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莲;康春萍
目的 探讨ICU应用气垫床的压疮高危患者翻身间隔时间,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方法 将212例压疮高危患者随机分为A组(70例)、B组(71例)、C组(71例)三组,应用气垫床后分别采取2 h、3 h、4 h翻身1次,每次翻身时观察患者皮肤变化及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压疮高危患者应用气垫床后可以4 h翻身1次,既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又对压疮的形成无不良影响.
作者:王芳;韩美玲;张淑琴;胡苗苗 刊期: 2012年第22期
手术患者家属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后,直到患者从手术室、麻醉恢复室、重症监护室出来家属才知道手术结束,期间只能焦急等待.手术等候中,家属希望获得的信息有手术进展情况和患者情况等[1].为了缓解手术患者家属焦虑情绪,2010年1月起,我院在手术患者家属等候区设立LED屏,利用手术管理系统和LED屏发布手术进程信息,让患者家属知晓手术进展情况和患者情况,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余利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家庭照护对缓解婴幼儿术后疼痛的作用,为护理人员制定以家庭为中心的疼痛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 抽样法抽取上海某儿童专科医院外科病房12个术后婴幼儿家庭,由观察者对术后6 h内婴幼儿家庭照顾全程进行观察记录,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获得的资料.结果 共提炼3个主题:家庭照护者采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运动觉等多种感觉刺激法,缓解婴幼儿术后疼痛;角色分配、情感支持、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等家庭功能在术后患儿照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患儿家长选择性接受医疗护理措施,避免对术后患儿的负面影响.结论 家庭照护在缓解婴幼儿术后疼痛中起主导性作用.护理人员应提供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根据患儿和家长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健康教育和专业照顾.
作者:李倩;徐红;孟玮亿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经胆道镜检查或取石术是胆道外科常用的检查和手术方式,术中需要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冲洗液自腹壁窦道口大量溢出,易污染手术台及地面,甚至浸湿手术者的手术衣.为此,我科制作了胆道手术粘贴巾,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赵艳梅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综述了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满意度/体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工作时间、护理文件质量、成本分析方面的效果,以期为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李森;王泠;吴晓英;战颖;赵梦璐 刊期: 2012年第22期
心电监护仪作为常用的急救和监护设备在临床广泛应用,因使用频繁,其血压袖套及导管常因磨损、裂开、老化、漏气等影响应用.心电监护仪血压袖套及导管作为其主要附件只有半年保修期,一旦超过保修期更换时需支付费用,不利于科室的成本控制.
作者:张凌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提高护理人员对骨科高龄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安全隐患的认识,以防范伤害事件发生.方法 对160例高龄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和改进措施.结果 仅2例首次下床康复训练时出现头晕、恶心、胸闷、呼吸困难,立即给予平卧、吸氧、测血压,5 min后症状缓解;未发生其他意外事件.结论 针对骨科高龄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安全隐患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是防范患者复训练过程中发生心理和身体伤害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楠芳;袁梅梅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眼科手术室显微器械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 对精密度高、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清洗难度大的眼科显微器械由手术室护士负责清洗和包装、供应室负责灭菌、手术室专人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转向为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人人参与管理的全程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并对两种模式的管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优化管理后,显微器械的清洁度、器械完好率显著优于优化管理前(均P<0.01).结论 对眼科手术室显微器械管理运用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人人参与的全程质量控制管理模式,既保证了显微器械灭菌质量,又大幅度提高了显微器械的完好率,延长了显微器械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和谐了医护关系与护患关系.
作者:罗小菊;陈章娣 刊期: 2012年第22期
中药外敷治疗属中医内病外治范畴,临床常用方法有中药贴敷、中药溻渍等.外敷中药方主要是活血化瘀类,通常采用75%乙醇浸泡,配合局部热疗等器械仪器使用.由于受到乙醇、热、电流等刺激,患者皮肤容易出现脱屑、水疱、破损等,增加患者痛苦,导致护理差错和纠纷,且增加护理工作量,降低护士理疗执行效果.鉴此,笔者改进外敷中药液的制备方法,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张秀霞;王琴 刊期: 2012年第22期
对微量泵输注高浓度氯化钾纠正严重低钾血症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不良反应、观察和护理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在临床应用中应重视持续心电监护,加强尿量、生化和血气的监测,做好微量泵的管理和补钾通道的监护等,以提高高浓度氯化钾微量泵的应用效果.
作者:蔡吉;赵慧华;张育红;杨新梅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血管环松解术患儿围术期呼吸道护理对策,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儿生存质量.方法 对11例血管环患儿行血管环松解术,其中4例同时行气道重建术,术前防治肺炎、喘憋,做支气管镜检查;术后行系统的呼吸道护理.结果 4例行气道重建术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70~121(100.75±23.17)h,余7例呼吸机使用时间21.5~28.0(23.10±2.83)h.术后心脏均自动复跳,手术经过顺利,监护3~14(6.25±4.22)d.出院时SpO2 0.94~0.98、胸片检查恢复良好.结论 术前防止呼吸困难的发生和术后有效的肺部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患儿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
作者:俞红云;何萍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监测手术间的空气菌落数,分析干预策略对骨科洁净手术室洁净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Ⅰ、Ⅱ和Ⅲ级骨科的洁净手术间,将其每天的第一台手术随机纳入相应级别的干预组和常规组.干预组采用严格控制手术间开门次数、尽量避免人员进出手术间、改善患者入室前的卫生状况等干预策略,常规组按照平常的工作模式完成手术.用撞击法监测患者入手术室前(T1)、手术切皮前(T2)、手术开始30 min(T3)和缝合皮肤前(T4)4个时点手术间中央区的浮游细菌浓度,同时用沉降法监测T1、T2、T3时室内周边区的细菌浓度.结果 各级手术间干预组开门次数显著低于常规组(均P<0.01);患者进入手术间后,室内空气中的悬浮细菌随着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多(P<0.05);组间比较,干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综合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骨科手术间的浮游细菌浓度.
作者:张穗;陈丹;黎笔熙;陶军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 对18例肩峰撞击综合征患者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积极配合手术.结果 手术顺利进行,手术时间1.0~2.0 h,平均1.5 h,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术后平均3.5 d出院.随访3~12个月,平均6.3个月,患者均对手术满意.结论 手术室护士正确掌握肩关节镜的操作方法,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各项仪器设备的准备,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丰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对58例肾后性急性肾衰竭患者行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治疗,并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结果58例患者均解除输尿管梗阻,1例术中发生输尿管穿孔,1例术后第2天24 h尿量多达30 000 mL,术后有肉眼血尿、低钾血症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好转.术后1周内复查肾功能恢复正常水平,住院4~10 d痊愈出院.提出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及血清电解质的观察,细致地进行相关并发症、留置导尿管、双J管的观察和护理,实施完善的排石指导及出院指导,能有效地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王玲;饶红霞;金玉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新型敷料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 将38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敷料换药,干预组采用含银亲水纤维敷料联合多爱肤敷料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继发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含银亲水纤维敷料联合多爱肤敷料治疗压疮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治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田敏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综述了反刍性沉思的概念、测评工具及其与创伤后成长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就深化反刍性沉思在创伤后成长中的相关研究提出思考和建议,以期从认知加工的角度为我国临床护士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借鉴.
作者:董超群;刘晓虹 刊期: 2012年第22期
静脉抽血是临床常用操作,穿刺角度及拔针方式会对患者疼痛产生影响.为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笔者对真空管留取血标本操作中的拔针方式进行改良,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莲;康春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设置气道管理专职护士在提高人工气道患者气道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小组制护理,即护理小组成员共同对气管切开患者实施气道护理.观察组由气道管理专职护士对气管切开患者实施气道管理.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及其他气管切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的气道管理质量、健康教育知晓率、服务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在神经外科设置气道管理专职护士,可为患者提供规范化、个性化、连续性的气道管理,提高气道护理质量,促进护理专科发展.
作者:翟荣霞;乔玉宁;李俊 刊期: 2012年第22期
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识别差错,主治医生常需在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记号笔进行体表标示,临床运行过程中此标示法易被患者不经意抹掉或淡化,给医务工作者的查对带来不便.
作者:罗蕊丽;刘英;苏华荣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对高职护理新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328名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按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165名)和实验组(163名).对照组给予新生入校专业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设护士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教育干预,采用高护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在自我认识、环境评估、职业目标、行动计划和反馈修正5个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对护生开展职业规划课程教育,可唤起护生的生涯意识,增强其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促使其热爱护理事业,为今后的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倪瑞菊;崔焱;纪忠红 刊期: 201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