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起立床训练不良反应8例分析

赵力力;徐丹;程慈;童春梅

关键词:脊髓损伤, 脑外伤, 起立床训练
摘要:2000~2006年在我科行起立床训练患者108例,男83例,女25例;年龄13~83岁,平均52岁;病程11~93 d,平均40.5 d;损伤部位在颈髓8例,胸髓2例,腰髓5例,脑卒中65例,脑外伤28例;108例患者均在DKQ-Ⅲ型多功能康复治疗床上行站立训练,开始起立床为30°,停留3~5 min,适应后以每15°逐渐增高至70~80°,每天1次,20~30 min.
中国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类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物理治疗

    目的:观察综合物理治疗对不同类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临床疗效.方法:TMD患者74例,分为肌源性21例(A组);关节源性53例(B组),其中B1组25例,B2组28例.3组均给予超短波和超声波治疗,B2组并配合用氦氖激光治疗.结果:治疗20 d后,3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痊愈显效率比较A组>B2组>B1组(P<0.01、0.05).结论:肌源性TMD的治疗效果优于关节源性,加用氦氖激光治疗可增强关节源性TMD的疗效.

    作者:戴桂英;何怀;李莉;杨建;王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综合康复治疗颈源性头痛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颈源性头痛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手法、牵引和中药热敷等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更显著;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81.0%、98.3%与12.0%、77.5%,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能显著提高颈源性头痛患者的痛阈值及临床疗效.

    作者:崔改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高压氧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缺血再灌注72 h小鼠脑组织中细胞粘附分子(ICAM-1,VCAM-1)的表达及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220只,随机分为A、B、C、D 4组各55只,A、B组均为假手术组,C、D组制作为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B、C组即给予HBO治疗5次,术后2、9、21、45及69 h的5个时点,各组分别取10只小鼠经尾静脉注射2%伊文思兰(EB)后处死,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及比色法分别检测脑组织中ICAM-1、VCAM-1 mRNA的表达及EB的含量.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各时点C、D组小鼠EB渗出含量及ICAM-1、VCAM-1 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A、B组(P<0.01);C、D组间比较,C组ICAM-1 mRNA的表达及EB的含量均低于D组(P<0.01),VCAM-1 mRNA的表达变化不明显.A、B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HBO具有降低脑缺血再灌注72 h过程中细胞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从而对BBB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赵红;宋阳;奚卉;曹士信;陈学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神经阻滞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颈源性头痛患者30例,均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有顶枕部疼痛伴颈部僵硬不适加颈椎旁神经阻滞,颞部疼痛或闷胀不适加耳颞神经阻滞.结果:治疗4次后,30例患者头痛完全缓解15例、好转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1.2±1.6与8.0±1.0,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并配合局部针对性处理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石丽宏;邓海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女性妊娠期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体内微量元素的变化,为优生优育打下良好基础.方法:妊娠妇女216例(妊娠组),孕龄12~15周,正常未孕女性173例(未孕组),均分别测定2组体内的5种微量元素含量并做比较.结果:2组的钙含量比较差异无显性意义;铜元素含量妊娠组明显高于未孕组,铁、锌、镁含量明显低于未孕组(P<0.01).结论:女性妊娠后体内微量元素有明显的变化,应及时监测和补充.

    作者:王影;张华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哮喘控制测试量表与一秒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哮喘控制测试(ACT)量表与FEV1%的相关关系.方法:84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患者填写ACT量表和进行肺功能测试,其中59例经规范治疗(75±15)d后依嘱复诊并再次填写ACT量表和行肺功能测试,对前后2次所得数据以FEV1%结果排序,以FEV1%基础值按≤79%(组1)和≥80%(组2)分为2组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规范治疗前后,组1 FEV1、FEV1%、PEF、PEF%和ACT均显著低于组2(P<0.01),且ACT得分与FEV1%和PEF%结果高度一致;FEV1%均与FEV1、PEF、PEF%和ACT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ACT与评价支气管哮喘症状控制好坏的客观指标FEV1%和PEF%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尤其是ACT简单明了,问题高度浓缩且准确精炼,特别对缺乏肺功能检测设备的基层乡镇卫生院不失为一个简单易行且可信度高的评价工具.

    作者:李志平;黄建强;郭禹标;罗益锋;钟韵;周燕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关节制动对肌腱形态学和力学特性的影响

    关节制动是骨关节损伤后必要的治疗手段,由于组织的功能适应的特性,制动在保护受损组织的同时,也会对关节周围组织产生不利影响,造成关节韧带、关节囊和肌腱等组织的挛缩,并形成关节内外粘连,导致关节挛缩、强直而畸形.本文综述制动后关节周围肌腱形态学和力学特性改变.

    作者:汤小雨;马燕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微波辅助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136例

    2004年6月~2007年2月我科诊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36例(152耳),均符合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标准[1],男80例,女56例;年龄2~14岁,平均7.6岁;病程3 d~1年;检查外耳道干燥,鼓膜完整呈淡红色或琥珀色或有鼓室积液征;鼓膜活动度降低.

    作者:刘荆荣;张群;李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起立床训练不良反应8例分析

    2000~2006年在我科行起立床训练患者108例,男83例,女25例;年龄13~83岁,平均52岁;病程11~93 d,平均40.5 d;损伤部位在颈髓8例,胸髓2例,腰髓5例,脑卒中65例,脑外伤28例;108例患者均在DKQ-Ⅲ型多功能康复治疗床上行站立训练,开始起立床为30°,停留3~5 min,适应后以每15°逐渐增高至70~80°,每天1次,20~30 min.

    作者:赵力力;徐丹;程慈;童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青少年枕项线综合征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青少年枕项线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0例青少年枕项线综合征患者采用利多卡因、维生素B12及生理盐水混合液,行气管旁入路法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每日1次,双侧交替.结果:治疗10次后,20例患者中治愈13例,好转6例,无效1例,有效率达9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青少年枕项线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雁;赵枫林;刘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综合康复治疗周围性面瘫

    2001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收治周围性面瘫患者134例,均符合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1],单侧发病,男74例,女60例;年龄15~45岁81例,>45岁53例;左侧68例,右侧66例;病程3~>7 d;134例分为住院组66例和门诊组68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作者:邓绍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手法结合温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

    腰背肌筋膜炎患者60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标准[1],男36例,女24例;年龄14~64岁;病程15 d~7年;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作者:成守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不同时间强度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强度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37例,分为强化组17例和常规组20例,急性期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后,2组均给予针刺及肌电反馈治疗,同时进行康复训练.常规组每天训练时间40~45 min,每天1次;强化组则治疗时间延长至60~80 min,每天2次.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Fugl-Meyer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与常规组比较,强化组表现更显著(P<0.05).结论:强化康复训练对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詹霞;迟相林;郭兆荣;吴喜娟;董春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西酞普兰合并认知治疗对躯体化障碍患者的疗效及治疗依从性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合并认知治疗对躯体化障碍患者的疗效及依从性.方法:躯体化障碍患者10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均口服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配合认知治疗.在治疗前、治疗4周及6个月时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编躯体自觉症状严重度自我评估表评定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依从性.结果:2组治疗4周时及6个月时SAS、SDS、自编躯体自觉症状严重度自我评估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1);2组间比较,研究组各时点各项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西酞普兰合并认知治疗对躯体化障碍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的依从性均优于单用西酞普兰治疗的患者.

    作者:林英明;陈文泽;姜义彬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综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270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70例,均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标准[1],X线示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胫骨髁间隆突变尖,关节间隙变窄等,男121例,女149例;年龄45~82岁,平均57.7岁;病程2个月~25年;双膝92例,单膝178例;有外伤史62例,无外伤史108例.270例均采用综合疗法治疗.

    作者:王基萍;丛培军;王春叶;李吉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脑瘫患儿父母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脑瘫患儿父母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策略,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调查法对150例脑瘫患儿父母进行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结果:治疗原则和方法为患儿父母主要的需求项目;阅读健康教育手册和资料为希望的健康教育方式;电话咨询为家庭康复患儿父母希望得到健康知识的途径.结论:全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是促进脑瘫患儿与父母共同战胜疾病、有效配合医护人员、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

    作者:罗晓明;杨宏;马厚芝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新进展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髋关节活动障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1].在美国行THA的患者逐年增多[2],并且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THA患者需要进行合理的术后康复治疗[3].

    作者:方汉萍;杜杏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高中生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了解高中生睡眠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调查表对1000例高中生的问卷调查进行评价.结果: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25份.925例中睡眠质量中及差的学生占68.6%.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学校性质,学习压力,人际交流问题,与家人和同学的矛盾等.男女性别、不同年级的学生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高中生的学习生活,合理安排时间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可促进同学、家长和老师间的沟通,是解决睡眠问题的关键.

    作者:尤琪;严薇荣;许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假性球麻痹后不同时间针刺风池穴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假性球麻痹患者病程不同时期针刺的疗效.方法:240例假性球麻痹患者根据发病的不同时期给予针刺风池穴治疗,治疗前后按洼田氏饮水试验标准评分.结果:240例中发病<10 d的患者针刺治疗有效率达100%,>10~30 d有效率97%,>1~3月有效率83%,>3~6月有效率77%.结论:针刺风池穴治疗假性球麻痹各时期均有疗效,但早期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晚期(P<0.05).

    作者:叶飞;董军立;席刚明;岳炫烨;周少华;庄凤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对梭曼中毒兔血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UBIO)治疗家兔梭曼急性中毒的机理.方法:100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各20只,正常组作为正常对照;中毒组、常规组、UBIO组及复合组制成梭曼中毒动物模型,常规组给予常规解毒治疗;UBIO组采用UBIO治疗;复合组常规与UBIO综合治疗.均连续观察14 d后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及谷胱甘肽硫转移(GST)活性.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它各组梭曼中毒后,血清中SOD、GSH-Px、GR及GST活性明显下降,而CAT活性明显升高(P<0.05);UBIO组和复合组血清中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中毒组(P<0.05).结论:家兔梭曼急性中毒后可伴有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因而有明显的自由基损伤,UBIO可明显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可以应用于梭曼中毒的辅助治疗.

    作者:张献清;张晓迪;穆士杰;梁欣;夏爱军;刘瑞;海春旭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中国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