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管理

张春芬;赵蓓;童人杰;王丹英

关键词:新生儿, 身份识别, 安全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管理措施.方法: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实施了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管理,对943例新生儿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安全护理,分析新生儿身份识别安全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无因新生儿身份识别错误引发的纠纷;新生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由2014年1月的90%,上升到2015年1月的96%.结论:加强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有效避免因新生儿身份识别错误问题引起差错事故导致纠纷的发生,明显提高了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骨科手术患者切口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切口感染是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直接影响着切口愈合及患者预后,而且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因此切口感染的预防及管理是骨科术后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导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为提出合理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向导,切实提高骨科手术的成功率及患者的康复率.

    作者:王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2005~2014年某地市级医院科技论文与高影响力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分析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2005~2014年科技论文发表情况及特点,从侧面了解各科室、各部门的科研产出情况,为教学、科研管理和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10年间医院职工总发文量、年度分布、期刊分布、作者情况以及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4年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共发表论文3724篇,篇均被引频次为2.95,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102篇,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110篇.结论:10年间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科技论文发文量、核心期刊论文发文量及SCI论文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但发表论文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徐亚维;曹剑峰;苏晓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老年病房的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2011年4月~2015年7月在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老年病房收治92例老年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缺陷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老年病房患者,采用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及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

    作者:金巧;吴珍;俞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地市级医院博士后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目前,国内不少大型综合性医院已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培养了大批博士后人才,对医院科研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文章通过对地市级医院博士后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博士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作者:陈晖;杨慧;冯健;林仙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基层医院营养食堂与患者膳食的管理

    医院营养食堂的职能除了为患者提供营养均衡、卫生的膳食服务外,还配合临床医生与营养师的工作,为患者提供适当的营养治疗,为临床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文章探讨了基层医院如何加强营养食堂与患者膳食管理,以保持医院营养食堂的专业功能,为患者提供安全、卫生、营养的膳食.

    作者:李娜;孙彦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三级护理查房的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在外科实施三级护理查房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3月~2016年1月,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在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三级护理查房模式,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知晓率、投诉率,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分析在外科实施三级护理查房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病情知晓率及投诉率比较,观察组患者采取三级护理查房护理措施的患者病情知晓率和投诉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患者采取三级护理查房护理措施的整体护理质量、外科基础护理和健康宣教等护理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采用三级护理查房护理措施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P<0.05).结论:外科实施三级护理查房的应用效果显著,明显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投诉率促进了医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三级护理查房的满意度.

    作者:张丹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风险控制管理探讨

    目的:探究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风险控制的管理措施及成效.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联合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预防与控制措施,从多方面人手落实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风险控制,有针对性进行各项指标监测,和其他部门做好密切配合,加强全体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共同实现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风险控制.结果:调查期间内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落实良好,各项工作可责任到人,提高了全体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责任心;3年内新生儿医院感染率及漏报率显著降低,医院感染控制效果良好;卫生学监测符合医院要求,环境卫生学监测评分维持在99%以上,未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感染暴发事件.结论:新生儿病房做好医院感染的风险控制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当和医院感染管理科做好配合,促进相关制度的落实,加强各项指标监控,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实现全员参与,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蕾蕾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分层培训在耳鼻喉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分层培训在耳鼻喉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耳鼻喉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于2014年6月~2015年12月医院耳鼻喉科12名护理人员中开展分层培训活动,并将活动前后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评分与护理质量指标评分进行比较,评价耳鼻喉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情况.结果:通过比较护理人员分层培训前后核心能力评分与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培养后各方面况显著优于培养前,培养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培训在耳鼻喉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情况,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能力、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有助于提高耳鼻喉科室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周蕾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集束化管理在ICU肠内营养患者的应用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在ICU肠内营养患者的应用价值,为有效开展患者营养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ICU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肠内营养患者1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及各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要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机械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而研究组患者的感染并发症、胃肠道并发症、代谢并发症和心理并发症等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肠内营养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实施集束化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还可显著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其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叶戌子;滕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品管圈在肛肠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肛肠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浙江省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肛肠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行混合痔手术治疗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品管圈.结果: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术后实验组发生便秘、尿潴留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庄雪春;徐爱月;尹慧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管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管理措施.方法: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实施了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管理,对943例新生儿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安全护理,分析新生儿身份识别安全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无因新生儿身份识别错误引发的纠纷;新生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由2014年1月的90%,上升到2015年1月的96%.结论:加强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有效避免因新生儿身份识别错误问题引起差错事故导致纠纷的发生,明显提高了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春芬;赵蓓;童人杰;王丹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调查与管理措施

    目的:调查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5年6~12月普外科收治的188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有效管理措施.结果:188例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17例,感染发生率为9.04%.肠梗阻手术感染发生率高,为18.75%,其次为胃切除术的6.4%.共分离出病原菌2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为18株,革兰阳性杆菌6株,真菌1株.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10cm,Ⅲ类手术切口、肥胖患者、术中发生失血、伤口的清洁度、侵入性操作、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留置引流管和住院时间>10天.结论:根据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加强感染控制管理,增强感染预防意识,合理使用无菌药物,可有效降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

    作者:谢红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平阳县综合医院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调查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对平阳县综合医院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2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平阳县几家综合性医院52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一般情况、组织环境管理情况及工作场所暴力发生情况.结果:过去1年中共有387名护士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为75%.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民族、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和婚姻状况与暴力发生率间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职务、工作部门和独生子女情况与暴力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人群的组织环境管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民族、学历、工作部门、婚姻状况和独生子女情况对组织环境管理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工作年限、职称和职务的评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医院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是普遍现象,对护士身心造成严重伤害,管理层应全面提升医院组织环境的管理水平,减少和避免其对护士的职业伤害.

    作者:吴茜茜;徐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通过满意度调查改进产房助产服务质量

    目的:探讨改进产房助产服务质量,提高产妇满意度.方法:湖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在2015年开始全程陪伴助产服务,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产妇进行满意度调查,总结问题并制定出产房助产服务质量改进方法.结果:实施全程陪伴助产服务期间,未发生过产妇及家属对产房助产服务的投诉事件,未发生护理纠纷,产妇及家属对助产服务满意度有了显著提高.但在助产服务过程中仍存有不足.结论:通过调查产妇对产房助产服务的满意度,为制定规范化助产服务提供依据,提高优质助产服务质量.

    作者:沈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社区护理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作用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于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石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慢性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社区护理服务.同时另外随机选取60例慢性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社区健康指导、社区健康监测、社区护理服务质量等3个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60例患者在社区健康指导、社区健康监测、社区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改善慢性病患者身体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并提高了社区慢性病患者对社区护理服务和慢性病管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滕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强化安全教育对骨科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化安全教育对骨科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于2014年7月开始实行护理安全强化安全教育,选取2014年1~6月未实行护理安全强化教育的骨折患者资料160例,作为对照组,总结分析护理安全问题.收集2014年8月~2015年1月实行护理强化安全教育后的骨折患者资料160例,作为观察组,实行护理强化安全教育前后,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及投诉率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实行护理安全强化教育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质量投诉率较前明显降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较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骨科实行强化安全护理教育,可有效提高护理安全质量,减少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患者投诉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

    作者:吴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细节管理在肝胆外科患者管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肝胆外科患者管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于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进行手术的1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其管道护理采取细节管理,成立细节管理小组,强化管道的细节管理意识,完善管道护理的细节流程,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2015年1~6月于肝胆外科进行手术的186例患者管道采取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比较实施细节管理前后肝胆外科患者的管道护理隐患发生率、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细节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导管护理隐患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细节管理应用在肝胆外科患者管道护理管理中,完善管道护理的细节流程,有利于降低管道护理隐患,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

    作者:沈见芬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加强肛肠外科肠造口患者的标准化术前管理

    目的:探讨肛肠外科开展肠造口手术患者术前标准化管理的措施和成效,以保证患者安全.方法:成立肠造口标准化术前管理小组,对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行肠造口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制定肠造口术前管理标准,之后在科室内按照制定的标准培训专业护士.结果:实施标准化管理后,肠造口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肛肠外科实施标准化术前管理,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作者:叶秋玉;吴莺燕;雷桂花;吴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以项目教学驱动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是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的重点,为了探索既有利于巩固基础理论,又能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的教学模式,我们将科学研究项目教学引入药理学本科教学,取得了一定效果,对于建立创新型学习方式、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建立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培养协同创新能力等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邓秀兰;张晓晶;王青青;鲁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分阶段综合培训对急诊护士急救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阶段综合培训模式对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48名护士进行系统而规范的培训,培训方式为分阶段综合培训,即基础阶段、实践阶段、提升阶段.培训结束后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前两组护士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和综合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阶段综合培训后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及综合能力的考核成绩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P<0.01).培训后观察组在氧气吸入技术、鼻饲、静脉留置针技术、电动吸痰、心肺复苏和洗胃方面差异显著(P<0.05),而在其余4项技术操作方面无差异(P>0.05).培训后观察组在应急处理能力、模拟病情判断、有效配合医生及协调指挥能力等综合能力上的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分阶段综合培训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操作水平和综合能力.

    作者:陈利芳;丁芬娟;章燕飞;顾华芬;田叶青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