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蕾;陈岩
目的 探讨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PIOL)治疗高度近视患者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40例(72眼)高度近视患者行虹膜固定型PIOL治疗,术前精心术眼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降低眼压,行术眼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随访1年,90.28%(65眼)患者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0.5,84.72%(61眼)达到或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48.61%(35眼)达到或超过1.0.结论 完善的护理措施是虹膜固定型PIOL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黄少萍;张洪洋;陈丽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前指导患者在家自行阴道给药预防感染的可行性.方法 将200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按住院单双日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术前3 d由护士指导在家晚上临睡前自行阴道给药,术前1 d入院,入院当晚仍由患者自行给药;对照组按术前常规住院后由护士为之给药,连续3 d.结果 阴道给药3 d后两组白带涂片转阴率、术后体温、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全子宫切除术前患者在护士指导下自行在家行阴道准备效果满意,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徐旭娟;张玉蓉;沈美云;张建林;张玉泉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开展访视工作的有效方法.方法 以小组负责制的形式实施访视工作,实施前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及质量控制制度,建立和确定访视指导性文件,实行访视分级、分组和三级质控制度,比较小组负责制前后访视单的优胜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行小组负责制后访视单的优胜率、患者满意度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以小组负责制的形式开展访视工作,能减轻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规范访视流程,提高访视率和手术患者满意度,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保证手术室访视工作的持续、稳定、有效的开展.
作者:龚腊梅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全麻患儿术中脉搏氧饱和度(SpO2)测量的新方法,以提高检测效果.方法 对20例全麻手术患儿分别于两个不同部位置血氧探头监测SpO2,即血氧探头伸直后用手术粘贴巾固定于患儿前额(头测法),和将血氧探头按传统方法环夹于患儿手指末端(指测法).连续监测并记录麻醉前至手术120 min时每5分钟的SpO2数值以及两种方法探头脱落和数值测不出次数.结果 两种方法监测不同时段SpO2数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头测法探头脱落次数和数值测不出次数较指测法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 对全麻手术患儿采用头测法监测SpO2效果优于指测法.
作者:刘会云;殷秀云;王素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本文从环氧乙烷(EO)的理化特点、毒性、工作场所空气EO浓度限量和医院消毒的EO暴露风险与防范等方面论述了EO的危害与防护.提出正确安装EO灭菌器,合理布局消毒室,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止意外和中毒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冯丽琪;王淑琴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现在手术多用高频电刀切割或封闭切断的血管.常用电刀片为长6.0 cm和2.5 cm两种规格.在口腔手术中,因口腔空间小,这两种电刀片均过长,容易灼伤口腔内其他部位,给患者造成伤害.鉴此,笔者巧用导尿管套于电刀上,效果良好.
作者:刘蕾;陈岩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患者家庭功能与家庭负担状况及相关因素,为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PGAR量表)和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BS量表)对102名手术后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18例(17.64%)患者家庭出现轻度或重度的家庭功能障碍,APGAR总分(8.49±1.92)分,其中亲密度得分高[(1.81±0.44)分]、合作度得分低[(1.61±0.57)分];手术患者FBS总分(1.20±0.63)分,得分高的是家庭经济负担[(1.72±0.96)分]、低的是家庭成员躯体健康[(0.63±0.83)分];不同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和付费方式家庭FBS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家庭功能总分与家庭负担及家庭关系、家庭成员躯体健康、家庭成员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结论 手术不仅对患者本人的生理、心理产生很大影响,对其家庭功能也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导致家庭负担的增加.护理人员在照顾手术患者时,要进一步强化整体护理的理念,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整体护理,促进患者及其家庭功能健康发展,减轻患者家庭负担.
作者:邵文利;邹本乐;史淑萍;丹金秀;王军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概念式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1级护生30名作为对照组,行常规临床实习;2002级和2003级27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在临床带教过程中采用概念式教学法.比较两组实习考核成绩.结果 观察组信息获取及分析能力、临床护理能力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而护理操作考核成绩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在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中采用概念式教学法能加强护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同时应注意加强护生的护理操作培训.
作者:朱小平;邹碧容;肖清秋;程晓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秃发患者自体毛发移植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3例自体毛发移植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体位护理、伤口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结果 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住院16.0 d出院.6个月后随访,毛发成活率70%~90%.结论 加强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和术后护理有利于自体毛发移植的成功.
作者:程媛芳;朱翠兰 刊期: 2006年第24期
对30例(40眼)黄斑变性和病理性近视患者采用光动力疗法(PDT)治疗,结果无不良反应发生.随访6个月,效果良好.提出术前精心准备,治疗中严格操作,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云峰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围术期血容量的变化及液体管理.方法 对56例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患者实施术中液体管理,术中持续监测心电图(ECG)、有创血压(AB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及肺动脉压(PAP),部分病例监测连续心排量(CCO).记录肝移植各期的出入量.结果 56例患者均顺利渡过手术期,术中总出血量平均为(3 895.8±2 443.9)ml(无肝前期及新肝期出血量相当,无肝期较少),总出液量(6 784.3±3 928.8)ml(以新肝期为主),总输血量(4 563.8±1 361.7)ml,总入液量(8 721.8±3 396.4)ml.无肝期HR增快、BP及CVP下降显著(均P<O.05).结论 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患者手术期间出入量变化极大,术中密切监测患者各项循环指标,加强液体管理,维持血容量和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保护患者重要器官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慧;陈燕玲;刘雪燕;曾秀云;罗慧;林志彦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一种准确而又简单的预测胎儿体重方法.方法 分别运用临床常用公式(公式Ⅰ)和自创改良公式(公式Ⅱ)对259例孕产妇的胎儿体重进行估计.结果 腹脂厚度>4.0 cm时,孕产妇运用公式Ⅱ预测胎儿体重符合率及巨大儿预测率、符合率与运用公式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对腹脂厚度≤4.0 cm孕产妇两种公式胎儿体重预测符合率及巨大儿预测率、符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对肥胖孕产妇(腹脂厚度>4.0 cm者)不能单纯以宫高、腹围估计胎儿体重而忽略腹壁脂肪厚度.
作者:桂芳;康莉;朱桃花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总结14例(18个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方法 手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充分准备,介绍人工颈椎间盘的知识,指导患者呼吸系统功能锻炼,唤醒试验练习,颈托的佩戴方法;手术后加强体位护理、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及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正确的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等.结果 14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术期,未发生并发症,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结论 做好手术全过程的护理,尤其是加强术后护理,对巩固手术疗效和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高春红;彭凡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对此类患儿进行针对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先心病术后并发MODS 7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放弃治疗出院,66例中44例救治存活,22例死亡.出现时间早、累及多的脏器为心脏;病死率高的为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患儿(57.69%),其次是累及血液系统的患儿(55.56%);患儿的病死率与累及脏器的数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死亡患儿手术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显著长于存活患儿(均P<0.05),术中意外及术后心肺复苏发生率显著高于存活患儿(均P<0.05).结论 先心病术后患儿应加强心功能监护,特别是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0 min及术中发生过意外情况、术后采取过心肺复苏术的患儿;尽早采取有利措施避免其他脏器功能受损是提高患儿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陈伟敏;何萍萍;管咏梅;蔡及明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病理诊断是外科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手术中切下的标本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病情预后有重大意义,尤其是疑似肿瘤的标本、活体组织,因此,手术标本安全管理及有效的固定可为病理诊断提供保障.鉴此,笔者采用自制标本袋用于手术标本管理,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钟燕;管迅 刊期: 2006年第24期
下颌阻生齿拔除是齿槽外科一项常见而又比较复杂的手术.临床上多采用骨凿去骨劈开的方式拔牙,拔牙器械及敲打的震动很容易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1].近年来,我院采用高速涡轮牙钻拔除下颌阻生齿,效果较好,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汪明;杨惠清;周巧珍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灌肠是基础护理操作之一.随着一次性物品的广泛应用,橡胶肛管逐渐被一次性肛管所替代.一次性肛管具有灭菌、无毒、无交叉感染、使用方便等优点.但冬季肛管较硬,多数患者特别是患内、外痔的患者难以接受.为此,我科将一次性肛管加热软化后灌肠,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陆伟娟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应用电子喉发音的护理及效果.方法 对38例全喉切除术后应用颈型电子喉发音患者进行发音训练.结果 38例无喉者应用电子喉发音均获成功,总有效率100%,优良率94.7%.结论 发音训练有助于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应用电子喉发音.
作者:陈静华;王玉博;钟碧芳;黄惠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对26例下咽癌患者行保留喉功能切除术,术后发生咽瘘1例、误咽2例、切口浅表性感染2例,经对症治疗和护理,均治愈出院,提出加强术后切口与肺部感染、切口出血、误咽等并发症的护理,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韦燕飞;莫小勤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无菌干持物镊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使用时限.方法 将灭菌后的持物镊分别于手术室(A组)和治疗室(B组)直接干燥使用,两组分不同的温度、湿度及不同的使用频率和暴露时间使用,在各使用时间段分别采样监测,观察无菌干持物镊在使用过程中的细菌污染情况.结果 不同温度、湿度和不同使用频率、暴露时间的务件下,A组使用时限<20 h是安全的,B组<14 h是安全的.结论 使用无菌干持物镊在手术室和治疗室均可行,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使用时限不同.
作者:王妮;薛铁花;文锋华 刊期: 200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