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梅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普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脾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脾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普萘洛尔联合用药安全可靠,疗效较奥曲肽单用更好,且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何燕;吴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估妇产科护理干预措施在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使用抗生素治疗并且发生不良反应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观察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对照组为21.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干预可大大减少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淑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确定糖足康涂膜剂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聚乙烯醇用量、甘油用量、乙醇用量为考察因素,以成膜时间为考察指标,优选糖足康涂膜剂的佳制备工艺。结果:本研究所得糖足康涂膜剂的佳制备工艺为:聚乙烯醇用量为4g,甘油用量为1.5mL,乙醇用量为30mL。结论:本研究确定的糖足康涂膜剂的制备工艺合理、可靠,为糖足康涂膜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封家福;唐凌雯;卫秀敏;任华忠;勾秋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共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心肌炎性疾病。目前,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初步研究表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与基因的易感性和体内多种因子的异常表达有关,本文就这方面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闫党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预防患儿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50例患儿完全随机分为两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对照组(C组),各25例,F组麻醉诱导前给予氟比洛芬酯1mg/kg静脉推注,C组静脉推注等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0m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快速诱导,行气管内插管术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丙泊酚10~12μg·kg-1·min-1,瑞芬太尼0.2~0.30μg·kg-1·min-1。手术结束前10min,两组患儿均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0.2mg/kg。记录手术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入麻醉恢复室(RR)后滞留时间;同时记录入RR即刻、10、20、30、60min的躁动评分(PAED)及改良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m-CHEOPS);术后1、3、6h的FLACC评分及术毕12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F组在即刻、10、20min时间点上的躁动满意率明显增加(P<0.05);术后各个时间点的FLACC和m-CHEOPS评分,F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应用超前镇痛术,对预防小儿全凭静脉麻醉苏醒期躁动有确切的预防作用并优于单纯术后镇痛。
作者:杨普春;曾兆东;杨少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宣肺聪耳汤辅助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共10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55)和对照组(n=52)。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如中耳穿刺、口服抗生素、吉诺通胶囊等;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宣肺聪耳汤进行治疗。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电测听情况,比较两种治疗方法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电测听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为(9.17±2.46),对照组为(19.56±4.72),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38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55%(52/55),仅4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7%(4/55),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8.85%(41/52),共12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8%(12/52),两组患者在电测听值、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肺聪耳汤应用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听力,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郭艳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多达一(即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82例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实验组患者则行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情况。结果:实验组降压总有效率、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5.2%、92.9%,与对照组的80.0%、6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C[(4.05±0.20)VS(4.56±0.27)]mmol/L、TG[(1.82±0.52)VS(1.98±0.62)]mmol/L、LDL-C[(1.66±0.50)VS (2.74±0.62)]mmol/L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达一(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患者血脂明显改善,且可稳定斑块,疗效明确,可作为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作者:赖春进;闫丽红;邹小慧;王志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ANIH)自储血回输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6例择期手术患者,按血液稀释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3例。观察组行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对照组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生命体征、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变化。结果:观察组各时段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采血后、稀释后平均动脉压(MAP)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CO稀释后均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稀释后Hct、Hb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ANIH自储血回输技术可有效避免患者经历低Hct窗口期,避免高容量负荷,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还可减少异体输血,节约血源,值得推广。
作者:陈献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12月诊治的120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氧氟沙星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临床并发症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有效率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临床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惠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近期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单独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试验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脑动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贾富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估应用套管针作连续阻滞从麻醉效果与维持时间两方面满足长时间断指再植术和术后镇痛的需要。方法:收集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次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进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将两组临床麻醉效果和维持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维持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 P均<0.05。结论:在断指再植术患者的治疗麻醉过程中使用静脉套管针作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提高麻醉的效果和麻醉持续的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曾志民;黄以庭;池滔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CNS)内部稳态的关键。本文对BBB上营养物质转运体和清道夫受体研究现状进行概述,详细介绍一些转运体的结构、功能、分布、调控信号通路、转运机制以及影响它们表达的因素。阐明这些要素,利于更多药物作用新靶点的发现并为改善脑部耐药及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思路和策略。
作者:钟凯龙;洪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中西药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6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49例,两组患者均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使其保持在常规水平,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早晚分服,1剂/d,同时进行针刺治疗,5次/周。一疗程六周,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在视力,眼底、视网膜电图Ops波振幅、视野平均光敏度及中医证候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中西药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邢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2例分为两组,所有患者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口服降糖药物或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32例,口服木丹颗粒3次/d,1袋/次;对照组30例,采用甲钴胺治疗3次/d,1粒/次。两组均在治疗8周前后记录总症状。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有所改善。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上,木丹颗粒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疗效非常显著。
作者:黄萍娟;张向红;李玉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采取前列地尔加基础治疗,对照组采取贝那普利加基础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5%,对照组为69.44%,P<0.05。结论:前列地尔用于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低,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让病情得到好转,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10%复方甘油注射液(Glyerol Infusion,GI)联合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治疗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 CH)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CH后脑水肿患者作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案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10%GI联合DXM及常规治疗;对照组仅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缺失度显著小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有1例患者因GI滴速过快出现血尿,停药2d后症状消失。结论:10%GI联合DXM治疗CH后脑水肿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毅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病例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吸氧,监护,抗血小板,抗凝,调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针2.0g,每天一次静滴。结果:治疗组24h CK,CK-MB,CTnI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4d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14d住院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磷酸肌酸对无条件进行再灌注治疗的病人,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缺氧,起到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张艳;周明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住院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以下两组,一组是参照组,另一组为研究组。参照组患者使用FOLFIRI方案进行化疗。研究组患者使用康艾注射液联合FOLFIRI化疗治疗。两组患者接受14d的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此同时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60.00%,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35.56%,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显著的安全性以及科学性,值得推广。
作者:蔡德珺;蒋晓松;林高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右旋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后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手术患者,根据电脑产生序列号随机分为两组,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组(M组,n=30)和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n=30),观察并记录患者给药前、给药后15min、分离阑尾时以及阑尾切除后5min时的MAP、HR、SPO2和术后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MAP和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HR减慢较M组明显(P<0.05)。 D组较M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同时明显降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窦性心动过缓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用于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较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苏醒更快,副作用更小。
作者:肖颖琨;许立新;李天远;阮祥才;佘守章;何莉;苏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康复新联合维生素B12溶液治疗IV度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IV度放射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20)与观察组(n=20)。对照组接受庆大霉素和维生素B12治疗,观察组接受康复新和维生素B12治疗。结果:治疗10d,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维生素B12外用治疗放射性皮炎,比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联合维生素B12治疗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惠敏;冯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