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梅珍;陈凤香;谌章庆;邹声泉
目的:探讨影响脊柱转移癌脊髓功能恢复的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脊柱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162例患者经治疗后疼痛有不同程度缓解;肌力明显改善127例(78.40%),无改善35例(21.60%);162例患者排便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影响脊柱转移癌患者脊髓功能恢复因素主要是病程长短,脊髓受压迫程度,转移病灶数量,患者体质情况,康复治疗初次的时间、质量及心理状况.
作者:杨志雄;廖思海;吴华;黄杰;王振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康复医疗、定期复查和长期指导的疗效.方法:125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96例依照冠心病预防康复要求,包括临床治疗、控制冠心病危害因素、卫生宣教及心理疏导、改变不合理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运动治疗等预防康复医疗措施,长期给予指导治疗,定期复查.对照组29例按照常规方法治疗,不定期门诊随诊.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的恢复与稳定、并发症的治疗、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减少再梗死及死亡、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冠心病康复医疗、长期指导及定期复查对改善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疾病状况、身体活动能力、心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心脏事件和死亡有着更好的医疗效果.
作者:陈启华;叶国鸿;罗发强;程木带;车京霞;卢燕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医院内的康复工作是通过多种康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合作工作组(team)来进行的.这一模式自诞生以来一直是康复医学的核心策略[1].在康复医学实践中十分强调团队工作(team work),并将其作为康复医学的一大特色.
作者:张芳权;李勇;王锦;徐雪荔;刘叶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肩周炎患者77例,分为2组,手法组45例和体操组32例,手法组采用穴位按压及关节运动手法治疗,体操组采用医疗体操为主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肩关节活动度的评定.结果:手法组治愈率明显高于体操组(P<0.001).结论:手法治疗肩周炎能使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疼痛消失,痊愈率高.
作者:裴生平;夏燕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探讨帕金森病(PD)发病机制.方法:脑立体定位注射LPS入大鼠脑黑质后,采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不同剂量LPS和5μg LPS注射后不同时间点黑质DA能神经元的损伤状况.结果:0.1~10μg LPS注射后14 d,导致TH+细胞数下降分别为5%、15%、20%、45%、96%和99%;5μg LPS注射后与对照组相比,TH+细胞数3 d后开始下降,14 d明显减少,仅为5%,30 d后基本消失.结论:LPS能诱导黑质DA能神经元变性,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作者:黎钢;孙圣刚;曹学兵;钟建新;童萼塘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观察雌激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取沙土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B组)、卵巢切除的脑缺血再灌注组(C组)、卵巢切除后给予苯甲酸雌二醇治疗的脑缺血再灌注组(D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复制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术后12 h处死动物取材,测定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B组和D组SOD活性高于C组;MDA含量低于C组.结论:雌激素可以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时自由基的产生,从而提供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王红兵;王赣江;孙丽华;李丽;李明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探讨拔甲与激光联合治疗嵌甲-甲沟炎的临床效果.方法:504例嵌甲-甲沟炎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拔甲后用30 W CO2超脉冲外科激光汽化破坏甲基质,随访观察2~3年.结果: 504例患者治疗后10~15 d患指伤口愈合,≥3个月新甲长出.跟踪随访 2~3年,无甲沟炎复发患者,新指甲外形无嵌插.结论: 激光治疗嵌甲-甲沟炎基本能起到根治作用,而且疗程短、痛苦少、花费少,是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吴梅珍;陈凤香;谌章庆;邹声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如何规范化应用A型肉毒毒素(BTX-A)局部注射治疗面肌痉挛、各型头颈部的肌张力障碍,以提高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肌电图监测下对59例肌痉挛性疾病患者采用BTX-A局部多点注射痉挛肌肉,并治疗前后对照.结果:面肌痉挛36例,睑痉挛13例,Meige综合征(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不全综合征)3例,痉挛性斜颈7例,治疗3~5 d起效,肌痉挛症状缓解时间平均3~4个月.总有效率93.2%.结论:该疗法安全、有效,副作用轻微且可逆,可作为面肌痉挛及各型头颈部肌张力障碍的首选治疗,但一定要规范化.
作者:胡晓晴;李志军;李倩华;郭秋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本世纪中国即将步入老年社会,社会老龄化引起的人体脏器功能衰退及多种增龄性疾病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代谢性骨病由于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广受关注,而作为其诱发因素的老年骨骼肌减少症尚未受到足够重视.如何面对老龄化对骨骼肌的影响,全面认识并充分研究老年骨骼肌减少症及其防治手段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对近年来老年骨骼肌减少症的发病、病理及诊疗手段做一全面回顾.
作者:张宏;严隽陶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早期安装假肢后配合针灸、蜡疗、心理治疗对幻肢痛的疗效.方法:12例患者在安装假肢进行功能训练的同时进行针灸、蜡疗和心理安慰疗法.结果: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结论:在早期安装假肢并进行功能训练的同时,配合针灸、蜡疗、心理疗法可有效改善幻肢痛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胡向坤;辛玲;孙爱丽;王瑞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顽固性跟痛症40例44足,男26例,女14例;年龄20~64岁,平均41.6岁;患者均有长期慢性足跟部疼痛、酸痛、钝痛等,传统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病程>6个月.治疗采用手术与康复治疗.①手术:钻孔减压术,局部麻醉,在跟骨外侧足底上2横指处作一长约4 cm直切口,直达骨膜,用φ3.5 mm钻头平行钻孔6个,钻头垂直进入,钻透对侧骨皮质;筋膜松解术,连续硬脊膜外麻醉后,在跟骨内侧足底上1横指处作长约5cm直切口,逐层进入,仔细切断跟骨跖面的跖筋膜或再在跟骨结节上端用φ3.5mm钻头钻孔2个,均填塞引流条.
作者:吴富章;郭涛;洪星;蔡靖宇;郑华龙;张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三七提取物血塞通加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的疗效.方法:2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100例采用血塞通200 mg加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500 ml静脉滴注,生命体征稳定即采用易化技术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100例按传统方法治疗.2组治疗前后均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疗效,Brunnstrom和Barthel等评定偏瘫功能恢复.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药三七提取物血塞通加早期康复是脑梗死急性期治疗的优选方法.
作者:曾凡钧;陈宗华;陈怡;杨先哲;蒋庆华;蔡永芳;牟志伟;王桂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老年前列腺电汽化术(TUEVP)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意义及主要对策.方法:321例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TUEVP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并在术前和术后3、6、9及12个月时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生存质量(QOL)评分和剩余尿(RU)测定,综合评价TUEVP疗效.结果:手术后第3、6、9及12个月时,患者IPSS评分、QOL评分和RU值均较手术前有显著改善(P<0.01),仅1例在拔管后出现短暂尿失禁.结论:TUEVP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是TUEVP手术的重要辅助手段.
作者:周菊珍;何玮;黄本荣;刘育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颈椎病针刀治疗后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348例颈椎病患者针刀治疗前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卫生宣教工作,治疗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治疗后让患者保持正确体位,颈部围领制动,认真指导康复训练,预防复发.结果:34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7%.结论:针刀结合康复护理指导可提高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
作者:陈淑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治疗对临床有心绞痛症状而冠状动脉造影轻度狭窄伴高胆固醇血症老年患者冠脉血流储备(CFR)的影响.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18例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轻度狭窄伴高胆固醇血症老年患者,采用普伐他汀调脂治疗6个月后进行治疗前后CFR比较,并与20例健康老年血浆胆固醇正常者(对照组)比较.结果:18例患者经过6个月治疗后,血浆总胆固醇(TC)由6.84±0.85 mmol/L降至5.29±0.82 mmol/L(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由4.22±0.73 mmol/L降至3.43±0.82 mmol/L(P<0.001),CFR由治疗前3.33±0.71 mmol/L升至3.86±0.83 mmol/L(P<0.01).TC及LDL-C与CFR呈负相关关系(r=-0.43及-0.46,P<0.05).结论:普伐他汀调脂治疗可以改善心绞痛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患者的冠状动脉微循环,提高CFR.
作者:陈学林;柯琴梅;刘承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综合性康复治疗对颅脑外伤恢复的作用.方法:14例颅脑外伤患者除一般常规神经外科治疗外,采用康复训练、高压氧和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GCS、FMA、Barthel及Sheikh评定,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14例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后,GCS、FMA、Barthel及Sheikh评定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综合性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何镜清;潘翠环;黄振新;罗仁浩;朱世强;黄文辉;叶彤;万新炉;黄怡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高压氧配合常规药物治疗)及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通过对不同时期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多普勒超声仪(TCD)及血液流变学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示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均明显降低(P<0.01),SPECT及TCD均示脑缺血病灶有不同程度改善;而对照组血液流变学、SPECT、TCD改善均不明显.结论: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胡法富;张景丽;方锋;耿辉;常建军;杨茂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临床以腰腿痛为症状而致误诊的病例并总结误诊教训.方法:对28例转移癌、骨肿瘤、结核、骨髓炎及其它疾病误诊为腰腿痛的患者进行病种归类,从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思维方法、临床经验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8例误诊病历中肿瘤16例占59%,感染6例占22%,肿瘤和感染是造成腰腿痛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误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接诊时不仔细、经验不足、思维方法偏差是主要的.康复科医生应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良好的思维方法.
作者:赵力力;刘占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三磷酸胞苷二钠(CTP)和易化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常规组44例和CTP组44例,常规组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为主;CTP组静脉滴注CTP,并配合易化技术.以免疫放射法监测患者的血清NSE水平.结果:在治疗后15及30 d CTP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常规组显著降低,2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血清NSE从治疗后7 d开始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TP和易化技术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水平,提示CTP是一种优良的神经元保护剂,同时应重视早期康复治疗.
作者:李庭毅;邓玲;郑晓清;黄诚刚;余沛成;唐国骅;李梦妮;陈晓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加中频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早期患者60例,分为2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Bobath康复训练技术,观察组同时配合中频电刺激.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和Barthel评分.结果:观察组ADL 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加中频电刺激有助于患者ADL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作者:尹虹;田玉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