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于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复方涂膜剂制备工艺研究

封家福;唐凌雯;卫秀敏;任华忠;勾秋芬

关键词:涂膜剂, 糖尿病足,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摘要:目的:确定糖足康涂膜剂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聚乙烯醇用量、甘油用量、乙醇用量为考察因素,以成膜时间为考察指标,优选糖足康涂膜剂的佳制备工艺。结果:本研究所得糖足康涂膜剂的佳制备工艺为:聚乙烯醇用量为4g,甘油用量为1.5mL,乙醇用量为30mL。结论:本研究确定的糖足康涂膜剂的制备工艺合理、可靠,为糖足康涂膜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北方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预防患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预防患儿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50例患儿完全随机分为两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对照组(C组),各25例,F组麻醉诱导前给予氟比洛芬酯1mg/kg静脉推注,C组静脉推注等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0m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快速诱导,行气管内插管术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丙泊酚10~12μg·kg-1·min-1,瑞芬太尼0.2~0.30μg·kg-1·min-1。手术结束前10min,两组患儿均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0.2mg/kg。记录手术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入麻醉恢复室(RR)后滞留时间;同时记录入RR即刻、10、20、30、60min的躁动评分(PAED)及改良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m-CHEOPS);术后1、3、6h的FLACC评分及术毕12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F组在即刻、10、20min时间点上的躁动满意率明显增加(P<0.05);术后各个时间点的FLACC和m-CHEOPS评分,F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应用超前镇痛术,对预防小儿全凭静脉麻醉苏醒期躁动有确切的预防作用并优于单纯术后镇痛。

    作者:杨普春;曾兆东;杨少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心血宁片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血宁片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各类原发性高血压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卡维地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使用心血宁片治疗,治疗周期8周,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纤维蛋白原、IL-6和IL-8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宁片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用药,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对血压的控制能力,也可降低高血压继发疾病的风险。

    作者:李兆华;钟巧诗;陈婉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纳洛酮治疗脑梗死性昏迷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脑梗死性昏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10月收治的11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探讨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如甘露醇脱水降低颅内压、吸氧吸痰、预防感染和应激性溃疡以及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在治疗脑梗死性昏迷方面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吴素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百部中四种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目的:探讨百部中四种生物碱对叶百部烯酮(tuberostemoenone)(I)、对叶百部酮(tuberostemonone)(II)、脱氢对叶百部碱(didehydrotuberostemonine)(III)、氧化对叶百部碱(oxotuberostemonine)(IV)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选择Hypersil ODS-C18(250mm×4.6mm,5.0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氨=75∶25,检测波长为238nm,柱温为35℃,流速为1.0mL/min。结果:I、I、II、IV线性范围分别为20~200μg/mL(r=0.9997)、25~500μg/mL(0.9997)、23~161μg/m(0.9999)、14~99μg/mL(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8%、99.68%、99.80%、99.90%;RSD值分别为1.96%、1.76%、1.84%、1.77%。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简便、准确、稳定性好、重现性高,适用于百部中生物碱的质量控制。

    作者:蔡艳芳;戴晖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肺炎及相互作用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肺炎临床效果及药物相互作用。方法:对80例肺炎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实施中西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其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95%对治疗方案疗效显著,显著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为85%)(P<0.05);实验组95%对疗效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为65%)(P<0.05);实验组ADL评分为(16.2±3.7)分,躯体功能能评分为(59.6±7.5)分,心理功能评分为(65.8±9.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57.2±6.5)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药物不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17.5%)(X2=4.04,P<0.05)。结论:中西药物联合使用在肺炎患者中治疗效果理想,但是患者用药过程中应该从作用机理、药动学、药效学、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优化的给药方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巧玲;雷国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2例分为两组,所有患者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口服降糖药物或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32例,口服木丹颗粒3次/d,1袋/次;对照组30例,采用甲钴胺治疗3次/d,1粒/次。两组均在治疗8周前后记录总症状。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有所改善。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上,木丹颗粒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疗效非常显著。

    作者:黄萍娟;张向红;李玉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59例围手术期肛周脓肿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探究肛周脓肿的细菌类型,分析培养出的细菌对不同的抗生素的敏感性,使肛周脓肿得到佳的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月,在本院进行肛周脓肿治疗的患者共59例,用5mL注射器抽取脓液并在培养基上培养细菌,对培养出的细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出的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多,复方新诺明对于革兰氏阴性菌敏感率仅为29.67%,检出的革兰氏阳性菌中粪肠球菌多,红霉素对于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率仅为25.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肠脓肿手术围手术期,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可以指导临床手术,对于手术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温圣荣;余智涛;王悦辉;李学化;侯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两种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在老年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0月收住我院的7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给予文拉法辛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第4周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同时观察比较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满意,安全性较好,起效更快。

    作者:徐民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5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54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54例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头孢治疗组(头孢曲松钠组)28例和对照组(氨苄青霉素组)26例。治疗组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患儿必须腹泻停止,体温正常,大便培养转阴后才能出院。对照组给予氨苄青霉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的腹泻停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大便培养转阴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可供临床医生借鉴。

    作者:裴宏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新辅助放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疗效的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外科手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试验组136例患者在放疗基础上术前采用2个周期的顺铂加氟尿嘧啶的化疗方案,化疗后2周手术;对照组136例患者无化疗行直接手术。结果:试验组肿瘤明显缩小,其中根治性切除112例,占82.35%;对照组根治性切除89例,占65.4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可降低食管癌肿瘤分期,提高根治性切除手术率,提高术后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庄显叶;周运添;包汉康;邹文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激素替代疗法配合知柏地黄丸等中药治疗妇女绝经综合征

    目的:评价激素替代疗法配合知柏地黄丸等中药治疗妇女绝经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患者绝经综合征妇女5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0例。分别服用A组倍美力0.625mg+安宫黄体酮6mg(连续序贯方案),B组在服上药的同时每日口服知柏地黄丸27g,连续2个周期,结果两组的Superman总评分在用药1个月后,显著下降,P<0.01。但下降程度A组为47.61%,B组为66.29%。结论:HRT配伍知柏地黄丸治疗绝经综合征,疗效明显,症状缓解率满意。

    作者:庞丽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地塞米松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4年12月入我院就诊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采取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采取甘露醇注射液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1.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5.8%>7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知,地塞米松治疗术后多次复发的难治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出血量较少的慢性硬膜下血肿以及不能耐受手术的以及不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效果良好,患者满意,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何云文;钱春生;李益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抗病毒咀嚼片稳定性考察研究

    目的:考察抗病毒咀嚼片(薄膜衣片)的稳定性,检验确定其贮藏条件和有效期限。方法:以性状、鉴别、重量差异、微生物限度、含量为质量指标,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及长期留样试验观察其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各项考察指标符合药品质量规定。结论:抗病毒咀嚼片在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条件下稳定,因长期试验24个月内其含量无明显变化,可初步确定该制剂有效期为2年。

    作者:潘梅;唐靖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妇科肿瘤化疗不良反应的药学服务方案研究

    目的:探究妇科肿瘤化疗不良反应的药学服务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妇科肿瘤患者共11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时的编号,随机分成两个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指导,观察组进行药学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用药依从性与满意度上相对于对照组比较高,P<0.05;观察组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相对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肿瘤在进行化疗治疗的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临床治疗上应该以不良反应现象为依据,对患者进行科学的药物治疗,从而有效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谷美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胆结石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80例胆结石患者,采用抽签方式均分为对照组(外科手术治疗)和观察组(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每组40例,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①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③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止痛药物应用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胆结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吴志强;姚文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在我院妇产科门诊接受治疗后随访的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手段随机均分至常规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后定期观察的A组,采用宫腔镜手术放置曼月乐环的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的B组,每组40例。治疗后,每三个月对患者进行B超阴道复查,对比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情况以及子宫内膜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采用常规宫腔镜手术后定期观察的A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息肉复发率为27.5%(11/40),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的B组患者仅为7.5%(3/4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B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重视。

    作者:黄铭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地西泮液灌肠救治350例小儿热性惊厥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地西泮液保留灌肠与静脉给药救治小儿热性惊厥的优越性,探讨救治小儿热性惊厥的较佳用药途径。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600例热性惊厥患儿的病历,对患儿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使用地西泮液保留灌肠的240例患儿列为观察组,使用静脉给药的360例患儿列为对照组,然后比较两组用药后5min内惊厥症状缓解率及患儿的呼吸抑制发生率。结果:在对照组与观察组给药量相同的基础上,两组5min内惊厥症状缓解率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与静脉给药治疗对比,地西泮液保留灌肠救治小儿热性惊厥既能降低呼吸抑制发生率,又能为救治尚未建立静脉通道的热性惊厥患儿赢得救治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仙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保妇康栓治疗CINⅠ伴高危HPV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治疗CIN1伴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确诊CIN1伴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各30例,A组使用保妇康栓治疗、B组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C组未用药物治疗,对比3组患者治疗高危HPV感染转阴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HPV转阴率A组86.7%、B组70.0%,A组明显好于B组,B组HPV转阴率优于C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保妇康栓治疗CIN1伴HPV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大庆;廖庆梅;王祥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药剂科中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探讨

    目的:探究在医院药剂科中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抽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药剂科使用抗菌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菌药的使用以药剂科为主,加强对抗菌药使用的监管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质量。结论:抗菌药的合理使用要在严格的监管、科学的使用原则指导下进行,加强医院的系统监管对于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金玲;辛振杰;陈敏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加替沙星序贯治疗对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

    目的:探究加替沙星序贯疗法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接受加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接受左氧氟沙星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81.6%(P<0.05);两组患者痰培养病原菌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对细菌清除率(89.2%)显著高于对照组(80.6%;P<0.05);用药期间出现各类不良反应观察组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加替沙星序贯疗法对于老年下呼吸道感染较常规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更小,对细菌的清除率更高,不良反应较少,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杜昆玉;刘汉坤;黄正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北方药学杂志

北方药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冶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