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霞
目的:对住院产妇健康教育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探究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方法:从2014年5月~2015年5月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产妇中,随机抽取5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产妇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统计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产妇在产前、产时的健康知识需求,主要有产程进展、分娩时配合技巧、分娩时注意事项等.产后健康知识需求,主要有新生儿的喂养技巧、新生儿护理、产褥期护理、产后并发症防护等.住院期间健康知识获取方式,主要有健康宣传手册的分发、护理人员的讲解演示、患者间相互交流经验、推荐健康书籍、观看录像等.出院指导的知识获取,更希望通过电话咨询的形式获取.结论:住院产妇健康教育需求内容与形式多种多样,逐渐丰富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多种形式推进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童昊斐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药剂科服务质量的改进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了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实施服务质量改进前(2013年12月~2014年11月)与实施后(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就诊患者各120例为调查对象,将改进前后的各项服务指标进行观察比较.了解患者对药师态度、就诊满意度与医患纠纷发生率的改善情况.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实施服务质量改进后患者服务满意度达到93.3%,高于未改进前的75%.对药师满意度为81.6%,高于之前的68.3%;医患纠纷发生率由1.67%下降至0.83%.患者取药时间由之前的(12.33±2.5)分钟下降至(6.05±2.4)分钟.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药剂科实施全面服务质量管理后,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提高人员素质、改善环境与风险评估、就诊满意度评估加分等措施,促使整体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医患关系得以改善,提高了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减少纠纷的发生.
作者:陈引蕾;陈丽明;林琦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心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和成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整体护理质量.方法: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引入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建立“医疗特色”护理责任小组,加强基础护理,完善患者健康教育体系,优化护理排版模式,明确岗位职责,确保护理安全.并评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心内科整体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心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科室整体护理质量水平有了显著提高(P<0.01);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之前的84.51%上升到了96.72%,患者满意度也较之前的82.43%上升到了95.62% (P<0.05).结论:在心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水平,确保了护理安全,增进了护患和谐.
作者:陈婷婷;金建芬;孙红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外科急腹症患者急救方案与临床护理管理要点.方法:以丽水市人民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外科收治的120例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急救的基础上实施高效、优质的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科急腹症患者早期的急救采取规范、系统、高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满意度与手术成功率,且对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巧美;沈荷娟;魏永敏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以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情况及血糖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血糖水平.
作者:李丽芬;吴燕燕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中医专业床边教学作为临床教学的重要环节,尤其重视临证经验的传授,重视“望、闻、问、切”的技能培养.针对现阶段在中医床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中医药院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并取得一定成绩,为高等中医教育顺应医教协同新形势的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作者:刘萍;耿赟;薛轶燕;吴晓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探讨中医疼痛科护士长的工作管理经验和技巧.文章对护士长管理岗位中护理理念的创立,护理发展方向的确定、通过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处理技巧和方法,如何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护士工作热情和潜能,提高工作效率,防范差错事故的发生做一阐述,为培养中医院疼痛科优秀护士长提供经验和方法.
作者:丁晓医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三级护理质控目标管理模式在ICU的应用价值.方法: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15年1~6月实施三级护理质控目标管理,与2014年6~12月实施的常规管理进行比较.结果:ICU中急救物品、基础护理、特级护理、病区管理、专科护理的合格率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ICU临床救治中实施三级护理质控目标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助于形成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和规范化的管理模式.
作者:吴卉卉;郑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一种新的用药形式,是中药饮片的有益拓展形式.市场的扩容、临床的需求,期待中药配方颗粒扩大准入区间,文章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由来、优势、现状、政策监管等进行分析,探索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策略.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一种新型的中药饮片具有显著优势,合理放开市场准入势在必行,同时实现有效监管,提出若干监管建议,推动中药配方颗粒的良性竞争发展,服务中医临床需求.
作者:李建会;张霄潇;荆志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河南中医药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将此课程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教学内容为环境与健康.由于该专业学生入学成绩一般,所学医学知识较少,讲授内容知识点碎,部分知识有一定难度,因此尝试应用多种形式的启发式教学.文章介绍7种类型启发式教学在卫生学中的应用,总结教学效果,以期改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他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作者:刘晓蕙;孙春阳;王瑾瑾;闫国立;裴兰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文章对中医儿科发展现状、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儿科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任玉梅;朱珊;侯江红;单海军;李欣 刊期: 2016年第13期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作为护理管理者应该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文章主要对产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细致的总结分析,从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加强新生儿护理等几个方面提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通过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有效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产妇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
作者:庄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析孕产妇围产期的保健状况,并分析健康教育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参加“孕妇学校”的孕产妇12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未参加“孕妇学校”的孕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产检、保健情况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平均产检次数和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均较高(P<0.05);同时,两组在第一、第二、第三产程及产后2h出血量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孕产妇的围产期保健管理和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孕产妇围产期保健认知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在一定程度上为产妇及新生儿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作者:杨秋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医患关系是维系医生和患者之间的重要纽带,和谐的医患关系,可以使患者获得理想的医疗效果,可以促进医院发展及社会稳定.文章旨在通过分析医患关系现状,探索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借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医改新模式,提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路与建议,缓和紧张的医患,为医院稳定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作者:金春俭;王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在分析护理工作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相关调查,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提高医院护理管理水平.具体做法包括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切实可行的护理管理制度,构建护理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各部门之间,以及医护人员与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终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孟茶卿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综合分析个体化的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省丽水市某社区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收治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实验组应用个体化的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的方法.结果:实验组服药依从性良好率为86.67%,对照组服药依从性良好率为75.0%,实验组的服药依从性良好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66.67%,实验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舒张压与收缩压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的社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叶晓敏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前,合理用药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医院信息系统,药剂科通过设定相关的用药规则,可限制医生在医生站中的不合理用药.但是部分规则和使用存在不灵活等问题,如果让药剂科基于合理用药的机评结果,直接干预医生处方,将更能体现用药的合理性及灵活性.文章通过在药房系统中嵌入合理用药系统,并设计集中审药平台,来控制医生开药及患者用药的质与量,实现真正的合理用药.
作者:吴盼盼;王秀杯;陈爱芬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分析前,对采血标本质量控制中易出现的问题,以及针对性应对策略.方法:收集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近一年来有分析误差的血液标本及其血常规检验资料102例来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系统分析,观察在不同采血部位和不同检测时间,对血常规的后检验结果有何影响.结果:不同部位采血及不同检测时间,是影响血常规检验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性因素,且应根据问题实施质量控制的应对措施.结论:提高血常规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的质量控制,减少标本误差,对检验准确度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强鑫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对促进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建立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中医院护理安全监察部门,制定并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对出现的不良事件及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建议,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并制定预防措施.比较上报制度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及护士对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实施非处罚性上报制度前不良事件发生32例,上报14例,上报率43.75%.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89例,上报84例,上报率94.38%.上报制度实施前后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65.3%和95.9%(P<0.05).结论: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有利于促进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琚玫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儿科医生防控医疗纠纷的技巧,提高儿科住院患儿和家属的住院满意度.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5月浙江省一些医院儿科住院患者,进行调查总结,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于2014年6~12月实施相应管理干预措施.观察干预前后儿科住院满意度改善情况.结果:2013年12月~2014年5月,儿科共收治468例患者,其中住院满意度差为32件,发生率为6.83%;2014年6~12月实施相应管理干预措施期间,儿科共收治476例患者,其中住院满意度差为16件,发生率为3.36%.干预后的住院满意度,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通过分析儿科医疗纠纷出现的原因,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儿科住院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作者:茅慧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