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彦君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的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普通护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则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和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工作实施时,加以考虑护理风险管理因素,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胡微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视频宣教模式在肾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护理管理者通过规范化肾内科沟通宣教,引入视频宣教,并制定健康宣教路径表.选取2015年6~12月浙江省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肾内科120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标准化视频宣教模式;同时选取2015年1~5月就诊的130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比较实施标准化视频宣教模式前后,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标准化视频宣教模式管理后,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水平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标准化视频宣教模式,应用于肾内科患者的护理管理,规范化肾内科健康宣教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科室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许敏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文章对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理论的概念、原理及步骤进行阐述,在结合国内护理管理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理论的应用,旨在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石芬芬;许慧慧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手术室是外科手术治疗及危重症患者抢救的重要场所,护理管理模式与其他科室有所区别.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及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为手术室护理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探讨手术室专科护士所需要胜任岗位的能力,明确岗位职责,促进手术室护理的专科化发展,发挥专科护士的优势,为手术室护理专科化的培养提供参考.
作者:胡琼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中医科医生临床用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旨在提升中医科医生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月期间500张中医科医生开具中药处方,分析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并于2015年1~12月期间开展中医科医生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干预措施,确保处方中开具准确的药物、剂型、制药方式与剂量.比较干预前后问题处方发生率.结果:干预前,500张处方中有105张存在问题,其中选择药材不当28例、制药方法不当32例、药物配比不当25例、用药剂量或用药时间不当20例,问题处方发生率为21.0%;干预期间共计开出处方540张,其中有27张存在问题,其中选择药材不当5例、制药方法不当6例、药物配比不当7例、用药剂量或用药时间不当9例,问题处方发生率为5.0%,干预前后中药处方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合理的药方可能影响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因此,在临床用药过程中,要加强各环节的安全管理,重视提升中医科医生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保障中医科临床用药安全性,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俞志武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就读在职护理研究生的意向,比较有无就读意向的两组人员在学习障碍上存在的异同.方法:采用参与障碍普适量表对250名在职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将参加调查的人员按有就读意向和无就读意向分为两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在学习障碍上有无差别.结果:30%护理人员有就读意向,有无就读意向的人员学习障碍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40±0.63)分和(2.65±0.54)分.结论:护理人员就读在职研究生学习障碍处于中等水平,主观上有无就读意向的护士学习障碍比较没有差别.
作者:陈咪娜;钱跃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首次透析负责制对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执行力的影响.方法: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于2013年12月通过制定首次透析负责制相关内容、流程、管理制度及教育培训制度,开始实施首次透析负责制管理方法.比较分析该制度实施前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性、舒适度、患者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首次透析负责制实施后,维持透析患者在透析舒适度、依从性、满意度方面,较该制度实施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透析充分性中尿素清除指数、蛋白分解率、血压、血清白蛋白,与制度实施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首次透析负责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执行力,提高了维持透析患者的依从性、舒适性及透析充分性,从而提高了透析患者满意度.
作者:包美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文章从法律、风险管理角度,对产科临床护理管理存在的高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产科工作制度的完善、医疗护理文书质量控制、服务态度的改进与管理等方面人手提出了改进对策.以期在实现产科护理工作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从而减少医疗事故和护理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方叶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改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作用,为更好开展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使用个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疾病治疗的信心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琳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心内科应用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绍兴第二医院心内科的患者88例和护理人员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4例与护理人员20例.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人员质量指标与对意外事件发生率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对照组中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护理人员的急救物品管理、护理安全、病区管理、护理文件书写的合格率更高(P<0.05);观察组中护理人员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并促进护患之间的关系.
作者:胡晓青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分析手足口病突发流行应急管理与护理措施.方法:2014年4月~2015年7月选取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58例手足口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手足口病应急管理联合流行病通用管理方案与单纯采用流行病通用管理方案,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死亡率、后遗症发生情况和临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病死率、四肢后遗症的发生率、后遗症的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不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突发流行性手足口病患者专项应急护理管理,能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有效控制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郑雪蕾;张丽;陈华芬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管道护理流程图在心胸外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自2014年8月在心胸外科病房护理中应用管道护理流程图,从实施前后收治的患者中各随机选取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和住院天数.结果:患者住院天数较实施前明显减少(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管道护理流程图在心胸外科病房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凤艳;阮玉琴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针对高等中医药教育学生临床技能培养相对薄弱的现状,河南中医药大学进行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构建了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整体构架,将实验实训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临床基本技能实训是该体系的重要课程,文章从课程设计理念、组织形式、课时安排、编写教材、创新方法及有效评价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该课程的设计探索情况.
作者:樊香;张大伟;许国防;张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护士的需求逐年增加,尤其是护理专业本科生,致使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如何稳步提高护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质量,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文章对此进行探讨.
作者:钟远;王悦;秦元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于老年康复期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72例老年康复期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社会支持、人文关怀及个体化的康复训练等,比较两纽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康复期患者的护理,采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高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予以社会关怀,同时加强康复锻炼,是一种比较满意的护理模式.
作者:俞琛;吴珍;周丽君;李松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如何充分利用财务指标分析的作用,加强医院食堂的管理,往往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账务指标是指收集传达财务信息,反映食堂经营过程和成果的经济指标,全面直观地反映了食堂运营信息.通过对食堂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解剖和分析,使医院管理者能够直观地了解到食堂运行实际情况,能够对食堂经济效益的优劣作出准确的评价与判断,而作为评价与判断标准的财务指标,其选择和运用尤为重要.账务指标分析是医院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
作者:李铁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金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50例精神患者作为对象并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下加以人文护理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BPRS评分对比,观察组评分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精神科患者进行人文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有益行为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吴巧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JCI标准下产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杭州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6月引进JCI标准后产科病房的100例产妇护理情况,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因素,并与2015年7~12月实施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之后的100例产妇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防范措施之后,护理事件发生的次数明显降低,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P<0.05),产妇的总满意率也显著高于实施防范措施之前(P<0.05).结论:在JCI标准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既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保障产妇与护理人员的安全,又可以有效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徐晓珍;陈科威;王丽;孙胜男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究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妇产科收治的1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产妇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生活质量及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建芬;林晓秋;周雪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中西医结合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医学体系,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在基层医院实施中西医结合诊疗,具有较好的社会基础.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通过在基层医院正确处理中西医关系,使用时机应因病而异,注重中医药的配伍及服用方法,以促进中西医结合应用优势.在基层医院,探讨正确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思维,有助于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提高.
作者:杨秀兰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