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华;汪和明;黄艳春;陈敬松;曾秋红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中西药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6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49例,两组患者均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使其保持在常规水平,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早晚分服,1剂/d,同时进行针刺治疗,5次/周。一疗程六周,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在视力,眼底、视网膜电图Ops波振幅、视野平均光敏度及中医证候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中西药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邢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半标准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皮肤科住院的35例重症大疱性药疹患者,采用SCORTEN评分系统评定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其中观察组17例,予半标准剂量(0.2g/kg·d)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18例,仅予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的大糖皮质激素使用量、起效时间、热退时间、激素减量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继发感染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起效时间、热退时间、激素减量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之间大糖皮质激素使用量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继发感染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标准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较单纯激素治疗起效快,可加快糖皮质激素的减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继发感染和不良反应。
作者:凌磊;皮肖冰;李洁华;王晓霞;刘道凡;覃俊;董东;何小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辛伐他汀及缬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针刺取穴: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委中及三阴交,服用活血化痰通络汤。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LT、6-酮-PGF1α、DD及TXB2表达水平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PLT、6-酮-PGF1α、DD及TXB2表达水平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痰通络法可显著改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临床疗效显著,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仁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方法:将94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患者6min步行距离。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心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是观察组心脏功能恢复更为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合理的范围内,双倍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柏青;赖明耀;韩芳永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2014年度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食品药品检验所基本药物抽验的分析,促进基本药物抽样工作优化。方法:从基本药物抽验概况、检验结果及总体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基本药物总体质量好,抽验工作有待规范。
作者:李绪翠;王舒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跌打骨愈散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散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盐酸小檗碱在4.11μg-20.5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重复性RSD=0.055%(n=6);平均回收率P为99.98%, RSD=0.014%(n=9)。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可用于跌打骨愈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尤建芳;吴什令;林江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共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心肌炎性疾病。目前,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初步研究表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与基因的易感性和体内多种因子的异常表达有关,本文就这方面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闫党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在我院妇产科门诊接受治疗后随访的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手段随机均分至常规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后定期观察的A组,采用宫腔镜手术放置曼月乐环的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的B组,每组40例。治疗后,每三个月对患者进行B超阴道复查,对比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情况以及子宫内膜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采用常规宫腔镜手术后定期观察的A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息肉复发率为27.5%(11/40),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的B组患者仅为7.5%(3/4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B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重视。
作者:黄铭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血宁片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各类原发性高血压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卡维地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使用心血宁片治疗,治疗周期8周,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纤维蛋白原、IL-6和IL-8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宁片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用药,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对血压的控制能力,也可降低高血压继发疾病的风险。
作者:李兆华;钟巧诗;陈婉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使用咪达唑仑替代右美托咪定负荷量进行镇静治疗帮助降低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ICU中不耐受经口气管插管,需镇痛镇静治疗的患者53例,随机分为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组(28例)和右美托咪定组(25例),观察两组患者达到理想镇静状态(Ramsay评分4分、Riker评分4分)时间,10min后需增加负荷量方能达到理想镇静状态患者比例及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结果: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组较右美托咪定组更快达到理想镇静状态。两组患者10min后需增加负荷量方能达到理想镇静状态比例、发生低血压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美托咪定组较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组更易发生心动过缓。结论:使用咪达唑仑代替右美托咪定负荷量有利于更快达到理想镇静状态及降低心动过缓发生率,但本方案不能降低低血压发生率。
作者:庄乐;陆岑琳;周丹;吴青云;蒋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35例,给予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初治总有效率50.00%,临床获益率81.25%,复治总有效率47.37%,临床获益率78.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为一种有效的晚期食管癌治疗方案,毒副反应较轻,安全性可以保证。
作者:黄文海;伍硕允;林志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在妊娠期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硫酸镁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应用到妊娠期高血压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徐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米氮平联合奥替溴铵及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难治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R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RIBS-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与对照组(39例),两组均给奥替溴铵及复合乳酸菌胶囊,试验组加服米氮平,对照组加服安慰剂,疗程4周。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12.82%(P<0.01);试验组焦虑及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氮平联合奥替溴铵及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RIBS-D患者,能明显改善症状、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十分安全。
作者:田华;汪和明;黄艳春;陈敬松;曾秋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国汉族人细胞色素P450(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艾普拉唑药效学的影响。方法:测定25例口服艾普拉唑肠溶片5mg/d,2~4周的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CYP2C19基因的代谢表现型,将其分为纯合子强代谢型(homEM)、杂合子强代谢型(hetEM)和弱代谢型(PM)3种表现型,再通过胃镜检查结果判断治疗效果,建立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将CYP2C19基因的homEM型、hetEM型和PM型3种表现型患者用药后2周及4周的总有效率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中,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艾普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无显著影响。
作者:梁嘉碧;陈奕伸;洪仲思;田琳;冯文周;胡海棠;秦湘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普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脾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脾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普萘洛尔联合用药安全可靠,疗效较奥曲肽单用更好,且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何燕;吴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治疗CIN1伴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确诊CIN1伴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各30例,A组使用保妇康栓治疗、B组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C组未用药物治疗,对比3组患者治疗高危HPV感染转阴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HPV转阴率A组86.7%、B组70.0%,A组明显好于B组,B组HPV转阴率优于C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保妇康栓治疗CIN1伴HPV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大庆;廖庆梅;王祥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右旋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后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手术患者,根据电脑产生序列号随机分为两组,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组(M组,n=30)和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n=30),观察并记录患者给药前、给药后15min、分离阑尾时以及阑尾切除后5min时的MAP、HR、SPO2和术后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MAP和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HR减慢较M组明显(P<0.05)。 D组较M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同时明显降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窦性心动过缓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用于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较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苏醒更快,副作用更小。
作者:肖颖琨;许立新;李天远;阮祥才;佘守章;何莉;苏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藏药独一味胶囊在内窥镜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后的止血镇疼作用。方法:选取来我院行内窥镜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手术后均常规应用凡士林纱条鼻腔填塞法进行止血处理,对照组患者每晚睡前服用去痛片,观察组患者口服独一味胶囊进行止血镇疼。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当晚、术后1d及术后2d时的镇疼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鼻腔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鼻甲消肿鼻腔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独一味应用于内窥镜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患者,具有良好的止血镇疼效果,且具有起效快、效果显著、服用方便、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等临床优势。
作者:程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硫熏和烘干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不同产地硫熏和烘干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方法:色谱柱:Hy-persil gold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水溶液(85∶15);检测波长350nm;流速:0.5ml·min-1;柱温:30℃。结果:绿原酸在0.05~0.45μg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河南封丘地区硫熏及烘干金银花绿原酸含量高,硫熏方式制成的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高于烘干。结论:该方法可有效测定不同产地硫熏和烘干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不同产地硫熏和烘干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差异较大,硫熏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明显增加。
作者:杨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54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54例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头孢治疗组(头孢曲松钠组)28例和对照组(氨苄青霉素组)26例。治疗组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患儿必须腹泻停止,体温正常,大便培养转阴后才能出院。对照组给予氨苄青霉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的腹泻停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大便培养转阴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可供临床医生借鉴。
作者:裴宏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