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薇;欧阳绘天;杨国旺;崔天红;邵慧;王笑民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改善医院ICU护理缺陷的价值.方法:2013年选择在医院ICU进行诊治的患者300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选择在ICU进行诊治的患者3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经验式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PDCA循环的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情况与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物品完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能减少医院ICU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ICU的物品完好率,改善护患关系,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质量.
作者:徐燕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妇产科护理实习生带教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对照组护生提供传统“一对一”导师制带教模式,观察组护生在传统导师制带教模式基础上加用微信平台.记录两组实习护生于研究后妇产科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掌握情况及对临床教学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生均顺利完成妇产科临床实习,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妇产科实习教学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生带教过程中加用微信平台,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效果,有利于为各级医疗机构妇产科提供高质量的护理人员,对保障妇产科患者疗效及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吴孝立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分析福建省2016年各个层级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现状.方法:结合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制定专项管理现状调查表;随机抽取并收集各层级一定比例医疗机构的中药饮片组织机构、部门设置及人员配备、中药煎药规范服务、质量、调剂、处方点评等六方面管理现状资料;运用统计软件分析福建省不同层级机构管理现状及差异性,评价三者的差异性.结果:福建省三个层级机构中两两层级统计学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由于不同层级之间的机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中药饮片管理规范性存在差异性问题,因此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层级管理水平的差异性结果,为中药饮片科学管理及制定更加合理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从而真正提高福建省中药饮片管理水平.
作者:吕吉安;陈明俊;徐福东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降低门诊西药房未取药品处方比例.方法:针对安吉县中医医院门诊西药房未取药品处方比例较高的现象,采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方法及鱼骨图法等制定相关对策并实施,选择降低骨科(杨医师)和中内科(陈医师)处的未取药品处方比率为改善重点,并评价实施后240天(每个阶段40天,共6个阶段)对策实施效果.结果:陈、杨医师每10日未取药品处方数占每10日总处方数比率由改善前的4.534‰,降至改善后的2.608‰.结论:PDCA循环法具有系统性及科学性的管理优势,大大减少了医院门诊西药房未取药现象的发生次数,促进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胡晶晶;崔吉平;蒋菊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究B超室内医院感染的原因,制定出合理的预防措施和控制方法.方法:长兴第二医院从2014年2月~2015年8月期间收集了40例医院B超室内发生感染的病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措施前和采取措施后各80例患者,这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没有差异性意义(P>0.05),对采取措施前和采取措施后的80例患者进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分析,为了制定出合理的预防措施及能够有效地控制其再次发生.结果:对医院收集的40例感染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主要引起感染的原因包括患者免疫能力低下、医护人员消毒工作不完善、医院B超室内人员流动量大、医护人员在实施操作时意识不到位、患者呕吐物等.采取有效措施后,80例患者中仅有1例出现感染的情况,所占比例为1.25%.与采取措施前相比,患者的感染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及控制方法能够较少B超室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董黎;周义平;江玉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文章从护理美学的概念产生与实践发展人手,深入剖析了该体系对于骨科病区形象品牌创建的重要价值.采用分类解析法从护理美学的构成机制人手展开骨科病区形象品牌与护理美学之间的关系探讨并细化病区形象品牌构建的具体环节.通过总结与分析,笔者将骨科病区形象品牌构建的实施面域加以拓宽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及路径.成果可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为骨科护理事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为科技创新及医疗产业的发展提供平台.
作者:徐绒 刊期: 2017年第17期
文章阐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云平台信息数据元标准的编制过程,梳理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云平台信息数据元与卫生信息数据元的关系,详细说明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云平台信息数据元标准编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旨在为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云平台数据交换与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作者:金琰;赵移畛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讨论中医护理方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入院的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采用中医护理的观察组和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采用SF-36健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8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方案在骨质疏松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方陆燕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总结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相应的防范对策,以降低围术期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围术期的护理安全.方法:对目前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总结,查找并归纳医院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及时提出整改的具体措施.结果:通过对医院手术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归纳,结合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整顿.结论:进一步完善手术室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责任意识,强化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可以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减少手术室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
作者:邱芳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讨论品管圈对提高ICU患者自备药物的正确使用率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QCC小组,确定选题方案,对ICU患者自备药物不能正确使用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ICU患者自备药物的正确使用率由原来的65%上升至96.25%.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可有效提高ICU患者自备药物的正确使用率,并且能提高圈员的综合能力.
作者:李子慧;卢瑾;王艳姣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加强基层医院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对于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基层医院护士必需具备的综合能力,包括了专业技术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科研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基层医院护士培养方法的针对性建议,即制订完善的培训计划与考核措施,开展职业道德、护理理论知识与临床操作技能、心理自我调节、沟通技能、科研基本技能等各方面的培训工作.
作者:倪淑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对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的开展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方法:选取2015年1~8月医院急诊科的患者108例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8月医院急诊科的患者12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层级护理管理进行护理,调查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层级护理管理以后,急诊科患者满意人数明显增多,不满意的人数显著降低,而且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层级护理在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俞丹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中医院品牌文化对中医院的发展非常重要,作者作为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文化学科带头人,带领课题组人员从中医品牌文化对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学术发展、中医医院发展3个方面,就黑龙江省10家三级甲等中医院进行调研,就品牌文化建设对中医院综合发展产生影响进行探讨研究.
作者:冯凯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生物化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糖代谢》是生物化学课程中物质代谢的第一个章节,也为后期学习其他物质代谢如《脂类代谢》《蛋白质分解代谢》等章节奠定基础.文章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互动环节和教学反思等七个环节对《糖代谢》章节进行了教学设计,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武慧敏;郑晓珂;赵乐;马利刚;安娜;史胜利 刊期: 2017年第17期
探讨支付宝在门诊患者就诊中的应用与体会.医院与支付宝相关公司展开具体合作项目,医院通过调用支付宝软件上开放的钱包链接窗口,进驻支付宝服务窗的平台,患者或家属可通过智能手机下载的支付宝软件,进行门诊缴费、预约挂号、检查报告的查询、就诊账单的查询、就诊病历的查询.通过支付宝的预约挂号功能,可以避免患者的烦恼,降低了患者的不满意度.
作者:黄朝玲;陈员娥;沙文娜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十五”启动“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19个各级各类中医重点专科均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专科建设过程中也在一些问题,文章梳理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专科建设中的问题 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作者:程伟;杜佳楠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预防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保证患者安全.方法:回顾调查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医院发生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46例肿瘤患者资料,分析PICC导管相关感染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管理.结果:导管相关感染与患者出汗多、免疫力低下、导管维护不当及依从性差密切相关.结论: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加强导管的维护和健康教育,做好PICC置管随访,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能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田淑佳;黄珍珍;王文;高利琴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29例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9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1%,且观察组在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和睡眠质量指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里里;林佳佳;娄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析急诊科实施急诊分诊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急诊科收治的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3年收治的3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科分诊,观察组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干预,比较不同分诊措施干预后的效果.结果:针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分诊干预后,观察组护理分诊质量评分和护理服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分诊工作中,采用分诊安全管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可以提高患者对急诊分诊工作的认可.
作者:陈芝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专科药房是医院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快速、便捷地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服务,而且还有助于实现安全用药、高效用药的目标.文章介绍了专科药房质量与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提高专科药房质量管理的“质效”角度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分别从认真做好专科药房“日常管理”工作、完善专科药房的管理制度、注重专科药房工作人员的培训这三个方面进行细化论述.完善质量管理的同时对专科药房发展规范与创新应该遵循“专科”模式、创新专科药房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指出了提升专科药房质量与创新发展模式的有效策略,以期待对规范、发展、创新专科药房管理有所参考.
作者:庞瑛瑛;吴三桂;戚军娜 刊期: 201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