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华;叶国鸿;罗发强;程木带;车京霞
面瘫患者66例(观察组),男39例,女27例;年龄12-66岁;病情轻度28例,中度24例,重度14例.急性期患者(病程<7 d),口服强地松25 mg/日,晨起顿服,3 d后减至10 mg再连用3 d停药;病毒唑200 mg/日静脉滴注;口服Vit B1 20 mg/次,并肌注Vit B12 0.5 mg,2次/日;同时配合超短波,圆形电极8 cm×2并置于患侧茎乳孔区及太阳穴,微热量10 min后再并置于耳(以外耳道孔为中心)及口角与耳根之间的面颊区10 min;He-Ne激光分别照射医风(并牵正穴)、太阳、地仓,每穴8 min.恢复期(病程≥7 d),采用超短波,温热量15 min,然后采用北京产K8832-T型电脑多功能治疗仪,60号处方,载波频率4000 Hz,调制波频率1 Hz,通断比1∶1.选用3 cm电极双层滤纸浸湿后覆于电极表面,置耳前面神经干点,以1 cm电极依病情选择颏肌、上下口轮匝肌、上唇方肌、颧肌、上下眼轮匝肌及皱眉肌运动点,每点刺激5 min,15 d 1疗程,疗程间隔1周.另设对照组58例(2组间构成比相近).采用以上药物治疗.
作者:赵治明;王凭;徐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急症抢救(以下简称急救)是指对短时间内威胁人体生命安全的意外创伤和各种急症所采取的一种紧急医疗护理措施[1].在抢救过程中护理质量的优劣对于保证抢救的顺利进行,防止和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护生除了应掌握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外,还应熟悉掌握对常见病、多发病和危重患者的观察和应急处理能力.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院2000-2001年部分应届临床实习护生急救护理技术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讨论.为减少调查值的差异性,笔者仅统计由内科老师带教的护生急救技术教学情况.
作者:徐英;夏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四肢骨折后如何促进局部骨痂生长是康复期的主要问题.以往曾有单纯采用脉冲磁场或静磁场治疗促进骨折愈合取得一定效果的报道[1,2],本文在此实验的基础上[3,4],将此2种磁场同时应用并观察了其对骨痂生长的影响.
作者:吴珊鹏;林清泉;李懿;涂意辉;陈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993年以来笔者采用电针、颈椎牵引和椎旁神经阻滞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赵家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对腕管综合征的非手术治疗多采用石膏夹板固定和腕管内注射激素等方法;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行腕横韧带切断术.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疗效,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或缺点甚至后遗症.本研究用直流电碘离子导入与微波治疗腕管综合征66肢体,对其近期疗效进行对比观察.
作者:唐正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制定脑膜瘤术前术后的生存质量量表.方法参照WHOQOL-100及Karnofsky量表,通过指标筛选,终选择25个指标制定为生存质量量表.应用该量表测定147例脑膜瘤患者,并进行效度、信度和反应度评价.结果该量表25个指标包括生理、心理、独立性和日常活动能力等4个方面,①效度:r=0.8096,P=0.01;②信度:r=0.8685,P=0.0001,克朗巴赫系数α=0.9121,分半信度r=0.8283;③反应度:t检验t=4.552,P=0.0001.结论该量表具有满意的效度、信度和反应度,可应用于临床试验评价.
作者:陈坚;缪亦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紧张性头痛患者37例,男12例,女25例;年龄25-68岁,病程6个月-21年;患者均诉头颈项疼痛不适,尤以上颈段及头两侧额、枕部或颞部为甚,部分放射至肩背部,触诊时患处颈部肌肉紧张,乳突后(天柱穴处)有明显压痛.治疗采用扬刺疗法,主穴:天柱、风池;配穴:太阳、头维、率谷、百会、阳白、肩井及后溪,每次主穴必用,配穴取3-4穴.治疗时令患者侧卧位,头部垫枕,保持颈部舒展,在所选穴位上常规消毒后,用1.5寸毫针,在风池穴及明显压痛点各进一针,得气后,在压痛点的前后左右各刺一针,形如∷ *,方向略偏向天柱穴,得气后用G-8606Ⅱ型电针仪,接通扬刺的五针和风池穴上的毫针,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耐受为限,时间30 min,每天1次,5次1疗程.
作者:程继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近年随着医疗技术的长足进步,脑卒中抢救存活率逐步提高,但部分患者存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本文旨在探讨早期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效果.
作者:袁秀珠;邓医宇;向小珍;王丽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脑瘫患儿血骨钙素(BGP)、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的含量变化,分析它们与脑瘫病情、分型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7例脑瘫患儿和28例正常儿血清中的BGP、PTH、CT浓度.结果脑瘫组血清BGP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重度脑瘫患儿PTH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而CT则低于正常组(P<0.05);同时发现痉挛型脑瘫患儿PTH含量高于手足徐动型,而CT则低于手足徐动型(P<0.05).结论脑瘫患儿血清PTH、CT异常,其异常程度与脑瘫类型、病情轻重有关;血清BGP升高提示脑瘫患儿骨形成活跃.
作者:陈秀洁;孙彦波;柴国禄;路长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二级预防康复实施与长期指导的疗效.方法 207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1例,依照冠心病二级预防康复要求,包括临床治疗、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卫生宣教和运动治疗等,长期给予指导,定期复查;对照组46例,仍按照常规方法治疗,不定期随诊.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所患疾病的恢复与稳定、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减少心肌再梗死、减少死亡,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冠心病二级预防康复对改善冠心病患者疾病状况、身体活动能力、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减少死亡有着更好的医疗效果.
作者:陈启华;叶国鸿;罗发强;程木带;车京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病原菌的耐药性日益严重,临床上难治性的泌尿系统感染也日趋增多.我们收集了本院近2年半来尿培养中分离的532株细菌,对其致病菌谱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
作者:高红宇;陈茹;张文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儿麻后遗症脊柱侧凸是因脊柱肌肉瘫痪引起,当脊柱侧凸曲度>60°时可影响患者心肺功能,限制肢体活动,需行手术矫治[1].我们在临床上结合康复理论对31例儿麻后遗症脊柱侧弯需行手术矫治的患儿进行术前术后康复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缪昌杰;张辅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在下尿路功能障碍中较为常见,是诊断和治疗均较棘手的一组疾病.近年来随着尿动力学的广泛应用,临床认识水平、诊治方法及疗效有明显进步,以下就主要进步的部分进行介绍.
作者:宋波;李龙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8例,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并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男126例,女102例;年龄17-72岁;病程2 d-30年;L3-4椎间盘突出13例,L4-5104例,L5-S120例,L3-4、L4-510例,L4-5、L5-S176例,L3-4、L4-5、L5-S15例.228例患者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2组.①治疗组120例:采用湖北武汉康本龙生产HL-Y2型电运动康疗仪,电极为2个方形极板,分别于患者患椎两旁或患椎旁与患肢并置,根据病情需要选用1-2号处方,耐受量,每次20 min.同时采用腰椎牵引,采用湖北黄石市产的DKQ-Ⅲ型多功能康复牵引床,患者仰卧位,行骨盆牵引,牵引力从20 kg开始,逐渐增大,大相当于患者体重或增减10%为宜,时间10-40 min,2种治疗均10次1疗程.②对照组108例:腰牵引方法同上,后给予超短波治疗,采用上海医用电子仪器厂生产的CDB-Ⅰ超短波,220 V,中号电极腰腹部对置或与患肢并置,间隙2-4 cm,温热量15-20 min,每日1次.
作者:毕媛;蔡玲;陈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筛选并探讨中药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6-羟基多巴胺损毁制备的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进行PDⅠ、Ⅱ、Ⅲ号中药方剂,水溶性左旋多巴块和生理盐水灌胃治疗4周,并检测各组大鼠治疗后1、2、3、4周旋转行为;处死后测定各组右侧黑质相关指标.结果与其它组比较,PD Ⅰ号中药方剂可明显改善PD大鼠的旋转行为,显著提高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降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P<0.01),对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目无影响.结论 PD Ⅰ号中药方剂具有治疗实验性PD的功效.
作者:曹学兵;孙圣刚;刘红进;徐岩;杨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前已发现与尖锐湿疣(CA)相关的乳头状病毒(HPV)共有10多个型别,且在同一个患者身上可同时有多重型别的感染[1],虽然治疗该病的方法很多,如激光、冷冻及微波等,但不易彻底根治,且治愈后极易复发.我科1998-2000年,对尖锐湿疣患者分别采用电凝固术、电凝固术+疣体埋植术、电凝固术+疣体埋植术+药物免疫治疗,并对3种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
作者:刘圣凤;江飞舟;刘素芹;徐定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3个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方法采用以运动疗法、作业治疗及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12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临床随机对照性研究.结果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各评价1次Barthel指数,治疗组分别为6.22±4.28、16.00±3.79;对照组为6.16±4.97、11.68±4.54,2组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2组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2组间比较治疗组ADL恢复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康复治疗3个月对脑卒中患者的ADL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的依赖程度,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朱玉莲;胡永善;杨佩君;谢光柏;吴慧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颈和胸段脊髓(C4-T12)损伤(SCI)患者26例,无SCI患者18例.2组均系男性,无全身内科疾病或近期呼吸道感染史.根据吸烟与否分为4组:有吸烟史SCI组,包括四肢瘫痪7例,截瘫8例;无吸烟史SCI组,包括四肢瘫痪6例,截瘫5例;无SCI吸烟组和无SCI不吸烟组各9例.4组的年龄、SCI患者的受伤时间和各组的吸烟数量、身高、体重差异均无显著性.柠檬酸咳嗽阈值试验的气溶药物倍增浓度范围为62.5 mmol-2 mol直至发生咳嗽.药物浓度递增时间间隔>5 min,柠檬酸咳嗽阈为患者在3 min内发生2次咳嗽的气雾剂的药物浓度.咳嗽通过与受试者乳头连接的听诊仪和捆绑于肋弓的气压带观察呼吸音的突然变化和胸壁运动加以识别,同时以呼吸仪测量受试者的用力肺活量和1 s用力肺活量.
作者:任少华;郭铁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998年1月-2000年10月采用物理疗法配合自制消瘀止痛膏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并与单一物理治疗或消瘀止痛膏外敷作对照观察.
作者:王俊华;付立勇;郑明双;李海峰;朱小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混合性脑卒中的临床与CT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47例混合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与脑CT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7例患者中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10年占91.0%;起病在活动状态下占71.0%;就诊时血压升高占68.0%;神经功能缺损双侧占60.0%,其中大部分为不相关的两处神经功能缺损征.CT扫描有74.0%患者脑出血及梗死共存,以两侧基底节区多见.结论混合性脑卒中是脑卒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对于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中老年患者,突然或短期内先后发生不相关的神经功能缺损,应高度怀疑混合性脑卒中的可能,必须做脑CT或短期重复脑CT检查;治疗以控制颅内压,保护脑细胞功能,防治并发症为主.
作者:郭珍立;周瑞;夏文广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