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冷冻病理标本管理方法的改进

廖春花

关键词:手术室, 冷冻病理标本, 护理管理, 送检登记本, 传真机
摘要:活体组织病理诊断是外科疾病的第一诊断,是金指标[1].特别是肿瘤患者,手术标本对其诊断、治疗及病情预后有着重大意义.我院属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手术室平均每天需送检20~30个冷冻病理标本.为减少医疗护理安全隐患,我科于2005年1月起,将冷冻病理标本送检登记本(下称登记本)及传真机应用于冷冻病理标本管理中,收效甚好,介绍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女患者导尿时预防尿管误入阴道的方法

    术前留置尿管对手术患者至关重要[1],是观察术中血容量和指导补液的一项重要依据.女患者由于尿道短而直,插管比较容易.但在临床护理操作中有时会造成尿管误入阴道,对未婚女患者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鉴此,我们于2006年6~10月摸索出一种新的导尿方法,应用于43例女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100%,无1例误入阴道,报告如下.

    作者:邓大琼;易珑;张玉萍;赵华兰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1例妊娠晚期并存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术期护理

    1例妊娠29周并存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多科合作,成功切除癌肿,胎儿顺利分娩,术后母子平安.提出该病例病情复杂、病死率高,除做好必要的产前检查、加强各相关科室的合作外,术前需严密监护胎儿,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胎儿安全护理,配合医生尽快完成术前准备,术前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问题并予处理,做好产后护理和健康教育,避免并发症发生.

    作者:廖培娇;许红璐;雷阳阳;王海英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煤尘燃爆烧伤痂下静脉穿刺

    煤尘燃爆烧伤是由于强烈煤尘燃爆及短暂高热所致,属于热烧伤范畴且多并存软组织冲击伤,使人体皮肤的正常结构遭破坏.大面积煤尘燃爆烧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静脉输液量大、品种多、持续时间长.由于其体表静脉大多遭到破坏,可供输液的静脉不多,因此在无感染的焦痂或痂下寻找静脉作为穿刺点,建立暂时性静脉输液通道是治疗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科采用痂下静脉穿刺输液,起到暂时过渡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毛建华;杨加保;于令艳;刘云霞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一年级本科护生暑期自主见习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一年级本科护生暑期临床见习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对150名一年级护理本科生进行暑期自主见习动员,137名学生自主回生源所在地的各级医院进行临床见习,暑期结束后采用自制问卷对护生见习效果进行调查.结果 平均见习(9.5±2.1)d,97.8%护生对见习总体评价较好.结论 低年级护生临床见习是巩固专业思想、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促进本科护生综合发展的有效方法.

    作者:廖月霞;周华珠;季全兰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单肺正压通气控制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护理策略

    目的 探讨单肺正压机械通气在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救治中的作用及其护理策略.方法 对26例符合支气管扩张大咯血诊断标准且不具备手术适应证的病例,在双腔管气管插管后实行单肺正压机械通气.在常规和Swan-Ganz导管监测下,设置不同的正性压力支持(PPS)和呼气末正压(PEEP),增加气道压力,观测咯血量和心肺功能并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 气道压力增加后咯血量明显减少,两者呈显著负相关(P<0.01).PPS≤15 cmH2O和PEEP≤7 cmH2O时,心排血指数(CI)和射血分数(EF)随着气道压力升高而增加;而当PPS≥20 cmH2O和PEEP≥9 cmH2O时,上述指标随着气道压力的升高而下降.结论 机械通气增加气道压有明显的止血作用,但需在气道压力、止血和心肺功能三者间维持动态平衡.

    作者:刘清华;刘清杰;徐宗云;周钢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1例体外膜肺氧合下巨大胸骨后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对1例巨大甲状腺肿瘤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行肿瘤切除术,手术顺利,历时12.0 h,切除肿瘤500 g,住院23 d患者康复出院.提出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状况、做好心理护理和器械物品准备,术中熟悉体外膜肺氧合的操作方法、积极配合手术、密切观察病情等,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作者:冯建萍;王俏丽;徐晔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体外循环手术中尿液收集测量装置的改进

    尿量及性状是体外循环手术中的重要监测指标,有助于判断组织灌注、体液平衡、肾功能和心脏功能的状况.与其它手术相比,体外循环手术中对尿液的监测有其特殊要求.如需准确收集并记录转流前、转流中、转流后的尿量与性状,在使用利尿剂和血管活性药物后,以及停机后输液、输血时,需观察每分钟尿液滴数,以此判断药物疗效,调整药物剂量和输液输血速度.临床实践中发现一次性尿袋测量不够精确,用量杯测量较费时.为此,我院手术室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对体外循环手术中尿液收集测量装置进行改良并应用于113例患者,收效甚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金凤;章一华;林秋凤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年轻宫颈癌患者围术期强化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围术期强化心理护理对年轻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及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年龄≤35岁、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宫颈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在患者术前1 d及出院前1 d分别填写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各1份,于患者出院后3、6、9、12个月均采用性生活调查表及生活质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研究组术前1 d及出院前1d焦虑、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出院后的性生活及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强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年轻手术宫颈癌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冯丽嫦;翁丽;叶桂香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心理干预对重症胸外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 改善重症胸外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将62例重症胸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心理护理,治疗组进行基础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情绪干预及家庭社会支持疗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治疗组SCL-90总分及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重症胸外伤患者的心理应激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杭(王争);刘希红;龚丽娜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护士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帮助医院护士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及应对能力.方法 采用工作满意度调查表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32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SCL-90中除人际敏感因子外,其余8个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女性常模(均P<0.01).护士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其中相关性大的是工作压力(均P<0.01).结论 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其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管理者要在帮助护士掌握应对技能的同时也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护士成长的环境,以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工作质量与护理质量.

    作者:杨映萍;谢琴红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护理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护理本科毕业生的质量,为实施教学改革和制订护理本科生培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60名护理本科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结果 83.3%毕业生对目前从事的工作较为满意和满意,但有57.4%毕业生表示若有机会愿意改行,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毕业生比从事护理教育工作的毕业生改行愿望更加突出(P<0.05);72.2%毕业生存有较大的工作压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评价较好,但普遍认为其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待培养和加强.结论 毕业生质量的总体评价较好,护理本科教育要侧重于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及应对压力能力的培养,并在学校教育中强化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和认同.

    作者:李玉红;肖圣龙;谢伦芳;胡燕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改变护理服务模式开设学生方便病房

    为使患病学生在不耽误学习、不影响父母工作的情况下,能得到连续系统的治疗护理,我院儿科于2000年1月起开设了学生方便病房,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廖传丽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人工皮肤封闭式负压引流患者的护理

    对37例开放性骨折后皮肤缺损患者进行人工皮肤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其中28例患者经过1次治疗后,创面愈合或为后期植皮创造良好的条件;9例患者经过2次治疗后,创面愈合或为后期植皮创造良好的条件.提出在进行人工皮肤负压引流治疗中密切观察病情,做好负压引流护理,加强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童静韬;周方宇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健康教育考核表在妇科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考核表在妇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考核表,对335例接受健康教育后的妇科住院患者(观察组)采用抽查的形式进行访问和评分,并与未实施健康教育考核表评分的318例(对照组)进行遵医行为和满意度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满意度显著优于和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以考核表为主要模式的健康教育考核方法,引起了护士对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健全和完善临床健康教育考核制度.

    作者:周莉;张国群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图片记录法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图片记录法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在每次的护理质量控制中,各组均携带1部数码相机,实景拍摄记录各科室的优点、护理缺陷及不安全、不规范表象,整理后以多媒体形式总结反馈.比较实施前后全院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 实施后病房管理,特、一级护理,护理技术操作及护理文件书写缺陷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1,P<0.05).结论 应用图片记录法降低了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同时有利于低年资护士的培养.

    作者:张全英;刘仲梅;王汕珊;李丽荣;刘花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护士实施心理护理的意识与能力调查

    目的 了解护士实施心理护理的现状,提高护士实施心理护理的意识与能力.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34名护士及186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仅29.5%护士认为心理护理是必须完成的工作,76.1%护士认为缺乏心理护理知识和技能,91.9%护士认为缺乏发挥心理护理的支持条件,52.1%患者首选医生作为心理干预的佳人员.结论 护士实施心理护理的意识与能力尚需提高,应加强临床护理队伍建设,完善心理护理体系,加大护理人力资源及心理护理资金的投入等,不断提高护士心理护理水平.

    作者:林岩;卢玉贞;镇艳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青少年脊柱矫形患者焦虑的影响

    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干预方法对减轻青少年脊柱矫形患者焦虑的效果.方法 将43例因脊柱侧弯行脊柱融合手术的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在手术前1 d和术后第2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儿的焦虑程度.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主效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能减轻青少年脊柱侧弯术后的焦虑.

    作者:许琴琴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六西格玛法在手术室器械准备流程重组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手术室器械准备质量和工作效率.方法 采用六西格玛法对器械准备流程进行重组,试行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流程重组后器械准备缺陷率显著低于重组前(P<0.01),合格率相应值由3西格玛水平提升至4西格玛水平;器械准备日工作时数及月消毒费用显著低于重组前(均P<0.01);医生对器械准备的满意度显著高于重组前(P<0.01).结论 六西格玛法应用于手术室器械准备工作流程重组,可降低工作缺陷率、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符林秋;许晨耘;柯雅娟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症状管理

    就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症状管理的意义,实施相关理论、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综述.提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可有效延缓艾滋病患者疾病进程,但是每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都具有短期或长期不良反应,各种不适症状的出现会降低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有效的症状管理能帮助患者积极应对各种不适反应,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葛向煜;张林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肿胀法处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并发症的手术配合

    目的 介绍采用肿胀法处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并发症的手术方法和手术配合要点.方法 对66例发生并发症的患者采取经乳晕切口肿胀法抽吸注射物,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准备吸脂机及其配套器械,准确配制肿胀麻醉液,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操作,抽吸水凝胶后以生理盐水灌洗.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手术,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物品准备齐全,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操作是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君;刘远新;胡永超;吴清香 刊期: 2007年第22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