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程月娥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上解除呼吸道梗阻、抢救生命的有效措施。然而有创气道的打开,使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的空气未经口鼻腔温化过滤,若护理不当,常可引起肺部感染。所以,护理界同仁一直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现综述如下。1 人工气道的湿化管理 因人工气道自身的湿化作用明显降低甚至消失,易使分泌物干燥粘结、阻塞管腔。而肺部感染随着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1]。所以湿化气道是预防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1.1 湿化方法1.1.1 雾化吸入:临床上根据病情采用不同药物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每4 ~6 h 1次,每次15~20 min。采用小雾量、短时间的间断雾化法,即每隔2 h雾化吸入10 mi n[2],管口气雾温度保持在32~35℃,可避免因长时间大雾化导致的病人血氧分压下降。喷雾给药能够扩大药物在呼吸道内分布的范围,增强药物分布的均衡性;喷雾法的雾滴在压力作用下小而均匀地进入气管肺组织,降低药物对支气管粘膜的刺激,从而增强局部用药的疗效,达到局部预防感染的目的[3]。
作者:韩维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探讨激光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肢体肌力恢复的效果,对38例患儿的右侧肢体采用激光穴位照射,左侧肢体行针灸疗法,进行自身效果对照。结果两侧肢体肌力恢复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种方法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治疗后肌力均明显提高。而激光治疗有安全、无痛、无交叉感染和晕针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神经康复治疗方法。
作者:杨定萍;李邦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探讨市场经济下护理服务模式,采用开放式护理服务(实验组),即将护士照片和主要概况上墙明示,病人入院时接受主班护士介绍后,可自主挑选自己的责任护士,由其负责住院期间的全程、全方位护理。并与传统护理方法(对照组)作对照,结果实验组的病人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提示开放式护理是市场经济下的服务方式之一,是一种体现“以人为本”指导思想下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
作者:孙庆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1998年1月至2000年4月应用鼻内窥镜下泪囊造孔术治疗17例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再阻塞病人,护理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7例(17眼)均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男6例、女11例,平均年龄35.0(20~46)岁。术后1~14个月出现泪道阻塞。15例由于鼻腔泪囊吻合口肉芽组织增生、瘢痕形成所致,2例骨孔过小,吻合口粘膜错位愈合。术前泪囊碘油造影排除泪囊过小或下泪小管及泪总管阻塞;无鼻息肉、鼻甲肥大、鼻窦炎、鼻腔肿瘤等。1.2 手术方法 手术操作均在电视监测下进行。局部麻醉后,应用鼻内窥镜手术器械自鼻腔探查吻合口,根据不同病因,采取切开、分离、扩大吻合口的方法(如原吻合口有大量肉芽组织,用刮匙彻底清除干净;如为鼻粘膜唇瓣再粘连则切除原唇瓣大小的粘膜),吻合口放置0.2 mg/ ml丝裂霉素C棉片,留置3 min后取出,以生理盐水冲洗,冲洗通畅后填塞鼻腔。1.3 护理1.3.1 术前护理:①向病人解释病情及治疗方案,解除病人第二次手术的恐惧及对手术的疑惑心理。②术眼泪道冲洗,1次/d,连续3 d 。③术眼滴抗生素眼药水,4次/d。④行泪囊碘油造影(先作碘过敏试验 ),了解泪囊大小及泪小管情况。⑤术前1 d剪掉术侧鼻毛,泪囊内注入美蓝,注入后立即以生理盐水洗眼,以减少术眼的刺激。
作者:秦建新;龚华庸;曾宪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带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皮瓣移植是一种较新的皮瓣移植术,应用该皮瓣修复小腿下端、足、踝部皮肤缺损16例,皮瓣全部存活,其中14例创缘Ⅰ期愈合,2例创缘延期愈合。提出术前心理护理、术区准备、皮瓣的监测、局部制动等护理是皮瓣存活必不可少的条件。
作者:樊玉梅;林艳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了探讨乳腺癌病人化疗期间的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以及相互关系,为制定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对81例择期手术后在门诊接受化疗的乳腺癌病人进行《癌症病人生活质量问卷》及《Jaloweic应对量表》问卷调查。结果乳腺癌病人化疗期间常用的应对方式是乐观、面对、寻求支持;60.5% 的病人认为她们的生活质量是好的;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3832,P<0.001)。提示积极的应对方式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要重视癌症病人对压力所采取的应对方式,教育他们使用正性应对,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美芬;Nunta Leksawasdi;张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急慢性扁桃体炎为耳鼻喉科常见疾病,我院常规采用全身抗生素治疗及稀碘酊外用,但局部刺激性强,且易导致恶心、呕吐、局部疼痛,病人不易配合。 1998年6月至2000年9月,笔者采用中药制剂地黄醇I号、Ⅱ号交替外用治疗急慢性扁桃体炎6 0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0例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5~53岁,平均26.7岁。急性非化脓性扁桃体炎25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20例;慢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15例。发病至就诊时间1~3 d,院外均未作其它治疗。1.2 方法1.2.1 地黄醇液制备方法:地黄醇I号液取黄莲、黄柏各1 kg,捣碎混合后加75%乙醇浸泡24 h取液,再加冰片250 g,溶解后将浸提液过滤备用。地黄醇Ⅱ号液取地榆、黄柏各1 kg,捣碎,其余方法同I号液制取法。
作者:张爱军;张学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随着现代电生理学的发展,以微电极导向计算机控制为特点的微电极技术,使立体定向毁损苍白球异常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极大提高,有效率达到90%以上[1]。2000年3月至2000年10月我院采用微电极导向毁损术治疗15例帕金森病人,对其进行健康指导,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15例病人中男12例、女3例,年龄大68岁,小37岁,平均52.0岁。11例以肌僵直、运动迟缓为主要症状,4例以震颤为主要表现。根据病人生活自由度[2]评估,床上可活动身体3例,在室内可以行走12例。其中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10例,对饮食、休息、运动功能锻炼重要性缺乏认识8例,产生焦虑、恐惧心理11例。2 健康指导2.1 健康指导方法 针对个体对疾病认知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宣教方法。①针对病人健康知识行为进行个别指导,床边示范和纠正。根据年龄、职业等不同分别对待,如文化程度较高、社会阅历较深、比较内向或多疑者,除常规宣教外,需反复仔细地讲解,系统地分析,直至病人掌握为止。对胆小、多疑者使用鼓励性语言。②请病人现身说教,将有关自身体验和应对方法传授给新入院病人,使受教育者产生互感效应。③家属参与,强化效果。注意做好家属的宣教,以取得支持和配合。
作者:唐玉芳;彭凤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科1987~2000年收治6例锁骨下血管损伤病人,经及时治疗及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例,男5例、女1例,年龄25~69岁,平均45.0岁。刀刺伤致右锁骨下动、静脉损伤1 例,钢筋刺破右锁骨下动、静脉1例,车祸致第1肋骨骨折刺断左锁骨下动、静脉4例(其中1 例合并有锁骨下动脉栓塞)。6例中5例合并臂丛神经损伤。3例彩超可见第1肋骨、锁骨的骨皮质连续性中断、错位,锁骨下动、静脉血管壁的连续性中断,局部可见液性暗区,边界清楚。查体:锁骨上窝饱满、压痛,患肢感觉、活动障碍,桡动脉搏动不能触及。在全麻下急诊行血块清除、血管修补、神经松解术;术后予以补液、抗炎、抗凝、扩血管治疗,平均住院17 d,伤口愈合出院。随访6~27个月,平均13个月,按张高孟[1]标准评价优4 例,良1例,差1例。
作者:陈爱兰;应丽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血透材料进行重复使用,多采用0.1%过氧乙酸(PAA)浸泡消毒。消毒后的透析管路、透析器须经彻底冲洗才能再使用,而常规方法需较长时间和较多透析液冲洗。为了缩短冲洗时间、节省冲洗液,我们根据PAA遇热易分解的特性,设计了加热冲洗法,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测试,报告如下。1 方法 选择同期透析病人150例(150例次),随机分为A、B、C三组,各组50例次,A组使用后的透析管路、透析器采用浸泡后常规冲洗方法,即用0.1% PAA浸泡24 h后,将透析器装上Gambro AK透析机,透析器外膜接通透析液(温度37℃,流速500 ml/min),透析器血室连接透析管,接上1 L生理盐水,开放肝素管,启动血泵,以100 ml/min流速循环15 min,再打开透析管所有侧孔冲洗[1];B组方法同上,仅透析液温度为39℃,循环时间10 min;C组透析液温度39℃,循环时间5 min,其他方法同A组。在透析管的动静脉除泡器、透析器外膜出口处分别留取2 ml标本测残留PAA浓度[2],按文献[3]的方法计算。并记录透析液用量。所得数据用(x±s)表示,采用F检验。 观察加热冲洗后的透析器使用过程中病人有无全身不适、面色潮红、体表发热、恶心呕吐等PAA过敏反应。
作者:陈燕燕;杨筱敏;刘景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于肾小管回吸收磷减少所致,血磷降低(<0.97 mmol/L),钙磷乘积<30,骨质不易钙化。本病不易早期发现,在佝偻病长期治疗无效时考虑本病。2000年我科收治1例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儿,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例简介 女,2岁。发现“O”形腿1年余,肌内注射维生素D3,长期口服钙剂,效果差。入院时T 3 7.2℃、P 90次/min、 R 30次/min,体重10 kg,营养一般,毛发稀疏,方颅,手、脚镯征阳性,肋骨串珠,鸡胸,双下肢呈“O”形。X线示双侧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干骺端增宽,边缘呈毛刷状改变,钙化带模糊,骨骺板增宽,骨骺部分边缘毛糙不齐。血磷0 .6 mmol/L,碱性磷酸酶1 158 U/L,血钙2.47 mmol/L,诊断为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口服补磷合剂(含磷酸盐)、罗钙全(含维生素D),经过8个月规律用药,该患儿佝偻病症状消失,血磷基本正常。2 护理2.1 指导正确用药 ①维持血磷浓度在0.97 mmol/L以上,口服补磷合剂,10 ml/次,5次/d,有利于骨的钙化,维持正常的生长速率。服用补磷合剂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一般较轻,可在饭后、睡前给药,以减轻胃肠道反应。长期规律用药时,若血磷浓度不易达到正常范围,出现中毒症状或病情无好转,停用罗钙全或剂量减半,并加大补磷合剂用量(20 ml/次),可促进本病痊愈。如X线片示干骺端已愈合,罗钙全用量可减半,以防止骨骺软化。②口服罗钙全 30~40 ng/(kg·d),1次/d。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有无中毒症状(如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口渴、表情淡漠、呕吐、吸吮无力、皮肤弹性减低、四肢肌张力减低、发热等)。若出现中毒症状,立即停药。③该病是由于肾小管回吸收磷减少所致,因此,需要终生服用磷酸盐。本例患儿曾中断服用,佝偻病症状重新出现,服药后好转。
作者:任香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993年,我院手术室与上海医疗器械厂共同设计了改良悬吊拉钩,应用于3 342例肝胆手术病人,效果甚好。介绍如下。1 材料与制作 改良悬吊拉钩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由直角支撑杆和拉钩两部分组成(见图1)。直角支撑杆厚0.6 cm,垂直部分长55 cm,水平部分长19 cm,其上装有4节卡槽。拉钩有固定卡扣、螺旋器、制动活塞、钢丝、钩叶五部分。2 使用方法 病人取仰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铺单,取肋缘下斜切口,进腹探查后,选定需要暴露的手术野,以盐水纱垫保护切口。将直角支撑杆的垂直部插入手术台一侧的固定器上,调节高度及牵拉方向,旋紧固定器;将固定卡扣卡入直角支撑杆水平部的相应卡槽内,钩叶深入切口,根据手术视野的需要和切除范围的大小调节钢丝松紧度及卡扣位置。使用时用力适当,切勿过度、过长时间牵拉,以免组织压迫性坏死。术毕将拉钩清洁后高压灭菌备用。
作者:张平;程月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护士长是医院基层科室护理工作的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在病房组织管理和业务管理中起主导作用,其管理水平、业务能力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因此护士长工作至关重要。笔者认为营造学习型护理单元是锻炼护士长工作能力的好方法。1 学习型护理单元的概念 学习型护理单元是以护理单元为单位,由若干名护理人员组成的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 80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提出的。这一管理科学新理论在欧美企业界广泛应用,并取得很大成功[1]。“学习”是组织成员对环境、竞争者和组织本身的各种情况的分析、探索和交流过程。它与传统的学习含义不同,不仅是指知识、信息的获取,更重要的是指提高自身能力,对变化的环境作出有效的应变。学习可分为组织学习和个人学习。个人学习是指学习者对所处部门的结构、目标、现存问题和未来发展所进行的思考和分析;组织学习是指在大量个人学习的基础上,围绕某些特定专题,在一定范围内展开并受到某种指导的学习活动。后者是一种有计划、全组织规模的重新思考[2]。
作者:惠蓉;赵丽;洪翔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对产程的影响,将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行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和对照组(正常分娩)各5 0例,观察两组产妇的总产程及第一产程时间,活跃期宫口扩张速率和胎头下降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及第一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宫口扩张和胎头下降速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快(均P<0.01),表明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同时能明显促进产程进展。
作者:韩艳梅;安红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对1999年9月至2000年6月在我院实习的31名大专生撰写的综述进行分析,结果在综述撰写的规范性方面,无工作经历的大专生与有工作经历的大专生相比,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先进性、实用性、深刻性方面,两者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出在大专生实习期间进行护理综述的撰写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大专生尤其是有工作经历者书写规范性和逻辑思维的训练应为专科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作者:蒋红;许颖;黄文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探讨糖尿病病人对糖尿病足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58例糖尿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0.4% 的病人懂得足部护理;而坚持足部主动护理的病人仅占13.3% ;81.0% 以上的病人希望接受糖尿病足各方面的健康指导,以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并将电话咨询和建立良好医护患关系作为获得健康知识的首选。提出早期开展预见性护理,建立一支由专科医师-护士-营养师-药师-康复师组成的教育队伍,加大糖尿病足知识宣传力度,形成有效的健康教育网是满足糖尿病足健康教育需求行之有效的办法。
作者:甘俊丽;谭艺真;李媛;叶赛娟;张雪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癌因性疲乏是癌症病人的主要症状之一。约75%~90% 接受化疗的病人有癌因性疲乏[1,2]。1997年12月至1999年12月,我科对66例胃、大肠癌化疗所致癌因性疲乏应用生保灵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6例中男48例、女18例,年龄32~71岁,平均52.8岁。其中胃癌46例,大肠癌20例。根治性手术52例,姑息性手术10例,未行手术4例。均接受化疗,胃癌用AMF方案,大肠癌用CF加FUDR方案,每21 d为1个疗程,完成2~4个疗程。化疗后3~10 d病人出现癌因性疲乏;中医辨证为心脾两虚型,临床表现心悸37例,失眠多梦33例,纳差厌食66例,食后腹胀40例,大便溏烂38例。1.2 治疗方法 66例病人在化疗后出现癌因性疲乏症状即开始服用生保灵胶囊(杭州澳医保灵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日2次,每次2粒,20 d为1个疗程,全部病例均服用2个疗程。
作者:郑苏凤;李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且无刺激的预防褥疮方法,将长期卧床的急性脑血管病病人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红花芍药复方提取液经直流电离子导入褥疮的好发部位,1次/d,每次20 min,同时辅以常规护理翻身;对照组采用常规翻身加局部50%红花乙醇按摩,2次/d,每次20 min。15 d 内动态观察全身皮肤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褥疮发生人数分别为29例(29%)、4例(4%) ,两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提示红花芍药复方液直流电离子导入可明显减少褥疮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刘秋梅;舒秀敏;李钢;刘辉;甘小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股静脉穿刺是新生儿科常用的操作方法。传统以股动脉搏动点内侧0.5 cm处为穿刺点,但由于新生儿血管细,股动脉搏动不明显,抽血成功率低,且容易污染。1997~2000年,我科采用划线法(改良法)对199例患儿进行股静脉穿刺,成功率高,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儿199例,男116例,女83例,年龄1~28 d。188例一次穿刺抽血成功,成功率94.47% ,11例失败。未出现感染情况。 患儿取仰卧位,穿刺侧大腿外旋、外展,与身体纵轴成45°,臀下垫一薄垫,屈膝呈蛙腿状卧位。从脐部引一条直线垂直于腹股沟,垂直交叉点即为穿刺点,常规消毒行股静脉穿刺抽血。2 讨论 股静脉为静脉向上的延续,行经股三角,至股三角上部位于股动脉内侧,而股三角上界为腹股沟韧带[1],患儿取屈膝呈蛙腿状卧位时,股骨头在深层将股静脉托起,此时从脐部引垂直于腹股沟的连线,其垂直交叉点正是股静脉走行的解剖位置。 传统的穿刺部位以股动脉搏动点内侧0.5 cm处作标志,采血进针点依操作者的感觉来确定,由于感觉、经验不同,且新生儿股动脉搏动不明显,因而穿刺位置误差大,采血成功率低。用划线法确定股静脉穿刺点,能将穿刺点定位于一个误差小范围,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作者:谢俐萍;彭丽华;冯琼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探讨住院病人对探视、陪护的实际需求及心理状况,对600例住院病人进行陪人需求、需陪人种类、对陪护的感受及探视方式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发现住院病人对陪护的需求远远大于“三甲”医院≤8%的管理要求。结果表明,陪护对病人的作用除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外,给病人心理感情支持、满足其心理需要是医护人员及护工不可替代的。提示对住院病人留陪护≤8%的管理要求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冯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