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建立肝移植病友俱乐部实施健康教育

王新川;候小娟;龙日芹

关键词:肝移植, 病友俱乐部, 健康教育,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对肝移植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建立肝移植病友俱乐部对肝移植患者及其家属实施长远及定期的健康教育,加强患者之间以及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双向交流.结果肝移植病友俱乐部不仅能及时疏导患者心理障碍、提高肝移植患者生存质量、减少远期并发症,而且为医护人员建立长期稳定的随访提供了重要的手段.结论肝移植病友俱乐部健康教育范围广,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气氛活跃,趣味性强,能激发患者学习热情,效果良好,为具体工作提供借鉴.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乙醇吸入治疗手术后恶心呕吐效果观察

    将40例外科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患者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患者有恶心、呕吐先兆时给予70%乙醇吸入,对照组给予甲氧氯普胺10 mg肌内注射.结果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缓解率均为100%;观察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乙醇吸入疗法安全、疗效可靠、费用低.

    作者:冯丽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采用HAD量表评价不孕症妇女心理状态

    目的探讨简便可行的不孕症妇女心理状态的评价方法.方法采用医院焦虑及抑郁量表(HAD)测试不孕症妇女(观察组,64例)及正常育龄妇女(对照组,66例)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抑郁37例,发生率57.8%;对照组14例,发生率21.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中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妇女抑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HAD量表测试不孕症妇女心理状态具有科学性,其操作简便、患者易接受.

    作者:周耀;张晗;张欣宗;张凡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可调式移动牵引架的设计与应用

    牵引是骨科患者应用较广的治疗方法.传统的牵引架有巴尔干架、铁架巴尔干架、挂式巴尔干架、木制简易牵引架、铁制简易牵引架及简易小牵引架等[1],由于它们或功能单一、或结构复杂、或操作繁琐,难以满足临床需要.笔者设计了一种可调式移动牵引架,于2000年1月至2004年10月临床应用800例,牵引有效率100%,医护人员使用满意率100%.

    作者:贺爱兰;李康华;雷光华;袁秋翠;陈文风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气管切开套管内痰痂形成的原因与预防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痰痂形成阻塞气道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52例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可能并发痰阻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痰痂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室内空气湿度偏低、气管切开常规护理措施不能及时落实到位、患者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等;采取增加室内湿度、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及时吸痰、保证机体充足的液体入量等护理对策.结果52例气管切开患者无1例因痰痂阻塞气道而被迫拔管.结论科学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气管切开套管内痰痂形成.

    作者:陈丽莺;肖静娟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贝复济加维生素B12治疗放射性口腔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放射性口腔炎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接受头颈部放疗发生放射性口腔炎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采用朵贝氏液含漱,并进行口腔护理;B组采用贝复济喷洒加维生素B12合剂含服,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B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总有效治疗时间显著短于A组(P<0.01).结论贝复济加维生素B12合剂可明显促进放射性口腔炎的愈合,加强饮食、心理、口腔护理,可促进疾病的恢复.

    作者:李旭英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麦冬合剂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化疗后口腔溃疡的护理方法.方法将65例化疗后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和饮食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0.02%呋喃西林含漱,观察组加用麦冬合剂温水泡服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麦冬合剂温水泡服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效果显著,且价格低廉、安全可靠.

    作者:陈静云;彭爱莲;郝国珍;朱虹;姚义珍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伤安素功能敷料治疗压疮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伤安素功能敷料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将39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均按常规外科换药方法处理压疮,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伤安素功能敷料贴敷创面.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伤安素功能敷料有促进压疮愈合的作用.

    作者:汤曼力;文琰;吕少敏;张小玲;徐梦灵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对13例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采取手术(11例)和介入治疗(2例)的患者,术前给予精心的护理,协助诊疗,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管道及药物应用的护理、进行营养支持、加强基础护理,结果治愈9例,死亡4例,死亡原因2例为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为手术后小肠再坏死、出血,1例为严重感染.提出科学的护理是该病治疗的保证.

    作者:张颖霞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刍议基层医院三级负责制下的护士长工作

    基层医院实施三级负责制进行护理管理工作模式的改革,效果显著.提出护士长工作是关键,其包括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充分发挥护理组长的作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及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等.

    作者:彭红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109所医院手术室开展术前访视的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目前国内手术室术前访视的开展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国内15个省份的109所三级、二级医院的手术室术前访视开展情况进行现状调查.结果109所医院手术室有61.5%开展了术前访视,23.9%开展了术前评估;17.4%二者同时开展;32.1%两者均未开展.三级、二级医院手术室在是否已开展术前访视或术前评估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访视是手术全期护理和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术前访视尚未普遍开展,且存在术前访视与术前评估分离现象.

    作者:戴红霞;高超;张石红;毛晓萍;常后婵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经脐微创开腹术患儿的护理

    对22例经脐微创开腹术患儿采取特殊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和术后全面护理.结果22例患儿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提示科学的护理是经脐微创开腹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百华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多发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

    将48例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28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20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即刻、营养支持第3天和第9天测定血浆中内毒素(ET)水平及营养生化评价指标;计算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两组ET水平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营养生化评价指标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提示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保护和利用人体胃肠道正常功能,增强抵抗力,减少并发症,同时降低患者费用.

    作者:陈小芹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新生儿开放式与封闭式护理操作模式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新生儿护理操作的佳模式.方法将2002、2003年各300例新生儿分别采取封闭式和开放式护理操作模式,并比较其优缺点.结果实施开放式护理操作模式后,家属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发生护理纠纷次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开放式护理操作模式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能提高家属满意度,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李文红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气管切开术后吸痰方法的改进

    目的探讨改进气管切开的吸痰方法.方法将46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按常规法吸痰,将吸痰管无负压下直接插入气管深处,再打开负压边吸边旋转退出.观察组采用先吸取气管套管内口的痰液,再将吸痰管反折(不产生负压)下插至气管内15~17 cm处(支气管分叉处),上提吸痰管1 cm松开反折部分,边吸边旋转退出.结果两组不同时间肺部感染、粘膜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两组日吸痰次数,吸痰时及吸痰后2 min、5 min Sp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改进吸痰方法后的吸痰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吸痰法.

    作者:金锦华;王淑兰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手指关节内骨折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手指关节内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44例(56处)手指关节内骨折采用内固定治疗及术后早期辅以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疗效满意.全部病例未发生骨不连或关节僵硬,伤指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伸屈功能恢复或接近正常.结论术后正确的护理及进行早期正确的康复治疗是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手指关节内骨折的关键.

    作者:林小兰;温桂芬;陈小群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基层医院手术室药品的数字编号管理

    目的规范基层医院手术室的药品管理,保证患者术中用药安全.方法对手术室常用药品和急救药品采用数字编号管理方法,将每种药品用数字编号,按序放置,采取固定药品基数,循环运作的方式,并制定严格的药品管理制度.结果采用药品数字编号管理5年,共完成手术13 587例次,使用药品86 410支,其中常用药品70 680支,急救药品15 730支,均安全用药,使用中未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结论基层医院手术室药品的数字编号管理能保证患者术中用药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李华喜;方军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体位改良预防甲状腺术后压迫症状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预防甲状腺术后出现压迫症状的佳方法.方法将1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手术时对照组取传统体位;观察组行体位改良训练,即术前设专人训练,按手术要求摆置患者体位,术中行体位改良,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头痛、呕吐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头痛、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52.55、32.04,均P<0.01).结论体位改良训练能有效预防甲状腺术后头痛、呕吐等压迫症状,使患者更易接受、配合手术,且省时省力,能体现人文关怀的现代护理理念.

    作者:宋艳华;谭金凤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手术室保洁人员岗前培训管理

    目的提高手术室保洁工作质量,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方法对42名保洁人员上岗前就公司培训项目、频率、体检防疫、自我防护、职业认识等进行问卷调查.经2周培训后进行综合考核,内容包括废弃物品的分类处理、消毒液的配制与应用等,并在其完成手术间工作后,监测物体表面菌落数,并进行质量评判.结果通过调查掌握了保洁人员岗前所获培训项目、职业技能及心理等基本情况;培训后合格率分别为:废弃物品的分类处理92.9%,感染手术间的处理流程95.2%,消毒液的配置与使用85.7%,空气消毒机的使用90.5%,利器损伤后的处理83.3%;手术间物品表面菌落数监测合格率分别为:无影灯92.9%,器械台面97.6%,手术床面90.5%.结论科学严谨的岗前培训管理是保证手术室保洁工作质量的关键.

    作者:张琳;张燕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老年人肱动脉十字交叉法穿刺采血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人肱动脉十字交叉法穿刺采血效果.方法对100例老年住院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第1次用常规方法(常规法)采血100例次;第2次采用以肘横纹为横轴、肱动脉搏动为纵轴交叉点(十字交叉点)±0.5 cm为穿刺点进行穿刺(改良法)采血100例次.结果改良法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法(x2=7.02,P<0.01).结论肱动脉十字交叉法穿刺采血更适合老年人,且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卢娅莉;王玲;姚秀珍;陈真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

    对16例脑梗死患者术前行充分的评估和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重点做好留置溶栓导管的护理.结果闭塞血管完全或部分再通,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提示动脉溶栓具有创伤小、溶栓效果显著、并发症少的优点,手术前后认真、细致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作者:赵继明;赵虹;范遵兰;孔庆云;李祖红 刊期: 2005年第20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