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DH与MDH在大鼠角膜碱烧伤中的表达及在能量代谢中的意义

柴庆和

关键词:LDH同工酶, MDH同工酶, 角膜碱烧伤
摘要:目的:研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MDH)在大鼠角膜碱烧伤后的表达特点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以探讨其对碱烧伤后能量代谢变化的影响.方法:用醋酸薄膜电泳法测定LDH、MDH同工酶的含量,以探讨碱烧伤后能量代谢的变化特点.结果:对LDH、MDH同工酶的百分含量进行扫描,结果发现同工酶百分含量明显改变.碱烧伤初期LDH1、LDH2、LDH3和LDH4下降,LDH5上升;当第7~10d时LDH5逐渐恢复正常水平.MDH1、MDH2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MDH3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碱烧伤后,由于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使参与角膜能量代谢反应的酶含量发生改变,从而使能量代谢的状态也随之发生改变.MDH1、MDH2和LDH5活性增强,导致无氧糖酵解增强,代偿能量的不足,弥补角膜碱烧伤后整个病理过程对能量的需求.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特发性角膜内皮炎一例

    患者,男,26岁.1周前无明确原因出现右眼不适,视物模糊,轻度疼痛,于2003年5月19日在当地医院诊为右眼角结膜炎,经局部全身抗生素药物治疗不缓解,求诊我院门诊治疗.

    作者:李旭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LDH与MDH在大鼠角膜碱烧伤中的表达及在能量代谢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MDH)在大鼠角膜碱烧伤后的表达特点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以探讨其对碱烧伤后能量代谢变化的影响.方法:用醋酸薄膜电泳法测定LDH、MDH同工酶的含量,以探讨碱烧伤后能量代谢的变化特点.结果:对LDH、MDH同工酶的百分含量进行扫描,结果发现同工酶百分含量明显改变.碱烧伤初期LDH1、LDH2、LDH3和LDH4下降,LDH5上升;当第7~10d时LDH5逐渐恢复正常水平.MDH1、MDH2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MDH3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碱烧伤后,由于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使参与角膜能量代谢反应的酶含量发生改变,从而使能量代谢的状态也随之发生改变.MDH1、MDH2和LDH5活性增强,导致无氧糖酵解增强,代偿能量的不足,弥补角膜碱烧伤后整个病理过程对能量的需求.

    作者:柴庆和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小瞳检影和散瞳检影验光在青少年近视眼防治的应用

    目的:比较两种客观验光方法的结果差异,探讨其对青少年近视眼防治中的作用.方法:本组158例门诊验光的视力不良青少年患者,均采用小瞳检影和散瞳检影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小瞳检影检出双眼屈光度一致性为23.42%,散瞳检影检出双眼屈光度一致性为20.2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小瞳检影和散瞳检影的散光检出率均为82.91%.小瞳检影的假性近视检出率为7.59%,散瞳检影的假性近视检出率为5.0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小瞳检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客观验光方法,省时、无痛苦、结果比较准确,尤其是对散光的检出率颇高.两种验光方法的有效结合,既提高了验光准确率,又省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林安岭;任群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后极部视网膜下猪囊尾蚴的玻璃体切除取出术二例

    例1,患女,38岁.因左眼黑影遮挡感1周,于2003年7月10日人院.入院查体:左眼视力0.02(不能矫正),眼压Tn,前节(-),屈光间质清,眼底后极部颞上方可见网膜隆起,透见黄白色囊样物,边界清楚,约5PD大小,其间有致密白色斑点,在强光下观察可见囊体蠕动,囊体周围的视网膜浅脱离,脱离范围为囊体周围外约3mm,右眼未见异常.

    作者:包玉霞;李健华;王云旭;赵艳;姚震宇;曹凤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外伤性低眼压15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眼外伤后低眼压的病因、治疗和效果.方法:对15例外伤后低眼压患者病因分析,采取相应治疗办法,观察视力及眼压情况.结果:15例(15眼)中,除2例眼压入院时测不到,其余眼压均恢复正常.结论:外伤性低眼压所引起的后果和低眼压的程度与时间的久暂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治疗眼外伤时应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作者:王晓英;云红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ALport综合征一例

    患者达楞太,男,26岁.鄂尔多斯市人,毛纺工人.自幼双眼视力尚可,6年前无诱因出现左眼视力下降.2年前曾到我院就诊,视力右眼0.5、左眼0.3,双眼晶体呈锥形,左眼晶体前囊下混浊,诊断为双眼晶体发育不良、双眼近视散光.给予配镜,视力有所提高.

    作者:樊蕾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进展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各种疗法的研究进展.方法: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叙述.结果:有关本病的治疗多采用药物、激光及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是较新型的治疗.结论:因药物及激光治疗存在着某种缺陷和不足,手术方法的出现为治疗提供了新的思维和选择,但仍需进行一些大型的临床对照试验以证实这些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孟根花;乌仁图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

    透明晶状体摘除曾用于治疗高度近视,由于受当时手术技术和设备的限制,术后并发症较严重,尤以视网膜脱离为重,高达3.0%~8.0%,严重影响视力恢复.自KelMan于1967年首次报道超声乳化技术,随着现代晶状体超声乳化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度近视超声乳化晶状体术后视网膜脱离发生率降至1%以下,使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得到推广.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共矫治60只高度近视眼,现将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利;吴强;李艳;吉久华;白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FFA和ICGA检查视网膜大动脉瘤一例

    患者女,70岁.因左眼突然视力下降1周,于2003年3月来我院门诊就诊,高血压10年.既往无心脏病等病史,无眼外伤及其它眼病史,无癫痫发作病史.

    作者:王中颖;金风琴;格日勒图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兔实验性形觉剥夺性近视的研究

    目的:探讨实验性兔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发生机理.方法:应用缝合眼睑方法制成形觉剥夺近视模型,A超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眼球进行生物学测量,应用光镜和电镜对巩膜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实验眼与对照眼的屈光度、眼轴长度、玻璃体腔深度和玻璃体深度/眼轴长度、眼动脉阻力及血流流速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实验眼后极部巩膜胶原纤维细、排列紊乱、纤维层明显薄于对照眼.结论:形觉剥夺能导致眼轴延长,其中玻璃体腔长度和玻璃体腔深度/眼轴长度占主导地位为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形态学改变;眼球后极部巩膜胶原纤维的变细、变长及排列紊乱为病理学原因.近视眼中血液动力学异常客观存在.

    作者:格日勒图;李晓芳;崔巍;王晶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改良闭合式虹膜复位术的设计及应用

    目的:为治疗虹膜根部离断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实用、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对2002年3月~2003年11月共收治8例虹膜根部离断患者,应用我们自行设计的在完全闭合状态下,利用爱惜康10~0聚丙烯双直针经角膜缘一孔过双针的方式将虹膜根部固定在原位,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8例病人经过该手术方法修复,虹膜均恢复原住,术后经2~16个月的临床观察,8例病人虹膜缝线无脱落现象,佳视力1.2,低视力0.6,无任何手术并发症发生.讨论:改良闭合式虹膜复位术方法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云旭;赵艳;包玉霞;李春霞;李建华;张丽娜;龚茫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大剂量干扰素结膜下注射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目的:探讨大剂量干扰素结膜下注射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基因工程干扰素10万单位/ml球结膜下注射0.1~0.2ml/次,隔日1次,联合无环鸟苷眼水滴眼.结果:干扰素联合无环鸟苷治疗HSK,总有效率97.3%.结论:大剂量干扰素结膜下注射联合无环鸟苷治疗HSK疗效确切,疗程缩短,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作者:罗立勤;杨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提高护理人员现代化护理水平的重要性

    在医院的临床工作中,护理工作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尽管医生的业务水平及能力很高,如果没有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与默契配合,欲达到完善的医疗效果是很难的.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现代化护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体会如下.

    作者:郭玉清;李俊莲;赵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难治性青光眼手术治疗远期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难治性青光眼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3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54例(54眼)手术方式、结膜滤过泡、眼压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治疗组:采用反折式小梁切除术治疗30例(30眼)眼压从术前42.91±20mmHg降至手术后19.5±4.7mmHg,结膜滤过泡功能性滤过泡19例,术后并发症浅前房1例.对照组:在传统小梁切除术基础上应用抗增生药(MMC)治疗24眼(24例)眼压从术前43.15±18.75mmHg降至手术后21.15±12.16mmHg.结膜滤过泡:薄壁大囊泡扁平、弥散滤过泡14例.术后并发症:结膜伤口渗漏7例,滤泡相关性眼内炎3例,浅前房2例,角膜结膜毒性反应2例,远期薄壁滤泡渗漏、感染和眼内炎5例.结论:反折式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少,方法安全可靠,远期效果好,是难治性青光眼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赵全良;张春香;孟令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手术主导眼矫正内斜术后继发性外斜视

    正常或低AC/A型内斜视,多选择主斜眼手术.对于术后继发性外斜视者多见,多为儿童全麻下眼位无法观察及术前设计量有偏差导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美容要求也逐渐提高.

    作者:赵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684只眼泪道激光成形术的疗效观察

    我们从1998年2月至2004年3月,应用Na.YAG激光泪道成形术加留置导管术治疗泪道阻塞636例(684只眼),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波洲;郭永强;郭保安;吴强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V型斜视的两种术式探讨

    目的:探讨V型斜视不同术式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直肌附着点移位或下斜肌部分切除两种术式治疗V型斜视.结果:对于斜肌有明显亢进征象的行斜肌切除效果明显.结论:伴有斜肌亢进者,行斜肌部分切除手术效果好,但对无明显斜肌亢进的可行直肌止端移位.

    作者:贺冬梅;康润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虹膜睫状体炎一家系调查

    目的:通过一家系虹睫炎的治疗及动态观察了解虹睫炎是否与家族史、遗传病史有关.方法:对13例(26眼)进行动态观察,其中3例(6眼)在门诊进行局部滴抗生素眼药水、散瞳、结膜下注射及全身应用抗生素、激素治疗2周.结果:对3例虹睫炎患者通过治疗,除1例陈旧性虹睫炎患者症状轻度缓解外,其余2例患者用药后明显好转.结论:对早期发现的虹睫炎患者及时给予散瞳及抗炎治疗,并对其家族史及遗传病史进行详细调查,能高效、快速地降低虹睫炎患者的发病率及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刘宏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60眼分析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眼底改变及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30例(60只眼)患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30例(60只眼)DR患者中,有44只眼(73.3%)显示微血管瘤样改变,有23只眼(38.3%)显示新生血管,其检出率远比眼底镜检查高,FFA检查对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都有重要的价值.结论:FFA能更早的显示DR的眼底改变,在DR的诊断和治疗上已被广泛地使用.

    作者:李丽芬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额肌腱膜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

    目的:为重度上睑下垂寻求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选择重度上睑下垂62眼行额肌腱膜悬吊术.结果:术后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48眼(77.4%),位于角膜上缘和瞳孔上缘之间11眼(17.7%),位于瞳孔上缘下3眼(4.8%).上睑弧度及双重睑形成良好,术后早期轻度闭合不全及上睑停滞现象,2个月以上均不明显.结论:额肌腱膜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在治疗和美容方面均达到满意效果.

    作者:董竞;杨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