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青
目的:了解血液科肿瘤患者对化疗知识的需求,为临床采取更合理的护理干预管理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初次化疗患者的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及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结果:血液科肿瘤患者对疾病诱因、化疗方案认知、化疗毒副作用、生活方式及饮食治疗等缺乏了解.96.77%的患者表示强烈需求饮食指导,对化疗方案认知、治疗效果、化疗毒副作用的需求达93.55%,83.87%的患者强烈需求生活方式上指导,并有82.26%的患者表示需求心理上指导.结论:血液科肿瘤患者对化疗相关知识的认知上存在缺陷,对化疗知识具有强烈的需求.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知识需求,提供个体化的健康指导,满足患者的需求,促进患者配合治疗.
作者:邵跃仙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人员对全髋置换术术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与管理建议.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56名骨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对骨科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本科学历者全髋置换术术后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大专及中专学历者(P<0.05);主管护师的全髋置换术术后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高于护师及护士(P<0.05);工龄超过15年的护理人员全髋置换术术后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护理人员(P<0.05).结论:应不断提高骨科护理人员对全髋置换术术后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朱菁菁;陈苏苹;陈春春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评价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在心外科临床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提高心外科的护理质量,减少基础护理中护理问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在浙江医院心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方法,比较实施前后两年临床基础护理中护理问题的发生情况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在心外科临床基础护理管理中实施后,基础护理质量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基础护理中护理问题的发生率有了明显的降低(P<0.05),患者的满意度有所提高(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岚岚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文章对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理论的概念、原理及步骤进行阐述,在结合国内护理管理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理论的应用,旨在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石芬芬;许慧慧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究细节护理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12月,2014年全年仍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方案,依赖于责任护士和护士长的自我管理意识,2015年起实施细节护理管理,贯彻细节思维方法,找出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细节根源,分析并解决临床问题,建立以细节思维管理为中心的新型管理制度并落实,进一步规范护理流程,比较实施前后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情况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实施细节护理管理后,消化内科总体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从(86.7±6.7)分提高到了(95.4±2.9)分(P<0.05);实施细节护理管理后,消化内科护理风险事件从1.3%降到了0.2%(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9.4%,显著高于实施前的9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管理方案用于消化内科,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嵇艳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分析手足口病突发流行应急管理与护理措施.方法:2014年4月~2015年7月选取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58例手足口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手足口病应急管理联合流行病通用管理方案与单纯采用流行病通用管理方案,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死亡率、后遗症发生情况和临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病死率、四肢后遗症的发生率、后遗症的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不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突发流行性手足口病患者专项应急护理管理,能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有效控制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郑雪蕾;张丽;陈华芬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文章对近20年来中医妇科学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对中医妇科学在临床研究、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的新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对中医妇科学在人才培养和建设等方面的措施与取得的成绩进行了介绍,对中医妇科学在中医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社会经济活动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对中医妇科学发展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作者:柯忠妹;董新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以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实施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邵日智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互动点评式晨会交班在普外科病房的实践和效果.方法:规范护理交班流程,采取互动点评式的晨会交班方式,在危重患者病情知晓度、医生和患者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方面与传统交班方式相比较.结果:实施互动点评式晨会交班后,危重患者病情知晓度、医生和患者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实施互动点评式晨会交班,可提高护理人员对危重患者病情的知晓度,提高医生和患者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刘婷;孔红武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州市中心医院2013~2014年消化内科100例患者护理情况,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并与2014~2015年实施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之后的100例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防范措施之后,护理事件发生的次数明显降低,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P<0.05),护理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既可以降低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保障护患安全,同时又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侯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护理标识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和压力源差异.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明显缓解(P<0.05).结论:针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采用护理标识,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缓解护理人员压力.
作者:王佩佩;陈丽丽;卢鸯鸯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将整体护理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之中效果.方法:以杭州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质量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护士的需求逐年增加,尤其是护理专业本科生,致使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如何稳步提高护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质量,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文章对此进行探讨.
作者:钟远;王悦;秦元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Mini-CEX是一种评价医师临床能力的测评工具.中医思维实训室是锻炼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加强医患沟通,综合、全面地掌握临床知识的场所.将Mini-CEX运用到中医思维实训室中,可以使学生将课本与临床更好地融会贯通,更深刻地了解中医.
作者:沈婷;刘晨萍;裘敏蕾;邵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制定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有效避免PICC穿刺及治疗期间各种护理风险的发生,终达到保证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安全的目的.方法:制定完整的PICC导管留置操作流程,严格进行该项操作治疗的护理人员必须持证工作,并在置管完成后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后续的护理工作及资料管理工作.结果:有效降低了PICC穿刺之后的过程中并发症,及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避免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严格的规范化操作及认真的资料管理,可以有效避免PICC穿刺及治疗过程中的风险.
作者:芮最红;沈红燕;季凤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中医科医生临床用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旨在提升中医科医生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月期间500张中医科医生开具中药处方,分析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并于2015年1~12月期间开展中医科医生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干预措施,确保处方中开具准确的药物、剂型、制药方式与剂量.比较干预前后问题处方发生率.结果:干预前,500张处方中有105张存在问题,其中选择药材不当28例、制药方法不当32例、药物配比不当25例、用药剂量或用药时间不当20例,问题处方发生率为21.0%;干预期间共计开出处方540张,其中有27张存在问题,其中选择药材不当5例、制药方法不当6例、药物配比不当7例、用药剂量或用药时间不当9例,问题处方发生率为5.0%,干预前后中药处方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合理的药方可能影响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因此,在临床用药过程中,要加强各环节的安全管理,重视提升中医科医生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保障中医科临床用药安全性,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俞志武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及治疗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健康知识宣教和护理,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及Morisky-Green测评表进行健康教育和治疗依从性的评估.结果:实验组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7.96%,高于对照组的70.37%(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89.81%,高于对照组的63.89% (P<0.05).结论:通过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能有效提高肺结核患者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
作者:邵盛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加强放射治疗技师的科学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分析目前放射治疗技师的工作职责、工作现状以及对其所实行管理的优势与劣势,寻找适应现代放射治疗技师的管理方法.结果:从完善管理体系、严格准入制度、建立教育体系、统一操作规范、完善监督系统等诸多方面,做好放射治疗技师的管理工作.结论:规范、科学的管理是提高放射治疗技师的专业水平及保证治疗质量的基础.
作者:申珊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骨科出院患者康复指导作用的影响.方法:学习并了解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骨科通过电话回访方式指导出院患者康复护理的技能,随机选取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骨科2014年9月~2015年12月120例出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时出院时给予常规护理嘱咐.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指导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比较分析患者出院后康复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病情发展及再次住院情况、患者出院后护理康复护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经电话回访指导患者出院康复护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患者出院后病情发展及再次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骨科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康复指导,提高了患者院外自我护理技能及自我疾病的康复,为患者增添了健康保障.
作者:杨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管道护理流程图在心胸外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自2014年8月在心胸外科病房护理中应用管道护理流程图,从实施前后收治的患者中各随机选取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和住院天数.结果:患者住院天数较实施前明显减少(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管道护理流程图在心胸外科病房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凤艳;阮玉琴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