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检测阴道液HCG及AFP水平诊断胎膜早破的临床价值

易媛媛;其木格;苏日娜

关键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甲胎蛋白, 胎膜早破, 放射免疫法
摘要:目的:探讨阴道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在诊断胎膜早破中的临床价值.方法:①采用北京蓝十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胶体金早早孕检测试纸对HCG定性检测.②应用放射免疫法(radioimmu noassay,RIA)对30例胎膜早破和20例胎膜未破的正常孕妇阴道液进行HCG、AFP定量测定.结果:①早孕试纸诊断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100%.②胎膜早破组阴道液β-HCG、AFP测量中位数值分别为820.00 mIu/ml和212.90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5 mIu/ml和0.12 ng/ml(P<0.01);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557.40 mIu/ml和199.50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7 mIu/ml和0.30 ng/ml(P<0.01);以β-HCG≥50 mIu/ml或AFP≥30 ng/ml为阳性参考值,阳性检出率均为93.3%;其诊断的敏感性均为93.3%;特异性均为100%.③3种检测胎膜早破的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阴道液HCG定性、定量检测和AFP定量检测,尤其是早早孕试纸检测是胎膜早破简易、准确、快速的诊断方法.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触诊阴性乳腺病灶活检在乳腺癌早期诊治价值

    目的:探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定位切除活检在乳腺癌早期诊疗价值.方法:62例女性病人,共70处由钼钯发现触诊阴性乳腺病灶,采用金属定位线技术进行切除检查.结果:全组70处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乳腺癌12个(12个病人)占17%.根据美国癌症联合会第6版乳腺癌分期标准:0期乳腺癌2例(17%),Ⅰ期乳腺癌6例(50%),Ⅱ期乳腺癌3例(25%),Ⅲ期乳腺癌1例(8%).所有乳腺癌病人术后中位随诊28个月,12例病人全部无病生存.结论: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大多为早期癌,预后良好,对此类病灶应当积极进行定位切除活检,以利于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早期诊断治疗.

    作者:张百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是以全身皮肤急性泛发性红斑、松弛性水疱和表皮剥脱为表现的急性皮肤病.其致病菌是凝固酶阳性的第Ⅱ噬菌体组金葡菌71型.成人少见,主要发生于6岁以内的婴幼儿和新生儿.

    作者:车洪;张玉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我院住院部自2006年1月~2008年3月共为27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实施了32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矫形术加石膏外固定术,手术效果均满意.

    作者:冯利秀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溃疡性结肠炎98例内镜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特征及内镜特点.方法:总结我院从2000年1月~2007年9月经结肠镜结合病理确诊的98例UC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其内镜检查结果及临床特点.结果:本组98例UC内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多发性糜烂及浅表溃疡73例(74.5%),黏膜充血、水肿伴糜烂43例(43.9%),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且脆易出血或有脓性分泌物68例(69.4%),假息肉形成22例(22.4%),假息肉合并其它17例(17.3%).病变以直肠、乙状结肠及左侧结肠多见,其它各段结肠亦均有发生.结论:内镜检查可确定UC的范围、程度、分期和有无癌变,是确诊UC的主要方法,为临床提供了重要诊断依据.

    作者:张悦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心血管疾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又称明胶酶B,MMP-9不仅参与胚胎正常发育、形态发生及月经形成等生理过程,在病理情况下潜在型MMP-9被激活,参与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如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等.

    作者:李永明;赵瑞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心房纤颤56例临床分析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老年人甲亢)是指60岁以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包括60岁以前患病延续至60岁之后,以及60岁之后患病两种情况.

    作者:毛晓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细胞因子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细胞凋亡(apoptosis)由Kerr[1]于1972年首先提出,是一种依赖于信号的主动死亡过程,是细胞生理性死亡的主要方式.有时在病理情况下也可以发生.

    作者:郑兰兵;于东升;刘小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的进展

    目的:探讨和总结近年来对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方法:对近2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综述的查阅和总结.结果:失血性休克在控制出血后应用高渗盐水复苏可降低出血的危险,提高复苏的效果.对出血未控制的失血性休克患者,应早期采用控制性复苏以保证重要脏器的基本灌注,并尽快止血,但复苏液温度的选择仍值得探讨.在判断复苏终点时组织灌注和氧代谢指标对评估休克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结论:积极控制出血、迅速扩容、准确判断复苏终点是失血性休克复苏成功的关键.

    作者:任利东;赖玉书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BRCA2及P5 3在散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国人散发性乳腺癌病变中BRCA2和P53的异常表达,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2例乳腺增生病、28例乳腺癌癌旁组织及60例乳腺癌中BRCA2和P53的表达.结果:①BRCA2在乳腺增生病、乳腺癌癌旁组织、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递减,在三者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随着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升高,BRCA2基因表达缺失增多,BRCA2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r=-0.306,P=0.021).BRCA2在乳腺癌无淋巴结转移组、淋巴结转移≤4枚组及淋巴结转移>4枚的病例组的阳性表达率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可以显示出随着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多,BRCA2的表达呈下降趋势;③BRCA2的表达与年龄、TNM分期无明显关系;④P53在乳腺增生病、乳腺癌癌旁组织、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递增,在三者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P53的表达与TNM分期呈正相关(r=0.344 P=0.019),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年龄无明显关系;⑤乳腺癌组织中BRCA2与P53表达之间无显著性相关(r=-0.074,P=0.570),但可显示出随着P53阳性表达的增强,BRCA2的表达呈下降趋势.结论:乳腺上皮中BRCA2的表达减少,P53表达增多对乳腺癌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BRCA2及P53的检测有利于筛选出乳腺癌高危人群,早期发现乳腺癌.但BRCA2和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无相关性.

    作者:黄勇;罗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及综合介入疗法治疗肝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瘤内注射酒精(PEI)、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酒精(TACE+PEI)局部综合介入疗法对直径5~8cm肝癌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00年6月~2007年12月经上述2种介入方法治疗的肝癌患者24例,其中分别以酒精治疗16例、综合介入治疗8例,并与同期56例肝癌手术治疗患者的生存率和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①2种方法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患者1、3、5年累计生存率比较均以外科手术组高(91.9%);2种方法介入治疗患者1年生存率由高至低依次为酒精组(86.4%)、综合治疗组(81.8%);3年生存率由高至低依次为综合治疗组(52.3%)、酒精组(48.5%);5年生存率由高至低依次为酒精组(25.8%)、综合治疗组(25.0%);2组患者1、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手术治疗组(8.9%)与综合治疗组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显著低于酒精治疗组(P<0.05);③2组介入治疗部位以外肝癌病灶复发率为62.5%~8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精和局部综合介入治疗可作为无法切除大肝癌的治疗选择.若肿瘤血供丰富首选局部介入综合疗法.术后严密监测、及时补充治疗是提高介入综合治疗疗效的关键.

    作者:陈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危险因素的影响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危险因素的影响,探讨护理干预模式.方法:将在我科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1例.干预组在治疗的不同时期,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即在住院期间主要进行危险因素的评估、治疗教育及心理调整,在出院后的前3个月,主要进行不合理生活方式的矫正,学习自我监测的方法,在出院后的3~6个月,帮助患者形成并坚持合理的生活方式,掌握自我监测的方法.对照组只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的护理指导,在出院前、出院后6个月评估患者的生活方式、体重、血压、血脂等.结果:干预组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方式、体重、血压、血脂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变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行为方式,有利于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应强调护理干预的连续性,延伸护理工作的内涵.

    作者:田凤华;郭丽君;赵松岩;刘凤芹;李淑华;李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22例肢体离断伤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肢体离断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2例肢体离断伤患者进行维持有效循环、离断肢体正确保存、术后生命体征监测、血循环监测及开展心理、疼痛及康复护理.结果:除3例4肢因挫伤严重改行残端修复术外,19例再植成功.结论: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可以挽救生命、再植成功、降低伤残程度.

    作者:冀云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多轴位X线摄影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轴位X线摄影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6年间36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胸部外伤并采用多轴位胸部X线摄影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6例患者中共发现肋骨骨折68根、79处.在拍摄常规胸部正位片(前胸受伤者采用后前位、后胸受伤者采用前后位)中总共发现肋骨骨折67处,占总数的84.8%,单纯拍摄胸部正位片漏诊12处,占总数的15.2%;胸部正位片与立位局部肋骨点片相比较,肋骨腋段漏诊9处,占总数的11.4%;胸部正位片与卧位局部肋骨点片相比较,肋骨腋段漏诊3处,占总数的3.8%.结论:采用多轴位X线摄影可以大大提高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多轴位X线摄影对肋骨骨折有较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闫群盛;段瑞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比较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自杀行为及护理对策

    目的:比较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自杀特征,为此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调查病人住院时病例记载的自杀行为的主要临床症状,用χ2、P检验进行对比.结果:抑郁症自杀行为主要影响因素是抑郁情绪、焦虑、关系妄想、自责观念.精神分裂症主要影响因素是幻觉、冲动行为、被害妄想、抑郁情绪.结论: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自杀行为是精神科危机干预的重要内容,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精神症状对自杀行为的影响,及早发现自杀先兆,为此采取有效可行的护理对策.

    作者:刘守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胆结石患者结石氨基酸谱分析

    目的:分析内蒙古西部地区胆结石患者的结石氨基酸谱,并探讨氮基酸与胆结石成因的关系,并且对各类胆结石进行氨基酸成分测定对照研究,以助于寻找文好的溶石药物.也可分析出不同时期胆结石中的氨基酸含量有无变化.方法:根据红外光谱特点以及结石取石年份的不同选出90份胆结石进行氨基酸成分测定,其中包括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混合型结石.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同年内各型结石中氨基酸的含量以及比较三年内同类型结石中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混合型结石其氨基酸量比例为28.9:5.67:1,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混合型结石其氨基酸酸性组分大于碱性组分,其中甘氨酸含量高,同一类结石在三年内的氨基酸含量做统计学处理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因实验的关系未测得半胱氨酸,而测得半胱氨酸的二硫化合物-胱氮酸.结论:①胆结石中普遍存在着17种蛋白质氨基酸.②无论何种胆结石,其成分均为脂族氮基酸>酸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含硫氨基酸.③在8种脂肪族氨基酸中,甘氨酸含量高,占17种氨基酸总量的15.56%.④氨基酸含量依次为:胆色素结石>混合型结石>胆固醇结石.⑤混合型结石中胆红素含量越高,氮基酸含量也越高.胆色素结石和胆固醇结石各氨基酸百分含量基本相似.

    作者:岳斯图;胡江;王亮;宋晓彪;张存贵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染色体分析与浆膜腔积液的脱落细胞学检测

    目的:探讨染色体分析在浆膜腔积液性质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染色体制备分析法.本文对56例61次浆膜腔积液进行染色体分析.其结果与相应脱落细胞学相比较.结果:25例恶性积液中,染色体异常者23例,阳性率92%(23/25),细胞形态学检查阳性者22例,阳性符合率88%(22/25).31例良性积液中,染色体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其中3例染色体检查见4倍体,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查有间皮细胞异形.结论:恶性浆膜腔积液中多有染色体数量和形态结构明显异常,结合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查,有助于提高恶性肿瘤的阳性符合率.

    作者:张海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微量注射泵在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在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118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病人使用微量注射泵泵入药物,认真做好各项护理.结果:118例病人中,死亡5例,死亡率4.24%.结论:微量注射泵使药物恒量、恒速的进入体内,确保用药安全,提高了疗效,降低了死亡率,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陈亚丽;田凤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不同影像学检查在髋臼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X线片、CT平扫及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2004~2007年对56例髋臼骨折患者拍前后位、多方位片(闭孔斜位、髂骨斜位、骨盆出、入口位X线片)其中32例行CT平扫,23例行CT三维重建.分别记算并比较各种方法对髋臼骨折的检出率,同时根据影像学所见进行诊断、分型,并在术中验证得出分型符合率后进行对比.结果:骨折检出率:前后位X线片为91.1%,多方位X线片为94.6%.CT平扫为96.8%,CT三维重建为100%;其分型符合率分别为44.6%,92.8%,100%,100%.结论:传统前后位与多方位X线片为髋臼骨折诊断中经济实用的首选方法,CT平扫与三维重建可提高诊断率,并对准确分型、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起关键作用.

    作者:许文联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综合征3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宫腔粘连综合征(intrauterine adhension,IUA)的临床特点,为IUA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8年诊治的35例IUA患者资料,均经宫腔镜下机械性分离,并放置节育环及人工周期治疗.结果:妊娠损伤引起IUA的占85.7%,非妊娠损伤引起IUA占14.3%,在人工流产术后人群中IUA发病率很高.结论:宫腔镜下机械性分离,并放置节育环及人工周期治疗IUA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芳;宋静慧;宋建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120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了解120护士心理卫生状况,寻求缓解120护士心理压力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结果:120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病房护士差.结论:120护士因工作压力造成的心理问题,除了应给予社会的关心、重视外,还希望能得到专业心理医师的咨询和辅导,用健康的心理来适应快速发展的医疗环境.

    作者:王连双;李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