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自储血回输技术的临床应用

陈献文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 麻醉, 血液稀释, 自储血回输技术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ANIH)自储血回输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6例择期手术患者,按血液稀释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3例。观察组行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对照组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生命体征、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变化。结果:观察组各时段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采血后、稀释后平均动脉压(MAP)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CO稀释后均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稀释后Hct、Hb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ANIH自储血回输技术可有效避免患者经历低Hct窗口期,避免高容量负荷,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还可减少异体输血,节约血源,值得推广。
北方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斯的明联合膀胱区理疗及肛门应用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

    目的:观察新斯的明联合膀胱区理疗及肛门应用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产后尿潴留产妇62例,分为两组,单纯给予对照组新斯的明,研究组予以新斯的明联合膀胱区理疗及开塞露纳肛,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首次排尿时间及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斯的明联合膀胱区理疗及肛门应用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缩短产妇排尿的时间,加快宫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伊曲康唑胶囊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霉菌性阴道炎8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胶囊与克霉唑阴道片对霉菌性阴道炎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88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各4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研究组采用伊曲康唑胶囊与克霉唑阴道片联合治疗,对比研究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愈率72.7%,研究组治愈率9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曲康唑胶囊联合克霉唑阴道片对霉菌性阴道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卿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半边莲加醋湿热外敷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半边莲加醋湿热外敷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用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留置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输注甘露醇前30min和输注后1h给予半边莲加醋湿热外敷。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和留置针使用时间。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4.00,P<0.05),留置针使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半边莲加醋湿热外敷能有效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痛苦。

    作者:李秋妍;郑珊;高清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超声雾化吸入沐舒坦对行非小细胞肺癌肺切除术后患者排痰及其各项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超声雾化吸入沐舒坦对行非小细胞肺癌肺切除术后患者排痰及其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肺癌肺切除的患者,按照入院的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肺切除手术后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沐舒坦,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雾化吸入庆大霉素加糜蛋白酶液。记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痰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体温等。结果:两组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吸氧时间对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每天吸痰次数,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来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雾化吸入沐舒坦协助患者进行排痰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李智佳;章海波;黄壮荣;梁葳;陈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用于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复方涂膜剂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确定糖足康涂膜剂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聚乙烯醇用量、甘油用量、乙醇用量为考察因素,以成膜时间为考察指标,优选糖足康涂膜剂的佳制备工艺。结果:本研究所得糖足康涂膜剂的佳制备工艺为:聚乙烯醇用量为4g,甘油用量为1.5mL,乙醇用量为30mL。结论:本研究确定的糖足康涂膜剂的制备工艺合理、可靠,为糖足康涂膜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封家福;唐凌雯;卫秀敏;任华忠;勾秋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应用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所有患儿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酮替芬8周;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硫酸镁1个疗程,睡前口服孟鲁司特8周;观察两组患儿住院5d的临床疗效,对比患儿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T细胞亚群(CD4+、CD4+/CD8+)、NK细胞、IL-4、EOS的改善情况。结果: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的CD4+、CD4+/CD8+、NK细胞、IL-4、EOS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水平,两组患儿治疗后的CD4+、CD4+/CD8+、NK细胞、IL-4、EOS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治疗后的CD4+、CD4+/CD8+、NK细胞、IL-4、EOS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00%;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有效,能改善炎症反应及改善预后。

    作者:郭伟中;李波;曹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治疗

    1流行病学在美国大约每年要进行28000个分流器操作,花费超过10亿美元。脑室分流器的感染几率<10%[1]。也有报道称体内脑室引流术后的脑膜炎(例如脑脊液分流器,通常是为了治疗脑积水),发生率范围从4%到17%。大多数患者是因为手术时导管定植,大多数的感染发生在术后一个月内[2]。

    作者:白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研究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0%、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明显优于阿司匹林,是临床防治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马少雯;梁润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与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定人血浆茶碱浓度的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与化学发光酶免疫法(CLEIA)测定血浆茶碱浓度,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FPIA法与CLEIA法平行测定患者血浆茶碱浓度。结果:采用FPIA法测得血浆茶碱浓度比CLEIA法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测定结果房室模型均为单室开放模型,拟合的药动学参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FPIA法与CLEIA法两种测定方法均为准确、简便、快速且重现性好的定量测定血药浓度的方法,可相互媲美,均适用于临床给药方案设计。

    作者:臧宁;岑美婷;张意钗;黄燕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通过抽签取样法将其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48例患者应用甲基强的松进行静脉注射治疗;治疗组48例患者应用布地奈德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前、后相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评分、血气分析以及肺功能等方面均得到良好的改善,而治疗组患者改善的更加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约为8.33%(4/48)显著小于对照组的20.83%(10/48),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具有有效性高、安全性高的特点,能明显改善肺功能,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刘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广枣中原儿茶酸的含量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广枣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方法:以70%乙醇回流提取,石油醚脱脂,乙酸乙酯萃取得到广枣提取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19∶80∶1),检测波长260nm。结果:原儿茶酸进样量在0.088~0.4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原儿茶酸平均回收率为98.04%,RSD=1.14%。

    作者:戴宝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在妊娠期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硫酸镁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应用到妊娠期高血压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徐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半标准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大疱性药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半标准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皮肤科住院的35例重症大疱性药疹患者,采用SCORTEN评分系统评定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其中观察组17例,予半标准剂量(0.2g/kg·d)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18例,仅予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的大糖皮质激素使用量、起效时间、热退时间、激素减量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继发感染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起效时间、热退时间、激素减量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之间大糖皮质激素使用量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继发感染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标准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较单纯激素治疗起效快,可加快糖皮质激素的减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继发感染和不良反应。

    作者:凌磊;皮肖冰;李洁华;王晓霞;刘道凡;覃俊;董东;何小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在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AML(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6例MDS患者与10例AML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地西他滨治疗,剂量为15mg/m2·d、d1~d5。部分患者联合应用CAG方案治疗,观察2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6例患者中CR 5例、PR 3例、SD 3例、PD 15例,治疗有效率为42.31%;13例患者出现Ⅲ度骨髓抑制,其他患者骨髓抑制程度较轻。5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2例MDS患者出现败血症,1例AML患者出现腹腔感染,感染发生率为30.77%。结论:地西他滨治疗MDS及AML疗效确切,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不良反应均在可耐受范围内。

    作者:谢治军;薛重重;杨丽萍;廖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我院中草药处方不合理用药点评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中草药处方不合理用药问题,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2014年1~12月抽查我院中草药处方132404张,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点评。结果:合格处方131009张,合格率98.95%,不合理处方1395张,占1.05%。结论:开展我院医师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培训提高处方质量。

    作者:吴青霞;任巧玲;岳莹莹;高慧萍;米佳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片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液四项的影响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片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液四项的影响。方法:选取妊娠高血压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液四项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延长(P<0.05),观察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定量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定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可有效改善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液四项,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肖雪莲;韦枝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匹多莫德、转移因子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转移因子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尖锐湿疣病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用二氧化碳激光去除疣体,治疗组分别加用匹多莫德、转移因子,治疗时间为三个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匹多莫德、转移因子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尖锐湿疣有效率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显华;陈杏英;梁敏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和疼痛的效果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和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和疼痛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采用4级评分法和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创面水肿和疼痛情况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治疗7d和10d的创面水肿和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和疼痛时,采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七叶皂苷钠具有显著疗效,患者混合痔创面的水肿、疼痛情况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杨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中止中期妊娠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中止14~22周妊娠的临床意义,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100例孕14~22周要求中止妊娠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引产成功率、产后出血量、宫缩始动时间、胎儿娩出时间。结果:观察组宫缩始动时间及胎儿娩出时间平均(29.03±7.12)、(7.78±2.37),对照组(42.25±4.47)、(12.06±4.87),差异显著(P<0.01)。引产成功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引产安全、方便,能明显缩短引产时间,引产成功率高,减少了患者痛苦。

    作者:侯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HPLC测定不同时期款冬花中芦丁、槲皮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时期河北蔚县野生款冬花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方法。方法:Krosmosil C18柱(4.6mm×200mm,5μm);流动相:A(乙腈)∶B(0.1%磷酸水)(80∶20);检测波长:254nm。结果:款冬花花蕾芦丁与槲皮素的含量在0.31%、0.12%左右,已开放的款冬花芦丁与槲皮素的含量在0.18%、0.65%左右。

    作者:冯亭亭;罗飞;王晓远;张永鹏;李永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北方药学杂志

北方药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冶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