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

钟承志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缺血性心脏病,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选择86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口服治疗;对照组单行西药治疗,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生频率以及持续时间,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治疗组的心绞痛发生频率以及持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9%,对照组为65.1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北方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口服甘露醇注射液清洁肠道的应用进展

    肠道清洁是手术、肠镜等检查前的一项重要措施。良好的清洁效果是取得预期效果的必要条件。近期文献[1,2]提出了肠道清洁理想方法的一些应有特点。尽管口服甘露醇后因肠镜下电凝或电切有引起气体爆炸的风险[3],近年来还是有大量临床应用研究报道。笔者分析、归纳了近4年来口服甘露醇注射液清洁肠道的应用情况,以期为其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作者:陈莉玲;何少冰;陈佳铭;王玉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中医辨证属痰瘀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辨证属痰瘀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治疗4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42例。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和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痹阻型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晓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硝唑片的溶出度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硝唑片的溶出度的方法。方法:色谱柱:phenomenex C1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5∶75);检测波长320nm;流速:1.0mL·min-1;柱温:25℃。结果:甲硝唑在0.05~0.45m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98.2%;RSD=0.4%。5~40min内甲硝唑片溶出度范围为25%~93%。结论:该方法具有准确性高、可靠性好等特点,可以应用于测定甲硝唑片的溶出度。

    作者:王美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地黄饮子联合舌三针治疗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用地黄饮子联合舌三针治疗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假性球麻痹伴有吞咽困难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吞咽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联合给予舌三针治疗,治疗组患者则给予地黄饮子联合舌三针治疗,连续治疗45d。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法对吞咽功能进行评估,计算临床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8.8%,与治疗组有效率85.3%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吞咽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饮水试验中吞咽等级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评分降低,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黄饮子联合舌三针能显著提高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功能,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谢喜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讨高龄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多西他赛辅助化疗的安全性

    目的:探讨高龄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多西他赛辅助化疗的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2月~2012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年龄超过70岁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观察组患者于术后3d开始应用多西他赛每周辅助化疗方案,对照组患者术后2周开始给予相同的辅助化疗方案,对比观察两组化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化疗治疗后,血清内白细胞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六周后观察组白细胞水平为[(3.59±0.91)×109/L],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显著(t=9.365,P<0.05);观察组术后创口愈合时间为(10.31±2.56)d,对照组为(10.51±3.11)d,两组患者术后创口愈合时间对比并无显著差异(t=0.157,P>0.05)。结论:对高龄乳腺癌术后治疗宜选用早期多西他赛每周化疗方案,在降低肿瘤复发可能性的同时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罗超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使用垂体后叶素的药学监护

    支气管扩张症是由于支气管及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导致的支气管壁组织破坏,管腔形成不可逆性扩张、变形。典型症状为慢性咳嗽、咳大量浓痰和反复咯血,其中大咯血是为严重的症状,严重者可造成呼吸道阻塞,危及生命。垂体后叶素是治疗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的首选用药,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血压升高、低血钠等不良反应,血钠水平的降低往往容易忽视,但是可引起严重的精神症状,因此临床药师需严密监护垂体后叶素使用过程中的滴速、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血钠水平,减少不良反应,为患者安全、有效使用药物提供保障。

    作者:魏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应用套管针作连续阻滞从麻醉效果与维持时间两方面满足长时间断指再植术和术后镇痛的需要。方法:收集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次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进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将两组临床麻醉效果和维持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维持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 P均<0.05。结论:在断指再植术患者的治疗麻醉过程中使用静脉套管针作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提高麻醉的效果和麻醉持续的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曾志民;黄以庭;池滔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B超引导下胸腔穿刺抽液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

    目的:探讨B型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在老年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价值,为确诊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5月我院接诊的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3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CT引导下胸膜活检组和B超引导下胸膜活检组。记录分析两组检出率、确诊率和并发症。结果:B超引导下胸膜活检组检出阳性12例,检出率80.00%,CT引导下胸膜活检组检出阳性9例,检出率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031,P=0.0482)。结论:B超引导下胸膜活检检出率高于CT引导下胸膜活检检出率,B超引导下胸膜活检操作方便,可以成为老年胸腔积液诊断常规应用的手段。

    作者:劳程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我院中草药处方不合理用药点评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中草药处方不合理用药问题,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2014年1~12月抽查我院中草药处方132404张,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点评。结果:合格处方131009张,合格率98.95%,不合理处方1395张,占1.05%。结论:开展我院医师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培训提高处方质量。

    作者:吴青霞;任巧玲;岳莹莹;高慧萍;米佳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自储血回输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ANIH)自储血回输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6例择期手术患者,按血液稀释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3例。观察组行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对照组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生命体征、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变化。结果:观察组各时段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采血后、稀释后平均动脉压(MAP)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CO稀释后均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稀释后Hct、Hb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ANIH自储血回输技术可有效避免患者经历低Hct窗口期,避免高容量负荷,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还可减少异体输血,节约血源,值得推广。

    作者:陈献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50例妊高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妊高症患者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新生儿母婴预后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X2=12.157,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早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母婴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范明林;冯秋月;谭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针药结合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中西药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6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49例,两组患者均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使其保持在常规水平,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早晚分服,1剂/d,同时进行针刺治疗,5次/周。一疗程六周,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在视力,眼底、视网膜电图Ops波振幅、视野平均光敏度及中医证候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中西药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邢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8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80例疗效。方法:选取8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瑞替普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BNP、CK-MB及TnT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BNP、CK-MB及TnT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NP、CK-MB及TnT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下降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复发率及出血率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治疗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陈陆根;袁丽华;谢建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磷酸铝凝胶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磷酸铝凝胶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5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进行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奥美拉唑药物治疗,治疗组进行磷酸铝凝胶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0%,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铝凝胶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未发现有不适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卢进军;钟锋;陈桂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颈复康颗粒和中药汤剂辅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采用颈复康颗粒和中药汤剂辅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在颈椎牵引的基础上给予颈复康颗粒和中药汤剂辅助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的疗效和价值。结果:1月后将两组的起效时间、显效率、不良反应率、治疗依从性和治疗费用等数据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颈复康颗粒辅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服用便捷、疗效佳、不良反应轻、治疗依从性高、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用药

    1背景2005年,在美国进行了超过75万例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髋关节,膝关节,肘关节,踝关节,或肩关节置换并发感染的范围从0.6%到12%。已经报道髋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高达11%,而肘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也有12%。然而,常见文献报道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感染率通常小于2%。

    作者:赵庆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生殖器疱疹患者女性性伴HSV-2抗体的临床检测

    目的:评价生殖器疱疹患者的女性性伴血清HSV-2抗体阳性率。方法:以100例适龄女性作为对照组,以生殖器疱疹患者的女性性伴200例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HSV-2抗体阳性率。结果:研究组的HSV-2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0~30岁年龄组的血清HSV-2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31~40岁和41~50岁年龄组。结论:HSV-2抗体检测对于生殖器疱疹患者的女性性伴的HSV-2感染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建萍;王建东;叶俊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药当归有效成分分离及含量测定

    目的:探讨近年来中药当归有效成分的分离及其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对中药当归中有效成分阿魏酸、多糖、挥发油的分离方式和含量测定进行归纳。结果:当归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阿魏酸含量则采用毛细管电泳法进行测定。结论:对中药当归的产地及处理方式的差异体现了含量的差异,其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采用了毛细管电泳法,该方法精确,简便,是一种有效的测定手段。

    作者:吴梓春;刘肖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舒尼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及其相关性解析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其相关性。方法:本次医学研究以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舒尼替尼治疗,回顾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接受舒尼替尼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因而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曾旺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ICU中气管插管患者使用咪达唑仑替代右美托咪定负荷量进行镇静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使用咪达唑仑替代右美托咪定负荷量进行镇静治疗帮助降低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ICU中不耐受经口气管插管,需镇痛镇静治疗的患者53例,随机分为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组(28例)和右美托咪定组(25例),观察两组患者达到理想镇静状态(Ramsay评分4分、Riker评分4分)时间,10min后需增加负荷量方能达到理想镇静状态患者比例及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结果: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组较右美托咪定组更快达到理想镇静状态。两组患者10min后需增加负荷量方能达到理想镇静状态比例、发生低血压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美托咪定组较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组更易发生心动过缓。结论:使用咪达唑仑代替右美托咪定负荷量有利于更快达到理想镇静状态及降低心动过缓发生率,但本方案不能降低低血压发生率。

    作者:庄乐;陆岑琳;周丹;吴青云;蒋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北方药学杂志

北方药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冶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