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司匹林致雷耶氏综合征机制与预防

贺玉芬;闫俊贤;安慧艳

关键词:阿司匹林, 综合, 机制, 发病, 儿科医院, 澳大利亚, 婴幼儿, 国内外, 医生, 成人, 病理
摘要:雷耶氏综合征是1963年澳大利亚一所儿科医院的病理医生Reye等首次报道的,国内外近年来研究发现以婴幼儿发病多见,未见成人发病报告.
包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甲状腺亢进性心脏病36例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甲亢性心脏病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特点,总结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 对本院36例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甲亢性心脏病中男13例,女23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心悸、胸闷、气促症状28例.各种心律失常30例,心力衰竭27例.心绞痛发作5例结论: 甲亢性心脏病治疗的关键是明确诊断,治疗原发病,其诊断的重点是排除心血管性疾病或其它心肌病并发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作者:于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止痛消炎软膏在化脓性伤口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止痛消炎软膏外敷对16例化旅性伤口的治疗效果.方法: 化脓性伤口选用双氧水或者直接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将止痛消炎软膏温热软化调匀后涂于伤口.结果: 24小时后取下敷贴,在敷贴内可见大量坏死腐烂的组织、痂皮,脓性分泌物随软膏溶解脱落,经过多次换药,长出新鲜肉芽组织.结论: 止痛消炎软膏能有效地促进肉芽组织及上皮的生长,加速伤口的愈合,操作方便,减轻疼痛,病人容易接受.

    作者:莫少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胆囊癌9例分析

    目的: 我科自2005年5月-2007年6月共随访胆囊手术患者215例,分析漏诊、误诊原因,提高胆囊癌诊断率.方法: 观察215圳胆囊手术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声像图特点并与手术及病理时照,证实为胆囊癌9例,占胆囊手术的4.1%,结果: 在9例胆囊癌中,超声诊断为胆囊癌的仅为3例.漏诊6例,诊断准确卒为33.3%.结论: 由此可见.超声诊断胆囊癌并不理想,有很大局限性.

    作者:王俊娥;杨文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吸人性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措施.方法: 通过对7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吸入性肺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持续昏迷,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高颅压所致频繁呕吐;颅底骨折脑脊液口鼻漏大量血液误吸;头面部严重受损;醉酒后脑外伤误吸;全麻手术后都可造成吸入性肺炎.结论: 伤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血性液、胃内容物;加强气道护理;头面部伤口及时处理,加强口腔护理;鼻饲时防止误吸发生,对吸入性肺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黄凤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纳络酮的临床应用

    目的: 综述纳洛酮的临床应用,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国内有关纳洛酮的临床应用文献报道进行总结.结果: 纳络酮在治疗各种休克,各种急性中毒,心、肺、脑复苏,颅脑损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肺性脑病,脑出血等方面具有实用价值.结论: 纳络酮在治疗各种休克,各种急性中毒,心、肺、脑复苏,颅脑损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肺性脑痛,脑出血等疾病方面值得推广.

    作者:秦洁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竹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6周.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BPRS总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临床疗效,阿立哌唑组有效率93.33%,显效率90%;利培酮组有效率96.67%,显效率93.3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利培酮组相当,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近,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当,在EPS和体重增加方面,阿立哌唑优于利培酮.

    作者:李代秀;陈波;丁静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竭粉治疗褥疮的观察

    目的: 探讨血竭粉治疗褥疮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分组对照.对30例褥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 使用血竭粉外敷治疗褥疮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方法.使病人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痛若.结论: 褥疮患者使用血竭粉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桂琴;刘晓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 评价影像学检查对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22例均摄了平片,CT检查8例、MRI检查5例、DSA检查1例.结果: 2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发生于长管状骨16例,脊柱3例,骨盆2例,跖骨1例.平片和CT多表现为偏心膨胀性骨破坏,CT常可显示骨性分隔及液一液平面.MRI检查多表现为多囊长T1、长T2信号特点,CT和MRI检查13例中有4例出现液一液平面.DSA表现实质期可见中等量肿瘤染色.结论: 动脉瘤样骨囊肿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CT特剐是MRI对动脉瘤样骨囊肿诊断较平片有优势,综合影像学检查能提高动脉瘤样骨囊肿诊断符合率.

    作者:常进勇;滕云;马润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输血站业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对采供血机构的管理越来越规范.献血者资料及其他业务资料是血站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血站业务资料必须按规范化要求统一归档.它的安全性关系到血站的生存与发展.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档案得到更好地开发利用.

    作者:张治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谈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及护理体会

    产妇分娩后发生尿潴留是产科常见症状,临床上有时并不为医护人员所重视,尿潴留给产妇带来很大的痛苦,甚至导致严重并发症,如果医护人员给予正确的观察,指导产妇及时排尿,解除尿潴留的原因,并发症完全可以避免.

    作者:贺芳;张桂梅;孙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2006~2008年我院眼科103例白内障合并糖尿痛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总结回顾103例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 通过术前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有效地指导术中配合,术后对术眼角膜伤口、眼压、视力、疼痛等严密观察,患者短期内恢复有用视力,效果满意.结论: 糖尿病患者手术后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加强此类患者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刘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L-OHP)联合氟尿嘧啶(5-Fu)和亚叶酸钙(CF)静脉滴注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85例晚期胃癌患者.第1天采用L-OHP100mg/m2,静脉滴注2h,CF200mg/m2.静脉滴注2h后(d1-5),5-Fu 500mg/m2静脉滴注,(d1-5).3周为1周期,每个病人接受2-4个周期.结果: 全组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28例,近期有效率50.5%.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Ⅰ°-Ⅱ°消化道反应及周围神经毒性等.结论: 奥沙利铂联系5-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适合年老体弱病人,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董宇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低分子右旋糖苷加丹参静脉滴注致过敏反应一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71岁.因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感染于2007年11月8日16:00入院,查体T39℃,P112次/分.

    作者:王争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米索前列醇致过敏性休克39例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计米索前列醇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米索前列醇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1994年1月-2008年7月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学期刊中有关米索前列醇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9例患者全部为女性、年龄范围在20-38岁:给药途径包括口服、舌下、阴道: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用药后30min内(占79.49%);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与原患疾病、药物用量无关.结论: 掌握米索前列醇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将有助于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魏晓晨;卜一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形势

    目的: 社区卫生服务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对世界卫生状况和有关社会经济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系统分析后提出的一个预示全球卫生服务发展方向的全新概念.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形势、特点、模式、方向等进行综述,目的在于了解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为完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依据.

    作者:曹宇环;时晓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手术治疗10例体会

    目的: 总结自发性食管破裂病人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发病12小时内手术3例;12-24小时内手术3例;48-72小时手术2例;发病72小时以上2例.食管破裂修补术8例;食管破裂修补加空肠造瘘术1例;食管切除、胃颈段食管吻合术1例.结果: 一期愈合7例;合并脓胸1例;术后食再发食管瘘1例;死亡1例.结论: 早期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一经确诊应争取手术治疗.

    作者:王占英;石长江;宋爱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结果: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存在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主要是领导重视不够,规章制度不健全,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欠缺,观念陈旧,防护意识浅薄,防护设施不全.结论: 加强领导,更新观念,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培训和管理,购置防护设备,对医院感染深入研究,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作者:张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PU)的治疗效果及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效果.方法: 对6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3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甲硝唑400mg,每日2次;阿莫西林1000mg,每日2次,饭前服用1周;对照组31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阿莫西林1000mg,每日2次,饭前服用1周;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0.9%、93.5%,差异无显著性(P>0.05);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9%、96.8%,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两组疗效相同,都具有疗程短、疗效高、依从性好的特点,但甲硝唑组费用低,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卢劲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阿司匹林致雷耶氏综合征机制与预防

    雷耶氏综合征是1963年澳大利亚一所儿科医院的病理医生Reye等首次报道的,国内外近年来研究发现以婴幼儿发病多见,未见成人发病报告.

    作者:贺玉芬;闫俊贤;安慧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胎儿宫内窘迫的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B型超声在诊断胎儿宫内窘迫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二维成象技术对胎儿心率、脐带、羊水等进行观察,并做出超声诊断.结果: 胎儿心率、胎动异常是判断胎儿有无缺氧及缺氧程序的重要指标;而脐带、羊水异常是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的主要原因,超声诊断与产后符合率99.5%.结论: 超声诊断胎儿宫内窘迫快捷、准确,为临床观察产程、选择生产方式和时机提供了依据,对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有实用价值.

    作者:李黎;王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包头医学杂志

包头医学杂志

主管:包头市卫生局

主办:包头市医学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