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脑屏障转运体研究现状

钟凯龙;洪浩

关键词:血脑屏障, 转运体, 中枢神经系统
摘要: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CNS)内部稳态的关键。本文对BBB上营养物质转运体和清道夫受体研究现状进行概述,详细介绍一些转运体的结构、功能、分布、调控信号通路、转运机制以及影响它们表达的因素。阐明这些要素,利于更多药物作用新靶点的发现并为改善脑部耐药及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思路和策略。
北方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应用套管针作连续阻滞从麻醉效果与维持时间两方面满足长时间断指再植术和术后镇痛的需要。方法:收集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次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进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将两组临床麻醉效果和维持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维持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 P均<0.05。结论:在断指再植术患者的治疗麻醉过程中使用静脉套管针作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提高麻醉的效果和麻醉持续的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曾志民;黄以庭;池滔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保妇康栓治疗CINⅠ伴高危HPV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治疗CIN1伴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确诊CIN1伴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各30例,A组使用保妇康栓治疗、B组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C组未用药物治疗,对比3组患者治疗高危HPV感染转阴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HPV转阴率A组86.7%、B组70.0%,A组明显好于B组,B组HPV转阴率优于C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保妇康栓治疗CIN1伴HPV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大庆;廖庆梅;王祥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妇产科护理干预措施在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中的价值评估

    目的:评估妇产科护理干预措施在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使用抗生素治疗并且发生不良反应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观察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对照组为21.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干预可大大减少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淑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低分子肝素在先兆流产中的应用价值开展探讨。方法:选取住院分娩的通过检查被确诊为血清抗磷脂抗体阳性、感染性先兆流产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000U加黄体酮23mg肌肉注射1次/d、生理盐水3.5mL肌肉注射1次/d、7%葡萄糖600mL加利君托200mg静脉滴注。滴速基本保持在4滴/min,并及时根据症状调整速度,血清抗磷脂抗体阳性患者,另用阿司匹林片60mg 1次/d口服、泼尼松片7mg 2次/d口服)。治疗组7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0.9%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12.5mg静脉滴注1次/d至症状消失,如有复发性流产或不明原因死胎死产病史,则用药至分娩前24h。治疗过程专人看护,观察临床症状,用药7~10d)。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B超监测指标增长更快,临床症状较对照组好转更快。结论:低分子肝素结合常规疗法治疗先兆流产疗效显著提高。

    作者:符星星;陶鑫焱;钟苑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胆结石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80例胆结石患者,采用抽签方式均分为对照组(外科手术治疗)和观察组(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每组40例,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①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③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止痛药物应用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胆结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吴志强;姚文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我院皮肤病诊疗中心门诊用药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皮肤病诊疗中心门诊用药情况,分析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通过电脑系统随机抽查2014年6~12月皮肤病诊疗中心调配处方,对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国产药在药品金额和药品种类中所占比例高。皮肤病诊疗中心门诊用药中,片剂及外用软膏剂使用比例高,抗菌药物用药比例合理。结论: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蔡雪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片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液四项的影响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片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液四项的影响。方法:选取妊娠高血压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液四项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延长(P<0.05),观察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定量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定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可有效改善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液四项,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肖雪莲;韦枝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丹灯通脑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丹灯通脑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行丹灯通脑软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ADL评分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22%,明显高于对照组77.9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4周开始,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开始改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6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11.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行丹灯通脑软胶囊治疗,安全性高,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远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为杰;徐经涛;肖观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地西泮液灌肠救治350例小儿热性惊厥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地西泮液保留灌肠与静脉给药救治小儿热性惊厥的优越性,探讨救治小儿热性惊厥的较佳用药途径。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600例热性惊厥患儿的病历,对患儿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使用地西泮液保留灌肠的240例患儿列为观察组,使用静脉给药的360例患儿列为对照组,然后比较两组用药后5min内惊厥症状缓解率及患儿的呼吸抑制发生率。结果:在对照组与观察组给药量相同的基础上,两组5min内惊厥症状缓解率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与静脉给药治疗对比,地西泮液保留灌肠救治小儿热性惊厥既能降低呼吸抑制发生率,又能为救治尚未建立静脉通道的热性惊厥患儿赢得救治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仙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妇科肿瘤化疗不良反应的药学服务方案研究

    目的:探究妇科肿瘤化疗不良反应的药学服务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妇科肿瘤患者共11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时的编号,随机分成两个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指导,观察组进行药学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用药依从性与满意度上相对于对照组比较高,P<0.05;观察组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相对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肿瘤在进行化疗治疗的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临床治疗上应该以不良反应现象为依据,对患者进行科学的药物治疗,从而有效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谷美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硫熏和烘干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

    目的:建立硫熏和烘干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不同产地硫熏和烘干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方法:色谱柱:Hy-persil gold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水溶液(85∶15);检测波长350nm;流速:0.5ml·min-1;柱温:30℃。结果:绿原酸在0.05~0.45μg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河南封丘地区硫熏及烘干金银花绿原酸含量高,硫熏方式制成的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高于烘干。结论:该方法可有效测定不同产地硫熏和烘干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不同产地硫熏和烘干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差异较大,硫熏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明显增加。

    作者:杨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小儿氨基酸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小儿氨基酸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方法:对6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探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4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止泻时间(2.03±0.38)d、总病程(5.02±1.17)d、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同对照组(3.98±1.11)d、(6.96±1.64)d和73.53%相比,具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小儿氨基酸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廖晓晖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210例婴幼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05例给予添加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并配合西医补液,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抗病毒等治疗5~6d。对照组105例给予西医补液,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抗病毒等治疗。结果:研究组治愈98例(93.33%),好转5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89例(84.76%),好转11例,无效5例。结论:用祖国医学联合西医方法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方法肯定,可在基层推广。

    作者:刘远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我院中草药处方不合理用药点评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中草药处方不合理用药问题,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2014年1~12月抽查我院中草药处方132404张,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点评。结果:合格处方131009张,合格率98.95%,不合理处方1395张,占1.05%。结论:开展我院医师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培训提高处方质量。

    作者:吴青霞;任巧玲;岳莹莹;高慧萍;米佳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可行性分析

    目的:观察在手术前对宫颈癌的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宫颈癌的患者100例,将其按照手术前是否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两组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实施手术治疗之前,给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观察其临床症状、生命体征、淋巴和脉管转移情况、宫旁和阴道切缘阳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淋巴和脉管转移率为35.71%,低于对照组的63.33%(P<0.05);观察组宫旁和阴道切缘阳性率为12.86%,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在手术前对宫颈癌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控制亚临床转移,在保证较高安全性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有非常高的可行性。

    作者:彭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独活寄生汤联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非甾体抗炎药+神经营养药物+牵引、理疗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独活寄生汤联合手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部功能和腰部疼痛情况,以及两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所下降,观察组VAS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均增加,观察组增加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腰部疼痛情况和腰部功能,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柯志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两种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在老年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0月收住我院的7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给予文拉法辛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第4周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同时观察比较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满意,安全性较好,起效更快。

    作者:徐民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磷酸铝凝胶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磷酸铝凝胶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5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进行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奥美拉唑药物治疗,治疗组进行磷酸铝凝胶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0%,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铝凝胶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未发现有不适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卢进军;钟锋;陈桂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口服甘露醇注射液清洁肠道的应用进展

    肠道清洁是手术、肠镜等检查前的一项重要措施。良好的清洁效果是取得预期效果的必要条件。近期文献[1,2]提出了肠道清洁理想方法的一些应有特点。尽管口服甘露醇后因肠镜下电凝或电切有引起气体爆炸的风险[3],近年来还是有大量临床应用研究报道。笔者分析、归纳了近4年来口服甘露醇注射液清洁肠道的应用情况,以期为其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作者:陈莉玲;何少冰;陈佳铭;王玉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地塞米松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4年12月入我院就诊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采取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采取甘露醇注射液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1.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5.8%>7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知,地塞米松治疗术后多次复发的难治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出血量较少的慢性硬膜下血肿以及不能耐受手术的以及不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效果良好,患者满意,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何云文;钱春生;李益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北方药学杂志

北方药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冶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