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淑华;黄丽丽
目的:研究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结肠镜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00例肠外科的结肠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肠道清洁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与对照组相比,较对照组显著(P<0.05).观察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结肠镜肠道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肠道清洁度,促进了医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教育模式的满意度.
作者:王玲琴;陈爱华;马婧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管道护理流程图在心胸外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自2014年8月在心胸外科病房护理中应用管道护理流程图,从实施前后收治的患者中各随机选取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和住院天数.结果:患者住院天数较实施前明显减少(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管道护理流程图在心胸外科病房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凤艳;阮玉琴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四位一体”健康教育模式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2月在浙江省金华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4例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四位一体”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康复训练内容了解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训练内容的总了解率为95.24%,其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结论:“四位一体”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提高骨科手术患者对康复训练内容的了解程度,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相对提高.
作者:金叶芬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随着我国“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医疗改革制度的逐步落实,各个大型综合性医疗护理单位的临床需求也发生了明显改变,临床护理工作以专科护理和疑难杂症护理为主,而广大慢性疾病、多发病、常见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则主要由基层医院承担.护理教育模式和绩效考核机制的改变,及护理服务的延伸和上下级医院护理合作体系等措施的应用,有助于大型综合性医院护理工作中应用分级诊疗制度.
作者:张和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现代医学认为神经康复和运动康复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功能恢复,作为传统康复的重要手段,中医推拿按摩也被视为功能恢复的重要内容,所以应该重视功能评定.中医推拿在中医治疗理念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疾病康复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康复理论主要强调采取更为高效、便捷的措施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确保患者在更短的时间内康复.中医推拿在长期的实践中表现出巨大的优势,将其与现代康复理念相结合势必在临床康复治疗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作者:余伟;吴广州;凌通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应用于心内科病房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浙江省绍兴第二医院2015年6~11月心内科收治的患者100例,采用病房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进行管理,观察比较管理前后仪器导线的完好率、仪器清点花费时间、液体滴速在标准范围内的百分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管理后的仪器导线的完好率及仪器清点花费时间均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的液体滴速在标准范围内的比率明显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实施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后,仪器导线的完好率、仪器清点花费时间、液体滴速,以及患者满意度均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孙慧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分析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利用提供建议.方法:从2014年4月~2015年7月,选取浙江省青春医院普外科手术患者的159份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普外科手术治疗的159例患者中Ⅰ类切口应用抗菌药物占比18.24%、Ⅱ类切口应用抗菌药物占比80.50%、Ⅲ类切口应用抗菌药物占比1.26%,还包括各类切口患者的住院时间、用药时间与用药方法等;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其中以奥硝唑氯化钠、依替米星、他挫巴坦等药物为主;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时间的发生率为21.38%,其中用药选择不当占比8.82%、时间不合理占比52.94%、药物剂量与方法不正确占比14.71%、术后用药治疗时间长占比20.59%.结论: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易引发患者的不良反应,制订安全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法则,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在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者:王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调查了解外科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与手卫生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手卫生依从性建议,以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外科201名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外科系统医护人员的总体手卫生依从性较低,总依从率为52.43%;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认知合格率为86.54%.结论:为有效控制外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需要进一步改善,需要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规范手卫生管理与监督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
作者:范勇;徐林富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模式对病房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绍兴第二医院肛肠外科病房收治的1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试验组与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则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的医德医风、护理管理、护理操作、工作效率四个方面的评分均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的满意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54%(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肛肠外科的病房护理质量有明显促进作用,也能令患者更满意,是一种可行的护理模式.
作者:章新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JCI标准下产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杭州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6月引进JCI标准后产科病房的100例产妇护理情况,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因素,并与2015年7~12月实施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之后的100例产妇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防范措施之后,护理事件发生的次数明显降低,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P<0.05),产妇的总满意率也显著高于实施防范措施之前(P<0.05).结论:在JCI标准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既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保障产妇与护理人员的安全,又可以有效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徐晓珍;陈科威;王丽;孙胜男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探讨品管圈管理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通过具体、分步骤实施方案,来进行印证;从成立QCC小组,到确定调查方向、分析原因,进而制定出一套有针对性的对策.结果表明,通过QCC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饮食治疗的依从性,同时,还能够提供医护工作人员各方面的能力与对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殷彦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加强放射治疗技师的科学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分析目前放射治疗技师的工作职责、工作现状以及对其所实行管理的优势与劣势,寻找适应现代放射治疗技师的管理方法.结果:从完善管理体系、严格准入制度、建立教育体系、统一操作规范、完善监督系统等诸多方面,做好放射治疗技师的管理工作.结论:规范、科学的管理是提高放射治疗技师的专业水平及保证治疗质量的基础.
作者:申珊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PDCA循环模式在呼吸内科临床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衢州市中医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8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PDCA循环模式临床优质护理服务,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服务态度评分等数据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1.2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技术操作、沟通管理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PDCA模式显著提高了呼吸内科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模式.
作者:郑瑶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中医科医生临床用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旨在提升中医科医生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月期间500张中医科医生开具中药处方,分析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并于2015年1~12月期间开展中医科医生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干预措施,确保处方中开具准确的药物、剂型、制药方式与剂量.比较干预前后问题处方发生率.结果:干预前,500张处方中有105张存在问题,其中选择药材不当28例、制药方法不当32例、药物配比不当25例、用药剂量或用药时间不当20例,问题处方发生率为21.0%;干预期间共计开出处方540张,其中有27张存在问题,其中选择药材不当5例、制药方法不当6例、药物配比不当7例、用药剂量或用药时间不当9例,问题处方发生率为5.0%,干预前后中药处方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合理的药方可能影响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因此,在临床用药过程中,要加强各环节的安全管理,重视提升中医科医生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保障中医科临床用药安全性,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俞志武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及治疗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健康知识宣教和护理,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及Morisky-Green测评表进行健康教育和治疗依从性的评估.结果:实验组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7.96%,高于对照组的70.37%(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89.81%,高于对照组的63.89% (P<0.05).结论:通过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能有效提高肺结核患者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
作者:邵盛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国情的融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与可实践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教育决定了未来大学生是否能够继续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否能够继续发扬传统文化精神,是否能够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但是目前传统的讲授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效.“淑女学堂”采用第二课堂的形式,以丰富多样的课堂内容成为高校对女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教育新的途径.
作者:端木寅;成琳;应丽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针对高等中医药教育学生临床技能培养相对薄弱的现状,河南中医药大学进行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构建了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整体构架,将实验实训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临床基本技能实训是该体系的重要课程,文章从课程设计理念、组织形式、课时安排、编写教材、创新方法及有效评价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该课程的设计探索情况.
作者:樊香;张大伟;许国防;张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文章从德育视角,对中医专业医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以德育实践为主线,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医学人文实践、科普志愿服务活动、职业规划及科创活动、本科生德育导师制五方面措施,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作者:曾雪萍;沈宇弘;郝微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心内科应用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绍兴第二医院心内科的患者88例和护理人员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4例与护理人员20例.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人员质量指标与对意外事件发生率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对照组中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护理人员的急救物品管理、护理安全、病区管理、护理文件书写的合格率更高(P<0.05);观察组中护理人员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并促进护患之间的关系.
作者:胡晓青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全程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2015年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3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90例手术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190例手术患者在施行常规手术护理的基础上,全程对患者加以人文关怀.采用简化的舒适状况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价比较患者舒适度及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人文关怀前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在舒适度和焦虑评价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人文关怀后,焦虑和舒适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全程施行人文关怀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情况,改善患者舒适度情况,增强护理效果.
作者:李亚萍;李晓芬;艾梦婷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