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娟
目的:分析不同胰岛素注射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T2DM)并发感染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98例T2DM并发感染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行三短一长法强化注射,观察组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比较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日均胰岛素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均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方法治疗T2DM并发感染效果显著,且能使胰岛素用量降低,促进血糖达标,安全性高.
作者:王永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效果及安全性对比.方法:将2014年3月~2017年3月11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55例.艾司西酞普兰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罗西汀组则给予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卒中后抑郁治疗疗效;干预前后HAMD评分;药物安全性和起效时间.结果:帕罗西汀组卒中后抑郁治疗疗效和艾司西酞普兰组相似,P>0.05;干预前两组HAMD评分相近,P>0.05;治疗8周两组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起效时间更短,安全性更高,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效果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安全性更高.
作者:梁战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2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研究组给予硫辛酸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结果: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NCV、MNC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血常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SNCV、MNCV,无不良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付徐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葛根治疗酒精性中毒的药效与药理.方法:以2014年6月~2016年12月因酒精性中毒收入医院治疗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80例)与B组(80例).A、B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葛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B组(82.5%),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酒精性中毒增加中药葛根治疗,能有效降低血液中乙醇含量,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姬春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7年7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的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选择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选择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进行治疗,比对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124.6±10.5)mmHg、舒张压(80.5±8.4)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可有效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降压效果显著.
作者:邹丽娥;刘汉伟;王春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及提高医疗质量的意义.方法:择于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未经药师干预的100例患者作为一般组,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经药师干预的100例患者作为综合组,对比两组临床不合理用药发生概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综合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概率为4.0%,一般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概率为18.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显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师干预有效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全面提高了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布地奈德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以及吸氧等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片24mg,Qd;布地奈德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1.0mg/次,bid.比较两组肺功能变化、血气变化、呼吸困难评分、治疗效果改变等情况.结果:两组经过为期两周治疗后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得到改善,免疫球蛋白指标明显升高.布地奈德组比对照组改善状况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急性期能有更显著的疗效,是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啟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2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就诊顺序,分为两组,每组108例.对照组使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均较好,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使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取得明显成效,全面改善生活品质,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值得推广.
作者:张迎利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布地奈德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7月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98例,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克拉霉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鼻塞评分、头痛评分、流涕评分以及嗅觉减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窦病变评分与鼻腔黏液纤毛传输糖精用时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鼻—鼻窦炎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克拉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朱金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情况,并分析其药理作用.方法:选取我院68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4月15日~2017年4月15日),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提供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提供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各34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97.06%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9.41%的总有效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比单纯采用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明显,可以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留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讨论分析.方法:参与本实验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16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83)和对照组(n=82),对照组采取多次皮下注射方式给药,研究组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方式给药,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结果:本实验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方法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各血糖水平指标数据均更低(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在临床治疗中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方式给药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促进身体恢复,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周娟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化痰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方式,观察组接受化痰逐瘀汤治疗,观察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7%,观察组疗效更好,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采用化痰逐瘀汤治疗对改善心绞痛症状有明显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艳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并评估阿奇霉素+痰热清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7年3月8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双盲法纳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n=40)给予阿奇霉素+痰热清,对照组(n=40)采用阿奇霉素,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5.0%VS72.5%)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咳嗽、高热、肺部啰音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石便峰;闫利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硝苯地平控释片与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方法:选择我院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分为两组,每组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硝苯地平控释片与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更加突出.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与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确切,能够显著优化血压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明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苯妥英钠片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癫痫状态的疗效.方法:选择郑煤集团总医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癫痫状态急诊患者80例,按照治疗模式的不同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选择苯妥英钠片治疗,40例观察组选择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结果:在临床治疗有效率、复发率以及副作用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癫痫症状控制时间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癫痫状态进行治疗时,丙戊酸钠缓释片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副作用发生率低,不会严重影响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田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急性心绞痛应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即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68.00%),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功能指标等情况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绞痛应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乐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法中药合并抗生素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按照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胃肠减压等对症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中药汤剂内服等治疗,1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70%和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腹痛、压痛及体温的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降低的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法中药合并抗生素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显著,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促进康复.
作者:杨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产生原因并分析相应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上报的80例中药制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报告,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类型、给药途径、药品剂量、不良反应分类以及临床中的不良反应表现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探究导致临床应用中药制剂时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试图探究出相应对策.结果:从不良反应易发人群来看,老年人与儿童较中青年患者更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女性产生不良反应可能性大于男性(P<0.05),从用药方式来看,多为静脉滴注方式,从临床表现来看,多为皮肤与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应用中医制剂时,要对不同体质的病例制定不同的中药制剂治疗方案,合理判断药品剂量,选择安全可靠的给药途径,从而减少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更加安全地施用中药制剂.
作者:张建伟;庞帼敏;黄健;郑文红;霍燕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临床安全性.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给予血栓通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失,安全性好,可推广.
作者:董明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8月诊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抽取76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n=38)在介入治疗术中应用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组(n=38)则加用替罗非班,就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心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4周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是5.26%,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是(4.81±0.34)mm,左心室射血分数是(58.64±5.26)%;对照组治疗后4周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是21.05%,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是(5.33±0.72)mm,左心室射血分数是(45.72±7.19)%;两组指标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并纠正心功能.
作者:刘军利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