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然;刘翠霞
拉玛泽分娩法作为一种支持人类分娩的哲学体系,半个多世纪来已改变了人类的分娩进程.文章用有限的篇幅对拉玛泽分娩法的原理、理论基础与哲学内涵进行了解读并对其内容进行了简单的说明,旨在介绍拉玛泽分娩法,为促进自然分娩提供依据.
作者:熊永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对3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结果 全部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0~100 min,术中出血量50~150 ml.均置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5 d,X线摄片复查肺复张良好.术后3~8 d出院.出院后随访3~15个月无1例气胸复发.提出做好术前访视,以缓解患者紧张及恐惧情绪;做好相应的术前特殊器械准备,合理安置手术体位,预防并发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熟练掌握腔镜设备操作及手术步骤等护理配合措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唐少先;罗颍;陈小溪;付秋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内外科护理学外聘教师的管理方法 及教学效果.方法 聘用35名外聘教师担任护理专业内外科护理学教学工作,采取合理分工、专人管理、规范培训、建立试讲制度、统筹安排、共同分担等方法 管理.自编问卷对护生和在校专职教师调查外聘教师教学效果;并随机抽取2006级护理专业17、18两班95名护生由外聘教师授课(实验组),9、10两班97名护生由专职教师授课(对照组),比较两组期末考试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结果 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护生和专职教师对外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语速,引用医院先进技术和知识,提高护生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评价较高(均P<0.01);对照组第二学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操作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临床护理外聘教师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但也存在教育专业知识欠佳、教学纪律和时间难以准确保证等不足.需对外聘教师进行各项教学规范化培训和实践,以提高教学水平.
作者:袁爱娣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护士及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对术后饮食的认知情况.方法 采用自设护士及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对术后饮食知识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58名普通外科护士和45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对胃大部切除术后饮食知识得分64.7±11.2,患者得分65.5±14.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和患者得分较低的前5项均包含拔胃管当天每次饮水量、拔胃管当天饮水间隔时间、清流食的种类、容易形成胃结石的食物、不宜进食的食物;护士和患者有关胃大部切除术后饮食知识的来源不同.结论 护士与患者对胃大部切除术后饮食知识了解不足,应加强对护士有关临床营养知识的继续教育,落实对患者术后饮食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张岩;刘翠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皮肤保护是肠外瘘患者护理的一项难题.负压吸引是肠、胆、胰外瘘患者的主要措施之一,但仍不可避免渗液流至瘘口周围,引起皮肤潮红、糜烂甚至溃疡.尽管可涂氧化锌等油剂保护,但效果不显著,并需经常更换敷料,这无疑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及患者经济负担.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笔者对26例肠、胆、胰外瘘患者应用负压吸引加新型敷料联合造口袋对瘘口皮肤进行保护,收到显著效果.
作者:程克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护生人际沟通能力与职业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护生临床实践能力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支持性沟通量表、护士自我描述问卷,对324名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职业自我概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人际沟通能力及其各因子与职业自我概念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来自城市、曾经担任班干部、喜爱护理学专业的护生的职业自我概念得分高于来自农村、未担任过班干部、不喜爱护理专业的护生(均P<0.05);85.08%护生知晓人际沟通能力,28.7%护生知晓职业自我概念.结论 护生人际沟通能力与职业自我概念密切相关.可针对护生实际情况,通过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加强其职业自我概念,同时注意加强职业自我概念理论教育培训,以提高护生职业自我概念的整体水平.
作者:高静静;袁秋环;雷晓玲;范秀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对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或弓下吻合术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对比监测,以指导临床治疗和护理.方法 选取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患者(弓上组,20例)及弓下吻合术患者(弓下组,20例),在术前及术后第1、2、3个月时,应用肺功能仪分别对患者的VC、FEV1和MVV进行监测.结果 两组术后1、2、3个月VC、FEV1、MVV显著低于术前水平(均P<0.05);术后3个月弓上组VC、MVV显著低于弓下组(均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呼吸功能在一定时期内明显减弱,食管胃弓上吻合术后患者的通气功能受到更大程度的抑制.加强食管癌患者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及术后护理极为重要.
作者:赵滨;张秀金;彭祝宪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改进护理技能考核标准,提高护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服务质量.方法 将2005级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94人)和对照组(94人).对照组在护理技能讲授过程中按照传统方法 教学,并按传统标准进行考核;实验组增加人性化内容,如与服务对象的沟通、解释、健康教育等,同时改革现有的护理技能评分标准,将操作中人性化服务内容纳入考核标准中,占总分值20%左右,两组考核时间均为1年.实验组采用新标准,对照组采用原有标准.在临床实习前1周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护生自我效能感进行评价,临床实习1个月后行患者满意度评价.结果 自我效能、患者服务态度满意度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人性化服务内容作为考核标准之一,有利于克服教学与临床脱节现象,提高护生自我效能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庞晓丽;杨帆;王英;王汕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CRF)与焦虑、抑郁的关系及CRF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简易疲乏量表中国版(BFI-C)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对187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CRF、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CRF的发生率为86.63%,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21.39%和16.04%,8.56%患者焦虑与抑郁并存,CRF与焦虑、抑郁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正在接受的治疗类型、焦虑、抑郁等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CRF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CRF与心理问题的发生较普遍,应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
作者:颜斐斐;张立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持续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 将气管切开脱机后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鼻导管给氧加间隙雾化吸入,观察组采用微雾喷雾器持续气道湿化.结果 观察组不同时间痰液黏稠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痰痂形成、气管套管堵塞等发生率高,采用持续雾化吸入法可明显改善和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作者:左四琴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影响护理专业学生(护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进一步探索护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方法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2 513名护生于入学1个月后进行调查.以影响护生心理健康的困素为自变量,UPI的等级为因变量,研究其相关性.结果 护生组与常模组心理健康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排前3位的心理问题为感到自卑、情绪容易破坏、独处感到不安;影响护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单亲家庭、身心伤害、有轻生念头及对学校、自我形象、才能及专业的满意度.结论 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童年时的教育、家庭经济状况、自我满意度等相关,护理院校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提高护生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翟忠美;任华能;万昌秀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中山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常见变应原的分布情况,并探讨阿罗格标皮肤点刺试验的护理技巧.方法 以1 274例疑似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27种吸入性变应原和11种食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同时给予护理指导.结果 全部1 274例患者完成螨Ⅱ、螨Ⅰ、小虾、胶乳、动物毛1、松属、白色念珠菌、鸡蛋、牛奶、干草尘埃、特异青霉、杂草、树Ⅱ、树Ⅰ共14种变应原的检测.另24种变应原的检测仅有部分患者完成.1 274例中1 055例(82.81%)变应原测试有阳性反应.吸入性变应原中,屋尘螨、粉尘螨阳性反应率较高,分别为69.39%和66.48%,其次是霉菌II和霉菌Ⅰ,分别为40.67%和36.85%.食入性变应原中,小虾、蚌类阳性反应率较高,分别为43.33%和31.85%.本组点刺试验过程中未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结论 中山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是尘螨、霉菌,常见的食入性变应原是小虾、蚌类.完善的护理措施和技巧是顺利完成阿罗格皮肤点刺试验的关健.
作者:李巧荣;徐庆文;温中梅;凌娅娅;李少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以降低假阳性率.方法 对2 945名新生儿使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行听力筛查,未通过者排除可能产生假阳性结果 的因素,改进措施后再次检测;结果 转为通过者为假阳性,记录并分析该因素.结果 筛查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新生儿状态、耳道、环境噪声、内噪声、检测仪器等.结论 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应注重操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采取安抚新生儿、因人而异放置探头、控制环境噪声、降低内噪声、检测校准仪器等方法 ,可提高筛查通过率,降低假阳性率的发生.
作者:乐玮琼;郭汉萍;杨亚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国内第一组全机器人操作下不开胸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护理特点,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da Vinic S 机器人系统不开胸下完成41例左侧内乳动脉游离加微创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前对患者行相关知识宣教和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工作;术后早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出入量、肺部感染、疼痛等情况,嘱患者尽早活动,并进行出院指导.结果 患者均成功接受手术,无1例并发症发生,全部痊愈出院. 结论 全机器人操作下不开胸心脏搭桥手术是一项新技术,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徐炳吉;赵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就国内外社区护理的发展概况、组织机构、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基本原则以及对护理人员的基本专业要求等方面展开比较,强调以护理改革为先导,大力进行社区护理教育和改革,根据社区需要明确社区护理培养和教育目标,调整组织机构和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引进全科医学护理理念,构建社区护理新模式,以推动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
作者:焦红霞;袁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防止患者因躁动发生抓伤、坠床等意外,对一些重大手术后及危重症患者常使用肢体外固定带(约束带),以实行保护性约束.传统的约束带为4条绑带的棉布制成,多重复使用,使用中易滑脱且易卷缩成绳状,有时会造成局部皮肤的擦伤或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鉴此,笔者经过研究和反复试验,制作一次性肢体外固定带,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刘素然;刘翠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胫腓骨骨折患者预防跟腱挛缩的自我管理教育方法 .方法 成立自我管理教育小组团队,对55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干预,采取沟通、示范、指导、查看、纠错、督促、协助等教育方法 ,教育内容包括跟腱挛缩相关知识、示范预防跟腱挛缩的锻炼方法 、指导患者主动锻炼及出院指导等.结果 干预后无1例并发跟腱挛缩;干预前、干预1周后、干预2周后患者跟腱挛缩相关知识认知程度、预防跟腱挛缩方法 掌握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胫腓骨骨折下肢制动后容易并发跟腱挛缩,提高胫腓骨骨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可有效预防跟腱挛缩的发生.
作者:周健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妇女乳癌认知和乳腺自检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上海市4个社区的739名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360名)和对照组(379名).对照组仅进行一般防癌宣教;观察组实施为期1年的护理干预,包括乳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讲座,乳腺自我检查的技能辅导,第3、6、9个月的电话随访,以及第6个月的宣传资料邮寄等.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乳癌相关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乳腺自我检查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社区健康妇女实施恰当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妇女的乳癌相关知识水平和参与乳腺自我检查的积极性,对广泛开展乳癌的早期筛查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瑜;夏海鸥;Deborah Oakley;贾宏丽;邓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提高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方法 .方法 对2003级(153人)、2004级(130人)护理本科生实施分阶段和指标量化的科研训练,并将创新性科研训练纳入2004级教学计划中,于选题、资料收集、数据录入与统计、撰写论文各阶段实施考核,其成绩占2学分.结果 2003级89.5%学生参加了科研训练,5.9%参与了全部过程,19.6%撰写了科研论文,发表18篇;2004级100%参加了科研训练,34.6%参与了全部过程,85.4%撰写了科研论文,发表50篇.2004级学生在科研训练的各个环节中的参与人数多于2003级(均P<0.01);训练后2004级各种科研能力均高于2003级(均P<0.01),科研思路优于2003级(P<0.01).结论 创新科研训练能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并对科研教学起到监督作用,可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李建民;陈长香;陈秀玲;李淑杏;吴文慧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课程.方法 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96名护理专家进行两轮调查.结果 80%以上专家选择了公共课、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4个课程领域的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计算机在医学中应用、护理科研方法 、心理测量学、论文写作、相关研究方向课程、临床护理新进展、临床诊疗技术新进展、高级护理理论与实践、护理专业发展、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教育学理论、教学技巧、护理课程设置、管理学原理、卫生经济学、领导艺术等19门课程为核心课程.结论 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程应从专业公共课、临床护理、教育、管理4个方面构建,应具有基础性、共享性、针对性的特点.
作者:罗阳;张静平;喻坚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