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与个性化护理在消化内科的应用效果分析

赵玉霜

关键词:消化内科, 个性化护理, 循证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与个性化护理对消化内科患者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对消化内科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92例消化内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个性化护理组(简称个性组)和循证护理组(简称循证组)各46例,比较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习惯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生活习惯各项指标除坚持锻炼方面,个性组患者均优于循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循证护理方式相比,个性化的护理不仅对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行为习惯,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标准的临床体会

    目的 整理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标准在治疗急性脑出血合并肺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10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并发肺感染的发生率,并应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进行评估.结果 10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并发肺感染42例,其中死亡13例,存活患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临床肺部感染评分逐渐降低,而死亡患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临床肺部感染评分逐渐增加.结论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早期应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可判断急性脑出血患者合并肺感染的病情发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后期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晔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难治性鼻出血的定位及临床治疗

    难治性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及急诊常见的急症之一.由于临床医师水平不一,导致操作的医师对疾病掌握的差异较大,因此对“难治性”较难定义.目前我们所理解的难治性鼻出血主要为出血部位难以明确,盲目进行前鼻孔、后鼻孔填塞后仍然出血的鼻出血症状.目前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方法有鼻腔填塞、电灼电凝、血管栓塞及手术等.

    作者:乌日娜;罗永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细胞凋亡与椎间盘退变的研究进展

    椎间盘退变被认为是腰背痛的主要原因,细胞死亡导致椎间盘细胞减少,细胞间基质代谢平衡被打破,基质降解增加,主导了椎间盘退变的过程.椎间盘退变中细胞死亡成为了研究焦点.本文通过分析总结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文献,就椎间盘退变的诱导因素,椎间盘退变中细胞凋亡信号的转导进行综述.

    作者:郑文凯;祝勇;杨学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液灌流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蜂毒蛰伤导致的多脏器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血液灌流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蜂毒蛰伤致多脏器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80例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蜂毒蛰伤合并多脏器衰竭的患者,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40例患者单纯采用血液灌流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0例患者在血液灌流基础上联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及其它指标等.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ALT以及SC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K、CK-MB、LDH、W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LT、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灌流可有效缓解急性多脏器功能衰竭,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可改善功能受损器官的恢复,改善机体内环境指标的紊乱,维持患者酸碱、水电解质平衡,促进肝肾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鹏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硫酸镁在恶性肿瘤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恶性肿瘤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镇痛药物、肌松药物用量,及术后镇痛效果、恶心呕吐及麻醉术后恢复室相应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恶性肿瘤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补镁组(A组)和对照组(B组).记录比较两组在诱导前(T1)、诱导后(T2)、气管插管时(T3)、插管后3 min(T4)、切皮时(T5)、肿瘤切除(T6)、缝皮(T7)、气管拔管时(T8)和气管拔管后5 min(T9)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术中舒芬太尼、阿曲库铵、异丙酚的平均输注速度,术后1、4、8、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结果 A组T2、T3、T7、T8、T9时的MAP值显著低于B组(P<0.05);T1、T4、T5、T6时组间MAP值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A组T3、T5、T7和T8、T9时的HR值均显著低于B组(P<0.01).A组麻醉性镇痛药物舒芬太尼的平均输注速度均显著低于B组(P<0.01).术后4h和8h,A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硫酸镁用于肿瘤手术麻醉,不仅可稳定血流动力学,而且能减少术中全麻药、肌松药的用量,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降低常见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成子飞;张丽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CT血管与尿路造影在泌尿系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在泌尿系肿瘤诊断中采用CT血管与尿路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有无痛性血尿临床症状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泌尿系统平片(KUB)+静脉尿路造影(IVU)诊断,观察组采用血管造影术(CTA)+尿路造影术(CTU)进行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以及统计观察组辐射剂量.结果 CTA++TU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KUB+ IVU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 CTU的平均辐射剂量为16.095 mGv左右.结论 采用CTA+ CTU诊断泌尿系肿瘤不仅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还能降低使用的辐射剂量,为临床影像诊断以及手术提供了良好帮助.

    作者:陈立春;王宇峰;黄伟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 分析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的6月至2016年的1月院收治的53例根骨骨折患者,按照所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非手术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手术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非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根骨骨折与非手术治疗相比疗效更佳,利于患者及早开始功能锻炼,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俊杰;李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与个性化护理在消化内科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与个性化护理对消化内科患者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对消化内科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92例消化内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个性化护理组(简称个性组)和循证护理组(简称循证组)各46例,比较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习惯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生活习惯各项指标除坚持锻炼方面,个性组患者均优于循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循证护理方式相比,个性化的护理不仅对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行为习惯,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

    作者:赵玉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烧伤患者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份收冶的烧伤植皮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d、治疗14 d血红蛋白、白蛋白;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供皮区愈合、植皮区愈合、深Ⅱ度创面愈合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7、14 d后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供皮区愈合、植皮区愈合、深Ⅱ度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烧伤患者.能够促进蛋白质的生成,加速患者烧伤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学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清胃蛋白酶原与再生基因Ⅳ联合检验对胃癌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血清胃蛋白酶原与再生基因Ⅳ联合检验对胃癌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8月30日到2016年8月30日收治患胃部疾病患者116例,对116例患者均行血清胃蛋白酶原Ⅰ (pepsinogen-Ⅰ,PG-Ⅰ)、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Ⅱ,PG-Ⅱ)、再生基因Ⅳ(Regenerative gene-Ⅳ,Reg-Ⅳ)、CEA以及CA199检验.结果 胃癌组肿瘤标志物检验中PGⅠ、PGⅡ、PGⅠ/PGⅡ低于良性胃部疾病组,对比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肿瘤标志物中RegⅣ、CA199、CEA高于良性胃部疾病组,对比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G和RegⅣ联合检验灵敏度、特异性、阳性检测率、阴性检测率分别为93.10%、86.21%、87.10%、92.59%优于CEA和CA199联合检验灵敏度、特异性、阳性检测率、阴性检测率(74.14%、68.97%、70.49%、72.73%),对比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结合Reg-Ⅳ检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对早期胃癌患者诊断存在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虎银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于Watson关怀理论为基础的素质训练在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Watson关怀理论为基础的素质训练在病区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以方便抽样原则选取本院相关科室护士9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名)和观察组(45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入Watson关怀理论,适时将人文关爱理念及思维要素融入正常护理管理中;阶段性管理任务结束后,对两组护士统一发放关怀行为能力量表(CAI)及护理工作投入量表(UWES)进行管理差异性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士CAI、UWES两个量表的评价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病区常规护理管理设计中引入以Watson关怀理论为基础的有关职业关爱行为的训练内容,将有助于护士关怀能力及工作投入水平的提高,终将有益于护理人文职业素质的建立及塑造.

    作者:高秀丽;张玲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青年颈椎病患者前路手术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颈椎前路手术在青年颈椎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科于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间21例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青年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JOA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1周和后随访时的JOA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1.64)个月,术前平均JOA评分(12.78±2.24)分,术后1周平均JOA评分为(15.11±1.37)分,随访时(15.83±0.92)分.术前与术后1周JOA评分、术后1周与随访时JOA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青年颈椎病患者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付海平;刘剑峰;武瑞星;李鹏飞;王文筠;王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研究进展

    晚期腹腔恶性肿瘤(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等)易发生腹膜侵袭,形成腹腔种植转移,并导致恶性腹腔积液.临床上处理棘手,疗效不满意.近年发展起来的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在治疗进展期胃癌、结直肠癌及卵巢癌等腹腔恶性肿瘤合并腹水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有效降低了腹腔内复发及转移.但目前缺乏对于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远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数据,腹腔热灌注的技术方法也未有统一的标准.本文试图对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何敏;张翠英;杨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 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建立佳的静脉通道.方法 由医师在手术室进行,采取局部麻醉颈内静脉穿刺.放置成功后行静脉化疗,化疗期间未出现药物外渗、导管脱落或断裂、血栓形成等.结果 成功植入静脉输液港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病人无1例药物外渗,确保新辅助化疗及术后化疗顺利完成.结论 乳腺癌化疗患者尽早植入静脉输液港可以保护血管,减少患者的痛苦,保护患者的隐私,建立患者的自信感.

    作者:许慧平;曹中伟;邢彩霞;吕艳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86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较好稳定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减轻患者痛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秦艳华;宋新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复发性肝癌的治疗现状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全球第五位,而死亡率为第三位[1].肝癌在我国是第二大恶性肿瘤,每年约有30万~40万人死于肝癌,占全球肝癌死亡率的51%[2].大部分学者认为,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首选的治疗方法[3],但即使是根治性切除,由于肝癌的生物学特性,肝内复发为常见,约68%~96%的肝癌复发的病人都是肝内复发[4],切除术后3年复发率为57%~81%,小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率可高达50%以上[5].目前国际上对于复发性肝癌的定义尚未统一,我国叶胜龙教授指出,复发性肝癌是根治性治疗以后又复发的.复发性肝癌病灶主要来自原发病灶或硬化结节的恶变[6].

    作者:关俊辉;张英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精神神经因素在扁平苔藓治疗中的考量

    目的 评价精神神经状态对OLP的影响.方法 通过精神状态评价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中特质焦虑问卷评价精神神经因素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作用.结果 研究组状态焦虑总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5.76,P<0.01).结论 扁平苔藓患者中,心理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病因.对于扁平苔藓患者心理的疏导、开解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

    作者:齐静;张沙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干扰素雾化治疗6岁以下儿童疱疹性口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和探讨干扰素雾化治疗6岁以下儿童疱疹性口炎的临床疗效性.方法 入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6岁以下儿童疱疹性口炎患儿168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84例,其中84例患儿采用常规对症治疗作为对照组,另84例患儿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干扰素雾化治疗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性.结果 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针对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和疱疹愈合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和疱疹愈合时间对比对照组患儿均有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干扰素雾化治疗联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6岁以下儿童疱疹性口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加以推广运用.

    作者:樊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肿瘤标志物在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胸腔积液患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在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纳入294例胸腔积液患者.使用电化学发光法对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中的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通过受试者特征(ROC)曲线来评价肿瘤标志物在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结果 良性胸腔积液患者187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共107例.在血清中5种肿瘤标志物的佳阈值分别是CA125 135 U/ml;CA199 9.73 U/ml;CEA 4.85 ng/ml;NSE 14.35 ng/ml;以及SCC 0.85 ng/ml.其中CA125显示了高的灵敏度(88.57%),但特异性差.在胸腔积液检测中,肿瘤标志物的佳阈值分别是CA125 396.05 U/ml;CA199 16.58 U/ml;CEA 6.15 ng/ml;NSE 10.14 ng/ml;以及SCC 0.65 ng/ml.胸腔积液中各肿瘤标志物的含量与血清中各肿瘤标志物含量的比值的佳阈值分别是CA125 8.15;CA199 1.87;CEA 3.39;NSE 0.93;以及SCC 1.16.结论 恶性胸腔积液组CA125、CA199、CEA在胸腔积液的含量,胸腔积液与血清CA125、CA199、CEA的比值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ROC曲线分析单指标肿瘤标志物发现,胸腔积液与血清CEA的比值的佳阈值为3.39,具有高的特异性90.62%,灵敏度为83.87%.

    作者:顾岩;乔晓娟;高俊珍;王立红;贺岚;付秀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83例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病理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病理分布结构,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83例颈部淋巴结肿大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淋巴结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淋巴结核43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24例,转移癌9例,恶性淋巴瘤4例,结节病3例,分别占51.80%、28.92%、10.84%、4.82%、3.61%.结论 淋巴结结核为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第1位原因,其次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转移癌为第3位原因,紧随其后为恶性淋巴瘤和结节病.淋巴结活检对明确诊断非常实用.

    作者:吕爱娥;高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