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牙克石市2 258例妇女病普查分析

常凤霞;常青;王彬华

关键词:妇女病, 普查
摘要: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工作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解我市妇女病患病率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制定妇女病防治措施,提高妇女保健水平,现对2000年2月~2007年12月我院妇女病普查情况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触诊阴性乳腺病灶活检在乳腺癌早期诊治价值

    目的:探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定位切除活检在乳腺癌早期诊疗价值.方法:62例女性病人,共70处由钼钯发现触诊阴性乳腺病灶,采用金属定位线技术进行切除检查.结果:全组70处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乳腺癌12个(12个病人)占17%.根据美国癌症联合会第6版乳腺癌分期标准:0期乳腺癌2例(17%),Ⅰ期乳腺癌6例(50%),Ⅱ期乳腺癌3例(25%),Ⅲ期乳腺癌1例(8%).所有乳腺癌病人术后中位随诊28个月,12例病人全部无病生存.结论: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大多为早期癌,预后良好,对此类病灶应当积极进行定位切除活检,以利于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早期诊断治疗.

    作者:张百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正畸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方法和测量

    学习提纲:1、掌握远中移动上领磨牙的适应证.2、熟悉远中移动上领磨牙的方法和临床应用技巧.3、了解不同方法远中移动上领磨牙的支抗特点.

    作者:刘汝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心血管疾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又称明胶酶B,MMP-9不仅参与胚胎正常发育、形态发生及月经形成等生理过程,在病理情况下潜在型MMP-9被激活,参与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如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等.

    作者:李永明;赵瑞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肺内小结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观察及其分析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内小结节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经CR、DR、CT平扫后发现的肺内小结节,以2.5 ml/s速率注入造影剂后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3 min后薄层扫描.动态观察其强化形态、分析强化值、时间-密度曲线及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价值.结果:恶性结节的主要强化形态是完全性强化,恶性结节明显强化,强化值较高,1 min内形成强化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而良性结节强化迥异,无明显峰值出现.结论:动态增强CT对周围型肺癌与结核球的鉴别有较高价值.

    作者:仝占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中青年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介入治疗中的评价

    舒适护理能使患者、家属和护士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打开共同合作的渠道,使一切必要的护理措施可以顺利贯彻,对促进疾病的痊愈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

    作者:乔喜茹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是以全身皮肤急性泛发性红斑、松弛性水疱和表皮剥脱为表现的急性皮肤病.其致病菌是凝固酶阳性的第Ⅱ噬菌体组金葡菌71型.成人少见,主要发生于6岁以内的婴幼儿和新生儿.

    作者:车洪;张玉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36例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3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股骨上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术中观察及术后短期随访,分析锁定钢板是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结果:采用锁定钢板治疗3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操作简单,术后固定可靠.结论:老年转子间骨折常合并骨质疏松,锁定钢板可能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新的有效方法.

    作者:吕慧成;李晓东;郭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综合征3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宫腔粘连综合征(intrauterine adhension,IUA)的临床特点,为IUA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8年诊治的35例IUA患者资料,均经宫腔镜下机械性分离,并放置节育环及人工周期治疗.结果:妊娠损伤引起IUA的占85.7%,非妊娠损伤引起IUA占14.3%,在人工流产术后人群中IUA发病率很高.结论:宫腔镜下机械性分离,并放置节育环及人工周期治疗IUA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芳;宋静慧;宋建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溃疡性结肠炎98例内镜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特征及内镜特点.方法:总结我院从2000年1月~2007年9月经结肠镜结合病理确诊的98例UC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其内镜检查结果及临床特点.结果:本组98例UC内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多发性糜烂及浅表溃疡73例(74.5%),黏膜充血、水肿伴糜烂43例(43.9%),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且脆易出血或有脓性分泌物68例(69.4%),假息肉形成22例(22.4%),假息肉合并其它17例(17.3%).病变以直肠、乙状结肠及左侧结肠多见,其它各段结肠亦均有发生.结论:内镜检查可确定UC的范围、程度、分期和有无癌变,是确诊UC的主要方法,为临床提供了重要诊断依据.

    作者:张悦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EH患者98例,另选择健康对照组33例.根据超声心动图(UCG)测定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和室壁相对厚度(RWT),空腹血糖(FSG),空腹血胰岛素(FSI),并根据HOMA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IRI=FSI×FSG/22.5,正常个体平均值为2.1~2.7.结果: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重要危险因素(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存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并与高血压左室肥厚密切相关.

    作者:张雅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不同影像学检查在髋臼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X线片、CT平扫及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2004~2007年对56例髋臼骨折患者拍前后位、多方位片(闭孔斜位、髂骨斜位、骨盆出、入口位X线片)其中32例行CT平扫,23例行CT三维重建.分别记算并比较各种方法对髋臼骨折的检出率,同时根据影像学所见进行诊断、分型,并在术中验证得出分型符合率后进行对比.结果:骨折检出率:前后位X线片为91.1%,多方位X线片为94.6%.CT平扫为96.8%,CT三维重建为100%;其分型符合率分别为44.6%,92.8%,100%,100%.结论:传统前后位与多方位X线片为髋臼骨折诊断中经济实用的首选方法,CT平扫与三维重建可提高诊断率,并对准确分型、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起关键作用.

    作者:许文联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心房纤颤56例临床分析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老年人甲亢)是指60岁以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包括60岁以前患病延续至60岁之后,以及60岁之后患病两种情况.

    作者:毛晓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的进展

    目的:探讨和总结近年来对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方法:对近2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综述的查阅和总结.结果:失血性休克在控制出血后应用高渗盐水复苏可降低出血的危险,提高复苏的效果.对出血未控制的失血性休克患者,应早期采用控制性复苏以保证重要脏器的基本灌注,并尽快止血,但复苏液温度的选择仍值得探讨.在判断复苏终点时组织灌注和氧代谢指标对评估休克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结论:积极控制出血、迅速扩容、准确判断复苏终点是失血性休克复苏成功的关键.

    作者:任利东;赖玉书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微量注射泵在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在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118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病人使用微量注射泵泵入药物,认真做好各项护理.结果:118例病人中,死亡5例,死亡率4.24%.结论:微量注射泵使药物恒量、恒速的进入体内,确保用药安全,提高了疗效,降低了死亡率,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陈亚丽;田凤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四大手段之一,但目前化疗药物口服种类少,静脉是药物摄入的一个主要途径.

    作者:侯君枝;柳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应用统计学体模评价显示器分辨率对于乳腺病变诊断的影响

    目的:通过使用ALVIM乳腺体模,来评价医用显示器的空间分辨率差异是否会影响乳腺早期病灶的检测.方法:采用全数字化乳腺DR系统(Mammomat Novation,DR),对于ALVIM统计学乳腺摄影体模TRM进行摄影.乳腺体模使用Al2O3斑点模拟钙化灶,尼龙纤维模拟肿块灶.两名放射科医生使用单色医用CRT显示器MGD 221 MKⅡ和MGD 521M分两次进行阅片,并对乳腺模拟病灶进行评估.结果:高分辨率和低分辨率医用CRT显示器在检测乳腺模拟病灶的性能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高分辨率显示器的检测性能略优于低分辨率显示器.结论:高分辨率的医用CRT显示器(5M)和低分辨率的医用CRT显示器(2M)在显示乳腺早期病灶时,都能够提供符合临床诊断要求的影像信息,可以使用较低空间分辨率的医用显示器来浏览乳腺影像.

    作者:康瑞莹;郭小娟;苏俐;陈瑶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介入治疗激素及酒精性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激素及酒精性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3例激素及酒精性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Seldinger's穿刺超选择灌注溶通术,注入溶通药物,治疗前后分别行血管造影,以观察治疗前后股骨头颈区血管条数及近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介入治疗后患髋股骨头颈区血管条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多,全部患髋关节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功能较术前改善.结论:对于激素及酒精性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实施介入治疗能改善患髋的血液循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建军;张晨武;任瑞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恶性淋巴瘤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目的:研究恶性淋巴瘤的超声诊断进展.方法: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超声新技术提高了恶性淋巴瘤的诊断率.结论:超声检查对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田海燕;魏晓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染色体分析与浆膜腔积液的脱落细胞学检测

    目的:探讨染色体分析在浆膜腔积液性质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染色体制备分析法.本文对56例61次浆膜腔积液进行染色体分析.其结果与相应脱落细胞学相比较.结果:25例恶性积液中,染色体异常者23例,阳性率92%(23/25),细胞形态学检查阳性者22例,阳性符合率88%(22/25).31例良性积液中,染色体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其中3例染色体检查见4倍体,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查有间皮细胞异形.结论:恶性浆膜腔积液中多有染色体数量和形态结构明显异常,结合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查,有助于提高恶性肿瘤的阳性符合率.

    作者:张海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我院住院部自2006年1月~2008年3月共为27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实施了32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矫形术加石膏外固定术,手术效果均满意.

    作者:冯利秀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