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病区护理风险与安全管理

张珍;顾军养;吴雅

关键词:儿科病区, 护理风险, 安全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安全管理在儿科病区的实施效果.方法:以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儿科病区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从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6~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该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发生的护理风险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发生风险的种类、原因,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2014年1~6月期间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措施,选取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5.6%,观察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率为4.52%.两组之间护理风险发生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儿科病区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提高护理风险安全防范意识,及时发现消除潜在风险,不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放射科感染的预防与管理策略

    放射科属于常见的辅助科室之一,在医院的整体发展过程中,放射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放射科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显示其人员较多,病种比较复杂,要求放射科全天开诊,一般医院放射科交叉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给患者临床治疗带来了较大的危险.因此,需要针对医院放射科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管理.

    作者:凌洪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措施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产科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分娩疼痛情况、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控制优良率为1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0%(P<0.05);各项护理质量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 (P<0.05).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能有效减轻产妇的分娩疼痛,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夏小桃;郑萍;安晨凤;胡智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基于中医卒中单元下的健康教育对气虚型中风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中医卒中单元下健康教育对气虚型中风患者的影响.方法:抽选2011年5月~2013年6月所接收气虚型中风患者100例,按其志愿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医治组和对照组,医治组患者给予中医卒中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医治组患者气虚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能力评分及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根据气虚型中风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疾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春芹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儿科门诊就诊患儿疾病种类与分布特点分析

    目的:文章旨在探究儿科门诊就诊患儿疾病的种类以及分布特点,为儿科门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提升其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儿科门诊的110 500例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患儿疾病种类以及分布特点.结果:儿科门诊患儿感染性疾病89 520例,占81.01%,其中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患儿非感染性疾病1 7 870例,占16.17%,其中以消化系统疾病较多.儿科门诊传染性疾病就诊人数为3110例,占2.81%,其中病毒性传染病居多,前三位疾病为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轮状病毒肠炎.所有就诊患儿中新生儿疾病占0.95%,患病多的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以及新生儿窒息.就诊患儿发病时间以11月份居多,2月份较少.结论:全面了解儿科就诊患儿疾病种类及分布特点十分重要,儿科门诊应当做好感染性疾病诊疗工作,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性相关的疾病,非感染疾病及病毒性传染病的诊疗也应当重视,以全面提升儿科门诊诊疗水平.

    作者:陈晓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中医药院校成教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伴随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新态势的出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经济因素加剧了中医药院校成教学生的工学矛盾,新时期的成教学生也表现出新的特点,导致中医类成教学生管理处于真空地带.基于几点思考,提出当前新形势下,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学生管理的对策建议.

    作者:庞亚丽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骨伤科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医患沟通是融洽医患关系、解决医患纠纷的关键所在.从医学生各阶段有意识地开展富有层次体系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可以从源头上提高未来医疗从业人员的医患沟通水平.针对当前国内医学本科生医患沟通教育的相对缺失,加快推进相关医学教育体系的改革,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水平,对于未来缓和医患关系、改善医疗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玉净;李扬;付科达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品管圈活动在科室备用药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

    目的:分析儿科备用药管理中的品管圈活动应用.方法:2015年1~12月,平阳县人民医院在儿科备用药管理中成立品管圈,对儿科备用药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有效的改进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在儿科备用药管理中的应用明显使其满意率由原来的77%上升至95%,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备用药品的管理中加强品管圈的应用可有效提高药物使用满意率和护士的管理能力,对于提高医院工作效率也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爱雪;肖敏;林相如;张小鸥;林德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护士学生对PBL教学反馈的调查

    目的:调查接受PBL教学的护理本科学生对PBL教学的认识与评价.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了76位学生对在外科护理学中实施PBL教学后的反馈情况.结果:PBL教学有利于专业知识学习,其次是自我导向学习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但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相对较弱.结论:PBL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深入学习,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但是在调动学习积极性方面有待挖掘.

    作者:潘兰霞;宋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ICU医院感染控制质量查检单的设计与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医院感染控制质量查检单的优化设计及其临床实际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3~8月,将医院感染控制质量查检单应用于ICU危重患者,对他们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实施每日查检,同时将查检单干预前的2013年7~12月的ICU患者相关情况作为对照,以ICU病房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呼吸机插管及留置导尿管等导管的使用率和每千导管日感染率为考察指标,比较质量查验单干预前后ICU医院感染控制情况的差异.结果:干预后,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呼吸机插管、留置导尿管的使用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每千导管日感染率方面,中心静脉导管及呼吸机插管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P<0.05,留置导尿管干预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将医院感染控制质量查验单应用于ICU,能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及保护患者,减轻对患者的伤害,提高ICU的监护质量和医院感染控制水平.

    作者:王其丽;边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妇产科手术患者感染目标性监测与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感染目标监测情况,提出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市妇产科医院2013~2014年32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调查出现感染的患者.结果:出现感染者12例,感染率为3.75%.其中呼吸道感染5例,占41.67%;Ⅱ类切口感染2例,占16.67%;院内感染2例,占16.67%;其他感染3例,占25.00%.结论:加强感染防护措施,对易感染部位进行目标监测,做好病房清洁,可有效预防手术患者发生感染.

    作者:黄金燕;顾俊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专业出版社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方法

    在新媒体时代,专业出版社应立足传统出版方式,发挥纸质书在符合阅读习惯、质量保证、版权清晰、便于背诵等各项优势,同时积极探索,细化读者需求,提高教材质量,优化科普图书,积累网络人气,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

    作者:伊丽萦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人性化护理在血液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血液科临床护理中的意义.方法:对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血液科进行治疗的70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依从性、治疗效果、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依从性及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显著改善,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作者:殷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妇产科医疗安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目的:分析妇产科存在的安全隐患,总结相应的管理对策,以减少医疗纠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5月浙江省海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治疗与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性问题.结果:共发现15个安全性问题,通过实施及时的补救措施和安全管理对策,未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结论:妇产科的各个环节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通过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可有效消除不良因素,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郝秋芬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与前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探索,越来越多的医疗诊断技术开始出现.超声造影技术是临床疾病监测中常见的一种诊断技术,对肾脏、前列腺、卵巢、脾脏以及众多疾病的诊断有着较好效果.文章对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王运来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加强妊娠期用药管理兼顾孕妇和胎儿双重安全

    目的:总结妊娠期用药原则,加强管理,做到合理用药,保证孕妇和胎儿双重安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枣庄市中医医院孕妇门诊接诊的由不合理用药对孕妇或胎儿造成伤害的病例,共计1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药物对孕妇或胎儿造成的影响及孕妇的用药原则.结果:调查发现,妊娠期不安全不合理使用药物包括选药不当48例、重复性用药28例、不良反应23例、用法用量不当16例,以及其他不安全因素1 7例.其中选药不当占的比重较大,占36.4%.妊娠期不合理用药造成的后果包括早产48例,胎儿唇裂15例,胎儿肢体短缺7例,胎儿智力低下15例,胎儿心动过缓33例和其他症状14例.结论:对于妊娠期用药要加强管理,选择安全有效药物,做到合理用药,并兼顾孕妇和胎儿双重安全,减少伤害.

    作者:郎潞燕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完善院前与院内创伤急救一体化的实践和体会

    目的:探讨院前与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作用,以便更好的开展创伤急救工作.方法:将2013年4月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急救一体化模式实施前所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4月急救一体化模式实施后所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特殊检查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急诊室至手术室间隔时间、入院至手术室间隔时间均明显缩短,两组差异十分明显,P<0.05;同时研究组的致残率、致死率、并发症率出现大幅降低,两组差异十分明显,P<0.05.结论:院前与院内创伤急救一体化模式可有效缩短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苗燕燕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不同学历护士压力负荷与工作满意度相关性调查

    目的:了解不同学历护士压力负荷状况,分析压力负荷与所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33人不同学历护士进行一般状况、压力负荷、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学历对护士的压力负荷及工作满意度有影响(P<0.01).结论:不同学历护士压力负荷均与工作满意度密切相关,应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寻求解决的方法帮助缓解不同学历护士的压力,促进身心健康,有利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胡校云;孙爱玲;张小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中医文化融入学生生活园区的实施路径研究——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

    文章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调查该校张江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现状,了解大学生对中医文化融入生活园区的认识理解情况,进一步研究中医文化融入学生生活园区的实施途径,为丰富学生生活园区的文化氛围和实现园区的育人功能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邢曼;陈跃来;李英;刘红菊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共情护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开展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在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开展“共情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从2014年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中随机选择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两组患者临床中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共情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为(0.48±0.0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53±0.08)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环境与指导、关心与爱护、服务与技术满意度评分分别为(25.10±6.57)分、(37.19±7.05)分和(51.05±9.05)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3.38±6.60)分、(29.40±4.50)分和(42.09±7.80)分(P<0.05).结论:对抑郁症加强“共情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沈荷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急诊监护室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意义

    目的:探讨急诊监护室在护理工作中开展风险管理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4月在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监护室治疗的15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管理;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该院急诊监护室治疗的150例患者为实验组,对其给予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合格率、护理缺陷和护理差错率.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无菌灭菌、护理文书书写、三级考试和护理操作合格率显著增加,护理缺陷率和差错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急诊监护室的护理工作采用风险管理,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

    作者:沈蜓蜓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