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合作式医护工作模式在骨科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卞静霞;凤珏;楼建华;徐红

关键词:骨科, 合作式医护工作模式, 总责护士, 医护联合查房, 专科化管理,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合作式医护工作模式在骨科的实施与效果.方法 构建合作式医护工作模式,包括设立总责护士岗位,医护联合查房,医护人员固定和专科化,营造“患儿第一”的病区文化,建立建设性解决冲突的机制,科主任和护士长的支持性管理,提升医护人员能力等.结果 实施1年后,患儿平均住院日较实施前缩短1.7d,床位周转率、使用率、出院人数和手术人数均增加1倍,护士工作满意度提升5.6%.结论 在不增加医护人员人力的情况下,合作式医护工作模式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灌肠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胃肠术后便秘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改良灌肠配合穴位按摩改善胃肠术后便秘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2例胃肠术后出现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量不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取改良灌肠法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及灌肠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和灌肠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改良灌肠法配合穴位按摩可有效解除患者胃肠术后便秘症状,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徐欣;刘月萍;范丽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排尿日记在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排尿日记在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600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0例.在接受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在治疗前记录1次排尿日记;观察组在行为治疗前、治疗后以及治疗中每隔1周记录1次排尿日记,根据每阶段的排尿日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出院后半年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排尿日记的记录对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作者:张莹;蔡丽玲;王芳丽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术病号裤的制作与应用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1].随着现代神经外科学的发展,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由于创伤小、成功率高和恢复快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上常经右侧股动脉插管.术后为预防患者出现局部皮下血肿,常规给予股动脉穿刺点局部加压,即使用1.0~1.5 kg沙袋加压6~8 h[2].行股动脉插管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术的患者穿着普通的病号裤,术后行沙袋压迫,容易脱落移位,压迫止血效果不理想;观察穿刺点时容易暴露其隐私;患者大小便时需反复穿脱裤子.为解决这些问题,我科自行设计制作了经股动脉插管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术病号裤,并应用于临床,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蒋和娣;韦朴素;肖艳林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唇腭裂术后语音治疗的认知行为干预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唇腭裂术后语音治疗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0例唇腭裂术后语音治疗患者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即在帮助患者建立正确认知基础上,实施并坚持规范的辩听训练、鼓气训练及唇舌运动训练等.结果 干预4个疗程后,患者的语音清晰度、鼓气时间、唇舌运动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是一种可行的唇腭裂术后语音治疗方法.

    作者:田思维;郭三兰;唐秀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1例Prader-Willi综合征行腹腔镜袖状胃减容术患儿的护理

    总结1例Prader-Willi综合征患儿行腹腔镜袖状胃减容术的围术期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充分的各项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和体质量控制;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做好皮肤及切口护理,尤其是加强饮食控制,做好出院宣教及定期随访.患儿恢复顺利,术后24 d康复出院.

    作者:高蔚;顾莺;罗飞宏;施琼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蛋黄油外敷治疗宫颈糜烂患者的护理

    对112例子宫糜烂患者采用蛋黄油外敷治疗并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痊愈104例,显效5例,有效3例;平均治愈时间17.7d.提示蛋黄油外敷治疗宫颈糜烂配合针对性护理措施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敏;罗春芳;周杏芳;邹纯;陈海燕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腓骨肌皮瓣修复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术后缺损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15例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患者均行腓骨肌皮瓣修复术.结果 14例腓骨肌皮瓣存活,1例因回流静脉反复栓塞取出组织瓣,遗留的骨缺损待二期修复.所有患者术后张口情况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张口度增加5~19 mm,平均11.0 mm.提出术前做好口腔、创口护理,避免感染;术后保持呼吸通畅,做好腓骨肌皮瓣、引流管、饮食护理以及开口训练,是皮瓣成活,巩固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吴振会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营养液专用输液器预防脂肪乳发热反应的临床观察

    脂肪乳剂为临床中常用的全胃肠外静脉营养药,由大豆油或精馏豆油加入一定量孵磷脂乳化而成,是一种无菌、无热原的含25 g/L-1甘油的制剂,常作为恶性肿瘤晚期等患者的能量补充剂.脂肪乳粒易聚合形成大的颗粒,被人体识别为外源性异物,引起免疫系统反应而导致发热.有报道,脂肪乳所致不良反应中,发热等全身反应高达65.63%[1].临床采用营养液专用输液器,有效减少了输注脂肪乳的不良反应.笔者在此基础上,对营养液专用输液器预防不同浓度脂肪乳的发热反应进行探讨,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玉华;邱素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宫颈着色笔的制作与应用

    目前,采用阴道镜检查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阴道镜在强光源照射下将宫颈阴道部位可疑的病变处予以放大10~40倍直接观察,并加上醋酸或其他溶液显示病灶,使视野更为清楚,来观察子宫颈上的血管增生、白色上皮等可疑病变处的变化,以发现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病变,在可疑部位进行定位活检,以提高官颈疾病的确诊率.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及使病变部位更清楚,2011年2月,笔者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宫颈着色笔,经试用至今,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刘英;胡艳红;李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射频消融治疗功能性孤立肾肾细胞癌患者的护理

    对11例功能性孤立肾肾细胞癌患者采取射频消融治疗,术后恢复顺利,随访未见复发.提出个性化的心理护理、精心的术前准备,以及术后密切观察有无出血、输尿管狭窄、肾功能情况,做好临近组织损伤、发热的预防护理和出院指导,对患者顺利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丽萍;文艳;方莉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预防高龄颈椎病患者术后谵妄的循证护理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高龄颈椎病患者术后谵妄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循证护理运用于16例实施颈前路手术的高龄颈椎病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包括提出循证问题、证据检索、证据评价、循证应用.结果 仅1例患者出现术后谵妄,经积极处理,2d后症状控制,未再发谵妄.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高龄颈椎病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

    作者:王娜娜;吴文栩;肖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冠心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苏醒期的护理

    目的 总结冠心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苏醒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6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冠心痛患者在全麻苏醒期加强护理,包括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维持呼吸、循环稳定,防止躁动,并进行适当的镇静、镇痛.结果 64例患者均顺利拔除气管导管,达到转出麻醉恢复室的标准,安返病房.结论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冠心病患者,加强麻醉苏醒期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平稳渡过手术危险期的关键.

    作者:李媛;闫旭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合作式医护工作模式在骨科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合作式医护工作模式在骨科的实施与效果.方法 构建合作式医护工作模式,包括设立总责护士岗位,医护联合查房,医护人员固定和专科化,营造“患儿第一”的病区文化,建立建设性解决冲突的机制,科主任和护士长的支持性管理,提升医护人员能力等.结果 实施1年后,患儿平均住院日较实施前缩短1.7d,床位周转率、使用率、出院人数和手术人数均增加1倍,护士工作满意度提升5.6%.结论 在不增加医护人员人力的情况下,合作式医护工作模式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卞静霞;凤珏;楼建华;徐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改良微创胸骨沉降术矫正鸡胸的手术配合

    12例鸡胸患者接受改良微创胸骨沉降术.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1~12个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胸廓塑形良好,效果满意.提出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尤其是游离隧道及拖钢板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备好抢救用药,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是确保手术患者安全、畸形矫正满意至关重要的环节.

    作者:周楠;常后婵;冯素多;吴思燕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开塞露深部灌肠在骨科术后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骨科术后患者因长期卧床,活动少加上排便环境的改变,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导致胃肠蠕动慢,排便反射障碍,便秘发生率高.我科2011年6~12月应用开塞露深部灌肠解除骨科术后患者便秘,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向红;徐惠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自制手术器械包台历式明细卡及应用

    手术器械是施行手术必需的工具,是确保手术顺利实施的物资保障。随着外科手术不断发展,手术器械种类、数量日趋增多,手术器械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将各种器械包明细打印成卡片,制定成台历形式放置在打包台上,方便随时查阅,避免集中清洗、打包时出现手术器械归类混乱、丢失等问题,效果好,介绍如下。

    作者:刘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新生儿泪囊炎患儿的治疗及护理

    目的 探讨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护理方法.方法 对631例(739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采用抗生素眼药水点眼加泪囊按摩、泪道冲洗和泪道探通治疗和精心护理.结果 点眼、按摩治愈25眼,泪道冲洗治愈74眼,泪道探通治愈628眼(1次探通治愈554眼、2次探通治愈74眼).12眼经3次探通仍未通畅,嘱家长为患儿多点眼、按摩泪囊和定期复诊.患儿均无继发感染或泪小管撕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新生儿泪囊炎患儿采用循序渐进的治疗方法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而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轻、稳和准的操作手法,完善的治疗后护理是避免并发症、促进患儿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世焕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再植指保护手套的设计与应用

    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手指神经恢复缓慢、血液供应不良,同时因手指外露,若保护不当可造成再次损伤;或受冷刺激致再植指血液循环障碍,不利于再植指成活.为保护再植指,笔者设计了再植指保护手套,介绍如下.

    作者:陈红英;王文杰;李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基于《护理措施分类》的住院患者心脏功能相关护理措施与活动类目研究

    目的 基于美国《护理措施分类》(NIC),初步确定不同心脏功能状态对应的护理措施与活动类目,以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方法 从NIC中初筛护理措施和活动类目,编制心脏专科护理人员咨询问卷;对29名心脏专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咨询及评价.结果 初步筛选出心功能各级别所需护理措施与活动数分别为;Ⅳ级32条(451个)、Ⅲ级20条(237个)、Ⅱ级2条(23个)、Ⅰ级0条(0个).心脏专科护理人员对入选的护理措施条目的意见一致性为93.1%~100%;入选的护理活动条目的赋值均数为4.00~5.00分、变异系数为0~0.25.结论 初步确定的不同心脏功能状态对应的护理措施与活动类目,具有方便交流、系统性、有效性的特点,可作为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的工具.

    作者:汪茵;顾则娟;孙国珍;周滋霞;钮佳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肠内营养温度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胃肠道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EN)温度对急性胃黏膜损伤(AGML)大鼠胃肠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EN温度10℃组、24℃组、32℃组、40℃组各12只.通过夹闭腹腔动脉30 min造成大鼠胃缺血,松开动脉夹后再灌注形成AGML.每组随机取2只在再灌注1h后处死取胃,其余大鼠再灌注后2h开始给予EN,观察大鼠EN 48 h腹泻、胃潴留、胃肠道积气情况.结果 大鼠胃缺血再灌注1h成功建立了AGML模型.AGML大鼠行早期EN,随着营养液温度的降低,其腹泻发生只数增多,尤以10℃组明显;10℃组与24℃组腹泻开始时间相近;四组胃潴留、胃肠道积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GML大鼠腹泻与EN温度有关,应提高EN温度至少达24℃,以40℃佳.

    作者:戴利;张平;刘玉娥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