舒张作用,它能扩张冠状动脉、外周血管及脑血管[1].主要应用于断肢再植及带血管蒂皮瓣移植患者,预防术后血管痉挛.但长期注射易引起注射部位发红、肿胀、疼痛、硬结,甚至臀部肌肉大面积肿块[2].为有效减少硬结的发生,笔者对肌内注射操作方法进行改进,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韩丹丹;郑小敏;王琦;杨志明;郑捷;成江容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ICU应用气垫床的压疮高危患者翻身间隔时间,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方法 将212例压疮高危患者随机分为A组(70例)、B组(71例)、C组(71例)三组,应用气垫床后分别采取2 h、3 h、4 h翻身1次,每次翻身时观察患者皮肤变化及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压疮高危患者应用气垫床后可以4 h翻身1次,既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又对压疮的形成无不良影响.
作者:王芳;韩美玲;张淑琴;胡苗苗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制定护理人员聘后量化考核指标体系,为聘后量化考核工作提供科学、可操作的工具.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和调研,初步拟定聘后量化考核指标和指标内涵及评分标准,采用Delphi 法对山东省某三甲医院的专家进行3轮问卷调查,建立聘后量化考核体系,确定各指标及其权重系数.结果 确立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聘后量化考核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和34项三级指标及其权重系数.结论 此体系的专家积极性较高,权威性、协调性较好,适合对不同职称护理人员进行量化考核,为护理管理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和深化等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李燕;许翠萍;徐泽俊 刊期: 201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