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眼科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的混合管理体会

沈增

关键词:眼科, 日间手术, 常规手术, 混合管理
摘要:探讨眼科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混合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2月在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眼科未实施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进行混合管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将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该院眼科实施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混合管理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住院时间和术前等待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45% (P<0.05).结论:对眼科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加强混合管理,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路径带教模式在轮转护士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路径带教模式在外科轮转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6月在浙江省新昌县中医院外科实行轮转的102名护士作为对照组,2014年7月~2015年1月在浙江省新昌县中医院外科轮转的1 35名护士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程序进行带教,干预组在路径带教模式下进行带教,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操作方法失误率、护理操作流程不规范率、出科理论知识考核不合格率、出科技能考核不合格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护士的护理操作方法失误率、护理操作流程不规范率、出科理论知识考核不合格率、出科技能考核不合格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行路径带教模式后,外科轮转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不合格率显著减少,外科专科技能操作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其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安全缺陷显著减少,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提示路径带教模式是外科轮转护士带教的一项有效教学方法.

    作者:王梅萍;许江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完善院前与院内创伤急救一体化的实践和体会

    目的:探讨院前与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作用,以便更好的开展创伤急救工作.方法:将2013年4月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急救一体化模式实施前所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4月急救一体化模式实施后所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特殊检查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急诊室至手术室间隔时间、入院至手术室间隔时间均明显缩短,两组差异十分明显,P<0.05;同时研究组的致残率、致死率、并发症率出现大幅降低,两组差异十分明显,P<0.05.结论:院前与院内创伤急救一体化模式可有效缩短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苗燕燕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基本医保中药注射剂标准化数据库建设意义及在智能化审核系统中的应用

    文章阐述了建设基本医保目录中的中药注射剂标准化应用数据库的必要性,分析了基本医保管理中关于中药注射剂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中药注射剂数据库建设方案及在沈阳市社会医保管理局开展的擎方智能化电子病志审核系统中的嵌入和应用,为中药注射剂标准化数据库的全国推广提供了借鉴.

    作者:张燚;王波;王晓璐;马超;潘威;唐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探讨建构主义倾向的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医康复学教学中的应用

    当今社会提倡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寻找新的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建构主义倾向的行为导向教学法是有可行性的,它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文章着重探讨了建构主义倾向的行为导向教学法用于中医康复学教学的教学内容,突出中医康复学教学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以便能培养出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康复人才.

    作者:朱天民;李辉;阳杨;余阳;刘明雪;代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血液病患者使用PICC导管的风险因素与安全管理对策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治疗中使用PICC导管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安全护理管理措施.方法:择取2014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100例血液病患者为研究组,对其采取PICC导管的风险管理;将2013年在该院行常规管理的100例血液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患者满意度,以及静脉炎、导管脱管、局部渗液、堵管、静脉血栓、导管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2.00%,无护理投诉发生;对照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10.00%,护理投诉率为7.00% (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79.00%(P<0.05);观察组中静脉炎、导管脱管、局部渗液、堵管、静脉血栓、导管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0%、2%、1%、2%和2%,均低于对照组的7%、4%、9%、14%、6%和11%(P<0.05).结论:对血液病患者采取PICC导管的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危险因素,有助于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乐听;周士燕;林海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云技术打破医疗信息孤岛的思考

    我国医院信息化“死档”与“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催生云技术应用其中.云技术以其优势已使某些试点城市成功打破信息孤岛.本文提出,这其中存在法律法规、顶层设计缺乏、患者知情权未体现等问题,建议科学进行顶层设计,加强云医疗平台的安全管理,尊重患者权利,并且医院应注重操作规范化.

    作者:裴敬;温川飙;刘治君;杨帆;江小乐;罗增永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全国中医药院校对外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高等中医院校掌握了良好的中医药资源,承担着推广传统中医文化的的艰巨任务,是我国开展中医药对外教育的重要保障.文章从我国中医药院校对外教育的发展历史、现状等问题人手,讨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我国的中医药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作者:左艇;陈占科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眼科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的混合管理体会

    探讨眼科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混合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2月在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眼科未实施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进行混合管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将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该院眼科实施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混合管理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住院时间和术前等待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45% (P<0.05).结论:对眼科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加强混合管理,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沈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基于课程中心的中药化学网络及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中药化学课程是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中一门重要课程,“课程中心”项目可用于中药化学课程资源共享,让教师能够方便地建设课程网站及与学生网络上的答疑互动,终达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目标.

    作者:吴迎春;王瑞;贾琦;郭夫江;张刘强;李医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控制妇科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控制妇科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妇科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长兴县妇幼保健院妇科住院的4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3年住院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将2014年住院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待整个护理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并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6.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7.0% (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具有更大优势,可实现临床护理质量的不断循环、不断提高.在妇科护理管理中采取PDCA循环模式,不仅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患者住院安全,还能显著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作者:叶萍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我国中医药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近年来,由于中医药管理体制建设的缺漏导致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表现为中央与地方管理衔接错位,政出多门,“多龙治水”等不良现象,正成为严重制约中医药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通过对我国中医药管理机构进行梳理,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运用管理学和法学的基本原理对中医药管理体制改革进行阐释,对国家和地方层面的中医药体制改革内容进行战略性思考.

    作者:邓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儿科病区护理风险与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安全管理在儿科病区的实施效果.方法:以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儿科病区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从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6~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该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发生的护理风险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发生风险的种类、原因,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2014年1~6月期间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措施,选取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5.6%,观察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率为4.52%.两组之间护理风险发生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儿科病区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提高护理风险安全防范意识,及时发现消除潜在风险,不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珍;顾军养;吴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解读Mayo医学中心患者至上文化精髓谈护士职业素养提升启示

    Abstract创建于1863年的美国梅奥(Mayo)医学中心以卓越的服务质量和人性化的医疗护理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造就了不朽的百年品牌.“患者需求第一”是Mayo医学中心的核心价值观.其服务和护理皆在其多领域的综合机构得以实践.Mayo的组织文化培育出高素质的员工,他们拥有令人信服的工作伦理和职业素养,如何将价值观演变为组织成员“DNA的一部分”培育高素养的护理人员,Mayo的实践值得借鉴.

    作者:刘淑琼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医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医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医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作者:罗一民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消化内科病房标本留取的管理

    目的:对消化内科病房标本的留取情况进行研究,寻求对标本留取的有效管理措施.方法:对舟山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舟山医院消化内科病房标本留取的请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对其中的不合格检验标本进行统计.通过对标本留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管理措施.将采取措施前后消化内科病房标本留取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2年3月~2013年3月舟山医院出现不合格检验标本数相对较多,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舟山医院采取了具体的管理措施,不合格检验标本数明显下降.采取措施前后不合格检验标本差异显著(P<0.05).结论:消化内科病房在对检验标本进行留取时需要加强管理,针对留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善措施,提高检验标本的合格率.

    作者:吴梦楚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与前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探索,越来越多的医疗诊断技术开始出现.超声造影技术是临床疾病监测中常见的一种诊断技术,对肾脏、前列腺、卵巢、脾脏以及众多疾病的诊断有着较好效果.文章对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王运来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健康教育在产科新生儿安全护理中的开展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产科新生儿安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浙江省余姚市第四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2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以两组新生儿意外情况发生率、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考察指标,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意外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显著(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运用到产科新生儿安全护理工作中,能有效降低新生儿意外情况发生率,提高家长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作者:陈苏娜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上海地区18所高校易班学生组织建设与管理调查研究——以校、院、班层级为视角

    为进一步做好易班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需要掌握不同层级易班学生组织的建设和管理情况,在上海地区18所高校开展问卷调查,发现校、院、班三级易班学生组织中校级建设和管理功能较好,且更好地发挥了其自我教育管理功能,并据此提出各级易班学生组织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作者:徐满成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对内科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更佳的疾病知识宣教对策.方法:根据以往临床经验以及相关文献资料自行设计健康需求调查问卷表,从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内科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以及形式的需求.结果:80例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疾病诊断的需求率为85.00%,保健指导的需求率为81.25%,疾病防护的需求率为65.00%,发病的原因的需求率为46.25%,心理指导需求量小,需求率为27.50%.对健康教育形式的需求:座谈指导的需求率为68.75%,宣传栏的需求率为52.50%,宣传手册的需求率为57.50%,电话咨询的需求率为38.75%,宣传广播的需求率为25.00%、视频幻灯片的需求率为17.50%.结论: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玲燕;李玉玲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加强新生儿科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

    目的:探究加强新生儿科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的措施,提高用药安全.方法:对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在新生儿科高危药品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寻找加强新生儿科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方案.2013年舟山市妇幼保健院结合2012年安全隐患分析结果采取有效地措施,加强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对2012~2013年两年间发生高危药品安全事件的情况以及用药管理缺陷进行比较.结果:2013年采取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措施后用药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的下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013年较2012年安全管理缺陷明显下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新生儿科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管理缺陷,不断地提高护理人员安全用药能力,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夏芬芬;王金燕;王素萍;黄烈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