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女性成年斯蒂尔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叶丽华;杨筱;李正莲

关键词:成人斯蒂尔病, 临床观察, 护理
摘要:对16例成人斯蒂尔病患者采用激素疗法,结果 16例患者症状缓解出院.提出做好心理护理、发热、皮疹、关节的观察及护理,用药护理及健康指导,对疾病的康复及防止复发非常重要.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脉膏预防诺维本致静脉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护脉膏预防诺维本致静脉损伤的作用.方法 将54只健康、同龄、体重为2.5~3.0kg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兔左、右耳缘静脉注射相同剂量的诺维本化疗药物.A组左耳不涂药膏,右耳涂护脉膏;B组左耳不涂药膏,右耳涂喜疗妥药膏;C组左耳涂喜疗妥膏,右耳涂护脉膏.分别在24 h、7 d、15 d后观察兔耳缘静脉局部反应及病理学改变,并将每只兔左、右耳对照.结果 A、B组兔左耳缘静脉局部反应重、病理学改变明显;A、C组兔右耳缘静脉局部反应及病理学改变不明显;B组兔右耳、C组兔左耳缘静脉局部反应及病理学改变介于二者之间.结论 诺雏本易致静脉损伤,护脉膏及喜疗妥均有预防诺维本致兔耳缘静脉损伤的作用,但护脉膏效果更佳.

    作者:杨秀云;孙桂芳;张振美;刘理慧;靳昭芳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新生儿简易暖箱的制作与应用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保暖是护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暖箱在临床上应用较为普遍.传统的保温箱结构复杂,成本高,操作繁琐,且边远贫困山区医院及卫生院经济条件差,不易购置保温箱,使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保暖受到影响.2000年我科研制出一种简易暖箱,用于新生儿及早产儿复温保暖,经临床应用6年,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彭公丹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介入断流术后提高患者舒适度的护理

    目的 提高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介入断流术术后患者的舒适度.方法 将160例行介入断流术术后患者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护理,即于介入断流术后卧床24 h,卧床期间按常规行腰背部按摩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对性心理护理、体征护理、饮水与排尿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等.结果 患者舒适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除穿刺部位血肿外,术后48 h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度.

    作者:向建斯;廖凯兵;韩琼;郑树卿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女性成年斯蒂尔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对16例成人斯蒂尔病患者采用激素疗法,结果 16例患者症状缓解出院.提出做好心理护理、发热、皮疹、关节的观察及护理,用药护理及健康指导,对疾病的康复及防止复发非常重要.

    作者:叶丽华;杨筱;李正莲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护理科技论文投稿过程中如何识别非法期刊

    介绍正规期刊与非法期刊的主要区别及中国标准刊号的构成及基本特征,并提出有关鉴别期刊真伪的具体方法,帮助医护人员在科技论文投稿过程中正确识别、选择正规期刊.

    作者:朱晖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中药泡洗佐治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泡洗佐治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 将7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蓝光照射结合中药泡洗综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胆红素降至正常所需时间,观察组为5 d,对照组为7 d.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泡洗的方法可促进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吸收,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郑春茜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卧位及其时间的研究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介入术(PCI)后患者的卧位及卧床时间对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患者按时问先后分为A组(60例)和B组(80例),A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穿刺点弹性绷带包扎并用1 kg沙袋压迫8 h,保持术侧肢体制动、平卧24 h后下床活动;B组术后床头抬高30°,穿刺点弹性绷带包扎,术肢伸直,平卧2 h后改术侧卧位、坐位或半坐位,12 h后下床活动.结果 B组术后烦躁、腰酸背痛、排尿困难、睡眠差、无食欲等不舒适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P<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改进PCI术后患者卧位及其时间可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张文芝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病史对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按时间段进行划分,并对不同时间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发病高峰在3:00~9:00;发病与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风心病、高脂血症、胆道疾病等危险因素有关;3:00~9:00时间段危险因素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与其它时间段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是引起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脑梗死患者、脑梗死高危人群的监控.

    作者:邱芙蓉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刍议

    探讨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对97例城市青少年心理热线电话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与父母沟通障碍、不良情绪、沉迷网络、青春期性困惑和躁动是青少年的主要问题.针对我国城市青少年特征、青少年心理生理特点和现行的教育方式、考试制度和评价手段等提出相应对策,认为城市青少年心理辅导及教育培训迫在眉睫.

    作者:冯燕华;张家秀;张建军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癌症患者抑郁症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抑郁症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以便有效预防、及时发现和解决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方法 采用SDS量表对146例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采用SDS量表和患者的一般资料问卷表,并运用SPSS12.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癌症患者抑郁症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癌症患者抑郁症发病率高达69.9%,其发病的相关因素有癌症的临床分期、患者对自己所患痰病的认知程度、家人及朋友对患者的支持情况、治疗效果、配偶对患者的支持程度、患者对死亡的态度以及子女对患者的支持情况等7项;癌症患者抑郁症的严重程度与家人及朋友对患者的支持情况、治疗效果、患者对死亡的态度、经济基础等4项因素显著相关(P<0.05,P<0.01).结论 针对癌症患者抑郁症发病率增高的现象,护士应了解癌症患者抑郁症的相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胡翠环;王志红;任海燕;刘义兰;谈静;江岚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PET/CT检查的护理配合

    对PET/CT检查的385例患者和169例健康体检者给予精心、科学的检查前、检查后护理,并注意自身的放射性防护.结果 554例均检查顺利,医务人员近期血常规正常.

    作者:刘蕊;潜海滨;李楠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早期腹部抚触促进新生儿胆红素排泄的研究

    目的 探讨预防新生儿黄疸有效安全的干预方法.方法 将足月行剖宫产的6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和母乳喂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新生儿出生后第2、3、4天进行腹部抚触.结果 新生儿出生后第2~5天观察组血清胆红素上升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第3、5天粪胆素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早期腹部抚触能有效促进胆红素的排泄,预防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作者:耿力;阮红霞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自我管理训练对癫(癎)患者自理、幸福度及自尊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训练对癫(癎)患者生活自理、幸福度及自尊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癫(癎)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一般健康教育,研究组进行自我管理训练,内容包括建立健康档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制订自我管理教育处方、接受集体授课等.两组患者出院1年未进行治疗效果比较;采用自理行为问卷(SCBQ)、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尊量表(SES)对两组患者进行训练前后康复状态的评估.结果 训练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CBQ、GWB、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自我管理训练能提高患者的自理水平,改善其幸福度,且自尊程度显著提高.

    作者:楚平华;闫景新;李冬梅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二级医院综合病区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

    目的 有效地规避风险,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护理.方法 制定护理应急预案和关键操作规程,重新修订规章制度,培训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建立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在患者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护理缺陷发生率降低,护理满意度由86%提高到97%.结论 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对综合病区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缺陷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蔡春花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自粘性弹力绷带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粘性弹力绷带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住院需静脉输液的惠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穿刺后用常规方法固定,观察组穿刺成功后用常规方法固定后再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结果 观察组仅1例因自行拔针需重新注射;对照组有9例胶布滑脱、3例自行拔针需重新穿刺.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穿刺成功后加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可降低重新静脉穿刺的次数,减轻惠儿的痛苦.

    作者:翟红敏;徐丽萍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不同学历护理专业毕业生岗位分布状况

    目的 探讨不同学历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分布工作状况,为医院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提供依据.方法 将我院10年期间接收的高护生(本科、大专学历)、中护生(中专学历)的业务技术、岗位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并通过问卷调查,客观评价高护生的优势所在,并对优势不明显之处给予分析.结果 高护生居管理岗位者多于中护生(P<0.05);高护生论文撰写水平、知识竞赛获奖率高于中护生(均P<0.05);问卷评价,用人单位偏重高护生;不选择高护生的主要原因是高护生进院时的年龄偏大.结论 高护生在临床有其明显优势,是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必然选择,而加强临床继续护理教育是医院迫在眉睫的任务.

    作者:崔晶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房颤患者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环状电极标测引导下行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房颤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7例房颤患者行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术前详细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及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密切观察心律的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 术中顺利,术后1例发生气胸,经穿刺抽气后治愈,随访6~8个月,治愈16例(59.2%),有效6例(22.2%),总有效率81.4%.结论 科学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减轻患者的痛苦,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毛莉娟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芦荟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新鲜芦荟预防各种化疗药物组合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采用不等量随机对照试验,将1 510例恶性肿瘤患者按出生时间单月分入观察组(n=1 000),双月分入对照组(n=510).两组化疗时均按常规静脉穿刺,观察组患者静脉穿刺后将新鲜芦荟叶片在穿刺点上方2 cm处开始外敷,剖开外敷的芦荟大小为长15~20 cm、宽6~8 cm、厚0.5cm,纱布覆盖后用胶布固定,2 h更换1次,直至化疗结束.对照组患者静脉穿刺处不予芦荟外敷.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3.50%、23.5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不同化疗组合模式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观察组静脉炎轻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30 min、~24 h、~72 h时间段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新鲜芦荟叶片外敷预防性静脉炎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方法简便、经济实用.

    作者:胡华莉;曹梅生;王文娟;施妙春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

    目的 对4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检测各项指标、进行个体化指导等方法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跟踪随访2年,检测其就诊时和2年后的体重、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干预后患者体重、收缩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较入选时显著改善(P<0.05,P<0.01).提示生活方式干预可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身体状况,是促进患者康复的有力手段.

    作者:丁燕程;黄冠华;马桂香;张昕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前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为制定肿瘤患者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0例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在放疗前和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测试,并分析肿瘤组患者应对方式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结果 肿瘤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应对方式中消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积极应对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肿瘤组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突出表现在躯体化、焦虑、抑郁及精神病性、其他等方面(P<0.05,P<0.01).积极应对得分与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症状均分、强迫症状及其他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消极应对得分除阳性症状均分、躯体化、偏执等因子外,与SCL-90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前存在诸多方面的心理问题,应对方式是影响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患者放疗前给予护理干预非常重要.

    作者:高伟;杨敏;李桂云;韩立丽;黄萍 刊期: 2006年第19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