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浅析

季伟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路径
摘要:文章对中医药院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进行了简单分析,提出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般性问题,梳理了中医药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联系,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网络媒介三个方面对中医药院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进行了探索.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炮制学实验课程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实践与体会

    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中药炮制实验课程中开设了综合设计性实验.阐述了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的必要性以及具体建设内容和教学效果.结果表明综合设计性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有助于提高中药炮制学的教学水平和实验室管理水平.

    作者:马志国;黄美燕;赵文;张爱丰;王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某三乙医院实施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践与分析

    文章介绍了目前浙江省T市以药品零差率为突破口的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主要政策及实施情况,同时选择综合性医院A医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改革前、后的经济运行情况,并就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作者:李鑫佳;胡兆礼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科研反哺教学”在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中药学是中医药院校的特色专业,中药药理学课程是中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实验教学是中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是学生按照讲义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既定实验,因此缺少自主性及创新性,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可以提高教学,二者相辅相成,将中药药理学的科研思路与方法运用到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可有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文章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

    作者:吴家胜;沈岚;沈旭华;马越鸣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新时期医院药学服务的发展趋势

    文章对新时期医院药学服务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旨在提升医院的药学服务质量.文章分析了目前新医疗体制改革及社会发展对医院药学服务所提出的各项要求,进一步提出如何开展好医院药学服务的具体措施.

    作者:林俐莎;周笑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血糖控制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护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和自护能力,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得以有效控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珊;许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持续质量改进对提升血液透析患者满意度的效果

    目的:探究、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透析患者满意度的提升上的开展价值.方法:选取近期在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共计80例为观察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并选取前期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为对照组,统计分析干预前后患者干体质量和并发症情况,并使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容量性高血压等并发症情况较多,而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了持续质量改进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且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还能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沈慧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急诊监护病房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实践

    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和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能够满足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健康需求,是我国特有的具有原创优势和特色的健康资源.然而,中医药健康养老发展存在适宜技术和方法挖掘不够、技术缺乏规范和标准、市场规范和准入制度不健全、宣传普及力度及程度不够、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产业发展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中医药健康养老技术和方法挖掘、探索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的主要模式和内容、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中医药健康养老专业人才、加大中医药健康养老宣传、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化发展的策略和建议,以推动我国健康事业发展.

    作者:张群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绍兴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相关资料.结果:在医疗器械报损率、ATP荧光检测合格率及不同科室的满意度方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保证不同科室的实际需要,提高科室消毒管理的满意度,降低医疗器械的报损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戴李中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人文课程引入生命教育的意义和途径探讨

    文章阐述了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人文课程引入生命教育理念的意义,并从鼓励经典阅读、发挥榜样教育力量、生命教育导师介入教导和整合教学资源统筹规划课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对医学人文课程引入生命教育途径进行了探索性思考.

    作者:李佳;岳涛;刘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体检中心实施主动服务的措施与成效

    目的:讨论体检中心实施主动服务的措施和成效.方法:选取2015年6~12月在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3~9月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体检方式进行体检,观察组采取主动服务形式进行体检.统计两组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度和对体检工作满意度.体检工作满意度包括体检环境、体检项目、技术操作和检后服务.结果:观察组对护士服务和对体检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检中心实施主动服务措施,更符合体检者的要求.

    作者:章秀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大学生德育中的名师效应分析——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导师团”工作为例

    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是指一个学生或一组学生接受一个导师或教师指导学习的教学方式.导师除了对学生负有教学和指导的责任之外,亦对其一般福利和生活行为负有指导责任.2002年北京大学率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此后国内部分高校纷纷效仿推行且取得了较大成果.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本科生导师制的基础上,以“名师”“名医”“名家”领衔,形成了为学生德育及成长成才服务的导师团.文章以导师团工作为例,从“名师效应”角度分析了“名师”“名医”“名家”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作者:关琳子;陶思亮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绍兴市柯桥区7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现状

    目的:全面研究并掌握现阶段绍兴市柯桥区适龄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现状,进而提高流动儿童保健水平,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绍兴市柯桥区流动儿童保健服务管理年报系统数据进行分析,比较2014~2016年流动儿童保健管理、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结果:2014~2016年流动儿童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低于本地儿童,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低于本地儿童,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高于本地儿童.结论:绍兴市柯桥区流动儿童保健服务水平较本地儿童有明显差距,应采取综合措施提升流动儿童的保健管理服务,为流动儿童的生长发育提供更全面、更高水平的服务.

    作者:黄名杨;余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构建基层医院临床药学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良好的临床药学评价体系是维系医院药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药学服务管理重要工具.科学可行的临床药学评价体系是保障临床药学服务质量得以提升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沟通效率的重要方法,终促使药学服务有效创造医疗卫生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法集合360°绩效考核法,辅以目标与关键成果法(OKR)构建临床药学评价体系.结果:通过集体讨论制定临床药学相关量表,在工作中扎实推进量表的应用.结论:通过实践证明构建临床药学评价体系对提高临床药学整体工作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英哲;沈志华;郭菁菁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加强药学服务 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目的:加强药学服务,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方法:主要结合临床药品调剂经验与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实施了药学服务.结果:药学服务的实施提高了用药依从性.结论:加强药学服务,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减少了副作用,得到的临床效果较理想.

    作者:蔡菲;叶英;陈明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统筹方法论指导下中药学专业高职-本科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目的:探讨在统筹方法论指导下的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的高等职业教育药学专业——高等教育本科中药学专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经验.方法:对上海中医药大学与上海高等专科学校合作开展的高等职业教育药学专业——高等教育本科中药学专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上海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药学专业学生在完成3年高等职业教育并取得高职层次毕业证书.本着“自愿、推优、选拔”原则,从中遴选一定数量学生进入后2年的高职贯通本科中药学专业课程学习.学生修完规定学分,达到规定绩点要求,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结果:通过统筹组织管理机制、培养定位与课程体系,确立贯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框架,夯实贯通培养内涵,构建了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结论:中药学专业高职-本科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极具意义,建立了贯通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立交桥,凸显培养技能学术兼备的高级中药学专业人才的特点.

    作者:褚春晓;徐宏喜;沈岚;夏瑜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老年肾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目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予以探讨,以提高护理安全.方法:通过对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肾内科收治的80例老年患者资料开展回顾分析,总结老年肾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结果:老年肾内科患者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为:患者自身安全隐患、陪护人员安全隐患、仪器设备安全隐患、护理人员安全隐患、用药安全隐患等方面.结论:在开展老年肾内科患者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面临着多方面的安全隐患,这就需要强化老年肾内科患者的护理管理,尽可能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以便为患者创造出良好的就医环境,对于患者疾病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徐媛媛;洪其军;张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安全管理在介入诊疗中心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安全管理模式在介入诊疗中心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过程及其效果.方法:以医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介入中心收治的200名患者为例,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安全管理的内容,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在并发症、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并发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上有明显差异,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介入诊疗中心护理工作当中应用安全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还能有效防止并发症,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李芳;黄旭芳;毛剑婷;刘丽霞;陈淑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5S”管理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进一步规范门诊药房的管理.方法:查找门诊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运用“5S”管理加强门诊药房的管理,完善相关制度、流程和职责.结论:实施“5S”管理措施后,改善门诊药房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发生,药品过期和药品账务不符合率明显减少.有效提高了门诊药房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吴洁;蒋菊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角度谈医患纠纷中的医护因素

    近年来国内医患纠纷频发,其发生的原因包括社会因素、患方因素和医护因素等.其中,医护因素是急需医护人员重视和改进的.文章试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角度探讨医患纠纷中的医护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旨在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降低医患纠纷对医患双方及社会的伤害.

    作者:李琴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与管理建议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有效的管理建议,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方法:对宁波市中医院2013年~2016年258例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这些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中男95例,占总数的36.82%;女163例,占总数的63.18%.258份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共涉及18个品种,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及胃肠系统损害为主.结论:在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对医护人员加强管理,对患者进行安全教育,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李婉姝;葛文再;樊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