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筠;滕本秀;汤玉霞
1 病历介绍 病人,28岁。停经2个多月,下腹阵痛4 h伴阴道流血3 h,1999年11月29日8∶00突然出现下腹部持续性疼痛,无肛门坠胀感,伴恶心、呕吐1次,9∶00出现阴道大量流血,如流水状,色鲜红,有血块,无晕厥,即来我院门诊就诊。B超检查示:宫颈妊娠。入院时体检:体温36℃,脉搏8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90/6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醒,急性痛苦面容,腹部平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着色、前倾、饱满,增大如孕3个多月,宫颈口未见活动性出血,后穹窿无饱胀感,无压痛,双附件正常。实验室检查:尿HCG阳性。诊断为宫颈妊娠。给予甲氨蝶呤20 mg宫颈口注入,1次/d,5 d一疗程;在B超下行甲氨蝶呤20 mg宫颈口注入胚囊1次,口服米菲司酮100 mg,每12 h 1次, 5 d一疗程;氟脲嘧啶1 250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6~8 h滴完,5 d一疗程,以杀死胚胎;用青霉素钠及丁胺卡那静脉滴注,预防感染。治疗5 d后,病人一般情况好,仍有阴道流血,色暗红,少于月经量。行B超检查提示:宫颈腔增宽,内见一个不规则混合性稍强回声光团,大小约6.8 cm×6.2 cm,光团内未见胚芽及胎心搏动。于12月7日8∶00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清宫术,取出组织物30 g,失血200 ml,术程顺利。术后给予填塞止血纱条,继续抗感染治疗。48 h取出纱条后未见宫颈口活动性出血,阴道流血少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血β-HCG 31 U/L,尿HCG阴性,血、尿常规正常,生化全套正常,B超提示宫颈管明显增大,住院治疗22 d出院。
作者:周爱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唯一有效方法,2000年4月,我院成功施行1例心脏移植手术,护理体会如下。1 病例介绍 病人,女,43岁,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Ⅳ级,于4月5日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术后采用免疫抑制剂、抗生素、血管活性药物、利尿药、静脉营养等多种治疗方法,1个月内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律齐,心率80~120次/min;血压98~135/60~90 mmHg(1 mmHg=0.133 kPa);呼吸16~24次/min,血氧饱和度0.94~0.96;体温35.7~36.8℃;肾功能、血生化、血常规、血气分析等各项监测指标恢复正常。病人未出现急性排斥反应、感染、左心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住院3个月出院。出院后病人生活自理,至今仍存活。
作者:杨淑玲;赵志荣;杨晓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外科较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常采用全麻下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其治疗过程复杂,病人需住院2~3次,费用高。1998年12月我院自行研制的新型调节式外固定支具(简称支具,专利号:ZL98221871.0),克服了以上缺点,病人就诊后不需住院、手术,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1 材料与制作 采用4 mm厚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取患儿腰围(45 cm)、大腿及小腿周径的大值(32、19 cm)及小值(25、15 cm)、蛙式位双膝关节顶点的横距(46 cm)为制作参数,通过烘箱加热、塑形,内部用3 mm厚硬质海绵做内衬,制成适应不同年龄及体型患儿的支具(含套形围腰、紧固带、海绵内衬、万向节、上腿套、下腿套);支具开口位于前方,两侧有多个翻转式纽扣,起固定作用,同时可调节其松紧度,腰围及双侧腿套用万向节连接,万向节用不锈钢制作,在腹部及双膝关节处均有护垫,支具上附有多个直径为1 cm的小孔(见图1、2)。
作者:马洪荣;刘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8年5月至1999年4月,我科采用思密达治疗口腔溃疡患儿5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组50例,治疗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3岁;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1~4岁。两组患儿的病情、年龄,溃疡深浅度、面积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患儿均予对症治疗(不用抗生素)。治疗组于漱口后用思密达粉涂口腔溃疡处,5~6次/d;对照组于漱口后涂锡类散,5~6次/d。 疗效标准:用药2 d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口腔溃疡愈合为显效;用药3 d内临床症状消失,口腔溃疡基本愈合为有效;用药5 d症状无缓解或加重,口腔溃疡无好转为无效。2 结果 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29例,无效2例,有效率96.0%;用药时间短1 d,长5 d,平均2.34 d。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27例,无效15例,有效率70.0%;用药时间短2 d,长7 d,平均4.36 d。两组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χ2=11.98,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提示思密达治疗口腔溃疡效果明显优于锡类散。3 讨论 思密达(法国博福-益普生制药集团生产)有效成分是双面体蒙脱石,呈层纹状,是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对粘膜屏障有很强覆盖能力,对病毒、细菌有较强的吸附和抑制作用,用于口腔溃疡可减轻炎症反应,使粘膜水肿消退,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盛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小儿甲状腺舌管囊肿及瘘管是胚胎期甲状腺舌管闭合不全而形成的先天性发育异常,表现颈部正中部位发生囊肿或瘘管[1]。我院1997~1999年对31例甲状腺舌管囊肿及瘘管患儿进行手术治疗,予以精心护理,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 31例中,男16例、女15例,1~3岁15例,~7岁13例,~14岁3例。本组病例均在基础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施行瘘管切除术,术毕放置橡皮引流条1根。术后29例一次手术成功;2例复发(舌骨中段未切除及瘘管切除不全所致),再次行舌瘘管切除术,术后均顺利康复,1年内随访无复发。
作者:郭发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全程优质服务,满足病人不同层次的需求,解除病人家属后顾之忧,我院于2000年1月开始为住院病人提供陪护服务,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现将陪护的提供与管理方法介绍如下。1 方法 陪护人员由护理服务中心负责,隶属护理部管理。统一制订陪护人员职责、收费标准、陪护工作制度。招收人员由护理部组织培训。1.1 陪护的招聘 将招聘条件以广告的形式在报纸上进行宣传,要求身体健康,年龄<45岁,初中文化程度,男、女均可;应聘者持介绍信、户口、身份证、近期健康体检证明,在护理服务中心报名。
作者:毕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子宫颈糜烂是慢性子宫颈炎中常见的局部特征,由于宫颈长期浸于刺激性分泌物中,鳞状上皮脱落引起。常表现为白带的量、颜色、性质及气味的改变,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疾病。我科1998年10月至2000年12月采用微波治疗子宫颈糜烂162例,取得良好效果。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62例,均已婚,年龄25~40岁。其中轻度宫颈糜烂62例,中度68例,重度32例。盆腔检查正常,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均在Ⅱ级以下,排除早期子宫颈癌及宫颈结核。1.2 治疗方法 采用METI-IVC多功能微波治疗仪(南京市新技术研究所生产),调节微波输出功率为50 W,病人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口,以窥阴器暴露宫颈,用碘酊、乙醇消毒宫颈,根据糜烂程度,用脚踏开关控制微波辐射时间(<3 s),将辐射器接触糜烂面使之完全凝固,直到呈白色,范围超过糜烂面0.5 cm。术后创面涂红霉素眼膏。
作者:杨秋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窒息是指食物、痰液等异物滞留在食管、气管或支气管,阻塞呼吸道而引起呼吸困难或发绀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是住院精神病病人常见的危险急症。有关文献报告,噎食窒息死亡占精神药物治疗死亡的27.9%[1]。因此,加强对此病的观察、急救、护理尤为重要。1988~1999年我院住院精神病病人发生急性异物窒息13例,现对其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1 临床资料 13例中,男11例、女2例,年龄22~65岁,平均(40.5±10.9)岁。其中精神分裂症10例,情感性障碍3例;合并肺部感染2例,糖尿病3例。急性窒息的异物种类:馒头6例,米饭2例,呕吐物2例,饼干、苹果、痰液各1例。窒息前服用药物:氯丙嗪5例,奋乃静2例,氟哌定醇4例,氯氮平、三氟拉嗪各1例。抢救成功10例,死亡3例。
作者:陈兆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Lambert-Eaton综合征又称癌性神经肌症,Schwartz-Bartter综合征即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该两型综合征主要继发于肺燕麦细胞型癌,而同时并发于1例病人则罕见,经光盘检索,国外仅有2例报道[1,2],国内尚未见报道。我院收治1例该症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淳;李柏;要冬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了降低重型破伤风病人的窒息率和死亡率,随机将88例重型破伤风病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行常规综合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行咽喉通气管通气。结果示观察组窒息发生率为15.6%,死亡率为6.7%;对照组分别为53.5%和32.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使用咽喉通气管通气可降低重型破伤风病人窒息率和死亡率。
作者:李春联;蔡玉莲;陈文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探讨脑梗死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选择10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对其认知能力采用四项智能量表测量,并进行分析。结果①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52.0%,随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②脑皮质梗死易导致认知障碍,与脑皮质下梗死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③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发生与文化水平、脑梗死次数、语言障碍及运动功能障碍有密切关系。提示早期对脑梗死所引起的认知障碍作出判断,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和训练,可减缓认知障碍的发展,对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毛海燕;孙雪梅;Sun Xuemei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了解护士对护理信息的利用情况,对30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0%以上的护理人员获取信息的途径为看教科书、阅读护理杂志、参加论文交流会及同事间交流,很少人利用检索刊物、联机检索、网上阅读等较先进的手段。提出加强信息教育,成立护士学习指导小组,重视护理学资料的收集、订购和整理,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信息意识及对护理信息的利用度。
作者:韩玉静;李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8年1月至2000年10月,我科采用呋塞米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12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41.9±13.6)岁。轻度4例,中度5例,重度3例;病程(11.9±9.9)年。均符合1992年12月全国第一届哮喘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呋塞米20 mg加生理盐水10 ml超声雾化吸入,2次/d,每次20 min。由定量雾化器(MDI)控制雾量,14 d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嘌呤类、抗胆碱类β2受体激动剂、类固醇类及其它非异性抗炎药物。 统计学处理:用t检验对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作显著性检验。 疗效判断标准[1]:①临床控制。哮喘症状完全缓解,即使偶有轻度发作不需用药即可缓解,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或大呼气流量(PEF)增加量>35%,或治疗后FEV1或PEF≥80%预计值。PEF昼夜波动率<20%。②显效。哮喘发作较治疗前明显减轻,FEV1或PEF增加25%~35%,或治疗后FEV1(或PEF)达到预计值的60%~79%,PEF昼夜波动率<20%,仍需用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③好转。哮喘症状有所减轻,FEV1或PEF增加15%~24%仍需用糖皮质激素和(或)支气管扩张剂。④无效。临床症状和FEV1或PEF测定值无改善或加重。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取股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并进行肺功能检查,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出FEV1(L)、FEV1%。
作者:岑玉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多弹头自动导航射频是一种治疗肝癌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及治疗后能实时用影像学手段进行观察,疗效确切等优点。我科1999年6月至2000年11月应用此项技术治疗肝癌29例(40例次),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9例中,男24例、女5例,年龄33~70岁,平均53.0岁。经B超或螺旋CT确诊,原发性肝癌22例,肝转移癌7例。肿瘤单发21例,直径2.5~12.0 cm;多发8例,直径1.2~4.8 cm,多个直径之和3.2~7.0 cm。29例病人共行40次多弹头射频治疗。治疗前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均在正常范围。1.2 方法 应用RF 2000射频发射机,在 B超引导下,确定肿瘤部位及穿刺点,将带有4~10枚细小电极的套管针“多弹头”经皮穿刺入肝脏的癌组织内,从套管针内“伞状”发射出数枚小电极,通过计算机自动导航系统控制,由初始能量 20 W 开始,视情况不同每2 min增加能量 10 W或 20 W,当组织固化到一定程度后,阻抗增加。同时能量下降并自动停止,完成1次治疗[1]。
作者:裴丽;严毓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及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整体护理水平,护理部自1998年开展年度护士“双十”评价,即在护理队伍中评出前10名和后10名,分别给予表彰、奖励和批评、处罚,体现“优胜劣汰”、“能者上、平者赶、庸者下”的竞争机制,使护理队伍中形成了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极大地促进了护理队伍的建设。
作者:李文秀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了配合医院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树立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管理意识,利用新观念、新技术替代不适应病人需求的服务模式和技术操作方法,开拓新思想、走出新路子,我院护理部于2000年1月根据区卫生局的要求,在护理人员中开展“新世纪护理创新系列活动”(以下简称“护理创新”),取得了初步成效,受到了病人及医院其他人员的好评。1 指导思想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象征,也是一个医院在竞争中赢得胜利和保持优势的可靠保证,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开展护理创新活动,可提高护士的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形成浓厚的学文化、讲科学、求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创新活动由单项创新转向综合创新,由个人创新带动科室创新、医院群体创新,终促进医院全面创新与进步。2 方法
作者:刘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提高不孕夫妇的妊娠率,对68对不孕夫妇采用单精子卵胞浆内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结果17对临床妊娠,成功率25.0% 。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严格遵医嘱准时、准量给药,术后严密观察卵子是否受精或有无异常受精,保胎预防流产,做好健康指导,按高危妊娠加强监测管理是提高妊娠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朱树香;魏玉兰;周卫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探讨床旁滤过输血不同滴速去除全血中WBC的效果,随机将60例输血病人分为A、B两组,分别以35、70 gtt/min滴速输血,检测血液滤过前后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变化及病人在输血中的临床反应。结果两组滤过后WBC计数均显著减少,与滤过前比较,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滤过后A组WBC平均含量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滤过对RBC、Hb无显著影响。提示床旁滤过输血能有效去除库存全血中的WBC;减慢滴速可提高WBC去除效果;对RBC、Hb无影响。但对血小板减少病人仍应慎用。
作者:王竹筠;滕本秀;汤玉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由于手术室工作繁重、紧张、无规律的特点,加上各种生理、心理、生物、理化因素的制约,使护士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对手术室各种潜在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1 影响因素1.1 理化因素1.1.1 各种气体及化学剂:手术室护士每日工作在低浓度挥发性化学消毒剂及残余吸入性麻醉药的环境中[1],长期接触吸入性麻醉药(如氨氟醚、氟醚、氧化亚氮)、挥发性化学消毒剂(如甲醛、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过敏性皮炎。吸入高浓度甲醛气体,对中枢神经有害,可导致肺水肿[2]。氧化亚氮还可致神经变性和畸胎、流产。
作者:程珊潘;更生;罗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了解护理人员对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过程中影响作用的认识,及心理卫生评定量表在临床护理和护理科研中的运用情况。自拟护理人员心理卫生相关问题评定问卷和护理人员使用心理卫生量表的范围、难点问卷,对227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科护理人员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及对心理卫生评定量表的了解、掌握和使用程度高于综合科护理人员(P<0.05),护理管理人员高于一般护理人员(P<0.05和P<0.01);护理人员使用心理卫生评定量表的主要范围是健康教育和评估病人,主要难点为缺乏相关资料和知识。提示有效地掌握和选择使用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是护理人员的薄弱环节,须加大学习和培训的力度,充分发挥心理卫生评定量表在临床护理和护理科研中的效用。
作者:冯怡;薛筷明;倪淑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