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乐;陆岑琳;周丹;吴青云;蒋红英
目的:观察半标准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皮肤科住院的35例重症大疱性药疹患者,采用SCORTEN评分系统评定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其中观察组17例,予半标准剂量(0.2g/kg·d)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18例,仅予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的大糖皮质激素使用量、起效时间、热退时间、激素减量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继发感染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起效时间、热退时间、激素减量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之间大糖皮质激素使用量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继发感染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标准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较单纯激素治疗起效快,可加快糖皮质激素的减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继发感染和不良反应。
作者:凌磊;皮肖冰;李洁华;王晓霞;刘道凡;覃俊;董东;何小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其相关性。方法:本次医学研究以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舒尼替尼治疗,回顾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接受舒尼替尼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因而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曾旺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ANIH)自储血回输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6例择期手术患者,按血液稀释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3例。观察组行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对照组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生命体征、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变化。结果:观察组各时段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采血后、稀释后平均动脉压(MAP)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CO稀释后均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稀释后Hct、Hb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ANIH自储血回输技术可有效避免患者经历低Hct窗口期,避免高容量负荷,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还可减少异体输血,节约血源,值得推广。
作者:陈献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外科手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试验组136例患者在放疗基础上术前采用2个周期的顺铂加氟尿嘧啶的化疗方案,化疗后2周手术;对照组136例患者无化疗行直接手术。结果:试验组肿瘤明显缩小,其中根治性切除112例,占82.35%;对照组根治性切除89例,占65.4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可降低食管癌肿瘤分期,提高根治性切除手术率,提高术后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庄显叶;周运添;包汉康;邹文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所有患儿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酮替芬8周;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硫酸镁1个疗程,睡前口服孟鲁司特8周;观察两组患儿住院5d的临床疗效,对比患儿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T细胞亚群(CD4+、CD4+/CD8+)、NK细胞、IL-4、EOS的改善情况。结果: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的CD4+、CD4+/CD8+、NK细胞、IL-4、EOS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水平,两组患儿治疗后的CD4+、CD4+/CD8+、NK细胞、IL-4、EOS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治疗后的CD4+、CD4+/CD8+、NK细胞、IL-4、EOS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00%;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有效,能改善炎症反应及改善预后。
作者:郭伟中;李波;曹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康复新联合维生素B12溶液治疗IV度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IV度放射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20)与观察组(n=20)。对照组接受庆大霉素和维生素B12治疗,观察组接受康复新和维生素B12治疗。结果:治疗10d,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维生素B12外用治疗放射性皮炎,比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联合维生素B12治疗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惠敏;冯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左氧氟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左氧氟沙星通过与细菌脱氧核糖核苷酸(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结合,影响细菌DNA的复制,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临床上对多数需氧革兰氏阴性菌、部分需氧革兰氏阳性菌及非典型病原体有效,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皮肤及软组织、腹腔等感染有效,广泛用于临床。但随着左氧氟沙星使用的日益频繁,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增多,常见的有胃部不适、腹痛、腹泻、心悸、心动过速、眩晕、头痛、头晕、精神异常等不良反应,现将临床发现的1例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出现头痛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董利森;刘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采用颈复康颗粒和中药汤剂辅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在颈椎牵引的基础上给予颈复康颗粒和中药汤剂辅助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的疗效和价值。结果:1月后将两组的起效时间、显效率、不良反应率、治疗依从性和治疗费用等数据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颈复康颗粒辅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服用便捷、疗效佳、不良反应轻、治疗依从性高、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宣肺聪耳汤辅助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共10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55)和对照组(n=52)。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如中耳穿刺、口服抗生素、吉诺通胶囊等;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宣肺聪耳汤进行治疗。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电测听情况,比较两种治疗方法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电测听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为(9.17±2.46),对照组为(19.56±4.72),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38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55%(52/55),仅4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7%(4/55),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8.85%(41/52),共12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8%(12/52),两组患者在电测听值、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肺聪耳汤应用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听力,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郭艳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4年高血压患者120例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分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以及护理方式。结果:120例患者中,60岁以上男性和女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6%、52.9%,60岁以下男性和女性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39.8%、41.7%,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几率为45.61%。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咳嗽、低血压、头痛和眩晕。结论: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式结合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冯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国汉族人细胞色素P450(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艾普拉唑药效学的影响。方法:测定25例口服艾普拉唑肠溶片5mg/d,2~4周的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CYP2C19基因的代谢表现型,将其分为纯合子强代谢型(homEM)、杂合子强代谢型(hetEM)和弱代谢型(PM)3种表现型,再通过胃镜检查结果判断治疗效果,建立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将CYP2C19基因的homEM型、hetEM型和PM型3种表现型患者用药后2周及4周的总有效率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中,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艾普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无显著影响。
作者:梁嘉碧;陈奕伸;洪仲思;田琳;冯文周;胡海棠;秦湘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半边莲加醋湿热外敷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用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留置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输注甘露醇前30min和输注后1h给予半边莲加醋湿热外敷。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和留置针使用时间。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4.00,P<0.05),留置针使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半边莲加醋湿热外敷能有效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痛苦。
作者:李秋妍;郑珊;高清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低分子肝素在先兆流产中的应用价值开展探讨。方法:选取住院分娩的通过检查被确诊为血清抗磷脂抗体阳性、感染性先兆流产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000U加黄体酮23mg肌肉注射1次/d、生理盐水3.5mL肌肉注射1次/d、7%葡萄糖600mL加利君托200mg静脉滴注。滴速基本保持在4滴/min,并及时根据症状调整速度,血清抗磷脂抗体阳性患者,另用阿司匹林片60mg 1次/d口服、泼尼松片7mg 2次/d口服)。治疗组7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0.9%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12.5mg静脉滴注1次/d至症状消失,如有复发性流产或不明原因死胎死产病史,则用药至分娩前24h。治疗过程专人看护,观察临床症状,用药7~10d)。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B超监测指标增长更快,临床症状较对照组好转更快。结论:低分子肝素结合常规疗法治疗先兆流产疗效显著提高。
作者:符星星;陶鑫焱;钟苑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硝唑片的溶出度的方法。方法:色谱柱:phenomenex C1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5∶75);检测波长320nm;流速:1.0mL·min-1;柱温:25℃。结果:甲硝唑在0.05~0.45m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98.2%;RSD=0.4%。5~40min内甲硝唑片溶出度范围为25%~93%。结论:该方法具有准确性高、可靠性好等特点,可以应用于测定甲硝唑片的溶出度。
作者:王美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新斯的明联合膀胱区理疗及肛门应用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产后尿潴留产妇62例,分为两组,单纯给予对照组新斯的明,研究组予以新斯的明联合膀胱区理疗及开塞露纳肛,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首次排尿时间及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斯的明联合膀胱区理疗及肛门应用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缩短产妇排尿的时间,加快宫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54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54例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头孢治疗组(头孢曲松钠组)28例和对照组(氨苄青霉素组)26例。治疗组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患儿必须腹泻停止,体温正常,大便培养转阴后才能出院。对照组给予氨苄青霉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的腹泻停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大便培养转阴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可供临床医生借鉴。
作者:裴宏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和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和疼痛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采用4级评分法和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创面水肿和疼痛情况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治疗7d和10d的创面水肿和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和疼痛时,采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七叶皂苷钠具有显著疗效,患者混合痔创面的水肿、疼痛情况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杨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80例疗效。方法:选取8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瑞替普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BNP、CK-MB及TnT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BNP、CK-MB及TnT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NP、CK-MB及TnT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下降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复发率及出血率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治疗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陈陆根;袁丽华;谢建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12月诊治的120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氧氟沙星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临床并发症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有效率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临床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惠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通过抽签取样法将其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48例患者应用甲基强的松进行静脉注射治疗;治疗组48例患者应用布地奈德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前、后相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评分、血气分析以及肺功能等方面均得到良好的改善,而治疗组患者改善的更加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约为8.33%(4/48)显著小于对照组的20.83%(10/48),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具有有效性高、安全性高的特点,能明显改善肺功能,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刘晶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