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尹平
目的 探索以量化指标考评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方法 于2003~2007年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技能、病区管理、抢救物品、消毒隔离、健康教育、差错、满意度、不定时检查、特一级护理、核心制度及统计质量13项(2003年为前8项,2005年为前10项)赋分并制定合格率,用Excel软件设计护理质量量化自动化处理程序,每月由护理部专职质控成员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和技能考核,数据输入计算机计算出各护理单元护理质量考评分数及达标情况,然后进行讲评、反馈.结果 13项指标中9项合格率呈上升趋势,1项(差错)扣分增加,2007年增设的3项合格率均>94%.结论 护理质量量化考评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田春梅;曹君玲;靳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常规手托板,板面不够柔软,肢体过于平直,尤其对肥胖及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易造成手臂及神经损伤.鉴此,笔者于2006年8月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放置在手托板上的斜坡手垫,应用于200例手术患者,其感觉舒适.现将制作与应用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轶敏;周亚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采用<(江苏省)病历书写规范>及本院制订的电子病历书写标准对手术室2008年1~4月3 499份手术护理电子记录单进行质量检查.发现存在漏项,表格数字有错误,符号标识不一致,护理记录不完整、不规范等5类347例次缺陷,其原因为部分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护患双方权益保障意识,对电子记录单书写规范不熟悉等.提出学习法律知识、加强电子病历书写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病历质控机制及完善奖惩机制等针对性对策,以促进手术护理电子病历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作者:郁慧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产后期初产妇及其配偶的知觉压力状况和应付方式特点,为帮助其选择积极的应付方式、顺利渡过产后期提供依据.方法 对79名产后期初产妇及其配偶采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初产妇及其配偶在产后期知觉压力得分及应付方式各因素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应付方式6个因子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得分排第1、2位;26.58%初产妇和24.05%配偶有健康危险性压力;有健康危险性压力的初产妇,幻想和退避得分高于无健康危险性压力者(均P<0.05);有健康危险性压力的初产妇配偶.解决问题得分低于无健康危险性压力者(P<0.05).幻想得分高于无健康危险性压力者(P<0.05).结论 初产妇及其配偶承受着同样程度的压力,有健康危险性压力者较无健康危险性压力者更倾向于采取幻想和退避等不成熟型应付方式,应有针对性地帮助有健康危险性压力者选择正确有效的应付方式.
作者:张海娟;陆虹;郑修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女护生性观念与心理状况之间的关系,为开展有效的性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 093名女护生采用SCL-90及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有男朋友组(384人)偏执因子评分显著高于无男朋友组(709人,P<0.05);赞同婚前性行为组(417人)敌对、偏执因子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不赞同婚前性行为组(676人,均P<0.05);赞同婚外性行为组(106人)各因子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不赞同婚外性行为组(987人,均P<0.05).结论 大部分女护生性观念正确,性观念相对开放的护生心理症状评分偏高;教育部门应引起重视,尽早采取针对性教育和引导,促进在校护生心智健康发展.
作者:文琼仙;刘正芳;黄晓梅;王凯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强化家属健康教育对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47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主要采取传统的护士主导,患者或家属被动配合的健康教育模式与方法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每例患者固定1名陪护家属,并强化家属健康教育,包括评估与计划、心理健康教育、并发症及其相关知识教育、术前术后并发痘预防与护理指导等.结果 两组住院期间均未发生并发症;随访2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化家属健康教育可以加强患者、家属对并发症相关知识的了解及对潜在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聂萍;周文娟;杨晓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新生儿出生异常的相关因素,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671例孕妇及其新生儿资料.结果 产妇受教育程度、孕周、产检次数、新生儿体重,孕期并发胎膜早破、糖尿病和妊高征对新生儿异常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需针时上述高危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以促进优生优育.
作者:袁秀珍;蔡锦宇;陈向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盆腔器官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应用聚丙烯网片行全盆底悬吊术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28例患者采用改良的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加聚丙烯网片阴道加固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介绍手术的先进性及优越性;术后加强导尿管的护理;做好网片侵蚀的护理,便秘、会阴体疼痛及尿潴留的护理,指导行盆腔肌功能训练,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及定期返院复查.结果 28例患者盆腔器官脱垂症状均获纠正,B超示盆底结构基本正常.结论 全方位的护理是患者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林少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自体筋膜移植填充术治疗声带沟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对41例双侧声带沟手术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严格禁声,预防感染和防止筋膜移位、脱落,进行有效的嗓音训练及出院指导.结果 41例患者中,1例术后1周因剧烈咳嗽,筋膜自声带囊带内侧脱出,1例失随诊;其余患者术后6~8周发音逐渐好转,术后3个月发音改善明显,术后6个月音质趋于稳定;经随诊6个月至1年,音质稳定,未发现筋膜吸收.结论 自体筋膜移植填充术是治疗声带沟的有效方法,高质量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杜玉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对25例腹腔脓肿患者分别在数字减影仪、床旁超声及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引流术治疗.结果 均一次穿刺引流成功;引流管留置2~95 d.总引流量80~4 300 ml;住院13~32 d,24例痊愈,1例因病情加重死亡.提出术前积极调整机体状态;术后观察生命体征,24 h内限制活动,警惕气胸和急腹症发生,充分进行脓腔引流,重视血糖监测调整及敏感抗生素的应用,以及详尽的出院指导,是确保疗效的关键措施.
作者:徐阳;吕晓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感理论在聘用护士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自我效能感理论实施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人文关怀等措施对本院聘用护士进行管理干预,连续2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聘用护士自我效能感评分和患者满意率干预后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用于聘用护士的管理中,可有效提高聘用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余桂珍;邹卫兵;喻美贞;陈学文;付桂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实用的中医医院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下称指标体系),为护理文书质量管理提供评价标准和改进依据.方法 在回顾文献和典型调查的基础上起草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函询论证,确定指标体系并应用于临床,连续6个月后评价应用指标体系前后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结果 指标体系包括要素质量(20分)、环节质量(60分)及终末质量(20分)3个维度(共9项一级指标,30项二级指标),每个维度扣分≥10%为不合格.指标体系实施后护理文书书写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 指标体系实用、合理,有利于中医医院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提高和持续改进.
作者:李平;牟善芳;冯凤;翟燕;谢彩霞;荆淑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与程度,为制定有效的疲乏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Piper疲乏修正量表对100例肺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水平测评与分析.结果 87.0%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疲乏(轻、中、重分别为4例、60例、23例).疲乏总分为5.44±1.26,行为疲乏、情感疲乏、躯体疲乏及认知疲乏维度评分分别为5.46±1.80、5.91±1.55、5.95±1.34及4.62±1.42.结论 肺癌术后化疗患者普遍存在中度癌因性疲乏,医护人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减轻患者的疲乏,从而提高其治疗与生存舒适度.
作者:梁骊敏;张美芬;张俊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提高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护理时效的方法.方法 通过事前准备物品、周密安排人员、制订抢救应急预案、程序化的抢救流程、表格式的护理记录等方法,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分析比较护理方法 改进前(对照组)、后(观察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到手术时间、病死率显著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合理的护理安排提高了严重创伤急救护理的时效性.
作者:嵇桃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护理临床模拟教学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护理本科生(下称护生)临床综合能力.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将毕业实习的65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33名)和对照组(32名),对照组按常规进行临床实习,实验组增加临床教学模拟系统辅助培训,外科实习出科后采用客观结构化考核模式(OSCE)对两组护生进行相同病例的考试.结果 9项考试内容中,除查体、意外情况应对及健康教育3项考试成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问诊、列出护理诊断、选择护理措施、执行医嘱、技术操作、人文素质6项考试成绩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以临床案例为引导,以护理程序为主线,运用OSCE考试为评价方式的护理学专业临床模拟教学系统的应用,有利于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提高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作者:隋树杰;仰曙芬;朱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自行设计并制作全喉气管造口生理功能维护器(下称维护器),维护器由柔性造口盖、弹性挂绳以及过滤膜夹持结构三部分组成.将其应用于32例全喉气管造口术后患者,效果理想,且具有材质柔软、结构小巧、固定稳妥、通气性能良好等优点.
作者:张安琴;邓蓉;陈海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对男护士的接受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男护士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湖北省武汉市某医院239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住院患者对男护士的接受程度得分79.38±7.15.住院患者对男护士的了解情况、患者性别、有无需要男护士护理的情况和年龄对男护士接受程度有影响(P<0.05,P<0.01).结论 住院患者对男护士的接受程度呈中等偏高水平,男护士应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下,争取患者,尤其是女性、年轻患者对自己的了解,不断提升患者认可度.
作者:李辉;王爱玲;谭飞;白锦兵;李斯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髋关节置换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康复阶段内心的感受,为医护人员深入探索促进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康复方法 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Giorgi现象学方法 对27例髋关节置换患者在出院当天和出院后4~8周进行2次深入的、半结构式访谈,对录音进行主题分析.结果 患者的康复需求主要为术前自身准备,住院期间的康复,出院后家庭康复三方面.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有强烈的康复需求,但普遍缺乏正确的指导.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需求实施针对性干预,以促进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东文;杨晓媛;孙瑛;李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ICU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危重患者,需要加强雾化吸入,应用呼吸机附带的雾化器,雾量小,雾化效果佳.
作者:丁新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Braden-Q儿童压疮危险评估量表(下称Braden-Q量表)对国内ICU患儿压疮评估的预测效力.方法 采用儿童日常活动能力分类量表(POPC)、Braden-Q量表对133例ICU患儿进行评估.结果 POPC评分1~5(1.12±0.63)分;Braden-Q量表7个条目评分为2.10±0.89~3.84±0.43,压疮发生率为5.26%;Braden-Q量表临界值为13~16分时,灵敏度为0.15~0.23,特异度为0.96~0.98,阳性预测值为0.07~0.53,阴性预测值为0.86~0.99.结论 ICU患儿病情危重度不高,BrademQ量表临界值取15分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好,Braden-Q量表对国内患儿压疮的预测效果不佳,其适用性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深入研究.
作者:顾晓蓉;匡秀兰;王彩凤;楼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