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甘露醇注射液清洁肠道的应用进展

陈莉玲;何少冰;陈佳铭;王玉民

关键词:甘露醇注射液, 口服, 肠道清洁, 应用进展
摘要:肠道清洁是手术、肠镜等检查前的一项重要措施。良好的清洁效果是取得预期效果的必要条件。近期文献[1,2]提出了肠道清洁理想方法的一些应有特点。尽管口服甘露醇后因肠镜下电凝或电切有引起气体爆炸的风险[3],近年来还是有大量临床应用研究报道。笔者分析、归纳了近4年来口服甘露醇注射液清洁肠道的应用情况,以期为其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北方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效内窥镜乳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研制一种能同时起到多种作用的内窥镜检查用的口服制剂,并建立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拟定内窥镜乳的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进行性状、鉴别、有关物质检查等质量控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达克罗宁含量。结果:盐酸达克罗宁在4.0~24.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盐酸达克罗宁的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74%)。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作者:曾玉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龙眼食药用保健成分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龙眼是我国南方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将近80万公顷。龙眼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药疗效,它不仅对人体有养血安神等保健作用,而且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有降血糖、抗癌、抗衰老等药物疗效。随着人们对龙眼肉的营养价值和药理疗效的认识不断提高,其开发利用前景也是极为可观的。

    作者:郑映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析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对胃溃疡采用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31例基于对照组加用铝碳酸镁咀嚼片,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对照组为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9.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溃疡采用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临床疗效优良,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安全可靠,有推广价值。

    作者:邵云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滋阴清热法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滋阴清热法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方法:把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62例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参考组,各为31例,观察组使用青蒿鳖甲汤治疗,参考组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1%,参考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中医滋阴清热法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痛苦[1],并能促进患儿康复,无任何副作用。

    作者:臧波;张红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依达拉奉联合奥格扎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塞疗效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格扎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6例急性进展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57%,高于对照组的75.47%(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格扎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秋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规格川贝母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目的:探讨不同规格川贝母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比色法,采用薄层色谱扫描仪,溶液提取后以西贝母碱作为指标成分,测定不同规格川贝母中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5种规格川贝母样品中生物碱含量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的规定。结论:比色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以作为川贝母单一品种的质量鉴定方法。

    作者:戴晖;吴梓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014年度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食品药品检验所基本药物抽验质量分析报告

    目的:通过对2014年度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食品药品检验所基本药物抽验的分析,促进基本药物抽样工作优化。方法:从基本药物抽验概况、检验结果及总体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基本药物总体质量好,抽验工作有待规范。

    作者:李绪翠;王舒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B超引导下胸腔穿刺抽液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

    目的:探讨B型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在老年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价值,为确诊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5月我院接诊的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3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CT引导下胸膜活检组和B超引导下胸膜活检组。记录分析两组检出率、确诊率和并发症。结果:B超引导下胸膜活检组检出阳性12例,检出率80.00%,CT引导下胸膜活检组检出阳性9例,检出率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031,P=0.0482)。结论:B超引导下胸膜活检检出率高于CT引导下胸膜活检检出率,B超引导下胸膜活检操作方便,可以成为老年胸腔积液诊断常规应用的手段。

    作者:劳程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和疼痛的效果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和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和疼痛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采用4级评分法和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创面水肿和疼痛情况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治疗7d和10d的创面水肿和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和疼痛时,采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七叶皂苷钠具有显著疗效,患者混合痔创面的水肿、疼痛情况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杨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讨高龄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多西他赛辅助化疗的安全性

    目的:探讨高龄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多西他赛辅助化疗的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2月~2012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年龄超过70岁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观察组患者于术后3d开始应用多西他赛每周辅助化疗方案,对照组患者术后2周开始给予相同的辅助化疗方案,对比观察两组化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化疗治疗后,血清内白细胞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六周后观察组白细胞水平为[(3.59±0.91)×109/L],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显著(t=9.365,P<0.05);观察组术后创口愈合时间为(10.31±2.56)d,对照组为(10.51±3.11)d,两组患者术后创口愈合时间对比并无显著差异(t=0.157,P>0.05)。结论:对高龄乳腺癌术后治疗宜选用早期多西他赛每周化疗方案,在降低肿瘤复发可能性的同时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罗超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5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54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54例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头孢治疗组(头孢曲松钠组)28例和对照组(氨苄青霉素组)26例。治疗组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患儿必须腹泻停止,体温正常,大便培养转阴后才能出院。对照组给予氨苄青霉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的腹泻停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大便培养转阴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可供临床医生借鉴。

    作者:裴宏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热疗联合大剂量甘露聚糖肽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大剂量甘露聚糖肽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尽可能排尽胸腔积液后,治疗组18例用大剂量甘露聚糖肽胸腔注射后行射频热疗,对照组18例单用大剂量甘露聚糖肽胸腔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生活质量改善率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9%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疗主要的毒副反应为皮下脂肪硬结、局部皮肤灼伤。结论:热疗联合大剂量甘露聚糖肽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满意,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维;魏涛;陈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效果

    目的:讨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运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92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在诱导后(T1)的MAP、HR以及SPO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具有镇痛镇静效果好、平稳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殷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致头痛1例药学监护

    左氧氟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左氧氟沙星通过与细菌脱氧核糖核苷酸(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结合,影响细菌DNA的复制,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临床上对多数需氧革兰氏阴性菌、部分需氧革兰氏阳性菌及非典型病原体有效,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皮肤及软组织、腹腔等感染有效,广泛用于临床。但随着左氧氟沙星使用的日益频繁,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增多,常见的有胃部不适、腹痛、腹泻、心悸、心动过速、眩晕、头痛、头晕、精神异常等不良反应,现将临床发现的1例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出现头痛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董利森;刘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保妇康栓治疗CINⅠ伴高危HPV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治疗CIN1伴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确诊CIN1伴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各30例,A组使用保妇康栓治疗、B组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C组未用药物治疗,对比3组患者治疗高危HPV感染转阴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HPV转阴率A组86.7%、B组70.0%,A组明显好于B组,B组HPV转阴率优于C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保妇康栓治疗CIN1伴HPV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大庆;廖庆梅;王祥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59例围手术期肛周脓肿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探究肛周脓肿的细菌类型,分析培养出的细菌对不同的抗生素的敏感性,使肛周脓肿得到佳的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月,在本院进行肛周脓肿治疗的患者共59例,用5mL注射器抽取脓液并在培养基上培养细菌,对培养出的细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出的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多,复方新诺明对于革兰氏阴性菌敏感率仅为29.67%,检出的革兰氏阳性菌中粪肠球菌多,红霉素对于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率仅为25.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肠脓肿手术围手术期,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可以指导临床手术,对于手术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温圣荣;余智涛;王悦辉;李学化;侯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患者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使用万古霉素的121例68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进行病理检查,药敏试验,基础病情,用药时间以及药物的利用指数(DUI)分析。结果:使用万古霉素的有效率达到84.27%,DUI指数为0.52;对108例患者进行了病理检查,占89.26%;混合感染42例,占34.71%;单纯的肺部感染61.98%,占大比例,在所有的感染病例中,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人数多,占24.79%。结论:本院对68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万古霉素的临床使用安全合理,但使用时应多留意血药浓度,严格按照药物的使用要求进行。

    作者:张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小儿氨基酸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小儿氨基酸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方法:对6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探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4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止泻时间(2.03±0.38)d、总病程(5.02±1.17)d、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同对照组(3.98±1.11)d、(6.96±1.64)d和73.53%相比,具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小儿氨基酸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廖晓晖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210例婴幼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05例给予添加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并配合西医补液,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抗病毒等治疗5~6d。对照组105例给予西医补液,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抗病毒等治疗。结果:研究组治愈98例(93.33%),好转5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89例(84.76%),好转11例,无效5例。结论:用祖国医学联合西医方法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方法肯定,可在基层推广。

    作者:刘远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0%复方甘油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10%复方甘油注射液(Glyerol Infusion,GI)联合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治疗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 CH)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CH后脑水肿患者作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案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10%GI联合DXM及常规治疗;对照组仅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缺失度显著小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有1例患者因GI滴速过快出现血尿,停药2d后症状消失。结论:10%GI联合DXM治疗CH后脑水肿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毅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北方药学杂志

北方药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冶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