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华;李莲华
介绍反思型教师及其对护理教学的重要性,提出在PBL教学中从设计问题,组织分组、指导学生查找资料,指导小组讨论和点评总结时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和教师的综合素质.
作者:吴红宇;王杨;杨丽君;戴鸿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临床上常规使用的气管切开套管固定法,是将单根系带从患者颈后绕过,穿过套管两翼分别打结固定.
作者:金珠凤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咳嗽的辨证施护方法.方法 对200例咳嗽患儿在小儿感冒冲剂治疗的基础上,按辨证施治原则分为风寒型110例,以肺腧为主穴,以大椎、风门、脾腧为辅穴贴风寒膏,每次敷贴前先艾灸主穴5 min;风热型90例以肺腧为主穴,以大杼、大椎、大肠腧为辅穴贴风热膏.按辨证实施生活护理、病情观察、情志护理、膳食调护等.治疗护理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痊愈106例,缓解82例,未愈12例;总有效率94.0%.结论 对咳嗽患儿行穴位敷贴治疗及辨证施护,效果较好.
作者:车爱红;陈小玲 刊期: 2009年第13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不仅可减少输液患者穿刺的痛苦,争取抢救时间,而且可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但在留置期间,透明贴膜易卷边翘起,导致更换贴膜频次增加,增加了护理工作量,而且在更换的过程中极易因操作不当造成留置针脱落.
作者:王小华;李莲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在护理学导论课程中开展见习教学的效果.方法 将2006~2008级护理学专业本科护生按入校时间分为观察组(62人)和对照组(59人).对照组采用课堂讲授及讨论完成32学时的学习,观察组在相同的学时中安排养老院(2学时)和医院(6学时)见习.结果 两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2.58%~90.32%观察组护生对见习感兴趣、认可见习教学的成效并希望增加见习学时.结论 在护理学导论课程中开展见习教学实践有助于提高护理学导论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林静 刊期: 2009年第13期
腹泻患儿入院后,为确立诊断和对症治疗,须立即留取大便标本送检.夏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即时留取大便检验尤为重要.
作者:陈虹;占小春;杨德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提高新生儿护理单元专科护理质量.方法 将2008年5~6月实施床旁六关键查房(即对关键的护理人员、关键的工作时段、关键患儿、关键的医疗护理制度、关键的专科护理技术、关键的工作流程进行查房)的156例病危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将2007年5~6月未进行此查房的122例病危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评价两组家长满意率、护理质量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家长满意率、护理质量合格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床旁六关键查房突出了护理过程环节控制,有利于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护理质量,促进新生儿专科护理的发展;且有利于护士分层次使用,有效地解决新生儿专科人才缺乏问题.
作者:周月娥;石绍南;印爱珍;李小艳;熊月娥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日常生活能力(ADL)训练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首发脑出血患者3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完善病房设施,并针对患者的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ADL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1个月末和2个月末时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干预主效应和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给予脑出血患者ADL训练可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根据时辰化疗的特点,为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减轻化疗药物毒副作用,保证充足有效睡眠,提高生存质量和疗效.方法 将82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于9:00化疗;观察组采用时辰化疗,于21:00进行化疗,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情况、近期疗效及夜间睡眠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及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时辰化疗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胃肠道毒副反应,增强疗效,不影响患者正常的睡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程秋泓;徐剑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阐述国内外职业成熟度理论,介绍职业成熟度的测评量表及护生职业成熟度的研究现状.提出护理教育中融入职业成熟度教育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应针对护理专业当前的就业情况,将职业成熟度引入护理教育中,借以了解当前情况下护生对自己未来从事事业的成熟度,使护生和护理教育者更好地了解职业准备中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护理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中有针对性地加以教育和指导,促进护生对未来工作的准备程度,增加工作的自信心和稳定性.
作者:刘涛;钟玉杰;周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绝经女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38例,排除年龄小于55岁患者,再按性别分为女性组(155例)和男性组(280例),对两组患者应用单因素分析筛选绝经女性冠心病的独特危险因素.结果 绝经女性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非传统危险因素包括高血浆纤维蛋白原、低血红蛋白水平.结论 对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浆纤维蛋白原、低血红蛋白水平的绝经女性应重点干预,防范冠心病的发生.
作者:滕中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化疗会引起患者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口腔溃疡,咽部充血、肿大,肛周脓肿等,令患者饱受痛苦,并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
作者:甘琼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灌肠是向大肠内灌注液体以协助患者排便、排气的方法,有时也通过向肠内灌入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进行治疗的目的.传统的灌肠装置由灌肠筒、橡胶管、肛管组成,灌肠速度不易控制,灌肠量不易观察.
作者:王建英;刘素芬;刘军红;郄娆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抽取52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COPD生存质量测评表测量其疾病不确定感和生存质量,同时测定其肺功能.结果 COPD患者的整体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76.30±7.01,生存质量评分为84.17±6.13;病程、疾病分期、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生存质量与疾病不确定感有相关(P<0.05,P<0.01).结论 COPD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属于中等程度,其不确定感主要来自不明确性;COPD患者的病程、疾病分期、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生存质量对疾病不确定感有一定影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孙玉姣;贡浩凌;庄利梅;张敏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协作测试在护理本科生学业成绩评价中的适用性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05级护理本科生137名,在护理管理学期末考试中先行传统试卷测试,收卷后再随机2人1组(有1组为3人)用同等难度的试卷进行协作测试,测试结束后发放问卷行协作测试感知评价.结果 护理管理学期末考试成绩,传统测试(73.50±5.49)分,协作测试(84.10±1.99)分;两次测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6.13%学生对协作测试有较积极的感知和肯定的评价.结论 协作测试作为有益的尝试,可成为护理教学质量考核的补充方法.
作者:赵士宏;刘英贤;徐红梅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对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理措施,如局部注射用药、局部外敷用药、静脉输注药物的药物种类、应用方法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言克莉;刘怡茜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十堰市城区老年人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分析功能状况的相关因素及预测因子.方法 采用人口社会学特征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IADL)量表对148名≥65岁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59.5%老年人能在社区完全独立的生活,40.5%老年人至少某项活动需要他人协助完成;老年人购物及乘公交车外出的能力较低.患慢性病数目、年龄、教育程度、月收入及居住状况与IADL评分显著相关(P<0.05,P<0.01);患慢性病数目、年龄、月收入及居住状况是IADL评分的预测因子.结论 十堰市城区近50%老年人不能完全独立的生活;患多种慢性病、高龄、经济困难、与子孙同住的老年人功能下降及丧失的危险性更大.政府部门、社会及社区、社区护士、家人应共同采取措施延缓社区老年人功能衰退的速度.
作者:袁桂霞;李岩;付莉;冯琬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水床式鸟巢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改进后的水床式鸟巢护理,即先做好水床式鸟巢放入温箱并预热至34~35℃,调好温箱湿度,然后将患儿裸体或穿单衣置于水床式鸟巢内;对照组患儿裸体或穿单衣直接置于调节好的温箱内.结果 观察组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体质量增长比对照组显著加快(均P<0.01),且并发症(皮肤破溃、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水床式鸟巢护理给患儿提供一个母体化环境,安全舒适,有利于生长发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儿的存活率和生命质量.
作者:黄芳艳;林梅;罗秀状;罗宇莉;蒙艳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自制压疮膏联合1%硫酸铜溶液治疗Ⅲ期压疮的疗效.方法 将29例(42处)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21处)用自制压疮膏联合1%硫酸铜溶液进行换药,对照组14例(21处)用人工生物膜康尔恵溃疡贴敷于疮面,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自制压疮膏联合1%硫酸铜溶液治疗Ⅲ期压疮效果较好.
作者:高建花;吴玉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预防头颈部急性放疗皮肤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69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用维生素B12、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溶液湿敷放射野,观察组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于放疗野内皮肤喷雾,0.1 ml/cm2,两组均3次/d,从放疗开始至结束后7~10 d.观察两组皮肤急性放射性损伤的发生时间及严重程度.结果 两组皮肤急性放射性损伤的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发生放射性皮肤反应的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医用射线防护喷剂防治放疗引起的急性皮肤损伤效果好,使用方便、安全.
作者:孙雪梅;于红艳;张平;初悦美 刊期: 2009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