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负压吸引加康惠尔敷料联合造口袋保护瘘口皮肤效果观察

程克林

关键词:负压吸引, 康惠尔敷料, 造口袋, 肠瘘, 胆瘘, 胰瘘, 皮肤护理
摘要:皮肤保护是肠外瘘患者护理的一项难题.负压吸引是肠、胆、胰外瘘患者的主要措施之一,但仍不可避免渗液流至瘘口周围,引起皮肤潮红、糜烂甚至溃疡.尽管可涂氧化锌等油剂保护,但效果不显著,并需经常更换敷料,这无疑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及患者经济负担.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笔者对26例肠、胆、胰外瘘患者应用负压吸引加新型敷料联合造口袋对瘘口皮肤进行保护,收到显著效果.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负压吸引加康惠尔敷料联合造口袋保护瘘口皮肤效果观察

    皮肤保护是肠外瘘患者护理的一项难题.负压吸引是肠、胆、胰外瘘患者的主要措施之一,但仍不可避免渗液流至瘘口周围,引起皮肤潮红、糜烂甚至溃疡.尽管可涂氧化锌等油剂保护,但效果不显著,并需经常更换敷料,这无疑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及患者经济负担.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笔者对26例肠、胆、胰外瘘患者应用负压吸引加新型敷料联合造口袋对瘘口皮肤进行保护,收到显著效果.

    作者:程克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社区护理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就国内外社区护理的发展概况、组织机构、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基本原则以及对护理人员的基本专业要求等方面展开比较,强调以护理改革为先导,大力进行社区护理教育和改革,根据社区需要明确社区护理培养和教育目标,调整组织机构和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引进全科医学护理理念,构建社区护理新模式,以推动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

    作者:焦红霞;袁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一次性肢体外固定带的制作与应用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防止患者因躁动发生抓伤、坠床等意外,对一些重大手术后及危重症患者常使用肢体外固定带(约束带),以实行保护性约束.传统的约束带为4条绑带的棉布制成,多重复使用,使用中易滑脱且易卷缩成绳状,有时会造成局部皮肤的擦伤或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鉴此,笔者经过研究和反复试验,制作一次性肢体外固定带,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刘素然;刘翠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乳癌保乳手术的护理配合

    总结57例乳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提出术前患者心理支持,术中巡回护士标本管理和及时快速病理检查,避免患肢静脉输液;器械护士术中协助手术医生使用γ记数探测仪寻找前哨淋巴结是手术配合的关键.

    作者:高兴莲;田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实习护生自我效能感与护患沟通能力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自我效能感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影响因素,为护理教学中帮助护生提高临床护患沟通能力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在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实习的2005级本科及2006级专科护生共60名进行调查.同时,采用护理专业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问卷对60名临床带教教师进行调查,了解以上60名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结果 护生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27.30±3.50,条目均分为2.73±0.35;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总分151.60±18.91,为理论高值210分的72.19%,以中等居多(55.00%).一般资料中影响护患沟通能力总分的因素包括性格类型、父母职业、教师评价及临床操作技能成绩(P<0.05,P<0.01).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总分及各因子和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 护生自我效能感及护患沟通能力中等偏上.

    作者:宫叶琴;安秋月;林英;李丽娟;张秀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拔甲术后局部创面照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拔甲术后采用电磁波照射促进患者伤口愈合的作用.方法 将137例(148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75趾)和对照组(68例73趾).观察组拔甲后第1次换药时对创面进行照射,再用活力碘纱布包扎.对照组拔甲后创面采用抗生素纱条换药,直至伤口愈合.结果 观察组治愈时间、换药次数、疼痛减轻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拔甲术后采用电磁波照射能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减轻疼痛,且安全易操作.

    作者:沈荣华;周胜兰;吴志桥;刘琼芳;张德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护理技能教学中采用人性化服务考核标准尝试

    目的 改进护理技能考核标准,提高护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服务质量.方法 将2005级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94人)和对照组(94人).对照组在护理技能讲授过程中按照传统方法 教学,并按传统标准进行考核;实验组增加人性化内容,如与服务对象的沟通、解释、健康教育等,同时改革现有的护理技能评分标准,将操作中人性化服务内容纳入考核标准中,占总分值20%左右,两组考核时间均为1年.实验组采用新标准,对照组采用原有标准.在临床实习前1周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护生自我效能感进行评价,临床实习1个月后行患者满意度评价.结果 自我效能、患者服务态度满意度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人性化服务内容作为考核标准之一,有利于克服教学与临床脱节现象,提高护生自我效能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庞晓丽;杨帆;王英;王汕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肝移植受者出院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肝移植受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 抽取80例肝移植出院患者,分别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社区量表(MUISC)和MCMQ应对量表调查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结果 肝移植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59.91±11.69)分];肝移植患者应对方式中的面对、回避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常模 (P<0.05、P<0.01);疾病不确定感与面对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屈服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肝移植出院受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其应对方式呈显著相关,采用面对应对方式可降低其不确定感,屈服应对方式可增加其不确定感.

    作者:徐莹;王世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小儿手臂输液固定架的研制与应用

    小儿输液是儿科有效、能迅速达到治疗目的的给药途径[1].穿刺的部位常为手背及腕关节周围,由于输液需占用较长时间,天性活泼好动、不懂得配合的小儿很难保持一种肢势不变,往往使输液固定失败,造成患儿痛苦.鉴此,笔者设计制作固定架固定输液部位,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杨春莲;陈书琴;刘建平;刘永兰;胡德华;高爱芝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内外科护理学外聘教师的管理及教学效果

    目的 探讨内外科护理学外聘教师的管理方法 及教学效果.方法 聘用35名外聘教师担任护理专业内外科护理学教学工作,采取合理分工、专人管理、规范培训、建立试讲制度、统筹安排、共同分担等方法 管理.自编问卷对护生和在校专职教师调查外聘教师教学效果;并随机抽取2006级护理专业17、18两班95名护生由外聘教师授课(实验组),9、10两班97名护生由专职教师授课(对照组),比较两组期末考试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结果 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护生和专职教师对外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语速,引用医院先进技术和知识,提高护生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评价较高(均P<0.01);对照组第二学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操作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临床护理外聘教师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但也存在教育专业知识欠佳、教学纪律和时间难以准确保证等不足.需对外聘教师进行各项教学规范化培训和实践,以提高教学水平.

    作者:袁爱娣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住院患者留置导管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规范各种留置导管的护理,提高导管护理质量.方法 对住院患者治疗过程中的18种常用导管、60余种专科导管护理中存在问题定期进行分析,建立健全导管护理质量控制网络,持续改进和完善各种导管护理规范、操作流程及检查标准,改进导管检查的方式,改进导管护理的方法 .结果 2年内对各种导管进行了规范,统一了检查和评价标准,导管护理环节质量不断提高.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能不断地对护理过程进行质量评估和改进,从而达到更高的标准和更好的效果,是保证临床导管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爱琴;刘云;孙琳;叶向红;陈月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信息需求与支持需求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信息与支持需求,为临床开展有效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自制慢性前列腺炎信息需求与支持需求调查表,对18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各需求因素得分排前5位的是:性生活指导、疾病预防措施、医生心理指导、配偶支持、疾病反复难治的原因.30~岁组、本科及以上学历、病程1~2年、局部加全身症状组信息与支持需求高(均P<0.05).结论 CP患者信息需求较高,应重视患者需求及护理干预重点人群,采取个性化的心理指导,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行为方式,调动家庭支持系统的作用,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雷芬芳;邓翠珍;尹冠群;唐怡涛;李乐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三甲医院临床护士法律意识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对法律意识的掌握状况,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 自设临床护士法律意识调查表,对3所三甲医院不同年龄、职称、工龄及学历的护士103人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法律意识得分低43分,高125分,平均(90.00±5.00)分;较差33人、占32.04%,一般41人、占39.80%,较好29人、占28.16%;护士工龄、职称、学历与其法律意识程度呈正相关(均P<0.01);护士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教育、医院教育、自学和其他途径.结论 三甲医院临床护士整体法律意识相对不够,应采取多种措施加以应对.

    作者:曲静波;毕小飞;盖玉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大型和巨大型垂体腺瘤术后尿崩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大型和巨大型垂体腺瘤术后发生尿崩症患者的护理方法 .方法 对24例大型和巨大型垂体腺瘤术后尿崩症患者予以尿量观察、对症处理、饮食调整和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 18例尿崩症患者术后1周内尿量恢复正常,6例术后10 d内恢复正常.结论 术后尿量、尿比重的观察是护理工作的重点,正确对症处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是护理工作的关键.

    作者:黄建辉;刘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模式构想及其实施保障初探

    自行设计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该模式以安全文化为基础,以护理系统为中心,以安全事件报告与质量评价体系为监控与改进手段,以改善患者安全指标为目的 .对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中的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阐述,并提出护理安全模式实施所需保障,即护理工作的大环境,以及各级护理工作者应担负的责任.

    作者:刘义兰;赵光红;李芬;胡德英;周琼;王羡科;喻姣花;张亮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护理专业学生(护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进一步探索护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方法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2 513名护生于入学1个月后进行调查.以影响护生心理健康的困素为自变量,UPI的等级为因变量,研究其相关性.结果 护生组与常模组心理健康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排前3位的心理问题为感到自卑、情绪容易破坏、独处感到不安;影响护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单亲家庭、身心伤害、有轻生念头及对学校、自我形象、才能及专业的满意度.结论 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童年时的教育、家庭经济状况、自我满意度等相关,护理院校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提高护生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翟忠美;任华能;万昌秀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护士及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对术后饮食的认知

    目的 了解护士及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对术后饮食的认知情况.方法 采用自设护士及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对术后饮食知识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58名普通外科护士和45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对胃大部切除术后饮食知识得分64.7±11.2,患者得分65.5±14.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和患者得分较低的前5项均包含拔胃管当天每次饮水量、拔胃管当天饮水间隔时间、清流食的种类、容易形成胃结石的食物、不宜进食的食物;护士和患者有关胃大部切除术后饮食知识的来源不同.结论 护士与患者对胃大部切除术后饮食知识了解不足,应加强对护士有关临床营养知识的继续教育,落实对患者术后饮食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张岩;刘翠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服务性学习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研究

    目的 探讨服务性学习应用于外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2005级86名护生设为对照组,2006级58名护生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引入服务性学习,即行外科护理学课程学习后,将护生分为小组,利用周末到社区开展健康体检,常见病的防治健康教育,康复指导、救护技术(心肺复苏术),心理咨询等.将有效的反思贯穿服务前、服务中和服务后.结果 两组外科护理课程质量评价得分、课程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93.11%护生对服务性学习持肯定态度,认为可提高学习效果及综合素质.结论 服务性学习可提高外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有利于专业素质的提高.

    作者:李惠萍;吴卫琴;宋江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外科压疮高危患者的循证护理

    目的 探讨预防外科压疮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的干预方法 .方法 将100例经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评分<16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确立问题、检索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等程序行循证护理:卧泡沫床(或气垫床);每2小时翻身1次,平卧位和左、右30°倾斜体位交替进行;平卧位抬高床头时角度不大于30°,足跟处置软枕;病情限制翻身者,每2小时抬高臀部1次,用软枕垫在患者的腰骶部、左右交替;骶尾部、足跟等骨突出处每2小时喷赛肤润1次,并轻拍至吸收(皮肤破溃者禁用);根据血清白蛋白浓度配制膳食或肠内外营养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压疮发生时间明显延迟,压疮严重程度明显下降(P<0.05,P<0.01);两组压疮均治愈.结论 循证护理方案可有效降低压疮高危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作者:喻姣花;乐革芬;黄海燕;谭翠莲;罗凯燕;李素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小儿尿道手术包扎方法的改进

    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及小儿多动等原因,小儿尿道手术如尿道下裂术等在伤口包扎时难度大.为保持包扎效果,我科采用3L敷贴、油纱条及弹力绷带包扎此类手术的伤口,方便快捷,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杜文秀;卓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