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推拿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与防范

李楠

关键词:推拿科, 护理, 风险因素, 防范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推拿科的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对策.方法:总结以往推拿科临床工作中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病情病种特殊、推拿科工作特殊性、护士专业素养不足、沟通交流不足和法律意识淡薄.针对这些问题,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对策,从实施病种重点管理、调节护理工作安排、实施三级质控、实行全面告知、加强预防保护措施、强化风险意识等方面入手,全面改善推拿科护士的风险认知,加强风险管理措施,比较改革前后推拿科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在针对推拿科护理风险因素实施针对性防范改革后,推拿科2016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从2015年的7.13%降为了0.94%;护理满意度从2015年的90.61%,提升到了2016年的99.32%,差异显著(P<0.05).结论:了解推拿科的护理工作特点,针对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制定防范对策,能够有效防止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一站式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患者出院环节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患者出院环节中,实施一站式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7~9月医院妇产科出院的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原来的出院流程并采取常规护理服务方法.选取2015年10~12月出院的3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其办理出院手续时采取一站式优质护理服务方法.比较分析两者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所花费时间、出院结账一次性完成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实施一站式优质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患者办理出院所花费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办理出院结账手续的一次性完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妇产科患者出院环节中采取一站式优质护理服务,优化了护理服务流程,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一站式便捷、一目了然,有效提高了患者办理出院手续的效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徐艳春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病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分析新生儿病区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医院新生儿病区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采取风险管理,总结风险管理实施后的效果.结果:在护理缺陷发生率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等方面,风险管理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新生儿病区护理过程中采用风险管理,能够降低新生儿护理缺陷发生率,提升服务质量.

    作者:庞玲红;郑筱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新时期医院药学服务的发展趋势

    文章对新时期医院药学服务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旨在提升医院的药学服务质量.文章分析了目前新医疗体制改革及社会发展对医院药学服务所提出的各项要求,进一步提出如何开展好医院药学服务的具体措施.

    作者:林俐莎;周笑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老年肾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目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予以探讨,以提高护理安全.方法:通过对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肾内科收治的80例老年患者资料开展回顾分析,总结老年肾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结果:老年肾内科患者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为:患者自身安全隐患、陪护人员安全隐患、仪器设备安全隐患、护理人员安全隐患、用药安全隐患等方面.结论:在开展老年肾内科患者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面临着多方面的安全隐患,这就需要强化老年肾内科患者的护理管理,尽可能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以便为患者创造出良好的就医环境,对于患者疾病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徐媛媛;洪其军;张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对内科护理质量的提高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对内科护理质量提高的影响.方法:对医院内科病区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并对分层管理前后内科病区的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护士分层管理对内科护理质量提高的影响.结果:实施分层管理后,内科病区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护士分层管理对内科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孟蝶;李月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与防范对策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总结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对护理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有效的防范对策.结果: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出现护理风险事件6例,患者投诉10例.心血管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有患者对护理要求高、病房环境不佳、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低、服务意识淡薄、书写不规范等,应从护理人员、患者、医院管理等方面进行防范处理,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论:心血管内科患者病情复杂,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服务意识直接关系护理质量,患者自身因素、医院管理、医生工作态度,都会引发护理风险.医院应加强对心血管内科护理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素质,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齐鑫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急诊监护病房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实践

    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和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能够满足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健康需求,是我国特有的具有原创优势和特色的健康资源.然而,中医药健康养老发展存在适宜技术和方法挖掘不够、技术缺乏规范和标准、市场规范和准入制度不健全、宣传普及力度及程度不够、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产业发展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中医药健康养老技术和方法挖掘、探索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的主要模式和内容、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中医药健康养老专业人才、加大中医药健康养老宣传、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化发展的策略和建议,以推动我国健康事业发展.

    作者:张群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中医特色护理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内科疾病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绍兴市中医院建档进行治疗的1104例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SDS、SAS、疾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等.结果:护理活动结束后,从平均水平上而言,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分、疾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陈府芳;朱飞琴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知己健康管理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效果

    目的:探讨知己健康管理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温州市中医院及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7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知己健康管理干预,包括运动干预、心理干预、饮食干预等,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运动量指标变化、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结果:干预6个月及1年,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运动量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知己健康管理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管理效果明显,可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运动量.

    作者:黄海晓;金玉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提高肾内科护理带教质量的思考

    目的:探讨提高肾内科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方法.方法:将临床路径教学法与目标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相结合应用于肾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将2016年浙江省三门县人民医院肾内科实习生为观察组,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并选取2015年浙江省三门县人民医院肾内科实习生为对照组,接受传统式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出科时出科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并比较出科时师生双向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生出科成绩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出科时观察组师生双向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师生双向满意度.结论:将临床路径教学法与目标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相结合,有助于提高肾内科临床护理带教质量,并提高师生双向满意度.

    作者:李玉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与成效

    目的:探讨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实施成效.方法:以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医院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加强培训、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等措施,推行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内科为例,比较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护士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分级护理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在服务态度、业务水平、护理安全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改善护士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体检中心实施主动服务的措施与成效

    目的:讨论体检中心实施主动服务的措施和成效.方法:选取2015年6~12月在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3~9月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体检方式进行体检,观察组采取主动服务形式进行体检.统计两组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度和对体检工作满意度.体检工作满意度包括体检环境、体检项目、技术操作和检后服务.结果:观察组对护士服务和对体检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检中心实施主动服务措施,更符合体检者的要求.

    作者:章秀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血管外科病房护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加强血管外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与成效.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2~6月的40例血管外科病房住院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安全护理措施.选择医院2014年8~12月未实施安全护理措施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实施安全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血管外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应及时开展安全管理模式,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整体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叶小灵;陈美荣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中医药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浅析

    文章对中医药院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进行了简单分析,提出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般性问题,梳理了中医药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联系,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网络媒介三个方面对中医药院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进行了探索.

    作者:季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骨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管理策略

    目的:分析骨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管理策略和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的100例在医院骨科治疗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安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骨科住院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骨科住院患者进行安全护理,可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减少骨科的患者投诉率,避免护理纠纷的产生,减少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并提高骨科住院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切实改善护理质量,深化和推进了整体护理工作质量,从而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蒋丹;周攀;周芳迪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也愈加突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成为评价中医院发展的重要指标.中医护理操作简单、价格便宜、效果好,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受到医疗系统和卫生系统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黄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某三乙医院实施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践与分析

    文章介绍了目前浙江省T市以药品零差率为突破口的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主要政策及实施情况,同时选择综合性医院A医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改革前、后的经济运行情况,并就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作者:李鑫佳;胡兆礼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集束化护理管理在ICU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ICU患者安全管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ICU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集束化护理管理的观察组患者32例和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患者32例,比较分析其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方面,以及护理时间、感染例数、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ICU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管理,不仅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症和焦虑心理,还可减少住院天数,避免感染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徐琴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急诊服务流程的优化与成效

    目的:优化急诊服务流程,提高急诊服务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就诊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服务流程.选取2016年1~7月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急诊服务流程优化管理.通过加强院内急救建设、完善预检分诊系统、开通绿色通道、建立应急预案和成立应急小组优化服务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就诊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优化急诊服务流程后,观察组的就诊时间明显减少,就诊等待时间、候诊时间和等候取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急诊服务流程,可提高急诊服务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

    作者:章小芬;余艳飞;林沙沙;黄思思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重症医学科新入职护士压力分析与干预建议

    目的:对重症医学科的新入职护士压力进行分析,并给出科学的干预建议,以减少新护士的压力,充分发挥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方法: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新入职的50名护士作为实验对象,护士填写专门的调查表,统计分析护士的压力源,并由专家讨论给出合理的干预建议.结果:重症医学科的新入职护士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强度、工作环境、人际交往等方面.结论:医院及护士要正确及时认识到压力的存在及存在原因,采取积极应对的措施,减轻新入职护理人员压力,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作者:何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