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分泌失调与糖尿病证治的理论研究

郝桂林

关键词:内分泌失调, 失眠, 糖尿病, 理论研究
摘要:因人体自身内分泌系统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而身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生理功能的维持都与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有关.当精神、生活压力作用于中枢系统时,会引起内分泌系统生理功能紊乱,使体内各内分泌腺分泌激素失常;另外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胰岛系统的激活,使胰岛素分泌减少,后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耳针治疗鼻衄临床体会

    本文旨在通过对鼻衄临床病因病机进行分析,辨证施治,应用固冲降逆之治法,采用耳针治疗,效果满意,故报道体会,以供临证研究.

    作者:杨鑫泰;杨鑫;杨晓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成人下丘脑错构瘤MRI诊断1例

    目的:研究下丘脑视神经元错构瘤的临床特点及MRI(磁共振成像)表现.方法:分析了1例错构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同时复习国内文献报道5例.结果:肿瘤呈结节状或球形等T1,T2信号.静脉注射后肿块无强化表现.结论:下丘脑错构瘤临床及影响学表现均有明显特征性,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易与鞍区其它病变鉴别.

    作者:贾晓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Ⅱ型糖尿病男性患者并发性功能障碍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男性患者并发性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男性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治愈4例,好转20例,无效36例,总有效率40%.结论:Ⅱ型糖尿病的性功能障碍较其他人群起病早患病率高,机制较复杂,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重视.

    作者:肖树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保证灌肠的疗效及灌肠液各组成的作用机制;方法:18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保留灌肠治疗;结果:60例治疗2~3个疗程后痊愈36例(60%),有效22例,总有效率96.7%;结论:直肠药物保留灌肠是常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一种有效的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小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红景天对乳腺癌治疗的研究

    目的:研究红景天提取物对乳腺癌MDA-MB-435细胞株增殖及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人乳腺癌MDA-MB-435细胞培养后,加入红景天提取物10mg/ml、20mg/ml,设置空白对照组.药物治疗24小时后,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选、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以及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红景天处理后,MDA-MB-435细胞株的形态学特征发生显著变化,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愈加明显;阻滞MDA-MB-435细胞增殖周期的作用,主要阻滞于S期,该作用随着药物浓度增加亦增强;显著抑制MDA-MB-435细胞的增殖活性;处理24小时,各剂量组肿瘤细胞表达VEGF mRNA无明显差异,44小时后,给药组明显地抑制MDA-MB-435细胞表达VEGF的作用.结论:红景天提取物在体外可阻滞乳腺癌MDA-MB-435细胞增殖周期、降低乳腺癌MDA-MB-435细胞的增殖活性、减少促血管新生因子VEGF表达.

    作者:刘艳虹;蔡敬宙;方建志;潘锦瑶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

    缓释制剂是给药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系指药物在体内缓慢地非恒速释放的制剂.文章简单介绍了中药缓控释制剂的剂型特点、其释药类型、药用辅料、释药机理、存在的问题、以及中药缓控释制剂的未来展望.

    作者:张璐;刘建云;刘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胎膜早破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及母婴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1013例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胎膜早破病例107例中的头位胎膜早破98例,随机抽取同期无胎膜早破的头位分娩病例100例与之对照.结果:胎膜早破组的剖宫产率、难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肺炎发病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破膜的时间与早产及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之间关系密切.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互为因果关系,并可增加母婴并发症等发生率,对不同孕周胎膜早破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以尽可能减少母婴并发症.

    作者:何海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论利用志愿服务资源促进全民健康教育工作

    健康教育作为卫生保健的战略措施已得到全世界的公认,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中起着的重要作用.志愿服务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有效途径,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保障.本文就利用志愿服务资源促进全民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初探.

    作者:林新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脑出血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讨临床治疗脑出血的佳方案.方法:采用锥颅或钻颅穿刺微创治疗和开颅手术,血肿清除治疗脑出血.结果:全组病例共计148例,近期疗效Ⅰ级22.3%,Ⅱ级23.6%,Ⅲ级29.1%,Ⅳ级16.9%,Ⅴ级8.1%.结论:脑出血可外科干预开展锥颅或钻颅穿刺引流术,也可以开颅血肿清除术,但综合治疗尤为重要.文中讨论了手术时机、方法、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并发症的防治与疗效的关系.

    作者:林云东;黄斌;邓人富;李孝生;刘清云;罗忠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按摩疗法治疗闭经的临床体会

    闭经是指从未来过月经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停止,持续时间长达三个月经周期以上者,成为闭经.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两类,年过十八岁的女性未来月经的,称为原发性闭经.月经以来又停止三个月经周期以上者,称为继发性闭经.常见原因来自生活环境的变迁或情致的变化.按中医学角度将闭经分为虚证和实证两类,虚证多因肝肾不足、气血虚弱导致血海空虚,常表现为体倦乏力头晕、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实证多因气滞血瘀、痰湿阻滞、冲任不通经血不能下行所致闭经,常表现为烦躁易怒,胁肋胀满、小腹胀痛等症状.

    作者:吉瑞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红景天的临床功效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红景天的临床功效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红景天有抗衰老、抗疲劳、耐缺氧、抗辐射、改善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等多方面药理作用.提示红景天可作为中药制品、保健品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吴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踩跷配合牵引下踩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踩跷配合牵引下踩颤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用踩跷并在牵引下踩颤法治疗.总有效率达9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无副作用,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春玲;忙烈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焦虑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调查口腔修复患者的牙科焦虑症;方法:123例牙科焦虑症患者,分析焦虑程度与人口统计学因子,特质焦虑、口腔健康影响程度及义齿满意度等的关系;结果:造成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焦虑的主要因素是怕疼;结论:本文研究为制定牙科焦虑症防治措施及提高修复患者的就诊率和满意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蔡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总结33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护理经验,探讨肺结核大咯血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以指导临床.方法: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向患者宣教大咯血时的注意事项、做好消毒隔离,防止疾病的播散.结果:经积极治疗和正确护理,除1例由于支气管阻塞致窒息死亡,其余患者全部痊愈.结论:运用整体护理程序,既利于止血,又可防各种并发症发生.

    作者:李琼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和尿路感染的分析(附20例病例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并发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为进行更好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6年~2008年收治的2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的急性肾小球肾炎多数表现典型,但是有并发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却缺乏特异性,因此,注意观察和解读尿常规的变化,适时进行清洁尿中段培养的筛查对指导临床的治疗实为重要.结论:对患儿病情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实验室的检查,可早期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并发尿路感染,及时采用敏感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缩短病程、病情好转的关键.

    作者:万银秀;曹文才;李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与分析(比浊法)

    目的:经过检测不同临床分级的肝硬化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D-Dimer)的水平,进一步来研究其鉴别诊断的意义和肝病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病机理.方法:应用日本Sysmex CA1500检测仪,采用免疫比浊法来检测样本的D-二聚体含量.结果:肝硬化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患者肝功能A、B、C级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逐渐升高,分别与对照组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非出血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患者HBsAg阳性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HBsAg阴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病情及肝功能损害越重,血浆D-二聚体含量越高.结论: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在肝硬化各临床分级的患者血浆中明显增高,患者的病情越严重、肝脏功能越差则其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就越高.

    作者:于广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麻醉类药、精神病类药的质量检测以及处方管理

    生物测定是经典的药品检测专业之一,现代仪器分析的广泛应用,给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机遇,面对目前的基本状况,阐明了生物测定专业在中药开发、新药研制、药物安全性评价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面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探讨了麻醉药、精神病类药的质量检测及处方管理,并对加强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监管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李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胃镜检查麻醉临床效果分析

    胃镜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因镜检时给患者带来的恐惧,呕吐等痛苦,使部分患者难以忍受,就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对411例病人采用麻醉胃镜诊疗术进行探讨.

    作者:王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探析中药的配伍不当

    目的:研究常见中药的配伍不当.方法:对双黄连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以及茵栀黄注射液的配伍进行了分析.结果:喹诺酮类与中药注射剂混合滴注易产生沉淀.结论:喹诺酮类与中药注射剂混合滴注时,应在两组液体间加与其不发生反应的另一组液体.

    作者:谭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吲达帕胺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疗效.方法:52例高血压病人.用药前所服,服药时间6周.结果:吲达帕胺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是临床上较为理想的组合.

    作者:朱学滨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