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

何燕;吴天

关键词:奥曲肽, 普萘洛尔,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摘要: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普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脾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脾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普萘洛尔联合用药安全可靠,疗效较奥曲肽单用更好,且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北方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地塞米松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4年12月入我院就诊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采取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采取甘露醇注射液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1.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5.8%>7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知,地塞米松治疗术后多次复发的难治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出血量较少的慢性硬膜下血肿以及不能耐受手术的以及不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效果良好,患者满意,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何云文;钱春生;李益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析盐酸氨溴索的配伍禁忌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的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几年来国内外医药期刊关于盐酸氨溴索的常见药物配伍禁忌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结果: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某些药物会发生生化反应导致药效降低、药理拮抗甚至产生不良反应。结论:加强盐酸氨溴索配伍禁忌的研究,尽量减少禁忌药物的配伍使用。

    作者:范惠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和疼痛的效果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和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和疼痛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采用4级评分法和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创面水肿和疼痛情况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治疗7d和10d的创面水肿和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和疼痛时,采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七叶皂苷钠具有显著疗效,患者混合痔创面的水肿、疼痛情况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杨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匹多莫德、转移因子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转移因子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尖锐湿疣病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用二氧化碳激光去除疣体,治疗组分别加用匹多莫德、转移因子,治疗时间为三个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匹多莫德、转移因子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尖锐湿疣有效率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显华;陈杏英;梁敏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小剂量倍他乐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倍他乐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知情同意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用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倍他乐克,一段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同疗效。结果:经观察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未出现明显的心衰加重症状,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倍他乐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可延缓病情进展,减少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率,安全范围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孙晓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生殖器疱疹患者女性性伴HSV-2抗体的临床检测

    目的:评价生殖器疱疹患者的女性性伴血清HSV-2抗体阳性率。方法:以100例适龄女性作为对照组,以生殖器疱疹患者的女性性伴200例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HSV-2抗体阳性率。结果:研究组的HSV-2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0~30岁年龄组的血清HSV-2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31~40岁和41~50岁年龄组。结论:HSV-2抗体检测对于生殖器疱疹患者的女性性伴的HSV-2感染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建萍;王建东;叶俊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病例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吸氧,监护,抗血小板,抗凝,调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针2.0g,每天一次静滴。结果:治疗组24h CK,CK-MB,CTnI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4d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14d住院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磷酸肌酸对无条件进行再灌注治疗的病人,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缺氧,起到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张艳;周明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效果

    目的:讨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运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92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在诱导后(T1)的MAP、HR以及SPO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具有镇痛镇静效果好、平稳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殷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保妇康栓治疗CINⅠ伴高危HPV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治疗CIN1伴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确诊CIN1伴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各30例,A组使用保妇康栓治疗、B组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C组未用药物治疗,对比3组患者治疗高危HPV感染转阴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HPV转阴率A组86.7%、B组70.0%,A组明显好于B组,B组HPV转阴率优于C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保妇康栓治疗CIN1伴HPV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大庆;廖庆梅;王祥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经皮输精管穿刺灌注治疗顽固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目的:探讨顽固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采用经皮输精管穿刺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顽固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116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8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经皮输精管穿刺灌注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药物和高频热疗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4.5%、复发率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3.4%和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输精管穿刺灌注治疗顽固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促进了临床治疗的效果,并发症少,安全有效,是临床上较为理想的前列腺局部用药途径。

    作者:丁新飞;言峰;罗四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支气管炎片结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支气管炎片结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8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支气管炎片,观察比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药物治疗结合护理的效果具有明显差异,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炎片结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朱华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某社区门诊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某社区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某社区门诊2014年7~12月每月2d的处方,共1157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每张处方用药3.47种,平均抗菌药物使用率15.25%,平均注射剂使用率29.36%,平均基本药物使用率72.55%,平均每张处方金额42.61元,合理处方占91.71%,不合理处方占9.29%。结论: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应加强处方点评干预,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何纯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在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AML(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6例MDS患者与10例AML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地西他滨治疗,剂量为15mg/m2·d、d1~d5。部分患者联合应用CAG方案治疗,观察2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6例患者中CR 5例、PR 3例、SD 3例、PD 15例,治疗有效率为42.31%;13例患者出现Ⅲ度骨髓抑制,其他患者骨髓抑制程度较轻。5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2例MDS患者出现败血症,1例AML患者出现腹腔感染,感染发生率为30.77%。结论:地西他滨治疗MDS及AML疗效确切,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不良反应均在可耐受范围内。

    作者:谢治军;薛重重;杨丽萍;廖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自储血回输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ANIH)自储血回输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6例择期手术患者,按血液稀释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3例。观察组行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对照组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生命体征、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变化。结果:观察组各时段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采血后、稀释后平均动脉压(MAP)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CO稀释后均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稀释后Hct、Hb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ANIH自储血回输技术可有效避免患者经历低Hct窗口期,避免高容量负荷,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还可减少异体输血,节约血源,值得推广。

    作者:陈献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低分子肝素在先兆流产中的应用价值开展探讨。方法:选取住院分娩的通过检查被确诊为血清抗磷脂抗体阳性、感染性先兆流产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000U加黄体酮23mg肌肉注射1次/d、生理盐水3.5mL肌肉注射1次/d、7%葡萄糖600mL加利君托200mg静脉滴注。滴速基本保持在4滴/min,并及时根据症状调整速度,血清抗磷脂抗体阳性患者,另用阿司匹林片60mg 1次/d口服、泼尼松片7mg 2次/d口服)。治疗组7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0.9%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12.5mg静脉滴注1次/d至症状消失,如有复发性流产或不明原因死胎死产病史,则用药至分娩前24h。治疗过程专人看护,观察临床症状,用药7~10d)。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B超监测指标增长更快,临床症状较对照组好转更快。结论:低分子肝素结合常规疗法治疗先兆流产疗效显著提高。

    作者:符星星;陶鑫焱;钟苑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艾普拉唑在中国人体内的药效学影响

    目的:观察中国汉族人细胞色素P450(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艾普拉唑药效学的影响。方法:测定25例口服艾普拉唑肠溶片5mg/d,2~4周的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CYP2C19基因的代谢表现型,将其分为纯合子强代谢型(homEM)、杂合子强代谢型(hetEM)和弱代谢型(PM)3种表现型,再通过胃镜检查结果判断治疗效果,建立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将CYP2C19基因的homEM型、hetEM型和PM型3种表现型患者用药后2周及4周的总有效率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中,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艾普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无显著影响。

    作者:梁嘉碧;陈奕伸;洪仲思;田琳;冯文周;胡海棠;秦湘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地西泮液灌肠救治350例小儿热性惊厥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地西泮液保留灌肠与静脉给药救治小儿热性惊厥的优越性,探讨救治小儿热性惊厥的较佳用药途径。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600例热性惊厥患儿的病历,对患儿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使用地西泮液保留灌肠的240例患儿列为观察组,使用静脉给药的360例患儿列为对照组,然后比较两组用药后5min内惊厥症状缓解率及患儿的呼吸抑制发生率。结果:在对照组与观察组给药量相同的基础上,两组5min内惊厥症状缓解率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与静脉给药治疗对比,地西泮液保留灌肠救治小儿热性惊厥既能降低呼吸抑制发生率,又能为救治尚未建立静脉通道的热性惊厥患儿赢得救治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仙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超声雾化吸入沐舒坦对行非小细胞肺癌肺切除术后患者排痰及其各项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超声雾化吸入沐舒坦对行非小细胞肺癌肺切除术后患者排痰及其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肺癌肺切除的患者,按照入院的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肺切除手术后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沐舒坦,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雾化吸入庆大霉素加糜蛋白酶液。记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痰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体温等。结果:两组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吸氧时间对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每天吸痰次数,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来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雾化吸入沐舒坦协助患者进行排痰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李智佳;章海波;黄壮荣;梁葳;陈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具有7-氮杂吲哚结构的化合物活性研究进展

    含有7-氮杂吲哚结构的化合物在药学、功能材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该类化合物很多都具有抑制蛋白酶的活性,它们在抗多巴胺、抗组胺、抗炎、抗菌和抗肿瘤等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及药用价值。本文简要介绍具有7-氮杂吲哚结构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作者:许珊珊;张振涛;包小妹;马宇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年龄患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时舒芬太尼复合麻醉的效果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患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时舒芬太尼复合麻醉的效果,指导临床对麻醉剂量的合理控制。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14年8月,住院部收治并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50例患儿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年龄进行分组。各组患儿均以舒芬太尼作为麻醉用药。对各组患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舒芬太尼总用药量以及单位时间总药量进行对比观察。结果:C组舒芬太尼总用药量为(2.31±0.89)μg/kg,单位时间总药量为(0.41±0.11)μg·kg-1·h-1,明显低于A组、B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麻醉过程中,舒芬太尼复合麻醉期间的单位时间总量建议控制在0.9~1.0μg·kg-1·h-1范围内,以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

    作者:冼明海;林飞;彭华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北方药学杂志

北方药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冶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