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结核联合用药对肝脏损害的临床分析

魏义胜

关键词:抗结核, 肝损害, 结核病
摘要:目的:分析抗结核联合用药对肝脏损害的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7年2月我院TB患者863例,实施6个月的抗结核治疗.统计抗结核肝损害临床症状、出现时间及严重程度.结果:863例TB患者中肝损伤72例(8.34%),其中58例伴有消化道症状;7例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1例胆石病、3例胆囊炎、7例脂肪肝、2例肝血管瘤;抗结核治疗1周内出现肝损害占41.67%(30/72),抗结核治疗1~2周内出现肝损害占36.11%(26/72),抗结核治疗2~3周内出现肝损害占2.78%(2/72),抗结核治疗3~4周内出现肝损害占12.50%(9/72),抗结核治疗4~5周内出现肝损害占4.16%(3/72),抗结核治疗5周以上出现肝损害占2.78%(2/72);72例肝损害中,轻度肝损害14例、占19.44%,中度肝损害22例、占30.56%,重度肝损害36例、占50.00%.结论:抗结核联合用药时,应全程密切监测肝功能,可及早发现肝脏损害情况并作出处理,以保障抗结核治疗的顺利实施.
北方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左氧氟沙星与阿莫西林联合依替米星对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Hp转阴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与阿莫西林联合依替米星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Hp转阴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9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8)给予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n=48)予以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与依替米星联合治疗,14d为1个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Hp转阴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95.83%(46/48)]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7.08%(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3.75%(45/48)]Hp转阴率高于对照组[75.00%(3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25%(3/48)]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2.92%(1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与阿莫西林联合依替米星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能有效提高Hp转阴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显著.

    作者:张秋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从强化中药调剂监管角度探讨其对减少中药房不良事件和相关差错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加强中药调剂监管对减少中药房不良事件及差错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6~12月开出的18500张处方列为对照组,不给予中药调剂监管;将2016年1~6月开出的18800张处方列为观察组,给予强化中药调剂监管,记录并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及差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及差错发生率0.04%,对照组不良事件及差错发生率为0.16%,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中药调剂监管有助于减少中药房不良事件及差错率,提升调剂质量,促进用药安全.

    作者:冯艳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2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对两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3%,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4.92%与对照组的3.28%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能够明显改善不良症状,减少发病次数,并保证较高的安全性,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梁利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冠心病经PCI术治疗后伴发抑郁症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经PCI术(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伴发抑郁症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8例经PCI术治疗后伴发抑郁症的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PCI术后6周),观察组HAMA评分和HAMD评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行PCI术治疗后伴发抑郁症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进而有助于改善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志翔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15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75)采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n=75)给予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对比两组反流时间、反流次数、食管黏膜愈合时间、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33%)低于对照组(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反流时间、反流次数、食管黏膜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莫沙必利临床效果显著,既能有效减少反流次数,又能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并能促进食管黏膜加速愈合,因而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白瑞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对剖宫产麻醉中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目的:对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对剖宫产麻醉中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进行探究.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经椎管内麻醉穿刺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中抽取260例均等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术中强化麻醉使用咪达唑仑,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芬太尼,对比不同组别产妇术中寒战出现率、牵拉痛出现率.结果:研究组产妇寒战出现率、牵拉痛出现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对于剖宫产麻醉中寒战和牵拉痛具有预防作用.

    作者:占翔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氨溴索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老年支气管炎采用氨溴索联合中药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效果,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从2013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接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对参照组中的40例采用氨溴索进行治疗,对研究组中的40例采用氨溴索联合中药进行治疗.1月后,将两组治疗效果、发热、咳嗽、咯痰恢复正常的时间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参照组,发热、咳嗽、咯痰恢复正常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采用氨溴索联合中药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杨汉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长期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长期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6)予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对照组(n=36)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展开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FVC等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长期吸入治疗支气管扩张,能够显著改善FEV1、FEV、FVC等肺功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理想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奥扎格雷钠结合活血抗栓汤治疗对脑梗塞的疗效影响

    目的:分析脑梗塞采用不同用药方案的疗效差异,探讨佳的临床治疗用药措施.方法:研究将不同时期入院治疗脑梗塞的64例患者(2014年3月~2016年12月)进行随机分组,采用奥扎格雷钠和活血抗栓汤治疗的为研究组(32例),仅采用奥扎格雷钠医治的为普通组(32例),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研究组治疗后的上述观察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普通组,治疗总有效率则明显比普通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在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的同时,联合活血抗栓汤治疗,既可以加快血液流通,改善动脉血液循环,又安全高效,是临床上治疗脑梗塞的理想方案.

    作者:张家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阿维A联合复方氟米松、 卡泊三醇软膏治疗甲银屑病疗效观察及患者生活质量调查

    目的:研究阿维A联合复方氟米松、卡泊三醇软膏治疗甲银屑病的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医院收治的甲银屑病患者122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单独使用卡泊三醇软膏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阿维A联合复方氟米松、卡泊三醇软膏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皮损情况、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4%,高于对照组的75.41%(P<0.05).治疗后,观察组PASI评分(4.11±1.06)分,DLQI评分(7.22±2.45)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6.56%,低于对照组的19.67%(P<0.05).结论:在甲银屑病的治疗中,阿维A、复方氟米松、卡泊三醇软膏联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皮损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胡小芳;梁科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86例胃溃疡患者,双盲法纳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43)采用雷尼替丁三联疗法治疗,实验组(n=43)给予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3.03%VS 74.41%)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HP转阴率(90.70%)高于对照组(72.09%),且溃疡消失时间、用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效果显著,在治疗胃溃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中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浅谈自动化系统在我院门诊西药房的应用实践与体会

    目的:为医院门诊西药房自动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日常的工作状况对自动化系统、自动化机器的使用进行分析总结,阐述自动化药房带来的变化.结果:优化药品调配模式,提升药师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候药时间,提高药品管理水平,降低调配差错,改善工作环境.结论: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使药房从传统的手动调配模式向提供药学服务模式转变,是现代化药房的发展方向.

    作者:冯开钰;黄洋扬;陈静仪;罗泳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上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上的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进行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的80例患者,按照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呕吐、腹痛、内分泌改变、体重增加、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VS75.0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7.5%VS37.5%),P<0.05.结论:采用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效果更明显,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潘振山;黄松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化痰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化痰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方式,观察组接受化痰逐瘀汤治疗,观察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7%,观察组疗效更好,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采用化痰逐瘀汤治疗对改善心绞痛症状有明显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艳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长期应用小剂量阿奇霉素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小剂量阿奇霉素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患者200例,急性发作期后,持续给予6个月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并记录支气管扩张恶化频率、肺功能变化情况、痰液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及痰量变化情况.结果:持续治疗6个月后,未出现死亡病例.6个月以来,平均恶化次数治疗前、后:4次vs2.1次;治疗前、后平均痰量:0.067L/d vs 0.033L/d;肺功能平均FEV1值:治疗前1.38L vs治疗后1.63L;PEF值:治疗前0.18 vs治疗后0.21L.结论:支气管扩张采用阿奇霉素长期、小剂量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

    作者:侯太辉;马春敏;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蛇毒血凝酶用于胃肠道术后止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蛇毒血凝酶用于胃肠道术后止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到我院就诊的100例胃肠道术后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止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蛇毒血凝酶,观察两组的止血情况,对止血时间、凝血各项指标(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硅藻土激活全血凝固时间)等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数据明显下降,两组平均止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蛇毒血凝酶在胃肠道术后止血上有着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徐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临床药师干预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及提高医疗质量的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及提高医疗质量的意义.方法:择于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未经药师干预的100例患者作为一般组,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经药师干预的100例患者作为综合组,对比两组临床不合理用药发生概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综合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概率为4.0%,一般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概率为18.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显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师干预有效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全面提高了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七氟醚麻醉深度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深度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入院的110例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均采用静脉复合吸入麻醉法,研究组进行高浓度(3%~5%)七氟醚麻醉维持较低脑电双频指数(BIS值)35~45,对照组进行低浓度(1%~2%)七氟醚麻醉维持较高BIS值50~60.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出血量]及术后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发生率及认知功能[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评估结果差异.结果:①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24h VAS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1d、3d时,研究组POC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d时两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1d、3d、7d时,两组HD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研究组降幅比对照组小(P<0.05).结论:七氟醚深度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更小.

    作者:邓立平;费寿军;宾略铃;王英姿;刘友坦;沙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与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硝苯地平控释片与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方法:选择我院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分为两组,每组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硝苯地平控释片与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更加突出.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与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确切,能够显著优化血压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明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四金排石汤联合黄体酮、硫酸镁、甘露醇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四金排石汤联合黄体酮、硫酸镁、甘露醇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25%硫酸镁注射液20mL加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及20%甘露醇注射液快速静滴,每日1次,肌注黄体酮20mg,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四金排石汤,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400mL,日服2次,14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36例,无效5例,有效率87.8%.对照组有效28例,无效13例,有效率68.3%.结论:四金排石汤联合黄体酮、硫酸镁、甘露醇治疗泌尿系结石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刘青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北方药学杂志

北方药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冶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