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治疗

白茹

关键词:脑室腹腔分流术, 感染, 治疗
摘要:1流行病学在美国大约每年要进行28000个分流器操作,花费超过10亿美元。脑室分流器的感染几率<10%[1]。也有报道称体内脑室引流术后的脑膜炎(例如脑脊液分流器,通常是为了治疗脑积水),发生率范围从4%到17%。大多数患者是因为手术时导管定植,大多数的感染发生在术后一个月内[2]。
北方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ICU中气管插管患者使用咪达唑仑替代右美托咪定负荷量进行镇静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使用咪达唑仑替代右美托咪定负荷量进行镇静治疗帮助降低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ICU中不耐受经口气管插管,需镇痛镇静治疗的患者53例,随机分为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组(28例)和右美托咪定组(25例),观察两组患者达到理想镇静状态(Ramsay评分4分、Riker评分4分)时间,10min后需增加负荷量方能达到理想镇静状态患者比例及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结果: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组较右美托咪定组更快达到理想镇静状态。两组患者10min后需增加负荷量方能达到理想镇静状态比例、发生低血压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美托咪定组较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组更易发生心动过缓。结论:使用咪达唑仑代替右美托咪定负荷量有利于更快达到理想镇静状态及降低心动过缓发生率,但本方案不能降低低血压发生率。

    作者:庄乐;陆岑琳;周丹;吴青云;蒋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选择86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口服治疗;对照组单行西药治疗,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生频率以及持续时间,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治疗组的心绞痛发生频率以及持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9%,对照组为65.1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钟承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0%复方甘油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10%复方甘油注射液(Glyerol Infusion,GI)联合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治疗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 CH)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CH后脑水肿患者作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案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10%GI联合DXM及常规治疗;对照组仅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缺失度显著小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有1例患者因GI滴速过快出现血尿,停药2d后症状消失。结论:10%GI联合DXM治疗CH后脑水肿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毅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在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AML(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6例MDS患者与10例AML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地西他滨治疗,剂量为15mg/m2·d、d1~d5。部分患者联合应用CAG方案治疗,观察2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6例患者中CR 5例、PR 3例、SD 3例、PD 15例,治疗有效率为42.31%;13例患者出现Ⅲ度骨髓抑制,其他患者骨髓抑制程度较轻。5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2例MDS患者出现败血症,1例AML患者出现腹腔感染,感染发生率为30.77%。结论:地西他滨治疗MDS及AML疗效确切,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不良反应均在可耐受范围内。

    作者:谢治军;薛重重;杨丽萍;廖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磷酸铝凝胶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磷酸铝凝胶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5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进行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奥美拉唑药物治疗,治疗组进行磷酸铝凝胶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0%,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铝凝胶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未发现有不适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卢进军;钟锋;陈桂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硫熏和烘干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

    目的:建立硫熏和烘干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不同产地硫熏和烘干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方法:色谱柱:Hy-persil gold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水溶液(85∶15);检测波长350nm;流速:0.5ml·min-1;柱温:30℃。结果:绿原酸在0.05~0.45μg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河南封丘地区硫熏及烘干金银花绿原酸含量高,硫熏方式制成的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高于烘干。结论:该方法可有效测定不同产地硫熏和烘干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不同产地硫熏和烘干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差异较大,硫熏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明显增加。

    作者:杨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伊曲康唑胶囊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霉菌性阴道炎8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胶囊与克霉唑阴道片对霉菌性阴道炎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88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各4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研究组采用伊曲康唑胶囊与克霉唑阴道片联合治疗,对比研究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愈率72.7%,研究组治愈率9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曲康唑胶囊联合克霉唑阴道片对霉菌性阴道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卿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超声雾化吸入沐舒坦对行非小细胞肺癌肺切除术后患者排痰及其各项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超声雾化吸入沐舒坦对行非小细胞肺癌肺切除术后患者排痰及其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肺癌肺切除的患者,按照入院的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肺切除手术后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沐舒坦,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雾化吸入庆大霉素加糜蛋白酶液。记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痰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体温等。结果:两组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吸氧时间对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每天吸痰次数,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来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雾化吸入沐舒坦协助患者进行排痰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李智佳;章海波;黄壮荣;梁葳;陈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多效内窥镜乳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研制一种能同时起到多种作用的内窥镜检查用的口服制剂,并建立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拟定内窥镜乳的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进行性状、鉴别、有关物质检查等质量控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达克罗宁含量。结果:盐酸达克罗宁在4.0~24.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盐酸达克罗宁的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74%)。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作者:曾玉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规格川贝母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目的:探讨不同规格川贝母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比色法,采用薄层色谱扫描仪,溶液提取后以西贝母碱作为指标成分,测定不同规格川贝母中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5种规格川贝母样品中生物碱含量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的规定。结论:比色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以作为川贝母单一品种的质量鉴定方法。

    作者:戴晖;吴梓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2例分为两组,所有患者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口服降糖药物或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32例,口服木丹颗粒3次/d,1袋/次;对照组30例,采用甲钴胺治疗3次/d,1粒/次。两组均在治疗8周前后记录总症状。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有所改善。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上,木丹颗粒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疗效非常显著。

    作者:黄萍娟;张向红;李玉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经皮输精管穿刺灌注治疗顽固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目的:探讨顽固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采用经皮输精管穿刺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顽固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116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8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经皮输精管穿刺灌注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药物和高频热疗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4.5%、复发率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3.4%和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输精管穿刺灌注治疗顽固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促进了临床治疗的效果,并发症少,安全有效,是临床上较为理想的前列腺局部用药途径。

    作者:丁新飞;言峰;罗四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观察藏药独一味胶囊在内窥镜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后的止血镇疼作用

    目的:观察藏药独一味胶囊在内窥镜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后的止血镇疼作用。方法:选取来我院行内窥镜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手术后均常规应用凡士林纱条鼻腔填塞法进行止血处理,对照组患者每晚睡前服用去痛片,观察组患者口服独一味胶囊进行止血镇疼。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当晚、术后1d及术后2d时的镇疼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鼻腔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鼻甲消肿鼻腔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独一味应用于内窥镜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患者,具有良好的止血镇疼效果,且具有起效快、效果显著、服用方便、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等临床优势。

    作者:程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我院2013~2014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总结经验,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2014年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与分析。结果:涉药品种以抗菌药物为主(40%),其次是中药制剂与循环系统用药。 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常见,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级别判断为“重度ADR”有14例(13.33%)。结论:应加强基层医院ADR报告与监测工作,促进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等药物的合理使用,避免ADR的重复发生,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水平。

    作者:马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药物溶栓治疗52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52例进行药物溶栓治疗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取10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药物溶栓治疗,用药期间52例接受全面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48例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进行药物溶栓治疗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全面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秀环;赖雪萍;徐雪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可行性分析

    目的:观察在手术前对宫颈癌的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宫颈癌的患者100例,将其按照手术前是否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两组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实施手术治疗之前,给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观察其临床症状、生命体征、淋巴和脉管转移情况、宫旁和阴道切缘阳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淋巴和脉管转移率为35.71%,低于对照组的63.33%(P<0.05);观察组宫旁和阴道切缘阳性率为12.86%,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在手术前对宫颈癌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控制亚临床转移,在保证较高安全性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有非常高的可行性。

    作者:彭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病例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吸氧,监护,抗血小板,抗凝,调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针2.0g,每天一次静滴。结果:治疗组24h CK,CK-MB,CTnI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4d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14d住院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磷酸肌酸对无条件进行再灌注治疗的病人,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缺氧,起到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张艳;周明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年龄患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时舒芬太尼复合麻醉的效果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患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时舒芬太尼复合麻醉的效果,指导临床对麻醉剂量的合理控制。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14年8月,住院部收治并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50例患儿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年龄进行分组。各组患儿均以舒芬太尼作为麻醉用药。对各组患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舒芬太尼总用药量以及单位时间总药量进行对比观察。结果:C组舒芬太尼总用药量为(2.31±0.89)μg/kg,单位时间总药量为(0.41±0.11)μg·kg-1·h-1,明显低于A组、B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麻醉过程中,舒芬太尼复合麻醉期间的单位时间总量建议控制在0.9~1.0μg·kg-1·h-1范围内,以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

    作者:冼明海;林飞;彭华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低分子肝素在先兆流产中的应用价值开展探讨。方法:选取住院分娩的通过检查被确诊为血清抗磷脂抗体阳性、感染性先兆流产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000U加黄体酮23mg肌肉注射1次/d、生理盐水3.5mL肌肉注射1次/d、7%葡萄糖600mL加利君托200mg静脉滴注。滴速基本保持在4滴/min,并及时根据症状调整速度,血清抗磷脂抗体阳性患者,另用阿司匹林片60mg 1次/d口服、泼尼松片7mg 2次/d口服)。治疗组7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0.9%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12.5mg静脉滴注1次/d至症状消失,如有复发性流产或不明原因死胎死产病史,则用药至分娩前24h。治疗过程专人看护,观察临床症状,用药7~10d)。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B超监测指标增长更快,临床症状较对照组好转更快。结论:低分子肝素结合常规疗法治疗先兆流产疗效显著提高。

    作者:符星星;陶鑫焱;钟苑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析盐酸氨溴索的配伍禁忌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的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几年来国内外医药期刊关于盐酸氨溴索的常见药物配伍禁忌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结果: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某些药物会发生生化反应导致药效降低、药理拮抗甚至产生不良反应。结论:加强盐酸氨溴索配伍禁忌的研究,尽量减少禁忌药物的配伍使用。

    作者:范惠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北方药学杂志

北方药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冶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