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腔内泌尿外科术后尿脓毒血症的护理对策

陈红粟

关键词:腔内泌尿外科, 尿脓毒血症, 护理
摘要:文章对280例施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患者中,发生尿脓毒血症22例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病情观察护理、急救和治疗中的护理配合进行分析总结,探讨腔内泌尿外科术后尿脓毒血症的护理对策。
健康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文章回顾性分析胎膜早破伴或不伴新生儿感染的孕妇临床资料,比较伴或不伴新生儿感染的孕妇在胎膜破裂时间、孕周、分娩方式、胎盘病理,以及血清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等方面的差异。加强孕妇各项指标监测,综合判断感染征兆,适当延长孕周,及时终止妊娠,以防止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发生。

    作者:周正;王鑫;陈文殊;冯泽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义乌市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2012年义乌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监测资料,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行状况,探讨监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2年义乌市AEFI监测资料。结果2012年义乌市AEFI监测系统共报告病例54例,其中一般反应21例(38.89%),异常反应29例(53.70%),偶合症4例(7.41%)。 AEFI总报告发生率为6.59人次/10万剂;48 h报告及时率及调查率均为100%。病例报告数较多的是百白破疫苗(10例)和麻风疫苗(6例),而报告发生率较高的为乙脑(灭活)疫苗(124.44人次/10万剂)、流脑A+C结合疫苗(98.89人次/10万剂)及7价肺炎疫苗(40.05人次/10万剂)。结论2012年义乌市AEFI监测系统总体运转情况良好。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异常反应的报告比重大于一般反应,部分二类疫苗的报告发生率也较高,提示需强化人员监测意识,提高监测敏感性。

    作者:王轩;楼灵巧;楼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母婴床旁护理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护理体会

    母婴床旁护理是一种新型产科护理模式,文章对80例初产妇实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及母婴床旁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母乳喂养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王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

    文章将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中,患者肢体活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均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早期康复护理可帮助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促进患者肢体活动功能的恢复,建议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早期应用康复护理。

    作者:汤春玲;范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方法将59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糖尿病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29例给予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采用自制自我管理问卷和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分。结果实验组自我管理问卷得分与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纪金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保妇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观察

    对比观察采用保妇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采用保妇康栓治疗高危型HPV感染患者,抗菌和消炎效果好,可促进患者HPV高危型转阴。

    作者:沈家芬;赵建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足预防中的应用

    文章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住院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观察预见性护理对预防糖尿病足的效果。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其足部护理行为和足部皮肤以及血供情况,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曾春萍;林海艳;庄雪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38639例孕妇产前筛查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孕中期母血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Free 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Freeβ-hCG)与甲胎蛋白( Alpha-fetoprotein,AFP)的测定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38639名孕妇临床资料,均采用半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孕妇血清AFP、Free-βhCG水平,通过wallac软件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 Down syndrom,DS)、爱德华综合征( Edwards syndrom,ES)、神经管缺陷( Neural tube defects,NTD)的风险,并随访分析产前诊断结果及妊娠结局。结果38639名孕妇中完成回访33559例(86.85%),高风险共994例(2.96%);产前诊断及追踪随访发现高风险异常44例(4.43%),低风险异常304例,假阴性率为0.93%。结论孕中期母血Freeβ-hCG、AFP检测,结合孕妇年龄、体重、孕周、孕产史有利于发现高风险孕妇,结合产前诊断可提高胎儿异常检出率。

    作者:陈宝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男大学生艾滋病多元参与式健康教育模式探索

    目的:探索男大学生艾滋病(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多元参与式健康教育模式。方法以前期调查研究为基础,在全校范围开展干预活动涉及网络教育、专家讲座、艾滋病知识进寝室、现场宣讲和同伴教育大赛等内容。干预前后分别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本次干预对男大学生艾滋病和男性同性恋部分知识知晓率提升和态度改变显著(P<0.05)。干预前有70.4%的人认为HIV可通过共用牙刷或剃须刀传播,干预后有81.2%的人同意这一观点。干预前有54.7%的人认为同性恋不是一种病,干预后有66.4%的人同意这一看法。结论在大学生中,尤其重点针对男大学生开展艾滋病多元参与式健康教育活动能有效提升和改善男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态度,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作者:支骏;何平;崔宏杰;金喜;阮晓倩;姚益天;张幸;黄仙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孟鲁司特咀嚼片联合通窍鼻炎颗粒口服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咀嚼片联合通窍鼻炎颗粒口服治疗小儿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儿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通窍鼻炎颗粒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孟鲁司特咀嚼片口服。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VAS评分,治疗第4周、治疗结束后1个月,两组患儿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孟鲁司特咀嚼片联合通窍鼻炎颗粒口服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安全有效。

    作者:陈德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责任医护小组护理在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为有效改进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提高护理效果,文章对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责任制医护小组护理,结果发现责任医护小组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虞雅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恢复过程中的价值

    文章回顾性分析在社区治疗的8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恢复过程中的价值。结果显示,必要时予以正确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恢复。

    作者:姚志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循症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性昏迷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循症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性昏迷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出血性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循症护理模式,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自理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48 h内病死率为5.7%(2/35),并发症发生率为25.7%(9/35),BI指数为(69.27±1.76)分,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1.24±1.27)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循症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脑出血性昏迷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减少病死率及促进康复有积极意义。

    作者:蒋利丹;徐仁蓓;郑云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健康城市创建之健康产业发展研究

    创建健康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发展健康产业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主要对健康城市创建之健康产业发展目标、原则、思路、措施与支持体系等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余红剑;郭清;罗毅;朱素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医循证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影响

    循证护理作为循证医学的一个分支,已经被广泛引入中医护理之中。文章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护理中进行中医循证护理干预,探讨中医循证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周国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治疗痔病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治疗痔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内痔及混合痔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脱出症状大部分消失,消失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术后一周便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及水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有肛门下坠感及继发性出血的患者所占比例、尿潴留评分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采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治疗痔病,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作者:黄兆健;刘长宝;胡万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生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认知情况分析

    文章对本院50例实习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分析其对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认知情况。护生对护理安全的一些重要影响因素及护理安全的重要性认识清晰,实习医院要强化护生对护理安全的认识,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出现事故差错。

    作者:王佳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心脏手术患者的右心室功能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对心脏手术患者右心室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将46例心脏手术患者分为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异常组( LVEF<50%)和LVEF正常组( LVEF≥50%),根据手术方法进一步分为非体外循环组( OP组,21例)和体外循环组( CPB组,25例),另选取健康对照组30例,在术前1周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QLAB 6.0 TMQA软件对右心室心内膜轮廓进行斑点追踪,并自动计算出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ε)及峰值运动速度( S)作为右心室功能的评价指标,术后1周、1个月进行随访评价。结果术前LVEF异常组右心室功能右心室游离壁3个节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及峰值速度均较LVEF正常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EF正常组与对照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OP组与CPB组右心室游离壁3个节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及峰值速度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个月时均有明显恢复,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作为评价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右心室功能的有效方法,对危重患者的识别、预后判断及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小青;黄继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针灸治疗肢体麻木的研究进展

    肢体麻木为神经损伤的常见临床表现,常见于痹证、中风等病证,颈椎病变、腰椎病变、脑血管病变、糖尿病等疾病中,也有单纯以麻木为主证的患者。临床上采用针灸疗法肢体麻木,是国内外公认的绿色疗法。文章对肢体麻木的针灸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作者:黄萍萍;廖军;郑佳璇;张乐;谢巧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鱼藤素对小鼠小胶质细胞 BV-2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放射增敏剂鱼藤素对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的影响。方法 BV-2细胞以5×104/mL密度接种到细胞培养板中,加入8个不同浓度鱼藤素干预48 h后测定细胞增殖活力。在加入1×10-6 mol/L鱼藤素后6个时间点上测定细胞增殖活力。1×10-8 mol/L鱼藤素干预48 h,测定上清液中NO水平。结果5×104/mL BV-2细胞以含10%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培养,第48 h达到细胞生长曲线的峰值。在0~1×10-5 mol/L剂量范围内,1×10-6、1×10-5 mol/L鱼藤素干预48 h后BV-2细胞的增殖活力显著降低;1×10-6 mol/L鱼藤素加入后第24、48、72 h等3个时间点上BV-2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降低。1×10-8 mol/L鱼藤素干预48 h后BV-2细胞上清液NO水平提高。结论鱼藤素在一定的浓度时激活小胶质细胞,更高浓度时将导致小胶质细胞损伤甚至死亡。

    作者:熊中奎;郎娟;朱胜裕;王思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健康研究杂志

健康研究杂志

主管:杭州市教育局

主办:杭州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