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跃仙
随着我国“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医疗改革制度的逐步落实,各个大型综合性医疗护理单位的临床需求也发生了明显改变,临床护理工作以专科护理和疑难杂症护理为主,而广大慢性疾病、多发病、常见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则主要由基层医院承担.护理教育模式和绩效考核机制的改变,及护理服务的延伸和上下级医院护理合作体系等措施的应用,有助于大型综合性医院护理工作中应用分级诊疗制度.
作者:张和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究血透患者交接流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探讨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管理对策,提高患者交接班的安全.方法:选取浙江省金华文荣医院2014年4~10月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这些患者交接流程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细致分析,并以此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2014年11月~2015年4月实施预防对策,选取该段时间内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实施预防对策前后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血透患者交接流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管理对策,规范操作流程,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消除或减少不安全因素,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确保血透患者安全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朱艳茹;张亚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首次透析负责制对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执行力的影响.方法: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于2013年12月通过制定首次透析负责制相关内容、流程、管理制度及教育培训制度,开始实施首次透析负责制管理方法.比较分析该制度实施前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性、舒适度、患者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首次透析负责制实施后,维持透析患者在透析舒适度、依从性、满意度方面,较该制度实施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透析充分性中尿素清除指数、蛋白分解率、血压、血清白蛋白,与制度实施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首次透析负责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执行力,提高了维持透析患者的依从性、舒适性及透析充分性,从而提高了透析患者满意度.
作者:包美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科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429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2015年1~6月就诊患儿为对照组(212例),2015年7~12月就诊患儿为观察组(2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琦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文章从德育视角,对中医专业医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以德育实践为主线,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医学人文实践、科普志愿服务活动、职业规划及科创活动、本科生德育导师制五方面措施,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作者:曾雪萍;沈宇弘;郝微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金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50例精神患者作为对象并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下加以人文护理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BPRS评分对比,观察组评分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精神科患者进行人文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有益行为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吴巧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骨科出院患者康复指导作用的影响.方法:学习并了解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骨科通过电话回访方式指导出院患者康复护理的技能,随机选取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骨科2014年9月~2015年12月120例出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时出院时给予常规护理嘱咐.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指导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比较分析患者出院后康复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病情发展及再次住院情况、患者出院后护理康复护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经电话回访指导患者出院康复护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患者出院后病情发展及再次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骨科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康复指导,提高了患者院外自我护理技能及自我疾病的康复,为患者增添了健康保障.
作者:杨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将整体护理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之中效果.方法:以杭州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质量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全程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2015年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3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90例手术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190例手术患者在施行常规手术护理的基础上,全程对患者加以人文关怀.采用简化的舒适状况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价比较患者舒适度及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人文关怀前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在舒适度和焦虑评价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人文关怀后,焦虑和舒适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全程施行人文关怀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情况,改善患者舒适度情况,增强护理效果.
作者:李亚萍;李晓芬;艾梦婷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于老年康复期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72例老年康复期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社会支持、人文关怀及个体化的康复训练等,比较两纽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康复期患者的护理,采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高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予以社会关怀,同时加强康复锻炼,是一种比较满意的护理模式.
作者:俞琛;吴珍;周丽君;李松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及治疗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健康知识宣教和护理,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及Morisky-Green测评表进行健康教育和治疗依从性的评估.结果:实验组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7.96%,高于对照组的70.37%(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89.81%,高于对照组的63.89% (P<0.05).结论:通过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能有效提高肺结核患者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
作者:邵盛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呼吸内科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在呼吸内科成立“品管圈”小组,评定活动主题,针对目前护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增强护患沟通的措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增强了护患之间的沟通,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应用品管圈活动可有效加强护患沟通,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呼吸内科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
作者:李广钦;任中贤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人员对全髋置换术术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与管理建议.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56名骨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对骨科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本科学历者全髋置换术术后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大专及中专学历者(P<0.05);主管护师的全髋置换术术后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高于护师及护士(P<0.05);工龄超过15年的护理人员全髋置换术术后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护理人员(P<0.05).结论:应不断提高骨科护理人员对全髋置换术术后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朱菁菁;陈苏苹;陈春春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面对新医改,应对中医院原有文化进行调整、充实、强化,应重点强化中医文化、管理文化、团队文化.
作者:李建军;李昀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四位一体”健康教育模式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2月在浙江省金华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4例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四位一体”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康复训练内容了解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训练内容的总了解率为95.24%,其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结论:“四位一体”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提高骨科手术患者对康复训练内容的了解程度,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相对提高.
作者:金叶芬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总结2015年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审方药师参与抗菌药物医嘱专项点评的工作情况,提高医院处方质量,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方法:根据电子病历系统,对抽取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的点评,将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共抽取360份病例,不合理情况较严重,通过该项点评,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结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抗菌药物使用上,仍存在一定的不规范,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干预.
作者:盛红霞;章晔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就读在职护理研究生的意向,比较有无就读意向的两组人员在学习障碍上存在的异同.方法:采用参与障碍普适量表对250名在职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将参加调查的人员按有就读意向和无就读意向分为两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在学习障碍上有无差别.结果:30%护理人员有就读意向,有无就读意向的人员学习障碍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40±0.63)分和(2.65±0.54)分.结论:护理人员就读在职研究生学习障碍处于中等水平,主观上有无就读意向的护士学习障碍比较没有差别.
作者:陈咪娜;钱跃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文章对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理论的概念、原理及步骤进行阐述,在结合国内护理管理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理论的应用,旨在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石芬芬;许慧慧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州市中心医院2013~2014年消化内科100例患者护理情况,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并与2014~2015年实施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之后的100例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防范措施之后,护理事件发生的次数明显降低,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P<0.05),护理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既可以降低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保障护患安全,同时又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侯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内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门诊于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门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以两组患者等候就医过程中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评价指标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在发生不良护理事件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内科门诊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中,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在就医时的焦虑、急躁等不良心理状态,而且能有效减少护患之间矛盾,使患者更加信任医疗服务,并且对提高内科门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汤淑华;黄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